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英國工業對海軍建設有充分準備。這一事實,加之英國統治集團對海上力量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英國海軍在長長一係列英法戰爭中占優勢的原因。路易十五宣稱,"在法國,除行家維尼特的海軍外,決不會有別的海軍"與這類似的情況,英國歷史上是肯定不存在的。英國的海軍優勢是個決定因素,因為在布雷斯特附近海麵上巡航的一支英國分艦隊能切斷法屬殖民地與其母國的聯繫,使它們無依無靠,這種情況曾一再發生。
英、法兩國在殖民地和貿易方麵的競爭直到17世紀末葉才導致相互開戰。那時以前,英國人與荷蘭人的矛盾要多得多,他們之間有遍布全球的衝突點——北大西洋的漁業、東方的商站、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島的奴隸貿易。這些爭端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連三次的英荷戰爭。其後,當英國人認識到法國人正取代荷蘭人、成為他們最可怕的對手時,形勢改變了。荷蘭資源有限,且已過了其全盛時期;法國卻是個遠為富饒、人口多得多的國家,而且正在急劇地加緊海外活動。大不列顛的光榮革命(1688年)也促成了英、法相互間的疏遠:它攆走了在英國復辟專製製度和恢復天主教時依靠路易十四的友好幫助的斯圖亞特王朝。取代斯圖亞特王朝的是荷蘭的尼德蘭聯省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他是個堅定的新教徒,也是路易十四的主敵。因而,威廉三世的繼位使英國和荷蘭聯合反對法國。1689年,開始了幾乎拖延一個世紀、直到1763年英國大獲全勝為止的接連四次的英法戰爭。
所有這些戰爭都有兩個方麵:歐洲方麵和海外方麵。歐洲方麵的戰爭是圍繞王朝野心、尤其是法國路易十四和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野心進行的。海外方麵的戰爭則起因於各種各樣的問題——印度的勢力均衡、在美洲的相衝突的領土要求、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條件以及對世界商船航線的控製。由於這些戰爭的歐洲方麵和海外方麵的區分極其明顯,每次戰爭都是在歐洲以一名字相稱,在美洲以另一名字相稱。因此,這些戰爭載入歷史的名字為:奧洛斯堡聯盟之戰或威廉王之戰(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或安妮女王之戰(1701-1713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或喬治王之戰(1743一1748年),七年戰爭或法國和印第安人戰爭(1756-1763年)。
前三次戰爭就其海外方麵而言,是非決定性的。在歐洲,它們的確解決了一些重要問題:路易十四被有力地擊敗,腓特烈大帝成功地占領了西裏西亞地區,使普魯士迅速躋身於歐洲強國的最前列。但是,在大部分海外戰事的發生地美洲,隻有孤立的、非決定性的戰役。法國人享有大部分印第安部落的支持,這一方麵是由於他們的傳教士比英國傳教士活動力強得多,一方麵是由於法國殖民者人數很少,不象無情地向前推進、開始湧滿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英國殖民浪潮那樣,對印第安人構成巨大威脅。法國人和其印第安盟軍一起,屢次掠奪和燒毀英國人的邊遠村莊。但是,英國人利用其優勢的人力和海軍力量,進攻易受海路攻擊的今新斯科舍和布雷頓角島境內的法國殖民地。
前三次戰爭的最後結果是,英國人獲得新斯科會、紐芬蘭和哈得孫灣地區。但是,這些征服留下一個未解決的基本問題:法國人是否會保持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從而把英國人限製在大西洋沿海地區呢?這問題由第四次戰爭作最後答覆,第四次戰爭也解決了印度的前途問題。
這場重大的戰爭稱為七年戰爭,因為它在歐洲從1756至1763年進行了七年。但在美洲,由於占有俄亥俄河流域的競爭愈益加劇,它早兩年就開始了。1749年,當英國政府向維吉尼亞和倫敦資本家為拓殖流域地區而組織的俄亥俄公司頒發特許執照時,英屬殖民地居民已開始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絡繹不絕地進入流域地區。但當時,法國人正在西賓夕法尼亞修築一係列堡塞——普雷斯克艾爾堡(伊利)、勒伯夫堡(沃特福德)和文南古堡(富蘭克林)。1754年,俄亥俄公司通過在莫農加希拉河和阿勒格尼河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匯合處設立一城堡,反擊法國人。法國人迅速攻占這城堡,加以擴建,並為紀念加拿大總督而命名為迪凱納堡。一個名叫喬治·華盛頓的年青的維吉尼亞州人趕緊率兵前往那裏增援英國駐軍。不幸的是,他到得太晚了,未能提供任何援助,而且,他本人於1754年7月4日被法國人及其印第安盟軍擊敗,不得不撤回到山脈的另一邊。
第二年,為了奪回迪凱納堡,英國將軍布雷多克率領一支正規軍到達美洲。但是,他拒絕接受手下殖民地官員關於如何進行新開闢地戰爭的勸告,其部隊遭到慘敗,他本人陣亡,英國人的敗北一直繼續到1756年底。法軍司令官是馬奎斯·蒙卡爾姆,他是一位在歐洲久經沙場的將軍,不過,他很快就使自己適應新開闢地環境,卓越地領導了法國和印第安軍隊。1757年,戰爭發生重大轉折,主要是由於威廉·皮特(老)進入英國內閣。這位後來成為查塔姆伯爵的皮特,是一個有遠見卓識和富有感染力的自信的人。"我相信我能拯救這個國家",他說,"別的人都不行。"他將財力集中於海軍和殖民地,同時資助在歐洲繼續作戰的同盟者、普魯士的腓特列。他的戰略正如他所說的,是在德意誌平原上爭取到一個帝國。
英、法兩國在殖民地和貿易方麵的競爭直到17世紀末葉才導致相互開戰。那時以前,英國人與荷蘭人的矛盾要多得多,他們之間有遍布全球的衝突點——北大西洋的漁業、東方的商站、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島的奴隸貿易。這些爭端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連三次的英荷戰爭。其後,當英國人認識到法國人正取代荷蘭人、成為他們最可怕的對手時,形勢改變了。荷蘭資源有限,且已過了其全盛時期;法國卻是個遠為富饒、人口多得多的國家,而且正在急劇地加緊海外活動。大不列顛的光榮革命(1688年)也促成了英、法相互間的疏遠:它攆走了在英國復辟專製製度和恢復天主教時依靠路易十四的友好幫助的斯圖亞特王朝。取代斯圖亞特王朝的是荷蘭的尼德蘭聯省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他是個堅定的新教徒,也是路易十四的主敵。因而,威廉三世的繼位使英國和荷蘭聯合反對法國。1689年,開始了幾乎拖延一個世紀、直到1763年英國大獲全勝為止的接連四次的英法戰爭。
所有這些戰爭都有兩個方麵:歐洲方麵和海外方麵。歐洲方麵的戰爭是圍繞王朝野心、尤其是法國路易十四和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野心進行的。海外方麵的戰爭則起因於各種各樣的問題——印度的勢力均衡、在美洲的相衝突的領土要求、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條件以及對世界商船航線的控製。由於這些戰爭的歐洲方麵和海外方麵的區分極其明顯,每次戰爭都是在歐洲以一名字相稱,在美洲以另一名字相稱。因此,這些戰爭載入歷史的名字為:奧洛斯堡聯盟之戰或威廉王之戰(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或安妮女王之戰(1701-1713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或喬治王之戰(1743一1748年),七年戰爭或法國和印第安人戰爭(1756-1763年)。
前三次戰爭就其海外方麵而言,是非決定性的。在歐洲,它們的確解決了一些重要問題:路易十四被有力地擊敗,腓特烈大帝成功地占領了西裏西亞地區,使普魯士迅速躋身於歐洲強國的最前列。但是,在大部分海外戰事的發生地美洲,隻有孤立的、非決定性的戰役。法國人享有大部分印第安部落的支持,這一方麵是由於他們的傳教士比英國傳教士活動力強得多,一方麵是由於法國殖民者人數很少,不象無情地向前推進、開始湧滿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英國殖民浪潮那樣,對印第安人構成巨大威脅。法國人和其印第安盟軍一起,屢次掠奪和燒毀英國人的邊遠村莊。但是,英國人利用其優勢的人力和海軍力量,進攻易受海路攻擊的今新斯科舍和布雷頓角島境內的法國殖民地。
前三次戰爭的最後結果是,英國人獲得新斯科會、紐芬蘭和哈得孫灣地區。但是,這些征服留下一個未解決的基本問題:法國人是否會保持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從而把英國人限製在大西洋沿海地區呢?這問題由第四次戰爭作最後答覆,第四次戰爭也解決了印度的前途問題。
這場重大的戰爭稱為七年戰爭,因為它在歐洲從1756至1763年進行了七年。但在美洲,由於占有俄亥俄河流域的競爭愈益加劇,它早兩年就開始了。1749年,當英國政府向維吉尼亞和倫敦資本家為拓殖流域地區而組織的俄亥俄公司頒發特許執照時,英屬殖民地居民已開始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絡繹不絕地進入流域地區。但當時,法國人正在西賓夕法尼亞修築一係列堡塞——普雷斯克艾爾堡(伊利)、勒伯夫堡(沃特福德)和文南古堡(富蘭克林)。1754年,俄亥俄公司通過在莫農加希拉河和阿勒格尼河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匯合處設立一城堡,反擊法國人。法國人迅速攻占這城堡,加以擴建,並為紀念加拿大總督而命名為迪凱納堡。一個名叫喬治·華盛頓的年青的維吉尼亞州人趕緊率兵前往那裏增援英國駐軍。不幸的是,他到得太晚了,未能提供任何援助,而且,他本人於1754年7月4日被法國人及其印第安盟軍擊敗,不得不撤回到山脈的另一邊。
第二年,為了奪回迪凱納堡,英國將軍布雷多克率領一支正規軍到達美洲。但是,他拒絕接受手下殖民地官員關於如何進行新開闢地戰爭的勸告,其部隊遭到慘敗,他本人陣亡,英國人的敗北一直繼續到1756年底。法軍司令官是馬奎斯·蒙卡爾姆,他是一位在歐洲久經沙場的將軍,不過,他很快就使自己適應新開闢地環境,卓越地領導了法國和印第安軍隊。1757年,戰爭發生重大轉折,主要是由於威廉·皮特(老)進入英國內閣。這位後來成為查塔姆伯爵的皮特,是一個有遠見卓識和富有感染力的自信的人。"我相信我能拯救這個國家",他說,"別的人都不行。"他將財力集中於海軍和殖民地,同時資助在歐洲繼續作戰的同盟者、普魯士的腓特列。他的戰略正如他所說的,是在德意誌平原上爭取到一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