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胡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期抵製日貨的運動對於民族工業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激起了各地抵製日貨,提倡國貨的熱情。有人以牙粉和傘為例,說明抵製日貨的效果:"從前中國人慣用舶來之牙粉,如日本之金剛石牙粉到處風行。其後無敵牌出而應世,外貨勢力遂削。"無敵牌牙粉是上海的一個筆名為天虛我生的文人陳栩園在1918年創辦的家庭工業社的出品。"以前我國用傘多來自日本",1918年,杭州的舊式作坊孫源興"改良紙傘,減輕重量,製造彎傘柄",由此杭州的製傘工場逐漸增多,所製絲傘、布傘在市場上漸次代替了進口的日本傘3。
在歐戰期間,發展得最快的是棉紡織業。這可以從下列關於華商棉紡織廠的統計數字看出來1:
年份 廠數 紗錠(枚) 布機(台)
1915 22 544,010 2,254
1919 29 659,721 2,650
1920 37 856.894 4,540
1921 51 1,238,902 6,650
1922 64 1,593,034 7,817
1919-1922已是戰後時期。因為籌組新廠和從外國購置機器需要時間,所以由戰時有利條件激起來的建廠潮流到了1921-1922年才達到頂點。在戰前由經營麵粉業發家的榮宗敬,1916年和1919年在上海辦了兩個紗廠,1921年又在無錫和漢口辦了兩個紗廠2,發展為中國最大的紡織業資本家。創辦南通大生紗廠的張謇由於他的兩個老廠在1915-1916年獲利甚豐,就定了新建九個廠的大計劃。這個計劃沒有全部實現。1921年他在江蘇海門辦了個新廠,以後在1924年還辦了個新廠。從上表中可以看到,1915年到1922年八年間,私人資本的紗廠,廠數和紗錠都增加了近二倍,布機增加且不止二倍,除了棉紡織業外,繅絲、絲織、針織等業這一時期都有顯著發展。因此,這幾年被認為是民族紡織業的"黃金時代"。麵粉在戰前有少量出口,但進口是大量的。 1913年和1914年的入超都在二百萬擔以上。1915年起的六年間一變而為出超,1918年到1921年每年出超二百萬擔到三百萬擔。在這期間,各地紛紛創辦麵粉工廠。戰前全國麵粉工廠隻有四十多家,到了1920年、1921年間,已發展到一百二十多家(其中包括少數外國資本的工廠)。麵粉工業也是在歐洲戰爭期間民族資本發展較快的一個行業。
除了紡織業、麵粉業以外,火柴、水泥、捲菸、榨油、造紙、製糖、製皂、製燭等業在戰爭期間和戰後最初幾年間也有些發展。總之,利用這時機發展的主要是輕工業,是日用品製造工業。民族的私人資本也隻有力量發展這種較易於興辦,能較快取得利潤的輕工業。
當時的軍閥政府並不利用這種時機興辦工業。袁世凱、段祺瑞的政府從外國得來的大量借款都用於軍政費用,特別是用以擴充軍隊。當權的大小軍閥、官僚手中積累的財富,或用於購置田產,或用以從事商業投機和高利貸剝削,或存於外國銀行。他們一般地對於辦工業是沒有興趣的。但是社會上仍有相當數量的遊資在尋求出路。有個作者這樣描述民國初年的情況:“內則軍閥幹政,幹戈迭尋,外則列強環伺,壓迫有加。實業供其朘削,民生墜於塗炭。建設事由,無由發皇。民間資金若無出路,壅塞於外國銀行。在外商銀行全盛時期,國人存款,多數無息,且有收取保管費者。”1這些“苦無出路”的“民間資金”的擁有者大多是卸任失勢的官僚軍閥和較大的商人。在看到辦工業有利可圖的時候,他們轉而投資於工業。此外,有許多中小商人、手工業作坊主也乘機經營新式的工業,他們所能辦的當然隻能是規模很小的企業,他們以及某些中小地主也成為較大企業吸收股金的對象。
民族工業繁榮的好景不長。1918年世界戰爭結束。中國對外貿易的入超迅即上升到超過戰前的水平。 1919年的進口額為六億四千六百萬兩,已高於戰前1913年的五億五千七百萬兩,但因這一年出口額還較多,所以入超隻有一千六百萬兩。1920年進口額增為七億六千二百萬兩,出口額卻有所減少,這一年入超高達二億二千萬兩,打破了戰前的紀錄。1921年進口額劇增為九億兩有餘,入超高達三億兩。與外國商品的進口劇增同時,外國資本也大舉重新侵入中國。民族工業的短期繁榮既然隻是利用了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中國侵略的一個間隙,所以當帝國主義勢力捲土重來的時候,民族工業向上發展的趨勢立刻就被打斷了。受到打擊最明顯的也就是曾經發展最盛的棉紡織和麵粉業。許多企業由於競爭不過外國資本而致產品銷路呆滯,資金周轉不靈,有的隻能停產歇業,有的被外國資本併吞或因舉借外債而受人操縱。
經濟史研究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中國棉紡織業的繁榮景象,維持到1922年而完全消逝,接著就是長期的慢性蕭條"1。另一作者說:"惜我國工業基礎未固而歐戰即已告終。民國九年(1920年),中國國外貿易為先前未有之巨額,然查其進出口貨,進口增六分之一,出口反減少六分之一。外貨又來,經濟壓迫又來,經濟壓迫之幕又開。國人居此惡劣環境之下,不知振刷精神,亟謀補救,反於此時爭設交易所與信託公司等投機事業,想謀意外之財,置本業於不顧,結果皆遭慘敗。停廠者有之,殺生破家者有之,遂釀成民國十年(1921年)之經濟恐慌"2。這所說爭作投機事業的現象,是民族資本在帝國主義經濟壓迫下沒有出路的表現,同時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商業高利貸資本統製工業資本的落後本質"3的表現。許多工廠經營者特別在遇到困難時,就轉而從商業投機中找出路,這種情形反過來更增加了工業的危機。
在歐戰期間,發展得最快的是棉紡織業。這可以從下列關於華商棉紡織廠的統計數字看出來1:
年份 廠數 紗錠(枚) 布機(台)
1915 22 544,010 2,254
1919 29 659,721 2,650
1920 37 856.894 4,540
1921 51 1,238,902 6,650
1922 64 1,593,034 7,817
1919-1922已是戰後時期。因為籌組新廠和從外國購置機器需要時間,所以由戰時有利條件激起來的建廠潮流到了1921-1922年才達到頂點。在戰前由經營麵粉業發家的榮宗敬,1916年和1919年在上海辦了兩個紗廠,1921年又在無錫和漢口辦了兩個紗廠2,發展為中國最大的紡織業資本家。創辦南通大生紗廠的張謇由於他的兩個老廠在1915-1916年獲利甚豐,就定了新建九個廠的大計劃。這個計劃沒有全部實現。1921年他在江蘇海門辦了個新廠,以後在1924年還辦了個新廠。從上表中可以看到,1915年到1922年八年間,私人資本的紗廠,廠數和紗錠都增加了近二倍,布機增加且不止二倍,除了棉紡織業外,繅絲、絲織、針織等業這一時期都有顯著發展。因此,這幾年被認為是民族紡織業的"黃金時代"。麵粉在戰前有少量出口,但進口是大量的。 1913年和1914年的入超都在二百萬擔以上。1915年起的六年間一變而為出超,1918年到1921年每年出超二百萬擔到三百萬擔。在這期間,各地紛紛創辦麵粉工廠。戰前全國麵粉工廠隻有四十多家,到了1920年、1921年間,已發展到一百二十多家(其中包括少數外國資本的工廠)。麵粉工業也是在歐洲戰爭期間民族資本發展較快的一個行業。
除了紡織業、麵粉業以外,火柴、水泥、捲菸、榨油、造紙、製糖、製皂、製燭等業在戰爭期間和戰後最初幾年間也有些發展。總之,利用這時機發展的主要是輕工業,是日用品製造工業。民族的私人資本也隻有力量發展這種較易於興辦,能較快取得利潤的輕工業。
當時的軍閥政府並不利用這種時機興辦工業。袁世凱、段祺瑞的政府從外國得來的大量借款都用於軍政費用,特別是用以擴充軍隊。當權的大小軍閥、官僚手中積累的財富,或用於購置田產,或用以從事商業投機和高利貸剝削,或存於外國銀行。他們一般地對於辦工業是沒有興趣的。但是社會上仍有相當數量的遊資在尋求出路。有個作者這樣描述民國初年的情況:“內則軍閥幹政,幹戈迭尋,外則列強環伺,壓迫有加。實業供其朘削,民生墜於塗炭。建設事由,無由發皇。民間資金若無出路,壅塞於外國銀行。在外商銀行全盛時期,國人存款,多數無息,且有收取保管費者。”1這些“苦無出路”的“民間資金”的擁有者大多是卸任失勢的官僚軍閥和較大的商人。在看到辦工業有利可圖的時候,他們轉而投資於工業。此外,有許多中小商人、手工業作坊主也乘機經營新式的工業,他們所能辦的當然隻能是規模很小的企業,他們以及某些中小地主也成為較大企業吸收股金的對象。
民族工業繁榮的好景不長。1918年世界戰爭結束。中國對外貿易的入超迅即上升到超過戰前的水平。 1919年的進口額為六億四千六百萬兩,已高於戰前1913年的五億五千七百萬兩,但因這一年出口額還較多,所以入超隻有一千六百萬兩。1920年進口額增為七億六千二百萬兩,出口額卻有所減少,這一年入超高達二億二千萬兩,打破了戰前的紀錄。1921年進口額劇增為九億兩有餘,入超高達三億兩。與外國商品的進口劇增同時,外國資本也大舉重新侵入中國。民族工業的短期繁榮既然隻是利用了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中國侵略的一個間隙,所以當帝國主義勢力捲土重來的時候,民族工業向上發展的趨勢立刻就被打斷了。受到打擊最明顯的也就是曾經發展最盛的棉紡織和麵粉業。許多企業由於競爭不過外國資本而致產品銷路呆滯,資金周轉不靈,有的隻能停產歇業,有的被外國資本併吞或因舉借外債而受人操縱。
經濟史研究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中國棉紡織業的繁榮景象,維持到1922年而完全消逝,接著就是長期的慢性蕭條"1。另一作者說:"惜我國工業基礎未固而歐戰即已告終。民國九年(1920年),中國國外貿易為先前未有之巨額,然查其進出口貨,進口增六分之一,出口反減少六分之一。外貨又來,經濟壓迫又來,經濟壓迫之幕又開。國人居此惡劣環境之下,不知振刷精神,亟謀補救,反於此時爭設交易所與信託公司等投機事業,想謀意外之財,置本業於不顧,結果皆遭慘敗。停廠者有之,殺生破家者有之,遂釀成民國十年(1921年)之經濟恐慌"2。這所說爭作投機事業的現象,是民族資本在帝國主義經濟壓迫下沒有出路的表現,同時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商業高利貸資本統製工業資本的落後本質"3的表現。許多工廠經營者特別在遇到困難時,就轉而從商業投機中找出路,這種情形反過來更增加了工業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