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荷蘭人而論,根據公司從國會收到的特許狀的條款,公司享有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之間的貿易壟斷權。公司還被授予開戰或講和、奪取外國船、建立殖民地、修築城堡和鑄幣的權力。公司在和土著統治者打交道以及成功地驅逐畏縮的葡萄牙人時,充分利用了這些權力。早兩年即1600年時,英國人已組織了他們自己的東印度公司,但是,他們故不過荷蘭人。英國公司的認購資本較荷蘭公司小得多,而且隻能定期地得到,因為英國商業股東僅供資金給單獨的航行。每次航行之後,他們就分配資本和利潤,結束他們的帳戶。此外,英國公司從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那裏得不到什麽支持(這是可理解的,因為英國大體上仍是農民國家),而荷蘭人則從其注重商業的政府那裏獲得強有力的支持。


    荷蘭人盡管居於有利地位,最初卻容忍了英國人在東印度群島的競爭。他們仍在為擺脫西班牙統治的獨立而戰鬥,無力再樹敵。但是,1609年,荷蘭人與西班牙締給安特衛普休戰協定後,便轉身反對英國人。爭奪壟斷權的鬥爭結果是明白無疑的。荷蘭人有多達五倍於英國的船隻,而且在印度尼西亞群島修築了一係列使他們得以控製形勝要地的城堡。此外,荷蘭人還有天才的總督簡·皮特斯佐恩·科恩的服務,科恩為其國家做了先前阿爾布克爾克為葡萄牙所做的事。他在任職期間(1618-1629年)把葡萄牙人從東印度群島趕走,並使其後任們能夠將葡萄牙人逐出馬六甲(1641年)和錫蘭(1658年)。科恩也騷擾英國人,阻止他們對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滲透,迫使他們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據點。同樣重要的是,科恩還培養和發展了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使亞洲間的貿易量遠遠大於繞好望角到歐洲的貿易量。那時以前,葡萄牙人已參與這一貿易,然而,科恩大大深入一步,他在"福摩薩"(台灣)建立一個基地,從那裏控製了前往中國、日本和東印度群島的商業航線。


    起先,荷蘭東印度公司行意識地試圖避免獲得領土所屬地。阿姆斯特丹的理論家和政治家把葡萄牙勢力在東方的衰落歸因於它將力量和資本消耗在領土征服上,警告荷蘭公司不要犯類似錯誤.但是,公司在努力建立貿易壟斷權的過程中,被逐步導向它所希望避免的領土擴張。壟斷權隻有通過設防據點網才能得到加強。設立據點需要與當地統治者訂立條約,條約導致聯盟,而聯盟促成保護關係。到17世紀末,荷蘭人實際管理的地區僅一小塊,然而,已成為荷蘭的保護國的國家卻很多,構成一塊大得多的地區。接著,18、19世紀期間,荷蘭全部併吞了這些保護國,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地域帝國。


    約170o年以後,出口香料到歐洲的益處減少了,不過,科恩發展起來的亞洲國家間的貿易彌補了這一點。此外,大約在這同時,荷蘭人通過將咖啡樹引進東印度群島,發展起一種新的經濟資源。1711年,他們才收穫100磅咖啡,而到1723年,他們卻在銷售1,200萬磅咖啡。因而,隨著歐洲人養成喝咖啡的嗜好,荷蘭人成為這種外來飲料的主要供應者。荷蘭東印度公司通過這種種手段,在整個17和18世紀中平均每年得股息18%。


    然而,荷蘭人的海外活動並不僅限於東印度群島。在環繞斯匹次卑爾報群島的北極海域,荷蘭人實際上壟斷了捕鯨業。在俄國,他們遠遠勝過英國莫斯科公司。他們還控製了繁盛的波羅的海貿易,成為西歐的最重要的海軍補給品——木材、瀝青、焦油、製繩索用的大麻以及製風帆帆布用的亞麻——的主要供應者。


    他們的商船隊早在1600年時就擁有10,000艘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隊。荷蘭的造船廠高度機械化,幾乎一天能生產一條船。此外,船的製造和操作頗經濟合算;荷蘭船主可以削價與競爭者搶生意。因而,他們充當了西班牙、法國、英國和波羅的海之間的運輸業者。英國人直到18世紀才能在商船運輸方麵與荷蘭人競爭。


    在美洲,荷蘭人於1612年在曼哈頓島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這一殖民地從未擴展起來,到1663年也隻有1900人。然而,對幹在歐洲與美洲的西班牙、英國和法國殖民地之間經營生利但違法的運輸業的大量荷蘭船隻來說,它起著基地和票據交換所的作用。實際上,英國人在1664年攻占新阿姆斯特丹,主要是為了堵住他們重商製度上的一個無法容忍的漏洞。


    在南北美洲較南麵,荷蘭人通過荷蘭西印度公司開展活動。公司創辦於]621年,目的是開發西、葡兩國在美洲殖民地的未曾牢固占有的財富。經過10年打打停停的戰鬥,荷蘭人控製了從巴伊亞一直到亞馬孫河的巴西海岸。但是,公司不願意、也無力承擔維持足夠的駐軍所需的開支,這段沿海地帶到1654年全部丟失。荷蘭西印度公司也在加勒比海沿岸的加拉加斯、庫拉索島和蓋亞那建立殖民地。他們在這些地方留下了持久的印記,因為他們引進了甘蔗,甘蔗很快成為整個西印度群島的帶來巨大收益的作物。


    荷蘭所有殖民地中最持久的是1652年在南非好望角開拓的一小塊殖民地。這不是一個貿易站,而是為了向去東方的途中的船隻提供燃料、水和新鮮食物而建立的一塊真正的殖民地。公司一名官員得知中國人是所能得到的最廉價的殖民者,希望讓中國人移居好望角。要是我們推測一下,如果他的建議被採納,後來的事態發展原本會如何不同,那是很有趣的。但是,東印度群島的荷蘭官員拒絕提供中國苦力,而是勸誘荷蘭的許多布爾人即農民和法國一些胡格諾派教徒一起移居那裏。這塊殖民地很快使證明了它的價值。它向荷蘭船和其他一些船隻提供的鮮肉和新鮮蔬菜幫助製服了壞血病,拯敕了數千名海員的生命。如今,這些布爾人的後裔占居住南非的300萬歐洲人的五分之二。他們組成了唯一約、持續至今的荷蘭語言和荷蘭文化的海外核心。這與今天占據地球很大一部分表麵的大量操英語的民族形成鮮明對照。這一對照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為什麽荷蘭人不能保持他們在其黃金般的17世紀中享有的首要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斯塔夫理阿諾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斯塔夫理阿諾斯並收藏全球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