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得敬分裂夏國及其失敗 公元1170年(幹佑元年)五月,任得敬進一步脅迫仁孝分割夏國, 仁孝被迫將西南路及靈州羅龐嶺劃分給任得敬。並派左樞密使浪訛進 忠,翰林學士焦景顏去奏報金國,代得敬請求封冊。金世宗徵求群臣意 見,尚書令李石等認為“事係彼國,我何予焉,不如因而許之”。但世 宗以為不可。他說:“有國之主,豈可無故分國與人,此必權臣逼奪, 非夏王本意”3。於是拒絕冊封,退還貢物。八月,任得敬因遭金國反對, 便秘密派人與南宋四川宣撫使虞允文取得聯絡,相約夾攻金人。虞允文 所派的密使被夏兵捕獲。仁孝發覺任得敬圖謀不軌,“疑其有異”於是 在金朝支援下,命弟仁友等立即逮捕任得聰、任得仁等。同時,又用計 1《西夏書事》卷36。
2《西夏書事》卷37。
1《西夏書事》卷37。
2同上。
3《金史》卷134,《西夏傳》。
將任得敬及其黨羽捉拿歸案,“得敬以謀篡伏誅”4。
任得敬分裂夏國的陰謀失敗後,仁孝任命斡道沖為中書令,不久又 升為國相,夏國也因此轉危為安。
三、任得敬分裂夏國的原因及其與沒藏氏、梁氏專權的異同 任得敬分裂夏國是西夏歷史上的大事件。它的出現並非偶然,是崇 宗幹順以來推行“尚文重法”以儒治國路線方針所招致的後果。“尚文 重法”固然可以促使西夏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黨項族的文化水平,但 隨著西夏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黨項人漢化的加深,黨項貴族也就日益 “以奢侈相高”,貪圖安逸享受,逐漸失去昔日“俗習功利,尚忠勇”1, 能騎善射的武風,變成一個文弱的統治者,從而使夏國統治力量削弱, 給任得敬這樣的漢人軍閥擁兵分國以可乘之機。
從性質上看,任得敬分裂夏國,與沒藏氏專權、梁氏專權,雖然同 屬外戚幹政,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鬥爭,但如果將兩者進行比較分 析,則有以下三點不同之處。其一,諒祚統治時期的沒藏氏專政,與秉 常統治時期的梁氏專權,是屬於黨項族內皇室集團與後族集團之間的矛 盾鬥爭,而這次以仁孝為代表的統治者,同“非我族類”2的以任得敬為 代表的任家黨之間的鬥爭,多少體現了黨項貴族同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 和鬥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番漢聯合統治內部番漢之間的矛盾;其二, 無論沒藏氏還是梁氏,均是利用“孤童幼弱”去竊取軍政大權的。而任 得敬分裂夏國是利用仁孝的忍辱退讓,軟弱可欺;其三,無論沒藏氏和 梁氏擅權,均有母後做靠山。而任得敬專權分國,太後任氏,不但未予 支持庇護,相反,曾多次進行勸止。“得敬恃權,多行不法,太後屢戒 不聽,且以盛滿為憂”3。並因為憂傷過度而卒。
總之,通過對任得敬分裂夏國事件的分析,不難看出仁孝時期雖然 西夏社會經濟文化十分昌盛繁榮,但此時的統治階級已經從進取走向保 守,軍事力量開始變弱。黨項貴族日益走向腐化墮落,在其繁榮昌盛的 背後,隱藏著種種危機。
四、對仁孝的評價 仁孝即位初期,雖然由於自然災害和西夏農、牧主對人民封建剝削 的加重,激起了哆訛等領導的番部起義,但仁孝卻能及時接受起義教訓, 採取了諸如放糧賑饑、減免租稅等安撫措施,從而使社會矛盾得到緩解, 有利於西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採取安撫措施的同時,仁孝繼續推行“尚 文重法”的立國方針,內興改革,外和宋金,振興文教,崇儒學,禁奢 侈,厘定法律。使夏國“典章文物,燦然成一代宏規。蓋幾軼遼、金而 上下之矣”1!這些,我們應當充分肯定。
至於任得敬分割夏國,仁孝不能辭其咎,因為這與仁孝的一再忍辱 4_________《宋史》卷486,《夏國傳下》。
1《西夏書事》卷37。
2《西夏書事》卷36。
3同上。
1《西夏書事》卷38。
退讓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
總之,仁孝是西夏歷史上一位值得充分肯定的歷史人物。第六章西 夏國家的衰亡 公元1193年(幹佑二十四年)九月,仁孝卒,年70。諡曰聖祖皇帝, 廟號仁宗,墓號壽陵。長子純佑立,時年17歲,是為桓宗。
桓宗純佑是西夏歷史上“能循舊章”的“善守”之君。在他統治期 間,竭力奉行對內安國養民,對外附金和宋的方針,並且收到了“四郊 鮮兵革之患,國無水旱之虞”1的較好效果。但此時的西夏已經由盛轉衰。
“夏葉中衰,於是乎始”2。這時的漠北蒙古異軍突起,正在打破西夏、 金、宋的割據均勢。因此,蒙古的強大,嚴重威脅著夏國的安全。加之, 自襄宗以後,皇位更替頻繁,以及統治者由附金和宋轉為附蒙侵金,削 弱了夏國的力量,因此,自桓宗開始,夏國逐漸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已 經初見端倪,每況愈下。
第一節純佑被廢與蒙古入侵 一、純佑被廢與安全自立 公元1196年(天慶三年)十二月,仁孝弟越王仁友卒。仁友在挫敗 任得敬分裂夏國的鬥爭中立有軍功,因此,其子安全上表請表彰其父之 功,並讓他承襲王爵。純佑不許,並將他降封為鎮夷郡王,安全因此懷 恨在心,伺機篡位。
2《西夏書事》卷37。
1《西夏書事》卷37。
2同上。
3《金史》卷134,《西夏傳》。
將任得敬及其黨羽捉拿歸案,“得敬以謀篡伏誅”4。
任得敬分裂夏國的陰謀失敗後,仁孝任命斡道沖為中書令,不久又 升為國相,夏國也因此轉危為安。
三、任得敬分裂夏國的原因及其與沒藏氏、梁氏專權的異同 任得敬分裂夏國是西夏歷史上的大事件。它的出現並非偶然,是崇 宗幹順以來推行“尚文重法”以儒治國路線方針所招致的後果。“尚文 重法”固然可以促使西夏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黨項族的文化水平,但 隨著西夏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黨項人漢化的加深,黨項貴族也就日益 “以奢侈相高”,貪圖安逸享受,逐漸失去昔日“俗習功利,尚忠勇”1, 能騎善射的武風,變成一個文弱的統治者,從而使夏國統治力量削弱, 給任得敬這樣的漢人軍閥擁兵分國以可乘之機。
從性質上看,任得敬分裂夏國,與沒藏氏專權、梁氏專權,雖然同 屬外戚幹政,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鬥爭,但如果將兩者進行比較分 析,則有以下三點不同之處。其一,諒祚統治時期的沒藏氏專政,與秉 常統治時期的梁氏專權,是屬於黨項族內皇室集團與後族集團之間的矛 盾鬥爭,而這次以仁孝為代表的統治者,同“非我族類”2的以任得敬為 代表的任家黨之間的鬥爭,多少體現了黨項貴族同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 和鬥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番漢聯合統治內部番漢之間的矛盾;其二, 無論沒藏氏還是梁氏,均是利用“孤童幼弱”去竊取軍政大權的。而任 得敬分裂夏國是利用仁孝的忍辱退讓,軟弱可欺;其三,無論沒藏氏和 梁氏擅權,均有母後做靠山。而任得敬專權分國,太後任氏,不但未予 支持庇護,相反,曾多次進行勸止。“得敬恃權,多行不法,太後屢戒 不聽,且以盛滿為憂”3。並因為憂傷過度而卒。
總之,通過對任得敬分裂夏國事件的分析,不難看出仁孝時期雖然 西夏社會經濟文化十分昌盛繁榮,但此時的統治階級已經從進取走向保 守,軍事力量開始變弱。黨項貴族日益走向腐化墮落,在其繁榮昌盛的 背後,隱藏著種種危機。
四、對仁孝的評價 仁孝即位初期,雖然由於自然災害和西夏農、牧主對人民封建剝削 的加重,激起了哆訛等領導的番部起義,但仁孝卻能及時接受起義教訓, 採取了諸如放糧賑饑、減免租稅等安撫措施,從而使社會矛盾得到緩解, 有利於西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採取安撫措施的同時,仁孝繼續推行“尚 文重法”的立國方針,內興改革,外和宋金,振興文教,崇儒學,禁奢 侈,厘定法律。使夏國“典章文物,燦然成一代宏規。蓋幾軼遼、金而 上下之矣”1!這些,我們應當充分肯定。
至於任得敬分割夏國,仁孝不能辭其咎,因為這與仁孝的一再忍辱 4_________《宋史》卷486,《夏國傳下》。
1《西夏書事》卷37。
2《西夏書事》卷36。
3同上。
1《西夏書事》卷38。
退讓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
總之,仁孝是西夏歷史上一位值得充分肯定的歷史人物。第六章西 夏國家的衰亡 公元1193年(幹佑二十四年)九月,仁孝卒,年70。諡曰聖祖皇帝, 廟號仁宗,墓號壽陵。長子純佑立,時年17歲,是為桓宗。
桓宗純佑是西夏歷史上“能循舊章”的“善守”之君。在他統治期 間,竭力奉行對內安國養民,對外附金和宋的方針,並且收到了“四郊 鮮兵革之患,國無水旱之虞”1的較好效果。但此時的西夏已經由盛轉衰。
“夏葉中衰,於是乎始”2。這時的漠北蒙古異軍突起,正在打破西夏、 金、宋的割據均勢。因此,蒙古的強大,嚴重威脅著夏國的安全。加之, 自襄宗以後,皇位更替頻繁,以及統治者由附金和宋轉為附蒙侵金,削 弱了夏國的力量,因此,自桓宗開始,夏國逐漸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已 經初見端倪,每況愈下。
第一節純佑被廢與蒙古入侵 一、純佑被廢與安全自立 公元1196年(天慶三年)十二月,仁孝弟越王仁友卒。仁友在挫敗 任得敬分裂夏國的鬥爭中立有軍功,因此,其子安全上表請表彰其父之 功,並讓他承襲王爵。純佑不許,並將他降封為鎮夷郡王,安全因此懷 恨在心,伺機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