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海軍,就有什麽光彩表現麽?
"剃刀首相"隻好不跟他一般見識。
……想起去年的歡慶人群,排隊領取啤酒、清酒、赤豆,糖果的情景,想起心中曾有的許諾:今後願有更多發放……,一向剛毅的英機様,淌出渾濁的淚水。
罷了。豪情和雄心都已付之東流。
圖為1934年的日本戰列艦"扶桑"號。
(262)
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東條首相拿起手中的放大鏡。
5月份阿圖島陷落,以及隨後基斯卡島的秘密撤退,打亂了內閣精心製定的預算。失去阿留申這兩個橋頭堡,千島群島防禦就必須強化,增加兵力。這都會大量分散支援南洋的能力。
6月,東條主持召開軍政聯絡會議,結論是,必須把千島變成要塞。為此要損失國力--鋼鐵減產25萬噸;鋁錠減產6000噸;煤減產65萬噸……
與此同時,米國的經濟動員卻在加速。日本生產量在戰爭刺激下增加25%,米國卻增加了67%。製造業的效率隻有米國的30%。戰爭,給米國帶來的是經濟繁榮,給日本帶來的卻是全麵衰退。
原料短缺造成生產癱瘓,國內政府機構重疊、互不協調……情況太複雜啦。
海陸交困,內外交困。
前天,天皇召見首相。東條被陛下的"嚴重關切"所震動,要陸軍軍務局長佐藤賢了少將去問陸軍參謀本部:"他們打算在哪裏堵住敵軍?"
"我們休想得到答覆。"佐藤說。"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不可能訂出堵住敵人的計劃。"
沒有了山本五十六的海軍,再也拿不出一流的作戰方案。而陸軍,歷來是隻有戰術,沒有戰略。唯一有眼光的岡村寧次,還受到軍部、以及天皇的弟弟閑院宮載仁、前陸相阪垣征四郎這類皇親、重臣的重重壓製。
岡村大將前不久秘密報過來一個大膽冒險的計劃-暫定名"凱"號作戰。東條被其中想像力所吸引,很想立即端出讓參謀本部研討。然而顧及到用兵時機和行動本身的隱蔽性,又暫時壓下。先調動部隊,支持岡村預作準備。
陸軍不比海軍,每次動員,涉及麵都要更廣,消息容易走漏。
甚至內部混進間諜也說不定--不少名陸軍大學、陸軍士官學校的優等生、狀元生來自中國,曾得到過天皇禦賜的軍刀啊--例如蔣百裏、楊耿光之流,說起來,支那也是人才濟濟呢……
支那地域,又出現兩處心腹之患:
南方,麗水基地群久攻不下,從那裏起飛的敵機時常騷擾本土;
北方,以土八路為首的"華北抗聯"就在張家口集結整訓,暗伏殺機。他們扼守華北咽喉,卡住了帝國一條命脈……
首相不動聲色地翻閱著"大東亞會議籌備案",但臉色無法掩飾內心的苦惱。
(263)
1943年6月末。北太平洋。
由2艘新型的埃塞克斯級、4艘獨立級航空母艦和護航巡洋艦隊組成的第38特混編隊正在破浪航進。
"勇猛"號艦橋上,特混艦隊司令威廉·哈爾西中將那顆著名的碩大頭顱,象大理石雕成的一樣,任憑風浪顛簸搖擺,一動不動。
一年前,也是這條航線。他率領"邁克特遣艦隊"完成了那次異想天開的杜利特奇襲。
這次呢,航向還要大幅度偏北,任務更加異想天開!內容也複雜得多。
所幸這一年裏同多次交手,把敵人特性摸透了。而那個魔鬼們的頭目--山本長官,也被送進地獄。太平洋艦隊和聯合艦隊之間被珍珠港事件造成的巨大差距,在短短18個月裏出現逆轉。
美國造船業的巨大潛力終於煥發了。
現在每月下水一艘重型航空母艦,和四艘護航航母;至於那些承擔著主力運輸任務自由輪,更是瘋狂到每天下水一條!令德國潛艇司令鄧尼茲驚呼:對手生產速度遠遠超過被擊沉速度!
……哈爾西對這次代號為"拳擊台"的作戰行動充滿信心,他把它更形象地比喻為"打擊後腦勺"。
情報顯示,日本聯合艦隊仍然留在南洋-那是石油基地和運輸命脈,一旦失守,日本破產的日子就屈指可數。
上個月對阿留申的攻擊表明,日本海軍目前無力在北線作戰。諜報和破譯的電文都顯示,大本營準備加強千島防衛,這裏已被劃為日本"絕對國防圈"。
既是要"加強",就說明現在不夠強。前段一直採取攻勢的日本人,還來不及一一彌補自己防線的漏洞。
"拳擊台"作戰就針對這一點。這就是攻其不備--想備而未備。
打擊千島群島!
(264)
哈爾西掂量著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的指示,認為概括了四點行動意義:
一是可以扯動日本的海上防線,讓它顧此失彼。一旦聯合艦隊北上救援,美軍就轉而對南洋動手。
其次,是給陸軍造成機會。千島屬於必爭之地,日本理所當然要拚湊力量,特別是抽調捉襟見肘的航空兵。於是麥克阿瑟的攻勢,和中國大陸的地麵反擊,就將大大減輕壓力。
第三,是馬歇爾和史迪威的著眼點:在一個短時期內有效控製這條航線,向蘇聯、中國輸送武器。華北,有秋季反攻計劃,幾星期的強化運輸就可支持那裏一場大規模戰役。
"剃刀首相"隻好不跟他一般見識。
……想起去年的歡慶人群,排隊領取啤酒、清酒、赤豆,糖果的情景,想起心中曾有的許諾:今後願有更多發放……,一向剛毅的英機様,淌出渾濁的淚水。
罷了。豪情和雄心都已付之東流。
圖為1934年的日本戰列艦"扶桑"號。
(262)
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東條首相拿起手中的放大鏡。
5月份阿圖島陷落,以及隨後基斯卡島的秘密撤退,打亂了內閣精心製定的預算。失去阿留申這兩個橋頭堡,千島群島防禦就必須強化,增加兵力。這都會大量分散支援南洋的能力。
6月,東條主持召開軍政聯絡會議,結論是,必須把千島變成要塞。為此要損失國力--鋼鐵減產25萬噸;鋁錠減產6000噸;煤減產65萬噸……
與此同時,米國的經濟動員卻在加速。日本生產量在戰爭刺激下增加25%,米國卻增加了67%。製造業的效率隻有米國的30%。戰爭,給米國帶來的是經濟繁榮,給日本帶來的卻是全麵衰退。
原料短缺造成生產癱瘓,國內政府機構重疊、互不協調……情況太複雜啦。
海陸交困,內外交困。
前天,天皇召見首相。東條被陛下的"嚴重關切"所震動,要陸軍軍務局長佐藤賢了少將去問陸軍參謀本部:"他們打算在哪裏堵住敵軍?"
"我們休想得到答覆。"佐藤說。"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不可能訂出堵住敵人的計劃。"
沒有了山本五十六的海軍,再也拿不出一流的作戰方案。而陸軍,歷來是隻有戰術,沒有戰略。唯一有眼光的岡村寧次,還受到軍部、以及天皇的弟弟閑院宮載仁、前陸相阪垣征四郎這類皇親、重臣的重重壓製。
岡村大將前不久秘密報過來一個大膽冒險的計劃-暫定名"凱"號作戰。東條被其中想像力所吸引,很想立即端出讓參謀本部研討。然而顧及到用兵時機和行動本身的隱蔽性,又暫時壓下。先調動部隊,支持岡村預作準備。
陸軍不比海軍,每次動員,涉及麵都要更廣,消息容易走漏。
甚至內部混進間諜也說不定--不少名陸軍大學、陸軍士官學校的優等生、狀元生來自中國,曾得到過天皇禦賜的軍刀啊--例如蔣百裏、楊耿光之流,說起來,支那也是人才濟濟呢……
支那地域,又出現兩處心腹之患:
南方,麗水基地群久攻不下,從那裏起飛的敵機時常騷擾本土;
北方,以土八路為首的"華北抗聯"就在張家口集結整訓,暗伏殺機。他們扼守華北咽喉,卡住了帝國一條命脈……
首相不動聲色地翻閱著"大東亞會議籌備案",但臉色無法掩飾內心的苦惱。
(263)
1943年6月末。北太平洋。
由2艘新型的埃塞克斯級、4艘獨立級航空母艦和護航巡洋艦隊組成的第38特混編隊正在破浪航進。
"勇猛"號艦橋上,特混艦隊司令威廉·哈爾西中將那顆著名的碩大頭顱,象大理石雕成的一樣,任憑風浪顛簸搖擺,一動不動。
一年前,也是這條航線。他率領"邁克特遣艦隊"完成了那次異想天開的杜利特奇襲。
這次呢,航向還要大幅度偏北,任務更加異想天開!內容也複雜得多。
所幸這一年裏同多次交手,把敵人特性摸透了。而那個魔鬼們的頭目--山本長官,也被送進地獄。太平洋艦隊和聯合艦隊之間被珍珠港事件造成的巨大差距,在短短18個月裏出現逆轉。
美國造船業的巨大潛力終於煥發了。
現在每月下水一艘重型航空母艦,和四艘護航航母;至於那些承擔著主力運輸任務自由輪,更是瘋狂到每天下水一條!令德國潛艇司令鄧尼茲驚呼:對手生產速度遠遠超過被擊沉速度!
……哈爾西對這次代號為"拳擊台"的作戰行動充滿信心,他把它更形象地比喻為"打擊後腦勺"。
情報顯示,日本聯合艦隊仍然留在南洋-那是石油基地和運輸命脈,一旦失守,日本破產的日子就屈指可數。
上個月對阿留申的攻擊表明,日本海軍目前無力在北線作戰。諜報和破譯的電文都顯示,大本營準備加強千島防衛,這裏已被劃為日本"絕對國防圈"。
既是要"加強",就說明現在不夠強。前段一直採取攻勢的日本人,還來不及一一彌補自己防線的漏洞。
"拳擊台"作戰就針對這一點。這就是攻其不備--想備而未備。
打擊千島群島!
(264)
哈爾西掂量著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的指示,認為概括了四點行動意義:
一是可以扯動日本的海上防線,讓它顧此失彼。一旦聯合艦隊北上救援,美軍就轉而對南洋動手。
其次,是給陸軍造成機會。千島屬於必爭之地,日本理所當然要拚湊力量,特別是抽調捉襟見肘的航空兵。於是麥克阿瑟的攻勢,和中國大陸的地麵反擊,就將大大減輕壓力。
第三,是馬歇爾和史迪威的著眼點:在一個短時期內有效控製這條航線,向蘇聯、中國輸送武器。華北,有秋季反攻計劃,幾星期的強化運輸就可支持那裏一場大規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