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愚齋存稿》卷三十六,頁6。


    2 《中外舊約章彙編》第一冊,頁968。


    3 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三卷,頁248。


    1 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三卷,頁248。


    2 《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頁257。


    3 4同上書,頁394、573。


    5 6同上書,頁356、365。


    1 《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頁489。


    2 同上書,頁317。


    3 《李文忠公電稿》卷二十三,頁11。


    4 《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頁387。


    1 《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頁416-417。


    2 《義和團資料》第四冊,頁43。


    --------------------------------------------------------------------------------


    --------------------------------------------------------------------------------


    (三)一群明火執仗的強盜


    侵略聯軍侵入京城,朝廷倉皇逃遁,文武百官也紛紛竄逃。沒有來得及跑,還在京內的大學士崑岡等幾個官員找到了有清朝官銜的英國人赫德,要求“設法斡旋,以救眉急”。赫德表示應該讓慶親王奕劻趕緊進城,與各國“商議和局大事”1。英國人不急於要李鴻章到北京是因為他同俄國關係密切的原故。在流亡途中的朝廷接到崑岡報告後,下令著已經跑到宣化的奕劻立即回到北京,同時催促還在上海的李鴻章北上。奕劻在八月初十日回到北京。英國、日本的軍隊把他護送進城,他帶的衛隊則全被解除武裝。他進城後,見到了各國公使,但他們卻並不同他“商議和局大事”。一個當時在北京的英國記者說:“人言慶王今在日本人掌握之中,如一囚徒,無權開議”2。他自己在向朝廷的奏報中說:雖然由於李鴻章尚未來京,無法同各國開議,但他已經“往拜俄、英、美、法、意、比、日本各公使,備述此次拳教相仇,致使各國動兵,並婉謝各國洋兵保護宗社臣民盛意”3。居然向升堂入室的強盜表示感謝,這個親王其實不能說是囚徒而是個道地的奴才!


    由於俄國人向李鴻章表示願意承擔“保護”他的責任,李鴻章在八月二十五日從上海坐船北上。他向朝廷報告說:“天津進口,須有各國保護接待,乃可暢行無阻”4。他和他的隨員到了大沽以後,就在俄國的哥薩克兵的伴同下乘火車到津。這時的天津已成為列強軍事管製下的殖民地城市。侵略各國在六月十八日占領天津之後立即成立了所謂“天津市臨時政府委員會”(當時,中國人稱之為“天津都統衙門”),由參加天津戰事行動最多的俄國、英國、日本各派一名代表組成這個委員會。後來由於其他侵略國也堅持要參與,這個委員會增加了代表德、法、美、意、奧的委員。列強共管的臨時政府在天津向居民抽稅,進行司法審判,用砍頭示眾的辦法對付他們認為是義和團的中國人。李鴻章是有直隸總督的官銜的,當他到了天津後,這個臨時政府認為“李鴻章可作為私人看待,而他的來臨並不影響天津臨時政府的工作”1。一個在天津負責接待李鴻章的俄國官員說:“李氏實際上是受到禮遇的俘虜”2。


    李鴻章在接受俄國人保護的同時,也力求設法討好其他各侵略國。他把隨帶的五十萬兩白銀存進了英國的滙豐銀行。他在天津住了半個月,閏八月初九日到達北京。慶親王也被授為議和全權大臣,會同李鴻章辦理。但侵略各國仍然不同這兩個全權議和大臣開議。直到十一月初,侵略者才正式提出議和的條件。這不僅因為列強之間需要調整相互間的矛盾,經過磋商才能在議和條件上取得一致意見,而且因為它們都不急於議和。他們要乘此時機,大肆進行一番掠奪,同時對敢於反抗的中國人民進行武力鎮壓。它們之所以需要李鴻章和慶親王,首先還不是要他們在議和條件上簽字,而是要通過他們使流亡的朝廷懂得隻有徹底採取同帝國主義合作的態度才能存在下去,並且需要他們約束殘留在北方的清朝軍隊,順從侵略者的意誌,共同鎮壓義和團勢力。


    八國聯軍到處燒殺搶掠,以致京津之間,“沿途房屋未經被毀者極為罕見。大都早已變成瓦礫之場。……從大沽經過天津直到北京之路線上,至少當有五十萬人,變成無屋可居”3。當各國侵略聯軍打進北京城後,就像一群強盜在被他們打開了的寶庫前麵一樣。整個北京城,包括城市中心的皇宮和城外的頤和園,遭到了洗劫。除了軍官和士兵外,還有傳教士也參加了掠奪。當時的法國報紙有這樣的記載:“一個回國的兵士敘述說:從北堂我們開向皇宮。修道士們跟著我們去”,“我們奉命在城中為所欲為三天,愛殺就殺,愛拿就拿,實際搶了八天。教士們做我們的嚮導。”1聯軍統帥瓦德西的筆記中招認:“聯軍占領北京之後,曾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其後更繼以私人搶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質損失甚大,但其詳細數目,亦復不易調查。現在各國互以搶劫之事相推諉,但當時各國無不曾經徹底共同搶劫之事實,卻始終存在。”2瓦德西是德國的元帥,德皇威廉第二派他統率侵華德軍,並且為他爭取得了聯軍總司令的地位。德國侵略軍是在北京淪陷後趕到北京的。瓦德西本人則在閏八月初(1900年9月底)才到天津,而於這個月二十四日(10月17日)到北京。他的筆記生動地描繪了英、日、美、俄、法各國軍隊在對北京的劫掠中誰也不甘落人之後。當時在北京的一個英國記者則記載說,在閏八月間,"仍時有新兵入城,其中以德兵為最橫,天剛黑,他們就從事劫掠,自稱德皇訓詞中命令他們這樣做,他們不過是遵奉命令而已。"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繩並收藏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