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各地區中引起分裂的這些力量外,還存在著同樣引起分裂的大國政策。這些政策的效力將在全球各地——在分裂的德國、在分裂的朝鮮和在分裂的越南——得到證明。由於在過去20年蘇聯和西方的競爭之外又增加了中蘇競爭和中西競爭,大國的這種分裂作用在將來很可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那麽,對最近的將未來說,更有可能出現的不是一個由自治的區域集團組成的世界,而是一個由若幹傳統的大國勢力範圍組成的世界。沃爾特·李普曼幾年前寫道:


    對勢力範圍的承認可以真正代替全球主義。它可以代替公開宣揚世界革命的共產黨的全球主義。它可以代替允諾在各地進行反共戰爭的反共產黨的全球主義。


    對勢力範圍的承認已是蘇聯和西方在歐洲緩和相互間關係的主要基礎。最終,它將為紅色中國和美國提供和平共處的方案。


    隨著2o世紀70年代的到來,這一預見似乎被事態的發展證實了。蘇美限製戰略武器談判在赫爾辛基舉行;中美在華沙重新開始了正式的外交接觸;蘇中也在北京舉行了談判。如果這些試探性的接觸能取得成果並導致李普曼所預料的緩和,那麽,大國將可以自由地著手處理它們所麵臨的基本問題——諸如日益加劇的種族衝突、全球環境汙染和富國與窮國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之類的問題。這種建設性的全球合作是否能實現是人類今天所麵臨的基本問題。雖然現在的某些趨勢是令人鼓舞的,但是,美國人仍在幹涉越南,蘇聯人的確侵略了捷克斯洛伐克,中東的戰鬥仍在繼續。1969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在向聯合國大會所作的年度報告中對當前的形勢顯然是很悲觀的:"在過去的12個月中,國際形勢仍在惡化。……我幾乎說不出整個世界在實現《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目標方麵取得了什麽進步。……而且,我強烈地感到時間愈來愈不夠用。"


    第二十九章 西方的衰落與成功


    蘇聯和美國的參戰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在這場大戰中,傳統的歐洲體係的崩潰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通常所稱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歐洲"現已死去,而且無復活希望。


    哈喬·霍爾本,1951年


    西方世界如今是人類命運的主宰者。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萬確的是,對西方實際統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於完成西方文化對世界的征服。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世界其餘地區不得不模仿西方。正是西方的方式,信仰和目標已為人們所接受,並被用來同西方的控製作鬥爭。


    f,l.k.胡斯,1953年


    在某種意義上說,20世紀歷史的進程意味著西方的衰落。倫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聞。它們也不再控製世界上的帝國。它們的陸軍、海軍和聯盟體係已不再統治全球。例如,1860年,西歐的工業產量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72%;到1931年時,這一百分數下降到42%;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下降到30%到1960年時下降到25%。不言而喻,歐洲19世紀的全球霸權已經結束,而且永遠地結束了:歐洲已不可能恢復它的殖民帝國,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軍事和政治優勢。另一方麵,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歐洲看來根可能會從首要地位下降到從屬地位,但後來發生的情況並非如此。相反,盡管歐洲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勢力相對地衰落了,但它的文化卻正以前所未有之勢橫掃整個世界。


    歐洲除了在進入一個衰落的時期外,還在進入一個成功的時期:它的思想、技術和製度正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迅速地傳遍全球。從根本上說,這意味著歐洲三大革命——工業、科學和政治革命——的傳播,這些革命早些時候曾賦予它向全世界擴張並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國的力量、動力和知識(見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但是,歐洲劃時代的成功卻產生了適得其反的結果:因為諸殖民帝國正是以它們的存在促進了三大革命的傳播。諸從屬民族深受這些革命的影響,他們的反應是有選擇地採納這些革命中的某些特別吸引人的東西,以便更有效地抵抗入侵的西方。


    工業革命在19世紀從英國傳播到了歐洲和美國。在20世紀前半個世紀中又傳到了日本和英國自治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傳播迅速加快。當各個新國家贏得獨立時,它的首要任務便是促進經濟的發展。在全世界,各國正在製定和執行各種經濟計劃,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最典型的是加納的七年計劃(1963-1970年),這一計劃旨在每年增加國民收入5.5%,七年中共增加42%。加納總統克瓦米·恩克魯瑪在說明這一計劃的基本原理和目標時所說的話清楚地反映了歐洲經濟革命所產生的影響:


    七年發展計劃為加納整個國家未來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藍圖。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它建立在利用科學技術來徹底改革我們的工農業這一基礎上。我們的目的是在加納建立一個強大、進步的社會在這裏,貧窮和文盲不再存在,疾病得到控製;在這裏,來們的教育機構為加納所有的孩子提供發展他們的潛力的最好機會。恩克魯瑪的繼承者們宣稱,他們的目標一如既往,但他們的新政策也許更能確保這些目標的實現。


    科學也從歐洲迅速地傳播開來,而且實際上已成為所有民族都渴望獲得的一門知識。科學的客觀方法論已使科學為非西方民族所接受,雖然這些民族可能對歐洲的藝術、宗教或哲學並不感興趣。人們之所以熱切地追求科學,還因為它是技術進步和經濟全麵發展的基礎。因此,歐洲已失去了它對科學的壟斷;60年代中期,美國和蘇聯所做的科研工作比西歐任何國家都多。到1970年時,美國在科學方麵已獲得81個諾貝爾獎,而它最主要的對手英國和德國分別隻獲得7個和6個。科學革命也開始波及非西方國家,不過,在非西方國家,由於科學和工業之間的相互關係,障礙一直很大。雖然純科學的研究確可以不依賴工業,但科學發明的推廣需要有相當大的工業基礎。即使一位科學家掌握了分裂原子的理論並發展了分裂原子的技術方法,但隻有擁有大量的財務資源和工業資源的社會才能從事原子能的生產。因此,隻有在先進的工業國家裏才有可能從事先進的科研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斯塔夫理阿諾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斯塔夫理阿諾斯並收藏全球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