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以工兵為主的陳士榘縱隊,加強一個炮兵營,立即乘坐繳獲的列車等,直接駛向海拉爾和滿洲裏,在那一帶的鐵路沿線埋設地雷,並奪取、恢復和修築海拉爾要塞;


    第二,江燮元傘兵旅,在滑翔機團的配合下,再作一次500公裏的機動躍進,目標--正北方,黑龍江畔的姊妹小城:璦琿和海蘭泡!隨後,就切斷那裏以北通向東方的鐵路。


    第三個命令才是組織麵向哈爾濱方向的防禦,但那顯然不是重點。


    這些部署使現場指戰員既感到莫名其妙,又覺得軍委和林總對敵人動向和配置好像胸有成竹。


    幾天後,四兵團併入一兵團的三個縱隊沿著北寧線乘火車到達齊齊哈爾,隨即用龍江軍火庫的蘇聯裝備充實了自己,還順便組建了3個新的蘇械炮兵旅。


    由此而觀,避實擊虛的呼倫貝爾"雷陣雨",在戰法上,與浴血拚殺、奮力相搏的"鄂爾多斯風暴"比起來,似乎獲得更多的實質性收穫。


    (753)


    江西。廬山,好漢坡。


    委員長和夫人乘坐滑竿,在這裏登山。


    公路沒有修好之前,從這兒乘滑竿是登山的主要途經。委員長曆次登山都如此,這次他也不想破這個例,雖然山北公路已經通車了。


    廬山,好漢坡  好漢坡中段


    時已仲秋,秋老虎仍在南京逗留,長江沿線"三大火爐"名不虛傳。石頭城還是酷熱難當。


    為了這次重要會晤能夠取得成果,委員長建議,把地點放在廬山--這裏有讓每個人都能怡然自得的氣候,更有委員長中意的風水。


    蔣介石有個沒說、卻自信無誤的直覺:


    廬山是一座關乎中國命運的神秘之山。近代史上沒有哪座山對中國前途產生過那麽多息息相關的影響--江西剿共、華北抗戰、收復蒙古、北拒蘇俄……這一係列重大決策,他都是在這個雲霧籠罩的環境裏作出的。


    那個潮濕涼爽的山間小鎮--牯嶺,格外觸發人的靈感。就連那些窮酸文人如郭沫若之流,不是也頻頻謳歌那裏《天上的街燈》麽……


    委員長在滑竿上一邊觀望山景,一邊思緒聯翩。


    上任不久的馬歇爾國務卿,正在執行他的"環球穿梭訪問"計劃。雖說新官三把火,但他還是在先會見過貝文大臣、莫洛托夫委員之後,才轉頭顧盼東方的。白種人之間交換完了意見才輪到黃種人--這一點委員長心中有數。


    但世界格局,已不再是以人種分布和勢力來劃分了。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數和歷史進步。


    美國,憑藉它戰後爆發式增長的國力,以及他國不可比擬的地緣優勢,獨占鰲頭,取得了獨一無二的國際紛爭調停人和仲裁者的地位。


    好在現在的美國,像個年富力強、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沒有那些老牌殖民主義者的權術、心機和老謀深算;也不像末代沙皇那麽霸道、欺人和嗜好土地;剛剛登上世界舞台"領導崗位"的這個牛仔小夥,肌肉發達,但有些土頭土腦。


    他喜歡把"公平、機會均等"掛在嘴邊,時不常的還來點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舉動,也經常魯莽和武斷--這都是年青人的特徵。


    我們,這個積澱了五千年醬缸文化的古老帝國,把命運和前途同一個年輕人捆綁一道,有什麽不好呢?小夥子的原則、方式和價值觀,遲早要在這個世界上發揮影響,帶來變化;你就是拒絕也擋不住。這就是年輕的法則。


    老大帝國勢必衰落。傳統格局勢必坍塌……輿論界已紛紛談論下一個"美國世紀"了。識時務者為俊傑,中美關係處在歷史最融洽時期,此時不和美國綁定,難道還有什麽其他選擇?


    過去二十年裏,中國靠攏過日本、靠攏過蘇聯、甚至靠攏過德國……事實證明,都不可靠。


    --那麽一定要靠著別人,自己不能挺直腰杆走路麽?


    是的。我們像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久病積弱,前路崎嶇,虎狼在側,無論如何也是需要一根拐棍的。


    委員長看了一眼前麵滑竿上的美齡夫人。是啊,她是自己連接美國的橋樑,天然的橋樑。……於國於家,惟此一途啊。


    就像這登廬山,走慣了這條好漢坡,再走其他道路,自己不放心呢。


    (754)


    廬山。含鄱口。


    常說"怕熱"的毛澤東第一次登上涼爽的廬山,滿心歡喜。


    雖然略有忐忑,但有馬歇爾將軍的特邀,有司徒雷登大使的陪同,又有波譎雲詭、不停變幻的時局迫切需要應對,毛澤東決定坦然赴約,並且打好了腹稿。


    出發之前,他收到來自莫斯科的"古玩方丈"發來的最新行情:"唐三彩"行情看跌,"景泰藍"可能被沽高價!--這意味著史達林寧肯捨棄中亞,也要爭奪遠東。……由此看來,形勢依然嚴峻。這古玩行情當中的寓意,也是促使他決定上山的原因。


    他乘坐自己那輛特製的、四輪驅動"靈貓"專車,沿著新修的北山公路,一路"躍上蔥蘢四百旋"--轉過三百九十幾個山彎,登上牯嶺。


    警衛局長汪東興上校,專門從青島給他定製了這台改裝車和兩部警衛車,隨船拉到九江。毛澤東欣然命駕,一路顛簸自如。雖然總是跟不上前麵馬歇爾將軍那輛"林肯",但毛澤東心滿意足,甚至覺得自己的小小車隊有些奢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另一種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熊貓並收藏另一種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