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濟的死,對於整個南朝政權來說,打擊是沉重的,不僅是失去了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更從此“天下冤之”。更遺憾的是,劉宋立國後的前20年,是著名的盛世“元嘉之治”,這時候的北方,長期陷入戰亂,經濟大幅度倒退,隻要南朝任用能將,休養生息,統一是早晚的事情,後來的“元嘉北伐”,也說明了這一點,可惜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沒有檀道濟這樣的名將,統一北方也就是癡人說夢,北強南弱,南朝被動防禦的局麵,也就這麽延續到了整個南北朝時代。至於擔心檀道濟篡權自立的劉宋王朝,最終也沒有逃脫大將篡權的宿命。宋文帝劉義隆沒死在權臣手裏,卻死在了親兒子劉駿手裏,劉駿包括他之後的幾代劉宋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也一個比一個殘忍好殺,最後激起了下麵的激烈反抗,公元479年,大將蕭道成造反成功,再次改朝換代,這就是南朝的第二個朝代:南齊。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偉大科學家祖沖之
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長河中,有一個形成共識的觀念,即人類科技和文明的進步,有賴於社會的穩定與和平的發展,然而穿越歷史漫漫的塵煙,我們卻發現了種種逆向的情景,許多人類科技和文明發展的黃金時代,恰恰是人類社會處於嚴重的戰亂與動盪的時代。墨子的科學成就,誕生於春秋戰國那個紛亂的國土上;而20世紀中葉開始的人類科技革命,同樣是以歷時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先導;第三次科技革命幾乎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萌芽並發展壯大。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特殊的歷史年代,特別是特定的戰亂年代,也許會對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毀滅和衝擊。但是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混亂的年代同樣可以成為文明進步的強心針與催化劑,在巨大的衝擊力麵前,人類文明正常演進的過程遭到了無情地打破,也許會出現歷史的倒退,但是也很有可能出現文明發展的巨大躍進過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歐洲奴隸社會秩序的土崩瓦解,正是由匈奴騎兵的入侵造成的。蠻族的破壞摧毀了歐洲的奴隸莊園和奴隸製經濟體係,並為新生產關係的蓬勃生長提供了廣闊的土壤。而對於同時期的中國歷史來說,那讓我們不堪回首的南北朝時代,同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轉型時期,劃江而治的分裂局麵綿延數百年,非但沒有阻隔住中華文明的蓬勃生長,相反卻締造了一係列讓世界嘆為觀止的文明成就,而科學家祖沖之就是其中的一例。
【一】
我第一次知道祖沖之這個名字是在初中幾何課本上,他的姓名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講圓周率的時候,另一次是在講幾何圖形的時候。那年頭歲數還小,隻記住了兩件事,第一就是他在1000多年前就成功地把圓周率推算到了第七位,另一件事情就是他的那本數學著作《綴術》。這兩樣了不起的成就,被追求升學率的老師在課堂上蜻蜓點水一般一帶而過。雖然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熟悉了這個名字,雖然教室的牆壁上懸掛著他大幅的頭像,但是在今人眼裏,傳統文明的精華早已是史冊裏那一抹淡淡的塵煙,似乎沒有多少現實作用,而這位偉大的科學巨匠早已經如廟堂的佛龕一樣被高高地供奉了起來,我們為他點燃一炷心香,卻發現距離他是如此遙遠。
與張衡生活在大一統的漢朝不同,祖沖之生活在一個紛亂的時代,甚至對每個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來說,南北朝都是一個不忍去提及的時代,漢民族遠退長江以南,中原的大好河山任遊牧民族的戰馬肆意奔馳。漢朝開始形成大一統的中國社會局麵被無情地打破。而在這偏安江南的小朝廷裏,同樣充斥著腐敗的士族階層和無能的帝王,這大概就是今天的人對於那個時代的完整印象了。然而這個時代也同樣誕生了一批科學巨匠,賈思勰、祖沖之、葛洪,一連串流光異彩的姓名直到今天還影響著我們。一位西方的哲人曾經說:“如果你把你要認清楚的人與他身邊的環境孤立開來,那麽你將永遠無法清楚地認識他。”對於祖沖之的認識同樣如此,雖然我們把他和張衡都稱為科學家,但仔細分析的話,從本質上說,張衡首先是一個優雅的儒者,一個豪情的文人,然後才是一位科學大師,按照現在的教育觀點看,他仿佛是當今大學裏從文科跨到理科的插班生。祖沖之則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工作者,一個真正意義的研究人員。如果張衡的成功更多依靠了他全麵的優良素質和驚人的才華的話,那麽祖沖之的成功則依賴了他低調紮實的科學態度。張衡的成功來自他天才的洞察力和發現力,祖沖之的成功則來自於他務實耐心的工作精神。與張衡相比,他所從事的是更為枯燥的研究工作,絕無賦詩作對的閑情雅致,相反卻要忍受難以想像的寂寞與枯燥。如果我們把張衡定義為發明家的話,那麽祖沖之則是一個理論科學與基礎科學的人才,雖然他的成就不如渾天儀或者地動儀可以憑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抓人眼球,但是他就像一位嚴謹的設計師一樣,一磚一瓦地奠基,構建著中國古代科學的千年大廈。
【二】
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還憶去年人。歷史的現實意義在於,通過我們對人類作為每個個體的集合所做的決策後果,來反思今天的社會應當在未來所做出的選擇。事實上,當我們對南朝的士族製度充滿種種否定的時候,我們卻充滿趣味地發現,祖沖之的家庭,恰恰屬於南北朝時代一種另類的“士族”階層。他的家庭就是當時南朝有名的科學世家,祖沖之的祖父祖昌,在劉裕時代就擔任大匠卿的官職,而祖沖之在南朝社會的嶄露頭角,同樣依賴於其家族的位置。祖沖之的家庭世代都是以科技為工作的,在南朝的朝廷裏,無論政權和皇帝怎麽變化,祖沖之家族的位置始終沒有改變。而這種奇特的現象,也恰恰屬於士族政治的一部分。今天的人對於士族階層壟斷地位的抨擊,是因為其扼殺了寒門的晉身之路。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封建社會正處於早期發展極度不平衡的時代,士族階層經濟勢力的膨脹與寒門階層的萎縮形成了一個不平衡的矛盾體,而士族政治製度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從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角度說,士族製度曾產生過積極的作用,南北朝割據政權的建立,以及南朝數次北伐的無功,都與士族政治本身的內部矛盾和權力不平衡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最終南北朝時代的結束,同樣也是士族政治瓦解的結果。這是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歷史演進過程,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經濟的重新整合期。祖沖之就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與他的祖氏家族,也恰恰證明了科學在當時的時代裏,已經成為士族階層鏈條上重要的一環。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偉大科學家祖沖之
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長河中,有一個形成共識的觀念,即人類科技和文明的進步,有賴於社會的穩定與和平的發展,然而穿越歷史漫漫的塵煙,我們卻發現了種種逆向的情景,許多人類科技和文明發展的黃金時代,恰恰是人類社會處於嚴重的戰亂與動盪的時代。墨子的科學成就,誕生於春秋戰國那個紛亂的國土上;而20世紀中葉開始的人類科技革命,同樣是以歷時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先導;第三次科技革命幾乎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萌芽並發展壯大。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特殊的歷史年代,特別是特定的戰亂年代,也許會對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毀滅和衝擊。但是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混亂的年代同樣可以成為文明進步的強心針與催化劑,在巨大的衝擊力麵前,人類文明正常演進的過程遭到了無情地打破,也許會出現歷史的倒退,但是也很有可能出現文明發展的巨大躍進過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歐洲奴隸社會秩序的土崩瓦解,正是由匈奴騎兵的入侵造成的。蠻族的破壞摧毀了歐洲的奴隸莊園和奴隸製經濟體係,並為新生產關係的蓬勃生長提供了廣闊的土壤。而對於同時期的中國歷史來說,那讓我們不堪回首的南北朝時代,同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轉型時期,劃江而治的分裂局麵綿延數百年,非但沒有阻隔住中華文明的蓬勃生長,相反卻締造了一係列讓世界嘆為觀止的文明成就,而科學家祖沖之就是其中的一例。
【一】
我第一次知道祖沖之這個名字是在初中幾何課本上,他的姓名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講圓周率的時候,另一次是在講幾何圖形的時候。那年頭歲數還小,隻記住了兩件事,第一就是他在1000多年前就成功地把圓周率推算到了第七位,另一件事情就是他的那本數學著作《綴術》。這兩樣了不起的成就,被追求升學率的老師在課堂上蜻蜓點水一般一帶而過。雖然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熟悉了這個名字,雖然教室的牆壁上懸掛著他大幅的頭像,但是在今人眼裏,傳統文明的精華早已是史冊裏那一抹淡淡的塵煙,似乎沒有多少現實作用,而這位偉大的科學巨匠早已經如廟堂的佛龕一樣被高高地供奉了起來,我們為他點燃一炷心香,卻發現距離他是如此遙遠。
與張衡生活在大一統的漢朝不同,祖沖之生活在一個紛亂的時代,甚至對每個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來說,南北朝都是一個不忍去提及的時代,漢民族遠退長江以南,中原的大好河山任遊牧民族的戰馬肆意奔馳。漢朝開始形成大一統的中國社會局麵被無情地打破。而在這偏安江南的小朝廷裏,同樣充斥著腐敗的士族階層和無能的帝王,這大概就是今天的人對於那個時代的完整印象了。然而這個時代也同樣誕生了一批科學巨匠,賈思勰、祖沖之、葛洪,一連串流光異彩的姓名直到今天還影響著我們。一位西方的哲人曾經說:“如果你把你要認清楚的人與他身邊的環境孤立開來,那麽你將永遠無法清楚地認識他。”對於祖沖之的認識同樣如此,雖然我們把他和張衡都稱為科學家,但仔細分析的話,從本質上說,張衡首先是一個優雅的儒者,一個豪情的文人,然後才是一位科學大師,按照現在的教育觀點看,他仿佛是當今大學裏從文科跨到理科的插班生。祖沖之則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工作者,一個真正意義的研究人員。如果張衡的成功更多依靠了他全麵的優良素質和驚人的才華的話,那麽祖沖之的成功則依賴了他低調紮實的科學態度。張衡的成功來自他天才的洞察力和發現力,祖沖之的成功則來自於他務實耐心的工作精神。與張衡相比,他所從事的是更為枯燥的研究工作,絕無賦詩作對的閑情雅致,相反卻要忍受難以想像的寂寞與枯燥。如果我們把張衡定義為發明家的話,那麽祖沖之則是一個理論科學與基礎科學的人才,雖然他的成就不如渾天儀或者地動儀可以憑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抓人眼球,但是他就像一位嚴謹的設計師一樣,一磚一瓦地奠基,構建著中國古代科學的千年大廈。
【二】
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還憶去年人。歷史的現實意義在於,通過我們對人類作為每個個體的集合所做的決策後果,來反思今天的社會應當在未來所做出的選擇。事實上,當我們對南朝的士族製度充滿種種否定的時候,我們卻充滿趣味地發現,祖沖之的家庭,恰恰屬於南北朝時代一種另類的“士族”階層。他的家庭就是當時南朝有名的科學世家,祖沖之的祖父祖昌,在劉裕時代就擔任大匠卿的官職,而祖沖之在南朝社會的嶄露頭角,同樣依賴於其家族的位置。祖沖之的家庭世代都是以科技為工作的,在南朝的朝廷裏,無論政權和皇帝怎麽變化,祖沖之家族的位置始終沒有改變。而這種奇特的現象,也恰恰屬於士族政治的一部分。今天的人對於士族階層壟斷地位的抨擊,是因為其扼殺了寒門的晉身之路。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封建社會正處於早期發展極度不平衡的時代,士族階層經濟勢力的膨脹與寒門階層的萎縮形成了一個不平衡的矛盾體,而士族政治製度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從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角度說,士族製度曾產生過積極的作用,南北朝割據政權的建立,以及南朝數次北伐的無功,都與士族政治本身的內部矛盾和權力不平衡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最終南北朝時代的結束,同樣也是士族政治瓦解的結果。這是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歷史演進過程,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經濟的重新整合期。祖沖之就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與他的祖氏家族,也恰恰證明了科學在當時的時代裏,已經成為士族階層鏈條上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