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國於1939年9月3日對德國宣戰時,總督林利斯戈侯爵在同一天宣布印度也將參戰。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抱怨地說:"一個人,而且是外國人和令人憎恨的製度的代表,能夠不與4億人作最起碼的商討就使他們陷入戰爭。…在大英國協自治領,這種決定是經充分討論後才被民眾代表接受的。……在印度卻不是這樣,這讓人感到痛苦。"對國大黨的抗議,倫敦粗率無禮地不予接受,直到法國的淪陷和不列顛戰役的爆發造成全國緊急狀態時。這時,總督宣布,戰爭期間不可能實行根本的變革,但戰後印度將被授予自治領地位。國大黨立即拒絕了這一提議,因而僵局仍在繼續。
1942年初,日本對東南亞的突然征服從根本上改變了印度的形勢。隨著日本軍隊逼近孟加拉國邊境,印度從位於平靜的偏僻小路上的勉強的同盟國轉變為直接處在迅速向前推進的敵人的道路上的國家。邱吉爾的反應是於3月22日派內閣成員斯塔福德·克裏普斯爵士去印度。克裏普斯的意見是,在整個戰爭期間不能進行重大改革,但戰爭一結束,印度就能完全實行自治,並有權退出大英國協。國大黨拒絕了克裏普斯的提議,於1942年8月7日通過了"退出印度決議",要求"為了印度、為了聯合國事業的成功"而立即獨立。國大黨還進一步威脅說,如果它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將進行非暴力的群眾鬥爭"。英國的反應是實行大規模的鎮壓:6萬多人被逮捕,其中包括國大黨所有的領袖;14,000人未經審問就被拘留;940人被殺死;1630人在與警察和軍隊的衝突中受傷。
這是一個不僅對印度、而且對同盟國也是極關鍵的時刻。德國人此時已到達伏爾加河,離亞歷山大隻有30哩,日本人則侵占了緬甸。德國人和日本人的巨大的鉗形攻勢隻是由於印度和阿拉伯國家才被隔斷;印度這時因充滿著不滿情緒而動盪不安,阿拉伯國家與其說是站在同盟國一邊,不如說是站在軸心國一邊。德國人和日本人原本無需作什麽努力便能深深地進入這些國家,使無焰悶燃的火種燒起來。如果他們這樣做了,他們便能完全封鎖歐亞大陸,從而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西方之所以能避免這種快降臨的災難,隻是因為希特勒決定將他的各個師投入俄羅斯平原,隻是因為日本人盡管進行威脅和軍事演習,卻從未真正打算侵入印度。即便如此,如果並非不可能,如果國大黨當初作好了武裝起義的準備,英國在次大陸上的地位原會很不穩固。然而,在甘地的影響下,印度隻進行了非暴力抵抗。不過,盡管這一抵抗缺乏富有戰鬥精神的領導人,但國大黨領導人的被捕卻促成了城市和鄉村中的罷工和暴動;但是,這一抵抗沒有計劃,缺乏協調,因此,英國人能搗毀一個又一個暴動中心。
在戰爭剩下的幾年中,英國人堅決拒絕釋放國大黨領導人,除非他們改變"退出印度"的要求。國大黨領導人則拒絕這樣做,因而在這幾年中,他們一直被監禁著。其時,穆斯林聯盟領導人真納趁國大黨陷入困境之際,說服印度的穆斯林加入了他的組織,從而為戰後獨立的穆斯林國家準備了條件。他不知疲倦、滿懷激情地宣講他關於一個獨立自主的巴基斯坦的教義。"穆斯林印度不能接受任何必將導致一個由印度教徒占多數的政府的憲法……眾所周知,穆斯林不是一個少數派。……根據任何有關民族的定義。都可說穆斯林是一個民族,他們應當擁有自己的家園、自己的領土和自己的國家。"
1945年7月,工黨在英國大選中的勝利是印度事務中一個新的、決定性的轉折點。工黨歷來主張印度獨立,這時,艾德禮首相為實現這一目標立即採取了行動。若不考慮其政黨的許諾和同情,事實是他除承認印度獨立外幾乎別無他擇。純粹的外界勢力已不再能抑製因戰時經歷而愈益強烈的印度民族主義,這一點在政府於1945年年底審判日本資助的印度國民軍的一些軍官時變得很明顯。這些人頓時成了民族英雄,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曾同日本人合作,而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趕走可恨的英國人。當時,遍及全國的這種情緒非常強烈,以致審判隻好中途停止。事實上,英國已不再能不顧這個國家人民的願望而統治這個國家,也不再存在著企圖這樣做的意向。戰爭期間,印度行政機構人員已愈來愈多地由印度人充任,而英國在印度的投資則大大減少;英國公眾對沒完沒了的印度問題已厭倦起來。因此,艾德禮這時能在不太遭到國內反對的情況下割斷帝國與其從前的寶貝之間的聯繫。
1946年3月,內閣的一個三人代表團前往印度,負責自治的準備工作。兩個月後,他們公布了一項計劃,但這一計劃未能贏得長期不和的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支持。於是,工黨政府派海軍上將蒙巴頓勳爵為新任總督。在經過倉促的會商之後,蒙巴頓斷定,任何維持印度政治統一的計劃都是行不通的,他建議印、巴分治,使印、巴政府均享有自治領地位。這時,國大黨領導人已認識到分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接受了這一計劃。1947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了《印度獨立法案》,8月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聯邦成為大英國協中的兩個獨立的國家。大英國協的伸縮性被進一步擴大到允許這兩個新國家作為共和國分享一種必然保持一位君主作為其象徵性首腦的製度。
1942年初,日本對東南亞的突然征服從根本上改變了印度的形勢。隨著日本軍隊逼近孟加拉國邊境,印度從位於平靜的偏僻小路上的勉強的同盟國轉變為直接處在迅速向前推進的敵人的道路上的國家。邱吉爾的反應是於3月22日派內閣成員斯塔福德·克裏普斯爵士去印度。克裏普斯的意見是,在整個戰爭期間不能進行重大改革,但戰爭一結束,印度就能完全實行自治,並有權退出大英國協。國大黨拒絕了克裏普斯的提議,於1942年8月7日通過了"退出印度決議",要求"為了印度、為了聯合國事業的成功"而立即獨立。國大黨還進一步威脅說,如果它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將進行非暴力的群眾鬥爭"。英國的反應是實行大規模的鎮壓:6萬多人被逮捕,其中包括國大黨所有的領袖;14,000人未經審問就被拘留;940人被殺死;1630人在與警察和軍隊的衝突中受傷。
這是一個不僅對印度、而且對同盟國也是極關鍵的時刻。德國人此時已到達伏爾加河,離亞歷山大隻有30哩,日本人則侵占了緬甸。德國人和日本人的巨大的鉗形攻勢隻是由於印度和阿拉伯國家才被隔斷;印度這時因充滿著不滿情緒而動盪不安,阿拉伯國家與其說是站在同盟國一邊,不如說是站在軸心國一邊。德國人和日本人原本無需作什麽努力便能深深地進入這些國家,使無焰悶燃的火種燒起來。如果他們這樣做了,他們便能完全封鎖歐亞大陸,從而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西方之所以能避免這種快降臨的災難,隻是因為希特勒決定將他的各個師投入俄羅斯平原,隻是因為日本人盡管進行威脅和軍事演習,卻從未真正打算侵入印度。即便如此,如果並非不可能,如果國大黨當初作好了武裝起義的準備,英國在次大陸上的地位原會很不穩固。然而,在甘地的影響下,印度隻進行了非暴力抵抗。不過,盡管這一抵抗缺乏富有戰鬥精神的領導人,但國大黨領導人的被捕卻促成了城市和鄉村中的罷工和暴動;但是,這一抵抗沒有計劃,缺乏協調,因此,英國人能搗毀一個又一個暴動中心。
在戰爭剩下的幾年中,英國人堅決拒絕釋放國大黨領導人,除非他們改變"退出印度"的要求。國大黨領導人則拒絕這樣做,因而在這幾年中,他們一直被監禁著。其時,穆斯林聯盟領導人真納趁國大黨陷入困境之際,說服印度的穆斯林加入了他的組織,從而為戰後獨立的穆斯林國家準備了條件。他不知疲倦、滿懷激情地宣講他關於一個獨立自主的巴基斯坦的教義。"穆斯林印度不能接受任何必將導致一個由印度教徒占多數的政府的憲法……眾所周知,穆斯林不是一個少數派。……根據任何有關民族的定義。都可說穆斯林是一個民族,他們應當擁有自己的家園、自己的領土和自己的國家。"
1945年7月,工黨在英國大選中的勝利是印度事務中一個新的、決定性的轉折點。工黨歷來主張印度獨立,這時,艾德禮首相為實現這一目標立即採取了行動。若不考慮其政黨的許諾和同情,事實是他除承認印度獨立外幾乎別無他擇。純粹的外界勢力已不再能抑製因戰時經歷而愈益強烈的印度民族主義,這一點在政府於1945年年底審判日本資助的印度國民軍的一些軍官時變得很明顯。這些人頓時成了民族英雄,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曾同日本人合作,而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趕走可恨的英國人。當時,遍及全國的這種情緒非常強烈,以致審判隻好中途停止。事實上,英國已不再能不顧這個國家人民的願望而統治這個國家,也不再存在著企圖這樣做的意向。戰爭期間,印度行政機構人員已愈來愈多地由印度人充任,而英國在印度的投資則大大減少;英國公眾對沒完沒了的印度問題已厭倦起來。因此,艾德禮這時能在不太遭到國內反對的情況下割斷帝國與其從前的寶貝之間的聯繫。
1946年3月,內閣的一個三人代表團前往印度,負責自治的準備工作。兩個月後,他們公布了一項計劃,但這一計劃未能贏得長期不和的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支持。於是,工黨政府派海軍上將蒙巴頓勳爵為新任總督。在經過倉促的會商之後,蒙巴頓斷定,任何維持印度政治統一的計劃都是行不通的,他建議印、巴分治,使印、巴政府均享有自治領地位。這時,國大黨領導人已認識到分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接受了這一計劃。1947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了《印度獨立法案》,8月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聯邦成為大英國協中的兩個獨立的國家。大英國協的伸縮性被進一步擴大到允許這兩個新國家作為共和國分享一種必然保持一位君主作為其象徵性首腦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