貼切的馬屁拍的朱元璋有些飄飄然,故作謙虛地擺擺手說道:“朕當年也是全憑將士用命,天佑華夏而已。那今川貞世能完成別人數十年難以完成之事,也未必真如武卿所言浪得虛名,你們還是給朕提議提議,如果讓南朝別這麽快亡國才是正經”。
眾人見朱元璋傾向於同意水師撤軍,挑撥日本南北兩朝自相殘殺,知道撤軍之事已成定局,就不再探討是否該撤軍,把問題焦點轉到如和利用日本國內矛盾上。費震建議,既然日本人在來信上做文字遊戲,那大明也有來有往,把條約的彈性留大一些。吳伯宗則建議再敲詐一筆,至少要把所下之地搬空了才能走。朱元璋命人一一記下了,交給相關部門討論具體細節。至於如果讓南方能苟延殘喘,大家對日本了解甚少,拿不出具體建議,又把目光踢到武安國頭上。
“武卿,你有辦法別藏著,說出來給朕聽聽”,朱元璋意識到有好半天沒聽見武安國言語,命令他盡快表達自己的意見。武安國從沉思中回過神,歉意的笑了笑,低聲道:“臣剛才考慮為何日本國先前南北對峙,南方擁有神器卻越來越不濟,北方名不正言不順卻越來越強。這恐怕和我大明的興起有關,我們在這方麵需要做些表麵文章”。
“你且說來”!朱元璋被武安國的新穎說法勾起了興趣。
“我大明立國之後,陛下下令剿滅海盜,那南國諸侯多少都和海盜有些瓜葛,自然心裏害怕得很。偏偏蒙古人幾次進攻日本都是在九州登陸,南朝沒了海上掠奪生意,還要一邊對付北方進攻,一邊提防我大明水師登陸,自然是力不從心。諸侯們紛紛投靠北方,恐怕也有大明兵臨時避禍的打算。實際上我朝水師在前些年征剿倭寇時,打的全是南朝的戰艦,無形中幫了足利義滿大忙。如今陛下欲想暗中扶植南朝,恐怕先得給南朝諸侯吃個定心丸…..”。武安國站起來走到地圖邊,比著海麵上那幾個小島,慢慢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臣建議陛下發一道聖旨,著水師撤軍,同時再次宣布日本為無罪不征之國,讓南方諸侯不必擔心大明水師出現在他們的領地上”。
朱元璋也從禦座上站了起來,幾個大臣見狀紛紛起立,一同站到了武安國背後。
“其次,足利義滿這次將沿海各地港口都對大明船隻開放,交換條件僅僅是要我們賣給他火銃,說明日本人對火銃威力非常迷信,陛下不妨命令使臣答應他們,把定價能開多高開多高。然後讓沿海的劉秉瓏他們想辦法和盡快和南朝接觸,以地方走私商人名義大量供應火器給南朝,讓他們互相之間打個痛快”。
朱元璋捋著鬍鬚不住點頭,李善長的推舉沒錯,這武安國的確有些門道,心機夠用,隻是對付朝中這些大臣則外行了些。看來是心思在官場上用的少之緣故。自己如果好好培養,必要時再作些天威難測之事,讓太子親政後啟用此人,不難讓收復他讓其成為太子的臂膀。
“最後,既然兩國往來書信皆是足利將軍執筆,陛下不妨做個順水人情,假做不知真相,封足利將軍為日本國王,一個國家出了三個國王,陛下就等著他們的笑話好了”!
“啊糗”,足利義滿在花禦所內重重地打了個噴嚏,侍從跑過來,幫他批了件明朝進口的毛毯,心中納悶,都快立夏了,怎麽京都的天氣還這麽冷?
酒徒注;關於書中日本當時情況,包括赤鬆家美少年,日本國王,神器等,是查過一些資料的,日本的一些史書似乎並不迴避這些事情。
壞消息並沒讓足利義滿等多久,很快他派出的使節就傳回了大明朝準備撤軍的通知,與此同時,信使還告訴他,大明朝準備封他為日本國王,賜印信。
足利義滿不是傻子,雖然他挾國王號令諸侯的手段天下皆知,但有小鬆天皇在上,他就有號令各地大名的招牌,如今朱元璋把他妄圖統治日本的心思給挑明了,等於直接把他放到了火山口上烤。有心不接吧,看明朝使節朱江岩那皮笑肉不笑的臉孔,傻瓜都知道不接的後果是什麽。權衡再三,義滿派出僧人入宮向小鬆天皇解釋清楚,再聚齊手下大名,表明這一切都源於明朝皇帝的誤會,然後扭扭捏捏地選定了接待明朝來使的地點-兵庫縣(神戶)。
與日本將軍足利義滿的尷尬不同,西察合台汗國的攝政瘸狼帖木兒的使者喜出望外,大明帝國的皇帝不但答應了帖木兒增加軍火供給的要求,並且還給了帖木兒一個正式的封號,沙希布·吉蘭。
“為了征服,無論他個人付出什麽代價,他要為公眾的利益而犧牲”。依靠殺戮背叛和謊言寫成的英雄史詩在此添上了凝重的一筆,沙希布·吉蘭,眾星相會之主,天知道帖木兒為了這個稱號的名正言順肯求了多少個蒙古國王,但沒有人理會這個突厥後代。雖然河中地區的歌者一再信誓旦旦地證明帖木爾繼承的成吉思汗血統多麽純正,蒙古人眼裏他就是一個不入流的瘸子,統治了河中地區卻要樹立一個叫哈比勒·沙的笨蛋為王,隻有這樣才能得到也裏牙思火者(伊犁地區的蒙古人)承認。比足利義滿優越之處在於,帖木兒可以隨時處死他曾宣誓效忠的可汗,隻要他覺得有這麽做的必要。
在混亂的河中地區,背叛和殘忍是成功的前提,出生在突厥貴族之家的帖木兒的成功就是這句真理的見證。他的經歷足夠單獨寫一本傳記,很難有人能評價他的作為。因為每次在他投降敵人,背叛盟友,從背後殺死敵人,再從正麵擁抱並殺死盟友的關鍵時刻,他都能從《古蘭經》中找到真主的相關號召。在“聖戰”的號召下,他“砍掉樹木,使菜園枯死,讓可貴的涓涓細水流入沼澤之地,耕地成為沙漠”並樂此不疲。在相繼處死了昔日的敵人和昔日的盟友被其倔強的親兵“誤殺”後,帖木兒樹立了自己在河中地區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他頭痛的哈比勒·沙汗也不小心被食物噎死,鎖咬兒哈的米失汗哆嗦著繼承王位。現在帖木兒需要的是承認他的地位和一個不了解他過去的盟友,前提是這個盟友千萬別離他太近,阻礙他的征服大業。遠在東方的大明朝正好滿足了他這種要求,因為大明朝不知道他的所有“光輝”事跡,還因為他們擁有共同的敵人。帖木兒的遠征對象是天山北麓的蒙古人,大明朝的宿敵也是蒙古人。在昔日的救命恩人高德勇依約派人給他送來了火器後並勸他接受大明朝冊封後,帖木兒敏銳地看到了這裏邊的蘊涵的機會。“稱臣無所謂,稱子都可以,隻要他們肯承認我對河中地區的統治並提供幫助”。帖木兒如此叮囑他派往大明的使節。
眾人見朱元璋傾向於同意水師撤軍,挑撥日本南北兩朝自相殘殺,知道撤軍之事已成定局,就不再探討是否該撤軍,把問題焦點轉到如和利用日本國內矛盾上。費震建議,既然日本人在來信上做文字遊戲,那大明也有來有往,把條約的彈性留大一些。吳伯宗則建議再敲詐一筆,至少要把所下之地搬空了才能走。朱元璋命人一一記下了,交給相關部門討論具體細節。至於如果讓南方能苟延殘喘,大家對日本了解甚少,拿不出具體建議,又把目光踢到武安國頭上。
“武卿,你有辦法別藏著,說出來給朕聽聽”,朱元璋意識到有好半天沒聽見武安國言語,命令他盡快表達自己的意見。武安國從沉思中回過神,歉意的笑了笑,低聲道:“臣剛才考慮為何日本國先前南北對峙,南方擁有神器卻越來越不濟,北方名不正言不順卻越來越強。這恐怕和我大明的興起有關,我們在這方麵需要做些表麵文章”。
“你且說來”!朱元璋被武安國的新穎說法勾起了興趣。
“我大明立國之後,陛下下令剿滅海盜,那南國諸侯多少都和海盜有些瓜葛,自然心裏害怕得很。偏偏蒙古人幾次進攻日本都是在九州登陸,南朝沒了海上掠奪生意,還要一邊對付北方進攻,一邊提防我大明水師登陸,自然是力不從心。諸侯們紛紛投靠北方,恐怕也有大明兵臨時避禍的打算。實際上我朝水師在前些年征剿倭寇時,打的全是南朝的戰艦,無形中幫了足利義滿大忙。如今陛下欲想暗中扶植南朝,恐怕先得給南朝諸侯吃個定心丸…..”。武安國站起來走到地圖邊,比著海麵上那幾個小島,慢慢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臣建議陛下發一道聖旨,著水師撤軍,同時再次宣布日本為無罪不征之國,讓南方諸侯不必擔心大明水師出現在他們的領地上”。
朱元璋也從禦座上站了起來,幾個大臣見狀紛紛起立,一同站到了武安國背後。
“其次,足利義滿這次將沿海各地港口都對大明船隻開放,交換條件僅僅是要我們賣給他火銃,說明日本人對火銃威力非常迷信,陛下不妨命令使臣答應他們,把定價能開多高開多高。然後讓沿海的劉秉瓏他們想辦法和盡快和南朝接觸,以地方走私商人名義大量供應火器給南朝,讓他們互相之間打個痛快”。
朱元璋捋著鬍鬚不住點頭,李善長的推舉沒錯,這武安國的確有些門道,心機夠用,隻是對付朝中這些大臣則外行了些。看來是心思在官場上用的少之緣故。自己如果好好培養,必要時再作些天威難測之事,讓太子親政後啟用此人,不難讓收復他讓其成為太子的臂膀。
“最後,既然兩國往來書信皆是足利將軍執筆,陛下不妨做個順水人情,假做不知真相,封足利將軍為日本國王,一個國家出了三個國王,陛下就等著他們的笑話好了”!
“啊糗”,足利義滿在花禦所內重重地打了個噴嚏,侍從跑過來,幫他批了件明朝進口的毛毯,心中納悶,都快立夏了,怎麽京都的天氣還這麽冷?
酒徒注;關於書中日本當時情況,包括赤鬆家美少年,日本國王,神器等,是查過一些資料的,日本的一些史書似乎並不迴避這些事情。
壞消息並沒讓足利義滿等多久,很快他派出的使節就傳回了大明朝準備撤軍的通知,與此同時,信使還告訴他,大明朝準備封他為日本國王,賜印信。
足利義滿不是傻子,雖然他挾國王號令諸侯的手段天下皆知,但有小鬆天皇在上,他就有號令各地大名的招牌,如今朱元璋把他妄圖統治日本的心思給挑明了,等於直接把他放到了火山口上烤。有心不接吧,看明朝使節朱江岩那皮笑肉不笑的臉孔,傻瓜都知道不接的後果是什麽。權衡再三,義滿派出僧人入宮向小鬆天皇解釋清楚,再聚齊手下大名,表明這一切都源於明朝皇帝的誤會,然後扭扭捏捏地選定了接待明朝來使的地點-兵庫縣(神戶)。
與日本將軍足利義滿的尷尬不同,西察合台汗國的攝政瘸狼帖木兒的使者喜出望外,大明帝國的皇帝不但答應了帖木兒增加軍火供給的要求,並且還給了帖木兒一個正式的封號,沙希布·吉蘭。
“為了征服,無論他個人付出什麽代價,他要為公眾的利益而犧牲”。依靠殺戮背叛和謊言寫成的英雄史詩在此添上了凝重的一筆,沙希布·吉蘭,眾星相會之主,天知道帖木兒為了這個稱號的名正言順肯求了多少個蒙古國王,但沒有人理會這個突厥後代。雖然河中地區的歌者一再信誓旦旦地證明帖木爾繼承的成吉思汗血統多麽純正,蒙古人眼裏他就是一個不入流的瘸子,統治了河中地區卻要樹立一個叫哈比勒·沙的笨蛋為王,隻有這樣才能得到也裏牙思火者(伊犁地區的蒙古人)承認。比足利義滿優越之處在於,帖木兒可以隨時處死他曾宣誓效忠的可汗,隻要他覺得有這麽做的必要。
在混亂的河中地區,背叛和殘忍是成功的前提,出生在突厥貴族之家的帖木兒的成功就是這句真理的見證。他的經歷足夠單獨寫一本傳記,很難有人能評價他的作為。因為每次在他投降敵人,背叛盟友,從背後殺死敵人,再從正麵擁抱並殺死盟友的關鍵時刻,他都能從《古蘭經》中找到真主的相關號召。在“聖戰”的號召下,他“砍掉樹木,使菜園枯死,讓可貴的涓涓細水流入沼澤之地,耕地成為沙漠”並樂此不疲。在相繼處死了昔日的敵人和昔日的盟友被其倔強的親兵“誤殺”後,帖木兒樹立了自己在河中地區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他頭痛的哈比勒·沙汗也不小心被食物噎死,鎖咬兒哈的米失汗哆嗦著繼承王位。現在帖木兒需要的是承認他的地位和一個不了解他過去的盟友,前提是這個盟友千萬別離他太近,阻礙他的征服大業。遠在東方的大明朝正好滿足了他這種要求,因為大明朝不知道他的所有“光輝”事跡,還因為他們擁有共同的敵人。帖木兒的遠征對象是天山北麓的蒙古人,大明朝的宿敵也是蒙古人。在昔日的救命恩人高德勇依約派人給他送來了火器後並勸他接受大明朝冊封後,帖木兒敏銳地看到了這裏邊的蘊涵的機會。“稱臣無所謂,稱子都可以,隻要他們肯承認我對河中地區的統治並提供幫助”。帖木兒如此叮囑他派往大明的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