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一直叮囑公主將其病情瞞著李祺,此時駙馬李祺出巡未歸,李善長的弟弟全家在遼東受苦,李家近親,如今也隻有朱元璋的女兒和她的兩個兒子而已。朱元璋心裏愈發感到愧疚,打發人去叫女兒和外孫過來,自己又走進了裏間,站在李善長床邊輕聲呼喚:“善長——,善長——”。
李善長沒再回頭,臉衝著牆,瘦削的脊背挑著絨毯,淒涼地在燭光下抖動。
“爹”!
“姥爺”,李善長的兒媳和孫子跪在床頭低聲抽噎。
看看李善長的刀削般的後背,朱元璋淚眼婆娑,恍然大悟般吩咐:“來人,擬旨”!
躲在窗外的大學士邵質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爬了進來,把頭伏在地上。雙肩不住聳動。
“傳旨給宗人府,賜李家金牌兩塊,隻要我大明朝存在一天,李家子孫世襲俸祿,任何人不得加罪奪之。凡善長子孫,我朝永不得加其死罪……”。
嗚咽的哭聲從李府傳出,劃破淒涼長夜。
幾天後,就在長江盡頭的一所殘破的小屋中,原大明海事卿沈斌也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號稱鐵嘴鋼牙的姑蘇朱二和幾個昔日同僚守在他的床邊,無半句話可說,隻是用手輕輕的撫上他不肯閉合的雙眼。
海關管理不利,導致大量糧食被走私出口,朝廷罷沈斌以謝天下。隨後氣勢洶洶前來抄家的官員,在這個大明第一任海關總使,天下第一肥缺家中,僅僅抄出了三十八兩銀子。沈家被發往雲南前已經傾家蕩產,前年沈斌升官時太子賜給他的府邸至今還未曾裝修過,除了接待客人必經之處,不露在表麵給人看的廊柱上都有大塊的漆剝落。
朱二走馬上任,發現沈斌所訂海關策略,皆經過仔細斟酌,連自己這個談判場中能抓住對手稍縱即逝漏洞的人,每天下了心思千挑萬選都難尋出破綻。大明的海岸線太長了,二十幾個海關怎麽可能堵住全國的窟窿,天下皆曰沈氏可殺,有誰明白沈斌這幾年,是以一個人的力量,對抗著整個大明皇朝的走私犯,對抗著數千年來的無序和混亂。用一個書生的肩膀拉住一架狂奔的馬車,試圖讓它改變方向,真的可能嗎?
每想到沈斌的結局,朱二總是不寒而慄。是以有了閑暇他總跑到沈斌賦閑後居住的地方,向他請教海關管理的意見。每當此時,沈斌也是傾己所能,坦誠相告。隻有全力思考問題時,人們才能在沈斌身上看到生命的影子。誰都預料到,終究會有一天這個影子要隨生命歸去。可是,有誰能安慰他,有誰能替他訴說心中的委屈。
“咱們出錢讓沈兄入土為安吧,我家境好,在這鬆江府的西邊,我已經讓人看好了一塊風景秀麗之所”。朱二擦了擦眼睛,看看沈斌床頭那補滿了補丁的帳子,心中無限悲傷。
“葬了吧,沈家親屬還都在雲南,通知他們也來不及,沈兄妻子早喪,又沒再娶”!一個同僚答應著。
“我替老爺謝謝大家了”,帳子旁邊,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斂衽施禮,他是沈斌的妾室,昔日秦淮河上的紅粉知己。
正商議間,一個漢子大叫著闖進院子,“老爺,大喜,大喜,皇上要復老爺的職了,皇上下旨,老爺復職,朱老爺去水師另有公幹了”!
推開門,看著低垂的帳子,漢子手中的報紙無力地飄落到地上。上麵有聖旨的全文,是故舊用快船沿江送過來的,沾滿了汗漬。
“……查沈斌署理海關,鞠躬盡粹,雖有小過,難掩大功,故官復原職,特賜寧海子爵位,賜錦緞十匹,紋銀千兩……望奉公體國,勿負朕意……”!
“老爺…….”婦人撲在沈斌尚溫的遺體上,放聲大哭。
伴著乍起的秋風,遠處傳來淒涼的琴音,依稀是沈斌當年在秦淮上所做的輓歌、
“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誌未死,你看它,姑蘇城頭,子胥恨難平,休道是,國之幹城,到頭來,一縷英魂秋風冷,江海掩悲聲……”。
洪武十五年秋八月,新舊勢力第一次較量以沈斌的復出落下幃幕。就在幃幕落下的瞬間,老太師李善長累死,沈斌病故。這是一場代價沉重的勝利,短短兩年間,無數豪傑作為犧牲,被放到了民族復興的祭壇上。然而,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新勢力與舊勢力之間的較量永無休止,這盤棋不過剛剛開了個頭,遠遠未到收子的時候。
所有付出的代價必需收回來,沒有無謂的犧牲,我發誓。無論誰阻擋在收穫麵前,他都必需付出代價。武安國在自己北平舊宅中,默默地看著快馬送來的邸報和江南新聞。當傷痛太多時,人往往已經不會再感受到傷痛。郭璞和張五哥坐在他旁邊,同樣的沉默。以郭璞為官多年的經驗能推斷出,經歷這一番打擊,武安國將不再是原來的武安國,他終於走上了官場。從武安國偶爾抬起的眼睛中,張五再看不到當年那種迷茫,也看不到裏邊的溫情,代之是一縷深沉而堅毅的目光,讓人不寒而慄。
李善長以開國輔政第一功臣的身份,生封公,死為王,諡文正,兩個孫子被加封為伯爵,李家世代不適用於死刑,風光大葬,極盡哀榮。相比之下,沈斌的葬禮則寒酸得多,官員未及上任就老去,照大明規矩是不在撫恤之例的,何況其還有戴罪立功的身份。幾個昔日的同僚湊錢草草的為其辦理了後事。但是具《江南新聞》介紹,當日橫浦江邊,無權無勢的商賈聞訊皆素飾其船,一夜間竟白帆滿江。更有秦淮河上畫舫數艘,不遠千裏來送,眾商女念沈公子一生潦倒終獲解脫,漫舞輕歌,奏歡樂以酬知己…….
李善長沒再回頭,臉衝著牆,瘦削的脊背挑著絨毯,淒涼地在燭光下抖動。
“爹”!
“姥爺”,李善長的兒媳和孫子跪在床頭低聲抽噎。
看看李善長的刀削般的後背,朱元璋淚眼婆娑,恍然大悟般吩咐:“來人,擬旨”!
躲在窗外的大學士邵質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爬了進來,把頭伏在地上。雙肩不住聳動。
“傳旨給宗人府,賜李家金牌兩塊,隻要我大明朝存在一天,李家子孫世襲俸祿,任何人不得加罪奪之。凡善長子孫,我朝永不得加其死罪……”。
嗚咽的哭聲從李府傳出,劃破淒涼長夜。
幾天後,就在長江盡頭的一所殘破的小屋中,原大明海事卿沈斌也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號稱鐵嘴鋼牙的姑蘇朱二和幾個昔日同僚守在他的床邊,無半句話可說,隻是用手輕輕的撫上他不肯閉合的雙眼。
海關管理不利,導致大量糧食被走私出口,朝廷罷沈斌以謝天下。隨後氣勢洶洶前來抄家的官員,在這個大明第一任海關總使,天下第一肥缺家中,僅僅抄出了三十八兩銀子。沈家被發往雲南前已經傾家蕩產,前年沈斌升官時太子賜給他的府邸至今還未曾裝修過,除了接待客人必經之處,不露在表麵給人看的廊柱上都有大塊的漆剝落。
朱二走馬上任,發現沈斌所訂海關策略,皆經過仔細斟酌,連自己這個談判場中能抓住對手稍縱即逝漏洞的人,每天下了心思千挑萬選都難尋出破綻。大明的海岸線太長了,二十幾個海關怎麽可能堵住全國的窟窿,天下皆曰沈氏可殺,有誰明白沈斌這幾年,是以一個人的力量,對抗著整個大明皇朝的走私犯,對抗著數千年來的無序和混亂。用一個書生的肩膀拉住一架狂奔的馬車,試圖讓它改變方向,真的可能嗎?
每想到沈斌的結局,朱二總是不寒而慄。是以有了閑暇他總跑到沈斌賦閑後居住的地方,向他請教海關管理的意見。每當此時,沈斌也是傾己所能,坦誠相告。隻有全力思考問題時,人們才能在沈斌身上看到生命的影子。誰都預料到,終究會有一天這個影子要隨生命歸去。可是,有誰能安慰他,有誰能替他訴說心中的委屈。
“咱們出錢讓沈兄入土為安吧,我家境好,在這鬆江府的西邊,我已經讓人看好了一塊風景秀麗之所”。朱二擦了擦眼睛,看看沈斌床頭那補滿了補丁的帳子,心中無限悲傷。
“葬了吧,沈家親屬還都在雲南,通知他們也來不及,沈兄妻子早喪,又沒再娶”!一個同僚答應著。
“我替老爺謝謝大家了”,帳子旁邊,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斂衽施禮,他是沈斌的妾室,昔日秦淮河上的紅粉知己。
正商議間,一個漢子大叫著闖進院子,“老爺,大喜,大喜,皇上要復老爺的職了,皇上下旨,老爺復職,朱老爺去水師另有公幹了”!
推開門,看著低垂的帳子,漢子手中的報紙無力地飄落到地上。上麵有聖旨的全文,是故舊用快船沿江送過來的,沾滿了汗漬。
“……查沈斌署理海關,鞠躬盡粹,雖有小過,難掩大功,故官復原職,特賜寧海子爵位,賜錦緞十匹,紋銀千兩……望奉公體國,勿負朕意……”!
“老爺…….”婦人撲在沈斌尚溫的遺體上,放聲大哭。
伴著乍起的秋風,遠處傳來淒涼的琴音,依稀是沈斌當年在秦淮上所做的輓歌、
“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誌未死,你看它,姑蘇城頭,子胥恨難平,休道是,國之幹城,到頭來,一縷英魂秋風冷,江海掩悲聲……”。
洪武十五年秋八月,新舊勢力第一次較量以沈斌的復出落下幃幕。就在幃幕落下的瞬間,老太師李善長累死,沈斌病故。這是一場代價沉重的勝利,短短兩年間,無數豪傑作為犧牲,被放到了民族復興的祭壇上。然而,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新勢力與舊勢力之間的較量永無休止,這盤棋不過剛剛開了個頭,遠遠未到收子的時候。
所有付出的代價必需收回來,沒有無謂的犧牲,我發誓。無論誰阻擋在收穫麵前,他都必需付出代價。武安國在自己北平舊宅中,默默地看著快馬送來的邸報和江南新聞。當傷痛太多時,人往往已經不會再感受到傷痛。郭璞和張五哥坐在他旁邊,同樣的沉默。以郭璞為官多年的經驗能推斷出,經歷這一番打擊,武安國將不再是原來的武安國,他終於走上了官場。從武安國偶爾抬起的眼睛中,張五再看不到當年那種迷茫,也看不到裏邊的溫情,代之是一縷深沉而堅毅的目光,讓人不寒而慄。
李善長以開國輔政第一功臣的身份,生封公,死為王,諡文正,兩個孫子被加封為伯爵,李家世代不適用於死刑,風光大葬,極盡哀榮。相比之下,沈斌的葬禮則寒酸得多,官員未及上任就老去,照大明規矩是不在撫恤之例的,何況其還有戴罪立功的身份。幾個昔日的同僚湊錢草草的為其辦理了後事。但是具《江南新聞》介紹,當日橫浦江邊,無權無勢的商賈聞訊皆素飾其船,一夜間竟白帆滿江。更有秦淮河上畫舫數艘,不遠千裏來送,眾商女念沈公子一生潦倒終獲解脫,漫舞輕歌,奏歡樂以酬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