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杜甫說:死者長已矣。昏君和貪官們說:休想。
楊震死訊傳來,漢安帝不爽。君要臣死,臣才能死,沒讓你死你就死,便是大罪。王閏們繼續“下藥”,不許楊震的棺材下葬,更不許他回老家,就扔在露天裏,讓他飽受日曬雨淋。值得諷刺的是楊震的學生們,從始至終,一句話都不敢說。楊震家鄉的“父母官”——陝西弘農太守移良更是“叭兒狗”,他先是派兵扣住楊震的棺材,接著又把楊震的兩個兒子發配做驛兵,可憐兩個文弱書生哪裏幹過這個,又兼“叭兒狗”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吃盡苦頭。
史載那幾日,夕陽亭當地連降暴雨,打在楊震的棺木上,如淚。
古人雲“冤沉似海”,楊震總算幸運,隻等了一年零八個月。
這一年零八個月裏發生了很多事情:先是沉於玩樂的漢安帝劉祜玩大了,南下旅遊的時候感染風寒,回到京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樹”倒了,“猢猻”們還想撲騰兩下,李閏江京們欲廢黜皇太子擁立幼主,以繼續把持朝政,反被太子一網打盡,統統被處以“淩遲”,即老百姓常說的“殺千刀”。而後太子即位,即歷史上的漢順帝劉保。當年在楊震冤案裏裝啞巴的楊震門生們,而今也總算開口了。陳翼等人向漢順帝力陳楊震冤案,漢順帝聞知嗟嘆不已,立刻下令釋放楊震的兩個兒子,將楊震的屍骨厚葬於華陰潼縣(即陝西潼關),漢順帝親寫祭文,稱楊震“匡扶社稷,正直是與”。楊震棺木下葬之日,《後漢續》說有一大鳥從天而降,在楊震靈前俯仰悲鳴,血灑滿地。之後,人們就塑一石鳥守護於碑前。至此,楊震一案,徹底平反昭雪。楊震死後,其子孫後代連續8代皆為東漢高官,可謂世代顯貴。400多年後,他的家族出現了一位鼎定天下的英雄——隋文帝楊堅。
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東漢戰神——皇甫嵩
如果用三個字來形容東漢末年的政治形勢,那就是“一鍋粥”。
“一鍋粥”的特點就是亂,中原大地,大江南北,來來回回的打,先有黃巾軍暴亂,又有軍閥混戰。朝堂內部也不消停,宦官和外戚勢力輪流坐莊,相互奪權,甚至大力拉攏門閥支持自己,拉攏的結果,就是拉來了叛亂的董卓,造成了新一輪的暴亂。從東漢王朝漢桓帝、漢靈帝兩代皇帝開始,整個東漢的政局,從朝堂到戰場上,就是打來打去打成一鍋粥。宦官想著壓倒外戚,外戚想著壓倒宦官,軍閥要麽想著割據自立,要麽想著挾天子以令諸侯,至於文臣們,有氣節的當然不少,但是更多的人想的,卻是能夠找一個好主子,保命外帶保住富貴的生活。一個個忠孝節義的名義下,都打著自私的算盤。
但是在這一鍋粥的狀態下,如果要問,有沒有一個人,一生坦蕩無私,兢兢業業,奔走勞碌,為了拯救漢帝國的江山而努力,答案是有,其中最傑出的英傑,就是東漢帝國最後的拯救者——皇甫嵩。
【一】
在東漢帝國晚期的政治舞台上,皇甫嵩是一個難得的精忠報國之人。
他出身武將世家,他的叔叔是曾經做過遼西太守的皇甫規,他的父親是曾經做過雁門太守的皇甫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對戰爭自然是耳濡目染。少年時候的皇甫嵩,跟著叔叔混過,也跟著父親混過,但無論在遼西還是雁門,他都與一個相同的敵人打交道——鮮卑。
東漢末年的鮮卑人,已經填補了匈奴西遷後留下了空白,漸漸成為東漢帝國的又一大敵。當時的鮮卑騎兵,完全繼承了匈奴騎兵兇猛彪悍的特點,是當時天下最強軍。少年時代的皇甫嵩就多次與鮮卑騎兵交手。他後來在戰場上的精明果敢,對騎兵戰術使用的爐火純青,就是起於此時。但皇甫嵩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武夫,史載他“少有文武誌介,好詩書,習弓馬”,是難得的文武全才,而家族的傳承,更讓他從小立下了誌願:匡扶社稷,以身許國。
這時候的漢帝國,已經亂得不能再亂了,東漢晚期歷代皇帝又短命,國家大事由外戚和宦官輪流坐莊。從政治派別上說,皇甫嵩屬於中立派,但是他和當時的門閥大儒陳蕃往來密切,由陳蕃舉薦給外戚竇武為官。這本來是他人生的好機會,這時候的竇武,是外戚大將軍,太後竇氏的哥哥,但皇甫嵩拒絕了這個誘人的機會,他對身邊的人說,“竇家無遠謀,必招禍也”。事實果然被他說中,不久之後,竇家即在與宦官的爭鬥中失敗,宦官勢力更藉機大肆排除異己,逮捕“黨人”,當時東漢帝國的儒生官僚中,作為“黨人”被逮捕的,高達數千人之多。皇甫嵩因他看人的眼光,僥倖躲過了這場災難。這場株連甚廣的冤獄,從公元168年一直持續到公元176年,東漢帝國的內部統治,在這場折騰裏奄奄一息。
奄奄一息的東漢帝國,很快迎來了其致命的一擊:公元184年發生的黃巾軍起義。
說到黃巾軍起義,今人知道比較多的,是其領導人張角兄弟,以及其傳播的太平道宗教。用宗教為旗幟,大量的籠絡同黨,在全國各地遍布網絡,起義的準備時間長達10年。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主要是因為此時的漢帝國,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無地農民日益增多,黃巾起義所宣傳的“太平”思想,讓諸多農民們心嚮往之,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此時的漢帝國對官僚士大夫的鎮壓,對農民的管理相對鬆懈。歷次外戚與宦官爭鬥失敗後,宦官們會巧立名目,大肆鎮壓地主官僚,而真正在地方上管理農民的,正是掌權宦官們看做敵人的“黨人”們。黨人之禍雖株連甚多,但主要的對象,都是各地的精幹官僚,儒生學者,底層的農民相對觸及較少,相反,漢王朝少了這些精幹的官吏,張角的起義組織也就更加從容。
杜甫說:死者長已矣。昏君和貪官們說:休想。
楊震死訊傳來,漢安帝不爽。君要臣死,臣才能死,沒讓你死你就死,便是大罪。王閏們繼續“下藥”,不許楊震的棺材下葬,更不許他回老家,就扔在露天裏,讓他飽受日曬雨淋。值得諷刺的是楊震的學生們,從始至終,一句話都不敢說。楊震家鄉的“父母官”——陝西弘農太守移良更是“叭兒狗”,他先是派兵扣住楊震的棺材,接著又把楊震的兩個兒子發配做驛兵,可憐兩個文弱書生哪裏幹過這個,又兼“叭兒狗”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吃盡苦頭。
史載那幾日,夕陽亭當地連降暴雨,打在楊震的棺木上,如淚。
古人雲“冤沉似海”,楊震總算幸運,隻等了一年零八個月。
這一年零八個月裏發生了很多事情:先是沉於玩樂的漢安帝劉祜玩大了,南下旅遊的時候感染風寒,回到京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樹”倒了,“猢猻”們還想撲騰兩下,李閏江京們欲廢黜皇太子擁立幼主,以繼續把持朝政,反被太子一網打盡,統統被處以“淩遲”,即老百姓常說的“殺千刀”。而後太子即位,即歷史上的漢順帝劉保。當年在楊震冤案裏裝啞巴的楊震門生們,而今也總算開口了。陳翼等人向漢順帝力陳楊震冤案,漢順帝聞知嗟嘆不已,立刻下令釋放楊震的兩個兒子,將楊震的屍骨厚葬於華陰潼縣(即陝西潼關),漢順帝親寫祭文,稱楊震“匡扶社稷,正直是與”。楊震棺木下葬之日,《後漢續》說有一大鳥從天而降,在楊震靈前俯仰悲鳴,血灑滿地。之後,人們就塑一石鳥守護於碑前。至此,楊震一案,徹底平反昭雪。楊震死後,其子孫後代連續8代皆為東漢高官,可謂世代顯貴。400多年後,他的家族出現了一位鼎定天下的英雄——隋文帝楊堅。
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東漢戰神——皇甫嵩
如果用三個字來形容東漢末年的政治形勢,那就是“一鍋粥”。
“一鍋粥”的特點就是亂,中原大地,大江南北,來來回回的打,先有黃巾軍暴亂,又有軍閥混戰。朝堂內部也不消停,宦官和外戚勢力輪流坐莊,相互奪權,甚至大力拉攏門閥支持自己,拉攏的結果,就是拉來了叛亂的董卓,造成了新一輪的暴亂。從東漢王朝漢桓帝、漢靈帝兩代皇帝開始,整個東漢的政局,從朝堂到戰場上,就是打來打去打成一鍋粥。宦官想著壓倒外戚,外戚想著壓倒宦官,軍閥要麽想著割據自立,要麽想著挾天子以令諸侯,至於文臣們,有氣節的當然不少,但是更多的人想的,卻是能夠找一個好主子,保命外帶保住富貴的生活。一個個忠孝節義的名義下,都打著自私的算盤。
但是在這一鍋粥的狀態下,如果要問,有沒有一個人,一生坦蕩無私,兢兢業業,奔走勞碌,為了拯救漢帝國的江山而努力,答案是有,其中最傑出的英傑,就是東漢帝國最後的拯救者——皇甫嵩。
【一】
在東漢帝國晚期的政治舞台上,皇甫嵩是一個難得的精忠報國之人。
他出身武將世家,他的叔叔是曾經做過遼西太守的皇甫規,他的父親是曾經做過雁門太守的皇甫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對戰爭自然是耳濡目染。少年時候的皇甫嵩,跟著叔叔混過,也跟著父親混過,但無論在遼西還是雁門,他都與一個相同的敵人打交道——鮮卑。
東漢末年的鮮卑人,已經填補了匈奴西遷後留下了空白,漸漸成為東漢帝國的又一大敵。當時的鮮卑騎兵,完全繼承了匈奴騎兵兇猛彪悍的特點,是當時天下最強軍。少年時代的皇甫嵩就多次與鮮卑騎兵交手。他後來在戰場上的精明果敢,對騎兵戰術使用的爐火純青,就是起於此時。但皇甫嵩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武夫,史載他“少有文武誌介,好詩書,習弓馬”,是難得的文武全才,而家族的傳承,更讓他從小立下了誌願:匡扶社稷,以身許國。
這時候的漢帝國,已經亂得不能再亂了,東漢晚期歷代皇帝又短命,國家大事由外戚和宦官輪流坐莊。從政治派別上說,皇甫嵩屬於中立派,但是他和當時的門閥大儒陳蕃往來密切,由陳蕃舉薦給外戚竇武為官。這本來是他人生的好機會,這時候的竇武,是外戚大將軍,太後竇氏的哥哥,但皇甫嵩拒絕了這個誘人的機會,他對身邊的人說,“竇家無遠謀,必招禍也”。事實果然被他說中,不久之後,竇家即在與宦官的爭鬥中失敗,宦官勢力更藉機大肆排除異己,逮捕“黨人”,當時東漢帝國的儒生官僚中,作為“黨人”被逮捕的,高達數千人之多。皇甫嵩因他看人的眼光,僥倖躲過了這場災難。這場株連甚廣的冤獄,從公元168年一直持續到公元176年,東漢帝國的內部統治,在這場折騰裏奄奄一息。
奄奄一息的東漢帝國,很快迎來了其致命的一擊:公元184年發生的黃巾軍起義。
說到黃巾軍起義,今人知道比較多的,是其領導人張角兄弟,以及其傳播的太平道宗教。用宗教為旗幟,大量的籠絡同黨,在全國各地遍布網絡,起義的準備時間長達10年。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主要是因為此時的漢帝國,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無地農民日益增多,黃巾起義所宣傳的“太平”思想,讓諸多農民們心嚮往之,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此時的漢帝國對官僚士大夫的鎮壓,對農民的管理相對鬆懈。歷次外戚與宦官爭鬥失敗後,宦官們會巧立名目,大肆鎮壓地主官僚,而真正在地方上管理農民的,正是掌權宦官們看做敵人的“黨人”們。黨人之禍雖株連甚多,但主要的對象,都是各地的精幹官僚,儒生學者,底層的農民相對觸及較少,相反,漢王朝少了這些精幹的官吏,張角的起義組織也就更加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