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還指使在徐州的張勳的部隊向南發動進攻以威脅南京。但張勳的進攻不但沒有收效,而且在對方的反攻之下,他被迫放棄徐州,退到了濟南。張勳的部隊不屬於正牌的北洋軍,戰鬥力比較差。但他的迅速敗退也可證明,用戰爭解決問題是對革命陣營有利的。


    因此,袁世凱仍然主要採用戰場以外的方法來對付南京政府成立後的局勢。雖然他使唐紹儀和伍廷芳的會議停止下來,但他並不放棄停戰議和的旗幟。他自己出麵同伍廷芳通過電報繼續進行談判。首先就達成了從1912年1月1日起繼續停戰的協議。袁世凱和伍廷芳的來往的公開電報中雖然還在談召開國民會議的問題,但這不過是迷惑人心的煙幕,其實這時誰都不準備召開這樣的會議了。實質性的談判,他們是經過密電來進行的。繼續留在上海的唐紹儀也和伍廷芳秘密聯繫。他們之間談判的實質問題就是:在什麽條件下結束清皇朝,同時取消南京政府,使一切權力都歸於袁世凱。同這種談判相配合,袁世凱的後台帝國主義和他在革命陣營中的朋友們一致動員了起來,從各方麵造成南京政府的困難,迫使它隻能走到袁世凱所設計的圈套裏去。


    當袁世凱確實弄清楚了南京政府不可能獨立地有所作為的時候,他就反過來對清朝施加壓力。1月16日,他以內閣總理的名義提出奏摺,竭力申說以現有兵力財力,無法作戰,"常此牽延,必有內潰之一日",而且"彼眾若狂,醉心民主......人心渙散,如決江河,莫之能禦"。他說,作為總理大臣,他無權決定"帝位去留"的問題,隻能要求"皇太後皇上召集皇族,密開果決會議,速定方策,以息兵禍而順民心"1。在提出這個奏摺的前三天,他讓手下的將領們致書朝廷的親貴們威脅說:"查親貴王大臣財貨寄頓外國銀行者數千百萬,若不盡買公債以抒危難,非但財不能保,殺身之禍且在目前。"2


    從1月16日起,袁世凱托稱生病,不再自己上朝,而由他的內閣中其他成員代表他和朝廷聯繫。


    皇太後召集王公貴族,開了幾次禦前會議。他們不願意立即作出使自己退出統治地位的決定。皇族載澤、溥偉等人慷慨激昂地反對袁世凱,斥罵他是“私通革命的奸細”。雖然他們有的隻是慷慨激昂的空談,但畢竟使問題成為僵局。


    1月26日,貴族中的少壯派領袖人物良弼在上朝回家時,被人用炸彈殺死。這次暗殺是在京津的同盟會會員組織的,由革命青年彭家珍執行。彭家珍因此英勇犧牲。良弼是禁衛軍中的協統。禁衛軍雖已由馮國璋任總統,但軍官和士兵中很多是滿族人,良弼在這裏麵還有相當的影響。袁世凱和良弼之間是有矛盾的。良弼的命運使那些養尊處優、貪生怕死的王公貴族更不敢出頭堅持維持帝製,反對袁世凱。袁世凱利用革命分子的力量除掉良弼,既是清除了一個心腹之患,又是藉以恐嚇那些王公貴族。對於這些養尊處優、貪生怕死的寄生蟲,這一著是起了一定效力的。


    也就在1月26日,跟著袁世凱的指揮棒轉的將領們聯名奏請,籲請皇帝立即退位,確定共和政體。列名在這道奏文中的是二十三天前通電反對共和的原班人馬,隻除了馮國璋一人,因為他統率禁衛軍,不便參與這樣的籲請。


    到這時,袁世凱的態度是很明確了。清皇朝既已經把袁世凱當做唯一的支柱,除了退位,沒有任何別的路可走了。


    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雖然已經承認以袁世凱使清皇朝下台為條件,推他為大總統,但是袁世凱並不打算來當南京政府的大總統。他要求清皇朝和南京政府一起取消,而由他來組織統一南北的全國政府。早在1月16日,他向朝廷提出"帝位去留"問題的時候,他也經過伍廷芳向南京政府提出,在清皇朝退位的時候,南京政府應該立即解散。1月26日袁世凱的將領們的奏文中提出的主張是:"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府,以現在內閣及國務大臣等暫時代表政府,擔任條約國債及交涉未完各事項,再行召集國會,組織共和政府。"1這就是說,在清朝皇帝退位後,袁世凱的內閣還存在,它將是清皇朝合法的繼承人,在這樣的安排下,南京政府是沒有任何地位的。這也就是說,與清皇朝退位同時,南京政府也應該消滅。袁世凱暫時放棄了他當皇帝的想望(他將在三年以後重新謀求實現這個想望),但他要以清皇朝的繼承人的身份,而不是靠南方的推戴,取得國家的最高權力。


    對此,南京政府表示憤慨。1月27日,孫中山電致各國公使說:"本總統甚願讓位於袁,而袁已允照辦,豈知袁忽欲令南京臨時政府立即解散,此則為民國所萬難照辦者。蓋民國之願讓步,為共和,非為袁氏也。......袁氏之意實欲使北京政府、民國政府並行解散,俾得以一人而獨攬大權也。"1


    --------------------------------------------------------------------------------


    1 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正編,頁411。


    2 《中國革命記》第十四冊,《記事》欄,頁4。


    3 汪彭年:《武昌起義後袁世凱操縱時局的幾點見聞》。《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六集,頁429。


    1 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辛亥革命資料》第八冊,頁13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繩並收藏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