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卜式還在繼續得罪漢武帝,特別是在他擔任太子劉據的老師期間。卜式多次向劉據灌輸養民的思想,得到了劉據的認同,劉據在做太子的後期,多次提議漢武帝減少戰爭,發展生產,引得父子交惡,源頭就在於此。在做太子太傅期間,卜式做的另一件“雷人”的事情,是在公元前110年。因為連年幹旱,卜式趁機上奏,請求漢武帝殺掉此時炙手可熱的寵臣桑弘羊,他認為正是桑弘羊惹得天怒人怨,對卜式的這個奏疏,漢武帝自然不接受,但是也沒有處罰卜式。卜式就這樣在太子太傅位置上得到了善終,關於他去世的年份,歷史上的記錄很混亂,大多是說在長安動亂之前,所以說他還是很幸運的,如果他活到了太子劉據叛亂時,很可能會被漢武帝滅族。
卜式的人生雖然簡單,但是他卻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即“養民”思路,在他一生的各種奏章中,他疾呼最多的,就是國家要“還富”“藏富”於民,即用國家的經濟儲備,給予老百姓充足的經濟利益,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收入的增加。他的這些理論,在當時是不被漢武帝所接受的,終其一生,漢武帝隻是把他當做一個愛國的楷模。但是在他的身後,特別是兩漢之後,他的理論被越來越多的統治者所採納,比如北宋王安石改革中的“青苗法”,就是脫胎於此,而明朝的“優老之禮”等福利政策,也與卜式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說過,從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戰打敗匈奴後,戰禍連年的漢帝國,其實麵臨著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然而在桑弘羊和卜式這兩種不同的發展思路麵前,誌在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卻選擇了前者。如果他可以重新再選擇一次的話,漢朝最後平滅匈奴的進程,也許會順利的多,歷史,恐怕也就是另一個寫法了。
第十四章 趙充國,昭宣中興第一將
漢武帝劉徹打了一輩子匈奴,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徹底將肆虐中國北方百年的匈奴斬盡殺絕,雖然有漠北之戰重創匈奴的偉業,但匈奴對漢帝國的威脅並沒有徹底解除。在公元前100年之後,隨著老一代抗匈名將的陸續作古,西漢帝國的軍將階層,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態勢,繼任大將軍的李廣利,才能比衛青霍去病都相去甚遠,3次遠征匈奴,除了第一次打了個平手外,第二次大敗虧輸,第三次先勝後敗,7萬大軍全軍覆沒不說,其本人在被匈奴俘虜之後更沒氣節,膝蓋一軟就當了漢奸。如此痛心局麵,也讓晚年的漢武帝心灰意冷。公元前89年,漢武帝發布了著名的《輪台詔》,懺悔自己好大喜功的錯誤,停止對匈奴的戰爭,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恢復國民經濟,休養生息上來。至此,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最終停止,筋疲力盡的漢帝國,也重新開始了休養生息的過程。雖然對漢武帝來說,這個抉擇晚了整整30年,但畢竟也是關鍵的。
但匈奴人的侵擾並沒有停止,尤其是李廣利全軍覆沒之後,常年在漢朝打擊下慘遭失敗的匈奴重新囂張起來。此時匈奴在位的狐穀魯單於誌得意滿,竟然向漢帝國下書,自稱匈奴是“天之驕子”,要求漢朝恢復漢高祖時期開始的“和親”政策,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對於這種囂張態度,漢武帝並未計較,隻是命令邊關嚴加防禦,並不主動出擊。對於打了一輩子匈奴,性格強硬的他來說,內心的憤懣無奈,可想而知。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一生“大有為”的漢武帝,終於閉上了疲勞的眼睛。就在他去世的同年,匈奴發動了對漢朝五原、張掖、酒泉等邊塞的侵擾,殺掠無數。但所幸的是,此時匈奴對漢朝的山西、河北等傳統邊地,早已經鞭長莫及,主要的侵擾對象變成了新開發的河西地區,因此對漢朝傳統北方經濟區破壞不大。
但一生功過與匈奴連接在一起的漢武帝也許並沒有想到,就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彌留之際還在對近臣霍光感嘆“國無能將”的無奈時,一顆新的將星正在冉冉升起,他的出現,將親手解決漢武帝念念不忘的匈奴問題,給苟延殘喘的匈奴汗國以最後的致命一擊——趙充國。
【一】
比起西漢抗匈的眾多名將,趙充國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趙充國是甘肅天水人,從年輕時期從軍開始,他就是個很特殊的軍人。漢朝的軍人大都文化程度很低,像衛青那樣粗通文墨的,就算是知識分子,但趙充國卻算是個“高級知識分子”,從當小兵開始就喜歡兵法,一本孫子兵法走到哪裏看到哪裏,幾乎做到手不釋卷。他功夫也練得好,從小精於騎射,因為作戰素質高,他軍事生涯的起點也高,15歲的時候,就被調入到一支特殊的部隊:虎賁軍,直接領導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漢軍神霍去病,參加的第一場重大戰役,就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兩征河西之戰。他跟隨霍去病千裏大穿插,重創匈奴河西二王,對霍去病精彩的用兵方略,也從此瞭然於心。河西四郡成立後,趙充國受命在當地屯墾,全家移居到青海西寧地區,也正因如此,他錯過了著名的漠北之戰。之後趙充國紮根邊疆,安心工作,兢兢業業戍守邊疆,他的揚名立萬,開始於他37歲那年。
這一年的趙充國,終於等到了再次出征的機會:漢匈戰爭風雲再起,繼衛青後擔任大將軍的漢武帝另一個“舅子”李廣利,奉命率軍從酒泉出發,北擊匈奴。作為河西地區屯墾軍官的趙充國,也奉命隨軍出征,這時期的他,還隻是一個普通的中下級軍官,跟隨的軍隊,統帥不再是戰無不勝的霍去病,而是漢朝軍事歷史上著名的草包李廣利。這樣的條件,想建功立業,那是相當的難。
卜式的人生雖然簡單,但是他卻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即“養民”思路,在他一生的各種奏章中,他疾呼最多的,就是國家要“還富”“藏富”於民,即用國家的經濟儲備,給予老百姓充足的經濟利益,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收入的增加。他的這些理論,在當時是不被漢武帝所接受的,終其一生,漢武帝隻是把他當做一個愛國的楷模。但是在他的身後,特別是兩漢之後,他的理論被越來越多的統治者所採納,比如北宋王安石改革中的“青苗法”,就是脫胎於此,而明朝的“優老之禮”等福利政策,也與卜式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說過,從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戰打敗匈奴後,戰禍連年的漢帝國,其實麵臨著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然而在桑弘羊和卜式這兩種不同的發展思路麵前,誌在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卻選擇了前者。如果他可以重新再選擇一次的話,漢朝最後平滅匈奴的進程,也許會順利的多,歷史,恐怕也就是另一個寫法了。
第十四章 趙充國,昭宣中興第一將
漢武帝劉徹打了一輩子匈奴,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徹底將肆虐中國北方百年的匈奴斬盡殺絕,雖然有漠北之戰重創匈奴的偉業,但匈奴對漢帝國的威脅並沒有徹底解除。在公元前100年之後,隨著老一代抗匈名將的陸續作古,西漢帝國的軍將階層,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態勢,繼任大將軍的李廣利,才能比衛青霍去病都相去甚遠,3次遠征匈奴,除了第一次打了個平手外,第二次大敗虧輸,第三次先勝後敗,7萬大軍全軍覆沒不說,其本人在被匈奴俘虜之後更沒氣節,膝蓋一軟就當了漢奸。如此痛心局麵,也讓晚年的漢武帝心灰意冷。公元前89年,漢武帝發布了著名的《輪台詔》,懺悔自己好大喜功的錯誤,停止對匈奴的戰爭,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恢復國民經濟,休養生息上來。至此,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最終停止,筋疲力盡的漢帝國,也重新開始了休養生息的過程。雖然對漢武帝來說,這個抉擇晚了整整30年,但畢竟也是關鍵的。
但匈奴人的侵擾並沒有停止,尤其是李廣利全軍覆沒之後,常年在漢朝打擊下慘遭失敗的匈奴重新囂張起來。此時匈奴在位的狐穀魯單於誌得意滿,竟然向漢帝國下書,自稱匈奴是“天之驕子”,要求漢朝恢復漢高祖時期開始的“和親”政策,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對於這種囂張態度,漢武帝並未計較,隻是命令邊關嚴加防禦,並不主動出擊。對於打了一輩子匈奴,性格強硬的他來說,內心的憤懣無奈,可想而知。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一生“大有為”的漢武帝,終於閉上了疲勞的眼睛。就在他去世的同年,匈奴發動了對漢朝五原、張掖、酒泉等邊塞的侵擾,殺掠無數。但所幸的是,此時匈奴對漢朝的山西、河北等傳統邊地,早已經鞭長莫及,主要的侵擾對象變成了新開發的河西地區,因此對漢朝傳統北方經濟區破壞不大。
但一生功過與匈奴連接在一起的漢武帝也許並沒有想到,就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彌留之際還在對近臣霍光感嘆“國無能將”的無奈時,一顆新的將星正在冉冉升起,他的出現,將親手解決漢武帝念念不忘的匈奴問題,給苟延殘喘的匈奴汗國以最後的致命一擊——趙充國。
【一】
比起西漢抗匈的眾多名將,趙充國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趙充國是甘肅天水人,從年輕時期從軍開始,他就是個很特殊的軍人。漢朝的軍人大都文化程度很低,像衛青那樣粗通文墨的,就算是知識分子,但趙充國卻算是個“高級知識分子”,從當小兵開始就喜歡兵法,一本孫子兵法走到哪裏看到哪裏,幾乎做到手不釋卷。他功夫也練得好,從小精於騎射,因為作戰素質高,他軍事生涯的起點也高,15歲的時候,就被調入到一支特殊的部隊:虎賁軍,直接領導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漢軍神霍去病,參加的第一場重大戰役,就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兩征河西之戰。他跟隨霍去病千裏大穿插,重創匈奴河西二王,對霍去病精彩的用兵方略,也從此瞭然於心。河西四郡成立後,趙充國受命在當地屯墾,全家移居到青海西寧地區,也正因如此,他錯過了著名的漠北之戰。之後趙充國紮根邊疆,安心工作,兢兢業業戍守邊疆,他的揚名立萬,開始於他37歲那年。
這一年的趙充國,終於等到了再次出征的機會:漢匈戰爭風雲再起,繼衛青後擔任大將軍的漢武帝另一個“舅子”李廣利,奉命率軍從酒泉出發,北擊匈奴。作為河西地區屯墾軍官的趙充國,也奉命隨軍出征,這時期的他,還隻是一個普通的中下級軍官,跟隨的軍隊,統帥不再是戰無不勝的霍去病,而是漢朝軍事歷史上著名的草包李廣利。這樣的條件,想建功立業,那是相當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