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對於提高夏州李氏政權在黨項羌和西北少數民族中的威望起 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935年(後唐清泰二年)二月,李彝超卒,其弟李彝殷(後避 宋太祖父弘殷名諱,改殷為興)繼掌夏州政權。
公元936年,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沙陀部人石敬瑭,勾結契丹, 率軍攻入洛陽,滅後唐稱帝,國號晉,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後 晉。石敬瑭為了籠絡夏州統治者,授李彝殷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出帝 時又加彝殷為檢校太師。
1《新五代史》卷40,《李仁福傳》。
1《冊府元龜》卷438,《將帥部·無功條》。
2《舊五代史》卷132,《李彝超傳》。
1《冊府元龜》卷166,《帝王部·招懷四》。
公元943年(後晉天福八年),七月,綏州刺吏李彝敏與夏州衙內 指揮拓跋崇斌密謀攻襲夏州,機密泄露,彝殷首先捕獲拓跋崇斌,斬首 示眾,接著出兵進攻彝敏,彝敏逃至延州,出帝命捉送夏州,令彝殷斬 之,同時任命李仁裕權知綏州州事,綏州之亂得以逐漸平息。
年(後晉開運元年)正月,晉出帝對其主子契丹稱孫不稱臣,對 此契丹極為不滿,大興問罪之師。李彝殷率領蕃漢兵4萬餘人,自麟州 渡過黃河進攻契丹西境,為後晉牽製契丹效犬馬之勞。
公元946年(開運三年),後晉為契丹所滅。第二年石敬瑭部將太 原節度使沙陀部人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公元 年(後漢幹佑元年),隱帝為了籠絡夏州統治者,授李彝殷為侍中。同 年三月,護國節度使李守貞與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一同叛漢,派兵 扼守潼關(今陝西潼關),稱秦王。派人持蠟書重幣至夏州,希望彝殷 出兵相助,彝殷應其所請,出兵相助。隱帝派樞密使郭威率領大軍,包 圍叛軍,彝殷見大勢已去,為了保存實力,下令撤軍,返回夏州。
公元949年(幹佑二年),後漢隱帝為了使夏州李氏為其所用,以 靜州(今陝西米脂縣西)地劃歸李彝殷,並任命他為中書令。
公元951年(後周廣順元年),後漢鄴都留守郭威與侍衛步軍都指 揮使王殷,舉兵攻入開封,殺死隱帝。郭威即帝位,國號周,建都汴, 史稱後周。同年,郭威加封彝殷為隴西郡王,954年(顯德元年)又封他 為西平王,但彝殷對此不予理睬,反而遣使奉表歸服北漢。955年(顯德 二年),周世宗置永安軍於府州(今陝西府穀縣),以該州防禦使折德 扆(yi音椅)為節度使,彝殷不滿德扆與己並為藩鎮,以兵塞路,不許 通行。周世宗遣使責問,彝殷恐懼,被迫撤兵,公元957年(顯德四年)
彝殷見後周勢力日益強盛,於是又棄北漢而附後周。
自拓跋思恭被唐僖宗任命為夏州節度使,晉封夏國公,建立了名符 其實的夏州地方政權以來,經過唐末五代,傳至彝殷,歷經六代,總計 年(881—954年)。在這期間夏州統治者一方麵通過不斷尋找新的靠 山,同中央政府搞好關係,幫助中央政府“平叛”,以及利用方鎮混戰 之機,看風使舵,幫助一方消滅另一方,從中漁利,從而不僅使自己站 穩了腳跟,而且不斷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尤其是軍事力量的加強, 此外,地盤也有所拓展,如增加了靜州,等等);另一方麵,夏州統治 者在自己管轄的範圍之內,發展生產,徵收賦稅,任命官吏,儼然獨立 王國。這種情況正如後唐明宗所指出:“夏、銀、綏、宥等州,最居邊 遠,久屬離亂,多染夷狄之風,少識朝廷之命。”1《宋史》作者在評論 夏州統治者割據稱雄時也指出: “雖未稱國而王其土久矣!”2 這種評價,當為平允和中肯之論。
第四節夏州地方政權的中斷 一、北宋初期的夏州地方政權 1《冊府元龜》卷166,《景王部懷招第四》。
2《宋史》卷486,《夏國傳下》。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元旦,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軍事政 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國號宋,建都汴京(今開封市),史稱北宋。同 年正月,李彝殷聽說趙匡胤已即皇帝位,派遣銀州防禦使李光■奉表入 賀,同時為了討好太祖,避匡胤父趙弘殷的諱,改殷為興,太祖表示贊 賞。
同年三月,北漢劉鈞結聯代北(今山西代縣北)諸部兵馬攻掠黃河 以西地區,太祖命各節鎮出兵,共同抵禦,彝興遣從弟彝玉率夏軍抵達 麟州,北漢率兵退出,彝興派人向宋告捷。
公元962年(建隆三年)四月,李彝興得知宋太祖因進行統一戰爭, 需要戰馬,遣使獻良馬300匹,太祖為了嘉獎彝興,命玉工製一玉帶作 禮品,並親自打聽彝興的腰圍尺寸。他召見夏使問道:“汝帥腰圍幾何?
使言:‘彝興腰腹甚大。’太祖曰:‘汝帥真福人也’”3!玉帶製成, 遣使贈送,彝興十分高興。968年四月,李彝興獻■牛一頭於宋。
年(幹德五年)九月,李彝興卒。太祖為了表示沉痛的哀悼,輟 朝3日,贈太師,追封夏王。命其子行軍司馬李光■權知州事。十月, 又授光■檢校太保,定難軍節度使。
公元968年(開寶元年)十月,夏州所屬蕃部寇掠宋邊境,宋通遠 軍使董遵誨派軍平息,李光■派遣使者表示謝意。公元970年(開寶三 年)九月,綏州刺史李光琇卒,羌族乘機作亂。李光琇之子李丕祿逮捕 帶頭叛亂者,斬首示眾,殺一儆百,餘黨散去。李光■命丕祿暫代知州 事,並上奏朝廷,太祖命以李丕祿為綏州刺史。
公元935年(後唐清泰二年)二月,李彝超卒,其弟李彝殷(後避 宋太祖父弘殷名諱,改殷為興)繼掌夏州政權。
公元936年,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沙陀部人石敬瑭,勾結契丹, 率軍攻入洛陽,滅後唐稱帝,國號晉,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後 晉。石敬瑭為了籠絡夏州統治者,授李彝殷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出帝 時又加彝殷為檢校太師。
1《新五代史》卷40,《李仁福傳》。
1《冊府元龜》卷438,《將帥部·無功條》。
2《舊五代史》卷132,《李彝超傳》。
1《冊府元龜》卷166,《帝王部·招懷四》。
公元943年(後晉天福八年),七月,綏州刺吏李彝敏與夏州衙內 指揮拓跋崇斌密謀攻襲夏州,機密泄露,彝殷首先捕獲拓跋崇斌,斬首 示眾,接著出兵進攻彝敏,彝敏逃至延州,出帝命捉送夏州,令彝殷斬 之,同時任命李仁裕權知綏州州事,綏州之亂得以逐漸平息。
年(後晉開運元年)正月,晉出帝對其主子契丹稱孫不稱臣,對 此契丹極為不滿,大興問罪之師。李彝殷率領蕃漢兵4萬餘人,自麟州 渡過黃河進攻契丹西境,為後晉牽製契丹效犬馬之勞。
公元946年(開運三年),後晉為契丹所滅。第二年石敬瑭部將太 原節度使沙陀部人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公元 年(後漢幹佑元年),隱帝為了籠絡夏州統治者,授李彝殷為侍中。同 年三月,護國節度使李守貞與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一同叛漢,派兵 扼守潼關(今陝西潼關),稱秦王。派人持蠟書重幣至夏州,希望彝殷 出兵相助,彝殷應其所請,出兵相助。隱帝派樞密使郭威率領大軍,包 圍叛軍,彝殷見大勢已去,為了保存實力,下令撤軍,返回夏州。
公元949年(幹佑二年),後漢隱帝為了使夏州李氏為其所用,以 靜州(今陝西米脂縣西)地劃歸李彝殷,並任命他為中書令。
公元951年(後周廣順元年),後漢鄴都留守郭威與侍衛步軍都指 揮使王殷,舉兵攻入開封,殺死隱帝。郭威即帝位,國號周,建都汴, 史稱後周。同年,郭威加封彝殷為隴西郡王,954年(顯德元年)又封他 為西平王,但彝殷對此不予理睬,反而遣使奉表歸服北漢。955年(顯德 二年),周世宗置永安軍於府州(今陝西府穀縣),以該州防禦使折德 扆(yi音椅)為節度使,彝殷不滿德扆與己並為藩鎮,以兵塞路,不許 通行。周世宗遣使責問,彝殷恐懼,被迫撤兵,公元957年(顯德四年)
彝殷見後周勢力日益強盛,於是又棄北漢而附後周。
自拓跋思恭被唐僖宗任命為夏州節度使,晉封夏國公,建立了名符 其實的夏州地方政權以來,經過唐末五代,傳至彝殷,歷經六代,總計 年(881—954年)。在這期間夏州統治者一方麵通過不斷尋找新的靠 山,同中央政府搞好關係,幫助中央政府“平叛”,以及利用方鎮混戰 之機,看風使舵,幫助一方消滅另一方,從中漁利,從而不僅使自己站 穩了腳跟,而且不斷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尤其是軍事力量的加強, 此外,地盤也有所拓展,如增加了靜州,等等);另一方麵,夏州統治 者在自己管轄的範圍之內,發展生產,徵收賦稅,任命官吏,儼然獨立 王國。這種情況正如後唐明宗所指出:“夏、銀、綏、宥等州,最居邊 遠,久屬離亂,多染夷狄之風,少識朝廷之命。”1《宋史》作者在評論 夏州統治者割據稱雄時也指出: “雖未稱國而王其土久矣!”2 這種評價,當為平允和中肯之論。
第四節夏州地方政權的中斷 一、北宋初期的夏州地方政權 1《冊府元龜》卷166,《景王部懷招第四》。
2《宋史》卷486,《夏國傳下》。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元旦,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軍事政 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國號宋,建都汴京(今開封市),史稱北宋。同 年正月,李彝殷聽說趙匡胤已即皇帝位,派遣銀州防禦使李光■奉表入 賀,同時為了討好太祖,避匡胤父趙弘殷的諱,改殷為興,太祖表示贊 賞。
同年三月,北漢劉鈞結聯代北(今山西代縣北)諸部兵馬攻掠黃河 以西地區,太祖命各節鎮出兵,共同抵禦,彝興遣從弟彝玉率夏軍抵達 麟州,北漢率兵退出,彝興派人向宋告捷。
公元962年(建隆三年)四月,李彝興得知宋太祖因進行統一戰爭, 需要戰馬,遣使獻良馬300匹,太祖為了嘉獎彝興,命玉工製一玉帶作 禮品,並親自打聽彝興的腰圍尺寸。他召見夏使問道:“汝帥腰圍幾何?
使言:‘彝興腰腹甚大。’太祖曰:‘汝帥真福人也’”3!玉帶製成, 遣使贈送,彝興十分高興。968年四月,李彝興獻■牛一頭於宋。
年(幹德五年)九月,李彝興卒。太祖為了表示沉痛的哀悼,輟 朝3日,贈太師,追封夏王。命其子行軍司馬李光■權知州事。十月, 又授光■檢校太保,定難軍節度使。
公元968年(開寶元年)十月,夏州所屬蕃部寇掠宋邊境,宋通遠 軍使董遵誨派軍平息,李光■派遣使者表示謝意。公元970年(開寶三 年)九月,綏州刺史李光琇卒,羌族乘機作亂。李光琇之子李丕祿逮捕 帶頭叛亂者,斬首示眾,殺一儆百,餘黨散去。李光■命丕祿暫代知州 事,並上奏朝廷,太祖命以李丕祿為綏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