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佛經經過翻譯、校刊、刻印成西夏文佛經之後,廣為散布。


    一方麵為西夏佛教的傳播提供了物質條件;另方麵促使了西夏造紙業的 發展。如黑城刻印佛經用的就是當地造紙廠造的紙。


    延請高僧弘揚佛法。公元1159年(夏天盛十一年),仁孝派遣使 者到西藏,延請迦瑪迦舉係教派始祖鬆欽巴。鬆欽巴因故未來,但派其 大弟子格西藏瑣布,帶佛經、佛像隨使者到西夏傳教,仁孝奉其為上師, 並組織力量翻譯他所帶來的佛經。


    此外,還延請了一些回鶻僧到西夏講經說法。如首都興慶府的承天 寺就延請回鶻僧講經說法,演繹經文,“沒藏氏與諒祚時臨聽焉”1 由於西夏統治者帶頭崇奉佛教,修建佛寺,改建和重建石窟,購置 佛典,翻譯佛經,延請高僧前來宣傳佛法,在他們的大力倡導下,老百 姓信仰佛教,從事諸如作佛法、蓋寺舍、燒香禮佛、誦經等各種佛事活 動,也就日益廣泛普遍起來。


    佛教對西夏的作用與影響 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鴉片煙。佛教在西夏的廣為傳 播,它對統治階級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使西夏廣大勞苦大眾看不清統 治階級剝削、壓迫的反動本質,它要求勞動人民忍受各種苦難,多多行 善。要求他們深信靈魂不滅,因果報應。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從而掩蓋 社會矛盾,引導人民脫離現實鬥爭。在西夏統治近200年漫長的時期裏, 以黨項為主體的各族,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都很尖銳的情況下,之所 以很少發生較大規模的人民起義,其原因固然很多(諸如西夏統治者善 於籠絡各族上層,經常注意調整民族政策,調整生產關係,以及文獻記 載不全,等等),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與西夏統治者充分利用佛教 去麻痹老百姓的思想、限製遏製人民的反抗情緒,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發展佛教的過程中,西夏統治者延請回鶻和吐蕃高僧到西夏講經 說法,翻譯佛教經典,這在客觀上促進了西夏同新疆、西藏之間的文化 交流,對於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提高和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同時,西夏佛教的發展,對西夏藝術的進步,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如眾所知,佛教的發展,需要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包括繪畫、雕塑、書 1《西夏書事》卷19。


    法、建築等等)進行廣泛的宣傳。而各種藝術形式在宣揚、服務於佛教 的過程中,同時豐富、發展了自己。由於西夏統治者和虔誠的佛教信仰 者,對佛教藝術的高度重視和提倡,投入了較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從而使西夏佛教藝術創作不僅數量多,而且不乏精品,促使西夏藝術發 展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是應當予以肯定的。


    三、其他宗教 西夏統治者除了大力提倡佛教外,對其他宗教也採取兼容的政策。


    據有關文獻記載,在西夏境內曾流傳過道教。《文海》解釋“仙”字為 “山中求道者”,“山中求長壽者”。史稱: “寧明,喜方術,從道士路修篁學辟穀,氣忤而死”1。


    這裏所謂“辟穀”,即不食五穀而食藥物以求成仙。寧明為元昊太子, 太子帶頭信仰道教,說明道教在西夏有相當的影響。公元1081年,宋朝 五路伐夏,當宋軍逼近靈州,夏人紛紛逃難,“靈州城中惟僧道數百人”


    2。這裏僧道相提並論,說明靈州一帶道教勢力與佛教不相上下。此外, 黑水城的出土文物,諸如《易經》殘本,晉人郭象所注《莊子》殘本, 宋人呂惠卿所著《呂觀文進莊子外篇義》,《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 經》,以及有人頭像圖解的骨相圖,等等,都足以說明西夏道教在理論 上的根底及其在西夏宗教中的不可忽視的地位。


    至於黑水城南城外,發現有一座伊斯蘭教寺廟,雖然難以確定究竟 是西夏還是元朝遺物,但即使是元朝遺物,也很難排除它受過西夏伊斯 蘭教影響的可能性。


    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記載著唐古忒省(即敦煌)


    “人民信奉佛教。居民大部分是土庫曼族,少部分聶斯脫利派基督教徒 和回教徒”3。甘州城人民大多數信奉佛教,也有一部分基督教徒和回教 徒。“基督教在該城建築了三座宏偉壯麗的教堂,而佛教徒根據全省信 徒的需要,建築了更多的廟宇庵堂”4。這說明西夏末和元初,在沙州和 甘州一帶,與佛教並存的還有景教和伊斯蘭教,盡管它的勢力遠遠不及 佛教勢力之大。


    第四節西夏文字 一、西夏文字的創製 關於西夏文字的創製時間以及由誰創造的,因有關文獻記載相互抵 牾而產生歧異。一種意見認為創自李德明時期。如《遼史·西夏紀》雲: “曉佛書,通法律,嚐觀太乙金鑒訣,野戰歌,製蕃書十二卷, 又製字若符篆”。


    這裏的所謂“蕃書”,當指西夏文。另一種意見認為是元昊時期創製。


    《宋史·夏國傳》雲: 1《長編》卷162,慶曆八年正月辛未。


    2《長編》卷318,元豐四年十月庚午。


    3陳開俊等合譯:《馬可·波羅遊記》第40章,《唐古忒省》,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4陳開俊等合譯:《馬可·波羅遊記》第44章,《甘州城,偶像的特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簡明西夏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蔚並收藏簡明西夏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