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解圍後,感激陳霸先的蕭映,在奏摺裏大讚了陳霸先的功勞。遠在建康拜佛的梁武帝,也第一次知道了廣東還有這樣一位老實人。兩廣平亂的捷報送到後,梁武帝特意派畫師到嶺南,畫下陳霸先的畫像帶回建康。此事後不久,陳霸先的老領導蕭映染病身亡。陳霸先聞訊後大為悲痛,悲痛完了,就主動要求護送蕭映的靈柩回故裏。此後他不辭勞苦,從廣州一路護送蕭映屍骸回建康。如此忠誠,也引得梁朝上下嗟嘆不已。此時的陳霸先,已經是整個南朝出了名的老實人。


    此後,陳霸先獲得了他人生裏的一個重要職務交州司馬。南北朝時期的交州,主要是今天的廣西地區,這個職務,相當於當地的總司令。寒門出身的陳霸先,也就成為了梁朝晚期的一個封疆大吏。這次任命讓他擁有了一支精銳的軍隊和歸他管轄的地盤。但天上沒有白扔的餡餅,如果說兩廣是南朝的“老少邊窮”,那麽交州就是這裏最窮最亂的地方。陳霸先到任後當地就發生了叛亂,從公元545年開始,陳霸先一直忙著在當地平叛,一直到公元548年,在他“和為貴”的方式下,當地的叛亂終於全數平息,他後來打天下的兩大部將周文育和杜僧明,也是這時期招降來的。可也就是在這一年,北方卻發生了大暴亂,梁武帝招降的北齊叛將侯景悍然起兵造反,江南大地陷入一片戰火中。


    暴亂消息傳來後,陳霸先依然很老實,他首先想的就是北上勤王。可這時候的梁朝樹倒猢猻散,兩廣當地掌握兵權的軍閥們,個個都擁兵觀望,甚至還有人圖謀自立,將兩廣地區分裂出南朝版圖。最老實的陳霸先和他們比起來,實力弱得多。但陳霸先不懼,他先派人聯絡梁朝湘東王蕭逸,取得了朝廷的“北伐授權”。在蕭逸的支持下,陳霸先打敗了圖謀割據自立的廣州刺史元景通,逼他自殺。而後又或打或拉,以廣東韶關為基地平定四方,各路阻撓北伐的軍閥們被他相繼平滅。之所以這麽順利,除了陳霸先本人的才略,以及朝廷授予的“討伐叛逆”的權限外,更多的,是憑了陳霸先本人的“群眾基礎”。憑多年來在兩廣積攢下的威望,他的軍隊所到之處,百姓紛紛歸附,甚至敵對軍閥內部,也有軍隊倒戈投誠。到公元551年,陳霸先終於平定了兩廣各地的反對勢力。此時的江南大地,已經成了亂兵肆虐的人間地獄。侯景殺死梁武帝,攻克建康後,立梁朝宗室蕭綱為傀儡皇帝,自任丞相把持大權,但他毫無建國之意,隻是放縱亂兵在江南大肆擄掠屠殺。而後他南下攻掠浙江等地,打敗各地的勤王軍隊,一路屠城無數,甚至擄掠江南人口販賣到北方。整個江南大地已經一片戰亂,繁華的江南文明,已然到了摧毀殆盡的邊緣。


    在梁朝各路宗室軍閥,經過一次次勞而無功的“勤王”和丟盔卸甲的兵敗後,真正的拯救者來了——陳霸先。


    公元551年,陳霸先集中3萬兩廣軍隊,誓師北進。他的軍隊主要由世居在兩廣的客家漢人組成,常年跟隨他南征北戰,是富有作戰經驗的精銳部隊。遠在江南的侯景越發囂張,連傀儡皇帝蕭綱也被他殺死,他自己稱帝,改國號為“漢”。公元552年正月,陳霸先從江西南昌東進,路上與另一路勤王大軍王僧辯部會師。陳霸先把自己從廣東帶來的糧食全數分給了缺糧的王僧辯部,兩軍團結一致,勢如破竹,經過3個月苦戰,終於兵臨侯景的老窩——建康城下。決戰打響了,侯景集中了自己精銳數萬騎兵發動反撲,這是一支長久以來橫掃南北的精銳騎兵,各路勤王軍皆不敢戰,但陳霸先敢,當下命令廣東軍結陣硬頂,慘烈的戰鬥從早晨打到下午,陳霸先先後8次擊退侯景的反撲,將侯景死死地摁在建康城下,驕橫的侯景終於崩潰了。最後侯景決死一搏,帶著800親兵向陳霸先猛衝,被兩廣兵的弩箭盡數射成了刺蝟。侯景本人拚死撿回來一條命,之後侯景逃到鬆江,被當地梁朝軍隊殺死。這場毀滅了強大一時的梁朝,荼毒江南大地數年的侯景之亂,至此徹底平滅。


    侯景之亂平定後,名義上的“勤王軍”統帥蕭逸即位,史稱梁元帝,居功至偉的陳霸先奉命鎮守江蘇鎮江。但南朝的危機並未過去,先是北方的西魏與北齊兩大政權趁火打劫,紛紛吞併梁朝國土。尤其是公元554年,西魏突襲江陵,不但大肆劫掠,更殺掉了梁元帝蕭逸。雖然不久後被擊退,但梁朝的最高權力,一下子又真空了。身為統軍大將,陳霸先與老戰友王僧辯商定,立梁武帝九子蕭方智為帝。但這時候,另一個北朝政權北齊又來趁火打劫了。北齊送回了早年被其拘押的梁朝宗室蕭淵明,並要求梁朝立其為帝,其算盤昭然若揭。立這樣一個受自己擺布的傀儡皇帝,得到南朝大地,自然如探囊取物。


    這樣的算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對南朝意味著什麽。且不說蕭淵明是個拿北齊當幹爹的傀儡廢物。就說這個北齊,此時正是著名的暴君高洋在位,他治下的北齊百姓,早就苦不堪言,由他來完成“統一大業”,等待南朝百姓的,必然是一場數倍於侯景之亂的兵災。此時執掌大權的是王僧辯,陳霸先隻是個二號人物,他堅決主張立蕭淵明為帝。整個南朝的命運,也就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上,聽王僧辯的,就要接回一個傀儡皇帝,最後大家一起做亡國奴。不聽王僧辯的,那就隻能造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容青史盡成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嶔並收藏不容青史盡成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