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問題,舊上層提供的情報,給了解釋。土星共同體高層的個人資質被極度醜化。殘暴、狡詐、無情、貪婪。總之,中國人公認的美德,在這些人身上並不存在。
不過這些舊上層對於美國實在是缺乏了解。這樣的資料匯集之後,在美國人眼中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影像。一群出身貴族階層的中國左派,擁有和美國同等階層的人相同的資質。這些人在被共產主義所迷惑,投身於共產主義旗下。當然,隻是旗下而已。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也沒有超出美國人認為的正常範疇。
雙重的扭曲,反而構架出一個接近真實的影像。原因在於舊上層提供的出身基礎是正確的,共和國上層的出身,以及接受過的教育,的確是當年貴族階層才能夠享受的特權。而美國人工業化的視角,又恰恰與共和國的工業化體製吻合。
所以,美國情報部門最終給共和國上層定性為——“紅色貴族共和體製”。
這個定性讓美國上層感到如釋重負。其實美國、歐洲,無一不是這樣走過來的。土星共同體的“紅色貴族”體製,既有歐洲的貴族體製的影子,又有美國人世襲門閥體製的影子。比較起來,共和國至少還沒有血統世襲。歐洲大把國家還都有國王呢。
在這樣的情報基礎上,美國人和共和國的商業談判,更堅定了美國人的態度。共和國的財團,與美國財團就像是某種雙胞胎。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財團體係,以及相應的商業銀行支持。共和國的央行作為貨幣發行機構,可以看作是缺乏準備金的情況下,搞得某種美聯儲的變種。
這個體製實在是看不出和蘇聯的共產主義製度有什麽特別的相同。中國企業除去少數之外,都是股份製企業。大部分股權都掌握在銀行手裏,而銀行運營企業,同樣是追求利潤。美國對共和國的戒心是大大降低了。這些商業銀行聯席會議的代表,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都是相當出色的銀行家。懂得利潤和風險,懂得經營,也不固執。絕對是可以合作的。
1943年11月,解放軍將日本人攆出了緬甸和安南。在英國人的極力斡旋之下,五國會議再次召開。討論對這兩個地區的解決方案。
英國和法國要求恢復他們的殖民地統治,中國要求讓這兩個國家重新建設自己的國家。而且中國表達了一貫的立場,中國無意從軍事和政治上控製這兩個國家。他們作為曾經的獨立國家,應該重新獨立。蘇聯表示支持共和國。
五國會議很快就呈現2:2的僵局。
而令英法感到憤怒的是,美國人竟然沒有無條件支持英法的意思。美國的態度居然顯露出對中國提出的方案十分感興趣的跡象。英法早就知道,該死的美國佬對殖民地體係十分痛恨。這個體係阻止了美國佬全世界撈錢的機會。看來,如果英法不能夠拿出足夠的籌碼,中國人的陰謀就要得逞。
中國和這兩個地區接壤,現在解放軍已經控製了這兩個地區。而這兩個地區也有大量的華僑,一旦這兩個國家獨立,那麽最大受益者是誰,想都不用想。
盟國內部的根本性矛盾,開始浮出水麵。英法的殖民體係,已經岌岌可危。蘇聯人則要通過扶植各地土星共同體來擴大影響力。中國人和美國人對解體殖民體係,觀點極為一致。
現在想打破僵局,必須有一方做出重大犧牲,來換取美國的支持。
共和國中央早就為此事進行了多次激烈的爭論,最後拿出了一個提案。希望和美國簽署《中美友好通商協議》,在共和國逐步開放經濟體係的情況下,與美國全麵開放市場。在亞洲,凡是獨立的前殖民地,共和國也會堅定支持這些國家對美國全麵開放。
美國人一直希望主導的“門戶開放”政策,終於得到了強有力的響應者與支持者。共和國政府將這個政策稱為——“全球化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3年的冬季依舊進行的熱火朝天。隆美爾的北非軍在美軍猛烈的火力下,不得不再次敗退到突尼西亞。一年多的戰鬥,美軍在北非傷亡超過 30萬。換了四任指揮官,戰線如同鍾擺一樣在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之間擺動。美德雙方都無法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
蘇德戰線上,蘇聯人已經緩過勁來,德軍在高加索地區和蘇軍進行的巴庫戰役,成了一場真正的絞肉戰役。德國現在已經開始顯露出疲態。以解放軍的軍事觀點來看,德軍的人力資源已經到了極限。再這樣消耗下去,德國就會在某個戰略環節斷裂。
美國政府的日子也不好過,議會和報紙方麵,雖然因為戰爭的默契,不吭聲。可人民也要考慮,為何日本向美國宣戰,把美國拖進了二戰。而美國的小夥子卻要在北非無止境的消耗下去。在非洲進展不順,在太平洋地區,一年多來也沒有什麽像樣的好消息。中國出兵攆走了緬甸和安南的日軍。這些消息一度給了美國人刺激。包括羅斯福也宣布,《租借法》適用於中國。可這也就是廢話。租借的物資根本無法運抵中國。無論是共和國也好,還是美國也好,談判可以談,實際合作方麵相當不順暢。
這倒並非中美雙方真的不想合作,共和國方麵完全沒有足夠的海軍去對抗日本。而且共和國的戰略利益在於朝鮮、安南、緬甸。這三個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戰略延伸,現在解放軍已經解放了安南和緬甸,如果解放軍付出巨大代價去拿下朝鮮,其結果就是日本的整個國防體係將徹底崩潰。現在的形勢下,共和國還不願意讓日本那麽早崩潰。火中取栗的事情,共和國並不想去做。
不過這些舊上層對於美國實在是缺乏了解。這樣的資料匯集之後,在美國人眼中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影像。一群出身貴族階層的中國左派,擁有和美國同等階層的人相同的資質。這些人在被共產主義所迷惑,投身於共產主義旗下。當然,隻是旗下而已。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也沒有超出美國人認為的正常範疇。
雙重的扭曲,反而構架出一個接近真實的影像。原因在於舊上層提供的出身基礎是正確的,共和國上層的出身,以及接受過的教育,的確是當年貴族階層才能夠享受的特權。而美國人工業化的視角,又恰恰與共和國的工業化體製吻合。
所以,美國情報部門最終給共和國上層定性為——“紅色貴族共和體製”。
這個定性讓美國上層感到如釋重負。其實美國、歐洲,無一不是這樣走過來的。土星共同體的“紅色貴族”體製,既有歐洲的貴族體製的影子,又有美國人世襲門閥體製的影子。比較起來,共和國至少還沒有血統世襲。歐洲大把國家還都有國王呢。
在這樣的情報基礎上,美國人和共和國的商業談判,更堅定了美國人的態度。共和國的財團,與美國財團就像是某種雙胞胎。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財團體係,以及相應的商業銀行支持。共和國的央行作為貨幣發行機構,可以看作是缺乏準備金的情況下,搞得某種美聯儲的變種。
這個體製實在是看不出和蘇聯的共產主義製度有什麽特別的相同。中國企業除去少數之外,都是股份製企業。大部分股權都掌握在銀行手裏,而銀行運營企業,同樣是追求利潤。美國對共和國的戒心是大大降低了。這些商業銀行聯席會議的代表,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都是相當出色的銀行家。懂得利潤和風險,懂得經營,也不固執。絕對是可以合作的。
1943年11月,解放軍將日本人攆出了緬甸和安南。在英國人的極力斡旋之下,五國會議再次召開。討論對這兩個地區的解決方案。
英國和法國要求恢復他們的殖民地統治,中國要求讓這兩個國家重新建設自己的國家。而且中國表達了一貫的立場,中國無意從軍事和政治上控製這兩個國家。他們作為曾經的獨立國家,應該重新獨立。蘇聯表示支持共和國。
五國會議很快就呈現2:2的僵局。
而令英法感到憤怒的是,美國人竟然沒有無條件支持英法的意思。美國的態度居然顯露出對中國提出的方案十分感興趣的跡象。英法早就知道,該死的美國佬對殖民地體係十分痛恨。這個體係阻止了美國佬全世界撈錢的機會。看來,如果英法不能夠拿出足夠的籌碼,中國人的陰謀就要得逞。
中國和這兩個地區接壤,現在解放軍已經控製了這兩個地區。而這兩個地區也有大量的華僑,一旦這兩個國家獨立,那麽最大受益者是誰,想都不用想。
盟國內部的根本性矛盾,開始浮出水麵。英法的殖民體係,已經岌岌可危。蘇聯人則要通過扶植各地土星共同體來擴大影響力。中國人和美國人對解體殖民體係,觀點極為一致。
現在想打破僵局,必須有一方做出重大犧牲,來換取美國的支持。
共和國中央早就為此事進行了多次激烈的爭論,最後拿出了一個提案。希望和美國簽署《中美友好通商協議》,在共和國逐步開放經濟體係的情況下,與美國全麵開放市場。在亞洲,凡是獨立的前殖民地,共和國也會堅定支持這些國家對美國全麵開放。
美國人一直希望主導的“門戶開放”政策,終於得到了強有力的響應者與支持者。共和國政府將這個政策稱為——“全球化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3年的冬季依舊進行的熱火朝天。隆美爾的北非軍在美軍猛烈的火力下,不得不再次敗退到突尼西亞。一年多的戰鬥,美軍在北非傷亡超過 30萬。換了四任指揮官,戰線如同鍾擺一樣在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之間擺動。美德雙方都無法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
蘇德戰線上,蘇聯人已經緩過勁來,德軍在高加索地區和蘇軍進行的巴庫戰役,成了一場真正的絞肉戰役。德國現在已經開始顯露出疲態。以解放軍的軍事觀點來看,德軍的人力資源已經到了極限。再這樣消耗下去,德國就會在某個戰略環節斷裂。
美國政府的日子也不好過,議會和報紙方麵,雖然因為戰爭的默契,不吭聲。可人民也要考慮,為何日本向美國宣戰,把美國拖進了二戰。而美國的小夥子卻要在北非無止境的消耗下去。在非洲進展不順,在太平洋地區,一年多來也沒有什麽像樣的好消息。中國出兵攆走了緬甸和安南的日軍。這些消息一度給了美國人刺激。包括羅斯福也宣布,《租借法》適用於中國。可這也就是廢話。租借的物資根本無法運抵中國。無論是共和國也好,還是美國也好,談判可以談,實際合作方麵相當不順暢。
這倒並非中美雙方真的不想合作,共和國方麵完全沒有足夠的海軍去對抗日本。而且共和國的戰略利益在於朝鮮、安南、緬甸。這三個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戰略延伸,現在解放軍已經解放了安南和緬甸,如果解放軍付出巨大代價去拿下朝鮮,其結果就是日本的整個國防體係將徹底崩潰。現在的形勢下,共和國還不願意讓日本那麽早崩潰。火中取栗的事情,共和國並不想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