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過狼吃羊,從來沒聽說過狼吃狼,很多時候公平與否關鍵在於強弱之勢是否均衡”。一向不愛說話的李陵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句話如悶雷一樣讓沉思的人清醒。精明的王浩四下環顧了一番,示意大家別在扯這些大逆不道的話題。武安國等人也感到了說這些不和時宜,都沉默了。
“可惜這火擋住了路,不然我們趁勢追過去,這些蒙古人的輜重營肯定跟在他們後邊不遠,他們搶來的東西都在那裏,我們給他來個黑吃黑,嘿嘿……”。穆罕默德的聲音和著鄉勇們的鬧笑聲從不遠處傳來,讓武安國周圍的氣氛又活躍起來。
忽然,劇烈的馬蹄聲打碎了鄉勇們的喧鬧。在他們身後,遮天蔽日的塵土由遠而近。“刷”的一下,訓練有素的鄉勇們立刻排成了戰鬥隊形,占據了有利位置。而剛才沒撈著露臉的騎兵們則緊緊的跟在十三郎的馬後,排成一個箭頭型。
武安國拿起略顯笨重的望遠鏡向來路看去,一隊人馬打著大明旗號飛奔而來。在距他們二裏左右穩住陣腳,一個侍衛服色的人縱馬而出。遠遠的勒住坐騎,細聲細氣的問到:“前方是何路人馬,在此做甚”。
眾人見他是個白白淨淨的十五六歲的少年,十分可愛。並不介意其問話不是很有禮貌,高興的告訴他,大明懷柔縣典史武安國的帶領本縣鄉勇在此殺韃子,保衛家鄉,並問他來歷。那少年聽說是鄉勇,輕輕撇了一下嘴,撥馬回本隊去了。氣得王浩等人小聲問候起了那少年的家長。
稍頃,隻見明軍大隊人馬兩邊一分,讓出一條出路,一個主將帶著三兩個隨從從陣中飛奔而至。馬上的將軍不過十七、八歲樣子,一張古銅色的麵孔生得有稜有角,透著幾分剛毅。遠遠的沖武安國等人一拱手,大聲說道:“虎賁左衛指揮使朱立奉皇命巡邊至此,幸會各位英雄,不知戰況如何”。眾人聽說是禦林軍,非常驚訝,見那將軍十分禮貌,紛紛拱手還禮。
武安國歷史雖然學得不好,也知道明朝有個朱棣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曾派人七下西洋,五次禦駕親征蒙古。二十一世紀北京城大鍾寺裏麵還收藏著明成祖時代的大鍾,重四十多噸,後來幹隆自誇盛世所築的鍾和其比起來,根本沒臉見人。不知朱棣和這朱立是不是一人,為什麽好好的王爺不作,假充什麽將軍。偷眼仔細打量,總覺得自己的判斷沒錯。再看看那將軍身邊的幾個侍衛,各個麵白無須,不是太監又是什麽東西。
武安國見朱棣刻意隱瞞,也不願說破,省得大家見禮麻煩。況且自己所知的歷史中,大明朝皇帝都有些怪癖,自己封自己為將軍、太師的大有其人,總之是家傳的荒唐,不必深究。剛要回話,王浩搶著說道:“來了三千蒙古韃子,呶,就剩了這麽幾個”。得意的用手向焦頭爛額的俘虜們一指,“這不都在這呢,其他的都被燒死在山穀中了”。
“啊…..”幾個太監誇張的用手捂住了嘴巴,陪著朱棣下馬向穀口走去,沒到近前,焦臭的味道撲鼻而來,幾人肚子裏一陣翻江蹈海,強忍著沒有吐出來。而那火勢絲毫有見小,看樣子不把整個山穀的草木耗盡,是不會停了。
朱棣轉過身來,仔細打量眼前這些怪模怪樣的鄉勇,身上花裏鬍梢的衣服,頭上圓滾滾的鐵鍋,都是他前所未見的打扮。手中那帶木柄的烏黑鋥亮的鐵管子,更不知是什麽東西。但鄉勇們沒有人受傷,卻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早就聽徐元帥說起武典史的大名,我朝最近在塞外大敗蒙古,武典史所獻的連環弩居功至偉。若不是有人故意刁難,武典史早就掛印封侯了。這些弟兄們手中的,想必是武典史最新監製的利器,不知是如何用法”。判斷出擋住蒙古騎兵衝鋒的,一定是鄉勇手中的鐵管子,朱棣馬上顯出了濃厚的興趣,拍起武安國的馬屁來。
武安國從一個鄉勇手中接過一把火銃,示範給朱棣。“乒”的一聲打去,遠處一個兒臂粗的樹枝應聲而斷。
朱棣如獲至寶般從武安國手中搶過火銃,照著樣子借了子彈和炮子裝上,放了一槍,把百步外的枯樹打了一個洞。自己也被火銃後挫撞得在晃了兩晃,差點沒摔倒。咬牙挺直了身子,把火銃抵在肩上又放了幾槍,掌握了基本用法。歡天喜地的把火銃翻來覆去又摸又看,看來是打算學劉備借荊州了。
“這日後的一代暴君兼雄主,此刻也不過是個小孩子啊”。武安國解下腰間的三眼短銃,交給朱棣,說:“這些都是奉命替徐大將軍監製的,本來想送往塞外,沒想到蒙古人來得這麽急,隻好暫時借用。這把三眼短銃射程雖然比將軍手上的短些,但一次可連續三發,單手就可以發射。將軍在馬上用它可能更合手些”。
“是嗎”!朱棣接過三眼短銃,把火銃交還給鄉勇,翻身上馬,在馬上四處瞄著,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三軍統帥。一會,把短銃插到腰間,打馬回到武安國麵前,拱手施禮“多謝武典史,先生還有什麽寶物,不妨多送我幾件,過陣子我回了京城,也送你幾樣海外奇珍”。
這哪裏是將軍啊,眾人見朱棣如此無賴,都覺得好笑,心中暗道“不知是哪家紈絝子弟,年紀輕輕就做了禦林軍指揮,好在沒上戰場,不然豈不是丟人”。
“可惜這火擋住了路,不然我們趁勢追過去,這些蒙古人的輜重營肯定跟在他們後邊不遠,他們搶來的東西都在那裏,我們給他來個黑吃黑,嘿嘿……”。穆罕默德的聲音和著鄉勇們的鬧笑聲從不遠處傳來,讓武安國周圍的氣氛又活躍起來。
忽然,劇烈的馬蹄聲打碎了鄉勇們的喧鬧。在他們身後,遮天蔽日的塵土由遠而近。“刷”的一下,訓練有素的鄉勇們立刻排成了戰鬥隊形,占據了有利位置。而剛才沒撈著露臉的騎兵們則緊緊的跟在十三郎的馬後,排成一個箭頭型。
武安國拿起略顯笨重的望遠鏡向來路看去,一隊人馬打著大明旗號飛奔而來。在距他們二裏左右穩住陣腳,一個侍衛服色的人縱馬而出。遠遠的勒住坐騎,細聲細氣的問到:“前方是何路人馬,在此做甚”。
眾人見他是個白白淨淨的十五六歲的少年,十分可愛。並不介意其問話不是很有禮貌,高興的告訴他,大明懷柔縣典史武安國的帶領本縣鄉勇在此殺韃子,保衛家鄉,並問他來歷。那少年聽說是鄉勇,輕輕撇了一下嘴,撥馬回本隊去了。氣得王浩等人小聲問候起了那少年的家長。
稍頃,隻見明軍大隊人馬兩邊一分,讓出一條出路,一個主將帶著三兩個隨從從陣中飛奔而至。馬上的將軍不過十七、八歲樣子,一張古銅色的麵孔生得有稜有角,透著幾分剛毅。遠遠的沖武安國等人一拱手,大聲說道:“虎賁左衛指揮使朱立奉皇命巡邊至此,幸會各位英雄,不知戰況如何”。眾人聽說是禦林軍,非常驚訝,見那將軍十分禮貌,紛紛拱手還禮。
武安國歷史雖然學得不好,也知道明朝有個朱棣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曾派人七下西洋,五次禦駕親征蒙古。二十一世紀北京城大鍾寺裏麵還收藏著明成祖時代的大鍾,重四十多噸,後來幹隆自誇盛世所築的鍾和其比起來,根本沒臉見人。不知朱棣和這朱立是不是一人,為什麽好好的王爺不作,假充什麽將軍。偷眼仔細打量,總覺得自己的判斷沒錯。再看看那將軍身邊的幾個侍衛,各個麵白無須,不是太監又是什麽東西。
武安國見朱棣刻意隱瞞,也不願說破,省得大家見禮麻煩。況且自己所知的歷史中,大明朝皇帝都有些怪癖,自己封自己為將軍、太師的大有其人,總之是家傳的荒唐,不必深究。剛要回話,王浩搶著說道:“來了三千蒙古韃子,呶,就剩了這麽幾個”。得意的用手向焦頭爛額的俘虜們一指,“這不都在這呢,其他的都被燒死在山穀中了”。
“啊…..”幾個太監誇張的用手捂住了嘴巴,陪著朱棣下馬向穀口走去,沒到近前,焦臭的味道撲鼻而來,幾人肚子裏一陣翻江蹈海,強忍著沒有吐出來。而那火勢絲毫有見小,看樣子不把整個山穀的草木耗盡,是不會停了。
朱棣轉過身來,仔細打量眼前這些怪模怪樣的鄉勇,身上花裏鬍梢的衣服,頭上圓滾滾的鐵鍋,都是他前所未見的打扮。手中那帶木柄的烏黑鋥亮的鐵管子,更不知是什麽東西。但鄉勇們沒有人受傷,卻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早就聽徐元帥說起武典史的大名,我朝最近在塞外大敗蒙古,武典史所獻的連環弩居功至偉。若不是有人故意刁難,武典史早就掛印封侯了。這些弟兄們手中的,想必是武典史最新監製的利器,不知是如何用法”。判斷出擋住蒙古騎兵衝鋒的,一定是鄉勇手中的鐵管子,朱棣馬上顯出了濃厚的興趣,拍起武安國的馬屁來。
武安國從一個鄉勇手中接過一把火銃,示範給朱棣。“乒”的一聲打去,遠處一個兒臂粗的樹枝應聲而斷。
朱棣如獲至寶般從武安國手中搶過火銃,照著樣子借了子彈和炮子裝上,放了一槍,把百步外的枯樹打了一個洞。自己也被火銃後挫撞得在晃了兩晃,差點沒摔倒。咬牙挺直了身子,把火銃抵在肩上又放了幾槍,掌握了基本用法。歡天喜地的把火銃翻來覆去又摸又看,看來是打算學劉備借荊州了。
“這日後的一代暴君兼雄主,此刻也不過是個小孩子啊”。武安國解下腰間的三眼短銃,交給朱棣,說:“這些都是奉命替徐大將軍監製的,本來想送往塞外,沒想到蒙古人來得這麽急,隻好暫時借用。這把三眼短銃射程雖然比將軍手上的短些,但一次可連續三發,單手就可以發射。將軍在馬上用它可能更合手些”。
“是嗎”!朱棣接過三眼短銃,把火銃交還給鄉勇,翻身上馬,在馬上四處瞄著,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三軍統帥。一會,把短銃插到腰間,打馬回到武安國麵前,拱手施禮“多謝武典史,先生還有什麽寶物,不妨多送我幾件,過陣子我回了京城,也送你幾樣海外奇珍”。
這哪裏是將軍啊,眾人見朱棣如此無賴,都覺得好笑,心中暗道“不知是哪家紈絝子弟,年紀輕輕就做了禦林軍指揮,好在沒上戰場,不然豈不是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