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冠絕諸兄弟之上的朱棣,在當時的諸藩王裏,是個口碑甚好的人,既無秦王的驕橫,更無晉王的奢靡腐化。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隨朱元璋巡視老家鳳陽時,他就留心民間疾苦,史載“民間細事,無不究知”。自就藩以來,在其屬地愛惜民力,鞏固軍屯,協助地方官員發展生產,在洪武十八年,二十年兩次調撥軍隊,協助地方府衙興修白溝河、灤河水利,多次親臨工地“帶頭示範”,終使當地“灌溉千裏”,營建北平城時,動民夫數萬,“補恤甚厚”。邊境操練演軍時,但凡有踐踏民田,毀壞百姓財物的行為,一律重金補償。劃定軍隊屯田範圍時,強調“不與民爭利”,曾將懷來附近千畝良田讓與附近農戶,“另擇低窪貧瘠之地屯耕”。對待麾下兵將以及地方官員的貪汙行為,也毫不手軟,多次接受鄉民訴狀,上書朱元璋揭發當地府衙的不法行為,懲治多名貪官汙吏。對其軍中兵將的擾民行為也毫不姑息,先後重辦數名曾追隨其出生入死的親兵。特別是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掌管北平軍械錢糧的司穀(相當於後勤部長)劉通貪墨事發,朱棣令劉通持刀,與麾下遭剋扣的30名士兵相搏,頃刻間劉通就被剁成肉醬。甚至在多年後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派大軍征繳前,國公徐輝祖就建言:燕王“深得民望,軍紀嚴明,冠於九邊,不可輕視也”。
在洪武朝時代,不僅朱棣屬地的官民對朱棣稱譽有加,就連當時朝中以“忠直敢言”著稱的幾位“直臣”,對他也讚不絕口。敢於糾劾權貴的監察禦史韓宜可,一生揭發權貴重臣無數,卻唯獨對朱棣推崇不已,其彈劾晉王的奏章裏寫道:“若諸王以燕王(朱棣)為楷模,凡事以安民儉省為首任,實為大明之福。”太子朱標巡視北方,歸來後在為晉王、秦王開脫的同時,也稱讚朱棣“四弟安民營邊,仁勇兼有,為邊陲柱石也”。對素來痛恨貪官汙吏,崇尚簡樸,重農愛民的朱元璋來說,這一切自然為朱棣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朱棣的目標顯然不是做“柱石”,心懷大誌的他,能讓朱元璋徹底放心,是因為他的“不爭”。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三年,朱棣兩次北徵得勝,卓越戰功,隻得到朱元璋“寶鈔十萬貫”的封賞,與他的那位臨陣脫逃的三哥晉王無二,晉王得賞後尤嫌不足,時常牢騷滿腹,朱棣反而毫無怨言,相反屢屢上書,坦言自己“功不及賞”。如此“謙虛謹慎”,自然讓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傾斜。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朱標之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棣偵得朱元璋對藍玉日生不滿,遂向朱元璋進言:藍玉是“跋扈將軍,日久將尾大不掉,恐禍及太孫(朱允炆)”。令朱元璋殺心頓起,次年大興“藍玉案”,株連數萬人。憑此舉,朱棣既向朱元璋表明了“立場”,徹底打消了朱元璋對他的懷疑,又除掉了日後自己起兵奪權的最主要對手(藍玉是太子朱標的舅舅,也就是未來建文帝朱允炆的舅爺),可謂一舉多得。
縱使朱棣巧妙“表現”,朱元璋也對他器重有加,但在朱元璋眼裏,朱棣隻是個“柱石”,做不得“天子”,原因正在“棣兒類我”的一句話上。朱元璋對接班人的要求,是一個寬容的“仁君”,而不是自己“剛猛治天下”的翻版。“類我”的朱棣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而就實力而言,朱棣盡管權鎮一方,在當地“深得民望”,其軍隊也“驍勇冠九邊”,但若對照一下孟森在前文關於朱元璋中央與藩王關係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到,朱棣的邊上,是兩個已被“治服帖”的哥哥秦王和晉王。且不說中央以全國治一隅的優勢,單是這兩個已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藩鎮對他的牽製,就令他難有動作。這個“權力的平衡”,若無意外,朱棣是無法打破的。
但意外偏偏發生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秦王朱樉病逝,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綱病逝,在朱棣這個中央的“最大威脅”浮出水麵的同時,也掃清了朱棣起兵的障礙。秦、晉兩王的繼任者朱尚炳和朱延喜年紀尚輕,防衛蒙古勉強可以勝任,出兵與朱棣爭鋒卻不是對手。兩大藩鎮對朱棣的牽製不復存在,最終有了“靖難之役”3年的戰火連天。清趙翼就曾為此感慨:天佑燕王,禍及蒼生。
對蒼生來說,這樣的“天意”究竟是“福”還是“禍”,清大儒穀應泰對此的看法是:“靖難三載,雖殺戮甚重,藩鎮之患卻終消解,倘無此役,任諸侯尾大不掉,唐末割據恐重演也。”此言確有道理,因洪武末年的奪嫡之爭而造成的“靖難之役”,其結局雖令建文帝丟失寶座,但篡逆成功的朱棣此後厲行“削藩”,不斷解除藩鎮的權力,終建成了大明朝的“中央集權”,保持了國家的穩定。否則,若幹年之後,明朝很可能演變出唐末五代十國的亂象。靖難之禍的結局,確實是“福所依”。
這場變亂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靖難之役後,登上龍位的朱棣為防諸藩王“有樣學樣”,下詔將九邊“藩王”逐一內遷,導致北方防務鬆懈,長城以南明朝防衛蒙古的各類“緩衝地帶”逐漸淪陷,蒙古部落日益南下,肆虐大明邊關。“土木堡之敗”的伏筆即由此而種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將駐紮在開原的韓王朱鬆及其屬下“三萬精兵護衛”,盡數南遷至福建,在當地任命部落首領猛哥帖木兒為大明“建州衛指揮使”,世襲鎮守。200多年後,這個世襲鎮守的家族,崛起了一個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福兮,實為禍所伏。
在洪武朝時代,不僅朱棣屬地的官民對朱棣稱譽有加,就連當時朝中以“忠直敢言”著稱的幾位“直臣”,對他也讚不絕口。敢於糾劾權貴的監察禦史韓宜可,一生揭發權貴重臣無數,卻唯獨對朱棣推崇不已,其彈劾晉王的奏章裏寫道:“若諸王以燕王(朱棣)為楷模,凡事以安民儉省為首任,實為大明之福。”太子朱標巡視北方,歸來後在為晉王、秦王開脫的同時,也稱讚朱棣“四弟安民營邊,仁勇兼有,為邊陲柱石也”。對素來痛恨貪官汙吏,崇尚簡樸,重農愛民的朱元璋來說,這一切自然為朱棣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朱棣的目標顯然不是做“柱石”,心懷大誌的他,能讓朱元璋徹底放心,是因為他的“不爭”。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三年,朱棣兩次北徵得勝,卓越戰功,隻得到朱元璋“寶鈔十萬貫”的封賞,與他的那位臨陣脫逃的三哥晉王無二,晉王得賞後尤嫌不足,時常牢騷滿腹,朱棣反而毫無怨言,相反屢屢上書,坦言自己“功不及賞”。如此“謙虛謹慎”,自然讓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傾斜。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朱標之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棣偵得朱元璋對藍玉日生不滿,遂向朱元璋進言:藍玉是“跋扈將軍,日久將尾大不掉,恐禍及太孫(朱允炆)”。令朱元璋殺心頓起,次年大興“藍玉案”,株連數萬人。憑此舉,朱棣既向朱元璋表明了“立場”,徹底打消了朱元璋對他的懷疑,又除掉了日後自己起兵奪權的最主要對手(藍玉是太子朱標的舅舅,也就是未來建文帝朱允炆的舅爺),可謂一舉多得。
縱使朱棣巧妙“表現”,朱元璋也對他器重有加,但在朱元璋眼裏,朱棣隻是個“柱石”,做不得“天子”,原因正在“棣兒類我”的一句話上。朱元璋對接班人的要求,是一個寬容的“仁君”,而不是自己“剛猛治天下”的翻版。“類我”的朱棣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而就實力而言,朱棣盡管權鎮一方,在當地“深得民望”,其軍隊也“驍勇冠九邊”,但若對照一下孟森在前文關於朱元璋中央與藩王關係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到,朱棣的邊上,是兩個已被“治服帖”的哥哥秦王和晉王。且不說中央以全國治一隅的優勢,單是這兩個已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藩鎮對他的牽製,就令他難有動作。這個“權力的平衡”,若無意外,朱棣是無法打破的。
但意外偏偏發生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秦王朱樉病逝,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綱病逝,在朱棣這個中央的“最大威脅”浮出水麵的同時,也掃清了朱棣起兵的障礙。秦、晉兩王的繼任者朱尚炳和朱延喜年紀尚輕,防衛蒙古勉強可以勝任,出兵與朱棣爭鋒卻不是對手。兩大藩鎮對朱棣的牽製不復存在,最終有了“靖難之役”3年的戰火連天。清趙翼就曾為此感慨:天佑燕王,禍及蒼生。
對蒼生來說,這樣的“天意”究竟是“福”還是“禍”,清大儒穀應泰對此的看法是:“靖難三載,雖殺戮甚重,藩鎮之患卻終消解,倘無此役,任諸侯尾大不掉,唐末割據恐重演也。”此言確有道理,因洪武末年的奪嫡之爭而造成的“靖難之役”,其結局雖令建文帝丟失寶座,但篡逆成功的朱棣此後厲行“削藩”,不斷解除藩鎮的權力,終建成了大明朝的“中央集權”,保持了國家的穩定。否則,若幹年之後,明朝很可能演變出唐末五代十國的亂象。靖難之禍的結局,確實是“福所依”。
這場變亂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靖難之役後,登上龍位的朱棣為防諸藩王“有樣學樣”,下詔將九邊“藩王”逐一內遷,導致北方防務鬆懈,長城以南明朝防衛蒙古的各類“緩衝地帶”逐漸淪陷,蒙古部落日益南下,肆虐大明邊關。“土木堡之敗”的伏筆即由此而種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將駐紮在開原的韓王朱鬆及其屬下“三萬精兵護衛”,盡數南遷至福建,在當地任命部落首領猛哥帖木兒為大明“建州衛指揮使”,世襲鎮守。200多年後,這個世襲鎮守的家族,崛起了一個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福兮,實為禍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