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麵幾乎看不見氣泡的魚雷,那微乎其微、直到命中時才被發現的航跡,使護航分隊指揮官判斷出,這就是那所謂的"長矛"。敵潛艇就在附近!
他在發出棄艦命令之前,先行發出"反潛"命令。
一場圍剿開始了,10條驅逐艦圍起大網,紛紛投下深水炸彈,直到讓上將看到海麵漂浮起大片油漬和少量殘骸。
紅旗太平洋第二艦隊重整旗鼓,航向西南,繼續前進。
(862)
千島群島南端。擇捉島。
頑強的栗林忠道將軍終於使用漁船完成了對這個北方大島的登陸。
從法理上明確屬於日本的千島部分,已經到此為止。
他在困惑,是否繼續戰鬥?當晚東京發來一紙電文:
吉田茂首相親自提名,由栗林忠道擔任內閣警視廳長官,同時晉升為警銜中將。
司務長特意找來一桶上好的日本清酒,協助栗林長官,向部隊舉行了一個不太寒酸的告別儀式。
堤不夾貴少將向他敬酒:"栗林樣,祝賀你收復北方四島!"
栗林於是把進攻擇捉島上最後幾個蘇軍哨所的任務,委託給堤不夾貴完成。
日本的防務體係,從此建立並保持在警視廳的層次上。
(863)
伯力市(哈巴羅夫斯克)。
此時這個遠東城市約有20萬人口,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水陸交通樞紐。
20年代的伯力街頭
自從鄧華兩棲縱隊沿著黑龍江上溯,乘坐內河登陸艇和"水牛"、"鴨子"以及青島生產的"水獺"兩棲戰車這些機動工具,衝過蘇軍在共青城河段設立的簡陋水上封鎖線之後,位於三江平原的伯力城,就進入華軍的攻擊視野。
從南翼乘坐繳獲的蘇聯火車趕來的許世友縱隊,先頭部隊也在伯力以南70公裏的霍爾小鎮與蘇軍接火。
自哈爾濱匆匆返回伯力的什捷緬科明白,雖然敵人進攻火力尚不猛烈,動作也還遲緩,但這個兵力空虛、無險可守的河港城市,防禦有效程度還不及海參崴十分之一,它將不可避免地陷落。
而從共青城退防此地的普裏卡耶夫上將,喋喋不休、也十分正確地強調著:
"事實證明,針對敵軍登陸威脅所做的那些沿海防範,唯一作用就是,極大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今天你看到的惡果都是那時造成的!"
沒人反駁他的意見。從這位上將的角度看,這幾乎是真理。
簡單交換了一輪看法之後,什捷緬科握住老朋友普裏卡耶夫的手,囑咐他,提前準備好能夠夜航的飛機。
蘇聯濱海邊疆州。納霍德卡港。
11月,這個距離海參崴100公裏、擁有3萬人口的潛艇基地港城,成為今日爭奪戰的熱點。外圍防線上的蘇聯海軍陸戰團抵抗一輪,漸次撤往市區。
市區的最高建築隻有三層,建築物樓頂架著幾挺相對較新的郭留諾夫重機槍,這就是守備團的指揮部了。
昨天,它北麵18公裏的屏障--小小的"遊擊隊城"已經易手。執行攻擊的是華北聯軍宋時輪縱隊。
他們對這個小城的名字發生了興趣,並似乎認為"遊擊隊"是他們的專利。居然在小小市政廳門前的俄文銅牌上,用刺刀刻畫,加上了"八路軍的·遊擊隊城"等中文字樣,令人哭笑不得。
(864)
哈爾濱。道裏區,馬迭爾飯店。
這座俄式建築現在被徵用為遠東方麵軍司令部。葉廖緬科大將仍然坐鎮這裏,信心堅定地感染著江城的14萬紅軍和"人民軍"戰士。
昨天,中國人的一支輕裝甲部隊突然在西北方向50公裏處的呼蘭河畔出現!這是敵人企圖切斷哈爾濱與齊齊哈爾兩個集群之間聯繫的明顯跡象。
陰雨天氣妨礙"伊爾10"出擊。為確保哈-齊之間的鐵路暢通,大將果斷命令第136摩托化師在獨立坦克旅配合下,越過鬆花江,前去殲滅這股敵人。
部隊過江途中,突然傳來天崩地裂一聲巨響,鬆花江大鐵橋炸斷了。
擔負大橋守備的"滿洲人民軍"552團驚惶失措地報告說,大橋遭遇敵機轟炸!但葉廖緬科明白,這樣的陰雨中,根本不可能有敵機出動。無疑--或是守備團玩忽職守,或是混進了奸細。更可能,他們本身就通敵。
"執行戰場紀律。把這個團全部繳械。士兵押送橋頭負責連夜搶修,軍官一律槍斃。"大將向保衛部門發出命令。
齊齊哈爾。
列柳申科接到兩個互相矛盾的命令。戰區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要求他作好向西--海拉爾方向突襲的準備;但頂頭上司葉廖緬科大將命令他立即向東--哈爾濱方向全力出擊。
手中缺編一半的第四坦克集團軍,剛得到哈爾濱送來的、不甚充裕的補給。
向西,回到祖國,無疑是有誘惑力的。可是翻越大興安嶺他沒把握。從龍江鎮開始,是蘇聯製式的寬軌鐵路,卻沒有一台可供使用的機車。
向東,回去堅守哈爾濱,盡一份遠東方麵軍成員的責任。可是那種自投羅網、陷入包圍圈的直感太強烈了……
上將摘下軍帽,痛苦地抱住自己好久沒理髮的光頭。
(865)
蘇聯境內,赤塔州。博爾朔夫山脈,涅爾琴斯克。
他在發出棄艦命令之前,先行發出"反潛"命令。
一場圍剿開始了,10條驅逐艦圍起大網,紛紛投下深水炸彈,直到讓上將看到海麵漂浮起大片油漬和少量殘骸。
紅旗太平洋第二艦隊重整旗鼓,航向西南,繼續前進。
(862)
千島群島南端。擇捉島。
頑強的栗林忠道將軍終於使用漁船完成了對這個北方大島的登陸。
從法理上明確屬於日本的千島部分,已經到此為止。
他在困惑,是否繼續戰鬥?當晚東京發來一紙電文:
吉田茂首相親自提名,由栗林忠道擔任內閣警視廳長官,同時晉升為警銜中將。
司務長特意找來一桶上好的日本清酒,協助栗林長官,向部隊舉行了一個不太寒酸的告別儀式。
堤不夾貴少將向他敬酒:"栗林樣,祝賀你收復北方四島!"
栗林於是把進攻擇捉島上最後幾個蘇軍哨所的任務,委託給堤不夾貴完成。
日本的防務體係,從此建立並保持在警視廳的層次上。
(863)
伯力市(哈巴羅夫斯克)。
此時這個遠東城市約有20萬人口,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水陸交通樞紐。
20年代的伯力街頭
自從鄧華兩棲縱隊沿著黑龍江上溯,乘坐內河登陸艇和"水牛"、"鴨子"以及青島生產的"水獺"兩棲戰車這些機動工具,衝過蘇軍在共青城河段設立的簡陋水上封鎖線之後,位於三江平原的伯力城,就進入華軍的攻擊視野。
從南翼乘坐繳獲的蘇聯火車趕來的許世友縱隊,先頭部隊也在伯力以南70公裏的霍爾小鎮與蘇軍接火。
自哈爾濱匆匆返回伯力的什捷緬科明白,雖然敵人進攻火力尚不猛烈,動作也還遲緩,但這個兵力空虛、無險可守的河港城市,防禦有效程度還不及海參崴十分之一,它將不可避免地陷落。
而從共青城退防此地的普裏卡耶夫上將,喋喋不休、也十分正確地強調著:
"事實證明,針對敵軍登陸威脅所做的那些沿海防範,唯一作用就是,極大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今天你看到的惡果都是那時造成的!"
沒人反駁他的意見。從這位上將的角度看,這幾乎是真理。
簡單交換了一輪看法之後,什捷緬科握住老朋友普裏卡耶夫的手,囑咐他,提前準備好能夠夜航的飛機。
蘇聯濱海邊疆州。納霍德卡港。
11月,這個距離海參崴100公裏、擁有3萬人口的潛艇基地港城,成為今日爭奪戰的熱點。外圍防線上的蘇聯海軍陸戰團抵抗一輪,漸次撤往市區。
市區的最高建築隻有三層,建築物樓頂架著幾挺相對較新的郭留諾夫重機槍,這就是守備團的指揮部了。
昨天,它北麵18公裏的屏障--小小的"遊擊隊城"已經易手。執行攻擊的是華北聯軍宋時輪縱隊。
他們對這個小城的名字發生了興趣,並似乎認為"遊擊隊"是他們的專利。居然在小小市政廳門前的俄文銅牌上,用刺刀刻畫,加上了"八路軍的·遊擊隊城"等中文字樣,令人哭笑不得。
(864)
哈爾濱。道裏區,馬迭爾飯店。
這座俄式建築現在被徵用為遠東方麵軍司令部。葉廖緬科大將仍然坐鎮這裏,信心堅定地感染著江城的14萬紅軍和"人民軍"戰士。
昨天,中國人的一支輕裝甲部隊突然在西北方向50公裏處的呼蘭河畔出現!這是敵人企圖切斷哈爾濱與齊齊哈爾兩個集群之間聯繫的明顯跡象。
陰雨天氣妨礙"伊爾10"出擊。為確保哈-齊之間的鐵路暢通,大將果斷命令第136摩托化師在獨立坦克旅配合下,越過鬆花江,前去殲滅這股敵人。
部隊過江途中,突然傳來天崩地裂一聲巨響,鬆花江大鐵橋炸斷了。
擔負大橋守備的"滿洲人民軍"552團驚惶失措地報告說,大橋遭遇敵機轟炸!但葉廖緬科明白,這樣的陰雨中,根本不可能有敵機出動。無疑--或是守備團玩忽職守,或是混進了奸細。更可能,他們本身就通敵。
"執行戰場紀律。把這個團全部繳械。士兵押送橋頭負責連夜搶修,軍官一律槍斃。"大將向保衛部門發出命令。
齊齊哈爾。
列柳申科接到兩個互相矛盾的命令。戰區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要求他作好向西--海拉爾方向突襲的準備;但頂頭上司葉廖緬科大將命令他立即向東--哈爾濱方向全力出擊。
手中缺編一半的第四坦克集團軍,剛得到哈爾濱送來的、不甚充裕的補給。
向西,回到祖國,無疑是有誘惑力的。可是翻越大興安嶺他沒把握。從龍江鎮開始,是蘇聯製式的寬軌鐵路,卻沒有一台可供使用的機車。
向東,回去堅守哈爾濱,盡一份遠東方麵軍成員的責任。可是那種自投羅網、陷入包圍圈的直感太強烈了……
上將摘下軍帽,痛苦地抱住自己好久沒理髮的光頭。
(865)
蘇聯境內,赤塔州。博爾朔夫山脈,涅爾琴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