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之戰後,認為自己蒙受了恥辱的匈奴,再次發動了對漢帝國邊境的報復。他們打擊的重點,依然是早已被侵擾得殘破不堪的東線地帶,然而漢朝出人意料的反擊開始了。公元前127年,衛青從雲中出發,沿黃河北岸高速疾進大迂迴,一舉攻入河套草原。這場進攻出乎匈奴人意料:以匈奴人的理解,漢軍從未發動過如此長途的騎兵奔襲作戰,即使發動,他們也應該從南方進攻。然而衛青卻大膽穿插,從匈奴人的背後直插河套,猝不及防的匈奴守軍登時大潰。衛青先占領黃河北岸的高缺等地,切斷匈奴軍退路,再以重兵合圍,發起總攻,匈奴人幾乎無法做出像樣的抵抗,就全線崩潰,整個河套草原就此落入了漢軍之手。這是漢匈戰爭裏的一個重要拐點:奪取了河套草原的漢王朝,在當地修築營壘,設立定襄郡,屯守部隊10多萬人,河套,從此成為了漢軍北上草原、反擊匈奴的主陣地。河套豐美的水草和豐厚的戰馬儲量,更成為漢朝騎兵的主要來源地。
河套的丟失,引起了匈奴方麵的震怒,從公元前127年漢軍奪取河套開始,至公元前124年,短短3年間,匈奴人至少發動了10次反擊河套的戰役。這3年也是漢朝經營河套的關鍵時期,漢王朝發動民夫10多萬,在河套修築長城,駐守兵馬,將其真正納入漢王朝治下。衛青更率部數次擊退匈奴人的進犯,以成千上萬將士血的代價,漢朝終於在河套草原紮下了根、站住了腳。而戰爭的天平,從此傾向了漢王朝。
讓匈奴徹底斷送收復河套希望的,是公元前124年的漠南之戰。
這時期對於河套草原威脅最大的,就是直接暴露在河套眼皮底下的匈奴右賢王部,作為匈奴汗國的“右臂”,右賢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這3年河套的拉鋸戰中,右賢王更是急先鋒。在河套鑄城工作業已完工的情況下,漢朝終於可以放心地發動對右賢王的殲滅戰。公元前124年,漢軍兵分兩路,李息、張次公主動出擊右北平,牽製匈奴左賢王部,衛青則率主力騎兵3萬人再次長途奔襲,出塞700裏直撲右賢王大營。毫無提防的右賢王頓時崩潰,其所部10萬餘人大多逃散,漢軍斬首上萬,俘虜1萬5千多人,匈奴的“右臂”幾乎被打殘了。這一戰之後,原本作為“統一汗國”的匈奴汗國,被漢王朝切割成幾段:原本被匈奴汗國直接統轄的河西走廊,從此斷絕了與匈奴本部王庭的聯繫,右賢王的部落也因此北遷,匈奴對漢帝國邊地發動大規模侵擾的難度大大增加,說此戰是漢帝國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開始,毫不過分。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漢軍與匈奴作戰,特別是野戰裏的勝利,都是通過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方式實現。但漠南之戰,衛青以3萬騎兵,對10萬之眾的右賢王部發起進攻,以寡擊眾,最終大破之。漢帝國士兵在個體戰鬥力上的素質,已不在匈奴之下。
這正是衛青的貢獻,如後來南宋軍事家嶽飛所言: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
說到這條,還要說到漢匈雙方的優劣對比。漢人在騎兵素質上的先天差距,與匈奴相比是巨大的,畢竟漢人是農耕出身,騎馬需要後天學習,而匈奴人是馬背上長大的,這個差距是天然的。從白登之圍開始,歷代漢朝臣工們都在開動腦筋,考慮如何彌補這個差距。比如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就在弩箭的使用和戰車的改裝上有過嚐試,而漢景帝時代的名臣晁錯,則主張用招募匈奴人從軍,教習漢人騎射的方法來提升戰鬥力。漢武帝之前,在騎兵戰探索上最有成就的當屬李廣。李廣是一個完全“匈奴化”的將領,他個人的騎射水平不在匈奴名將之下,他的軍隊是一支具備匈奴人彪悍特點的軍隊,甚至連日常的行軍打仗、紀律管理,都是學習匈奴人“逐水草而居”的特點,全無漢朝軍隊的繁文縟節。但相比之下,衛青更進一步,在著力打造一支精銳騎兵的同時,並沒有拋下漢人本身的軍事優勢,即漢族士兵的高科技優勢以及高度的紀律性,正是這兩點,成為衛青成功的關鍵。
與現代人的想像不同,衛青的軍隊,並非純粹騎兵軍隊,其軍隊的重要特點,就是配備了大量戰車。戰車的作用,一是行軍中作為營地,二就是在戰鬥中擺成防禦工事。衛青的戰車主要是弩車,即配備精良弓弩的戰車,其弩箭的射程與殺傷力,遠遠強於匈奴人使用的馬弓。比起李廣單純以硬碰硬、以騎兵對沖的作戰方式,衛青的戰法往往比較複雜。在野戰遭遇敵人時,首先採取戰車固陣,用密集的弩箭阻遏匈奴騎兵的進攻,並且在戰鬥中,戰車作為移動的堡壘,有時候更能起到合圍匈奴人,斷絕匈奴人退路的作用。比如在漠南之戰中,衛青就是以戰車斷絕右賢王逃路,射殺大量匈奴騎兵,迫使匈奴殘部投降,一舉俘虜1萬5千多匈奴人。而衛青的另一個貢獻,就是輕重騎兵的配合作戰。衛青的騎兵部署裏,有專門用作衝鋒的重裝騎兵,也有作為掩護和側翼包抄的輕騎兵,戰鬥之中,輕重騎兵相互配合,先以輕騎兵射殺,重騎兵中央突破,戰局相持時,又以輕騎兵包抄,切斷匈奴騎兵隊形。這種輕重騎兵加戰車協同作戰的戰法,成為驕橫的匈奴騎兵的噩夢。也正是從這時期開始,麵對人數相等甚至人數占成倍優勢的匈奴騎兵,漢軍不但不再躲避,相反可以勇敢亮劍,甚至戰而勝之。
河套的丟失,引起了匈奴方麵的震怒,從公元前127年漢軍奪取河套開始,至公元前124年,短短3年間,匈奴人至少發動了10次反擊河套的戰役。這3年也是漢朝經營河套的關鍵時期,漢王朝發動民夫10多萬,在河套修築長城,駐守兵馬,將其真正納入漢王朝治下。衛青更率部數次擊退匈奴人的進犯,以成千上萬將士血的代價,漢朝終於在河套草原紮下了根、站住了腳。而戰爭的天平,從此傾向了漢王朝。
讓匈奴徹底斷送收復河套希望的,是公元前124年的漠南之戰。
這時期對於河套草原威脅最大的,就是直接暴露在河套眼皮底下的匈奴右賢王部,作為匈奴汗國的“右臂”,右賢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這3年河套的拉鋸戰中,右賢王更是急先鋒。在河套鑄城工作業已完工的情況下,漢朝終於可以放心地發動對右賢王的殲滅戰。公元前124年,漢軍兵分兩路,李息、張次公主動出擊右北平,牽製匈奴左賢王部,衛青則率主力騎兵3萬人再次長途奔襲,出塞700裏直撲右賢王大營。毫無提防的右賢王頓時崩潰,其所部10萬餘人大多逃散,漢軍斬首上萬,俘虜1萬5千多人,匈奴的“右臂”幾乎被打殘了。這一戰之後,原本作為“統一汗國”的匈奴汗國,被漢王朝切割成幾段:原本被匈奴汗國直接統轄的河西走廊,從此斷絕了與匈奴本部王庭的聯繫,右賢王的部落也因此北遷,匈奴對漢帝國邊地發動大規模侵擾的難度大大增加,說此戰是漢帝國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開始,毫不過分。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漢軍與匈奴作戰,特別是野戰裏的勝利,都是通過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方式實現。但漠南之戰,衛青以3萬騎兵,對10萬之眾的右賢王部發起進攻,以寡擊眾,最終大破之。漢帝國士兵在個體戰鬥力上的素質,已不在匈奴之下。
這正是衛青的貢獻,如後來南宋軍事家嶽飛所言: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
說到這條,還要說到漢匈雙方的優劣對比。漢人在騎兵素質上的先天差距,與匈奴相比是巨大的,畢竟漢人是農耕出身,騎馬需要後天學習,而匈奴人是馬背上長大的,這個差距是天然的。從白登之圍開始,歷代漢朝臣工們都在開動腦筋,考慮如何彌補這個差距。比如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就在弩箭的使用和戰車的改裝上有過嚐試,而漢景帝時代的名臣晁錯,則主張用招募匈奴人從軍,教習漢人騎射的方法來提升戰鬥力。漢武帝之前,在騎兵戰探索上最有成就的當屬李廣。李廣是一個完全“匈奴化”的將領,他個人的騎射水平不在匈奴名將之下,他的軍隊是一支具備匈奴人彪悍特點的軍隊,甚至連日常的行軍打仗、紀律管理,都是學習匈奴人“逐水草而居”的特點,全無漢朝軍隊的繁文縟節。但相比之下,衛青更進一步,在著力打造一支精銳騎兵的同時,並沒有拋下漢人本身的軍事優勢,即漢族士兵的高科技優勢以及高度的紀律性,正是這兩點,成為衛青成功的關鍵。
與現代人的想像不同,衛青的軍隊,並非純粹騎兵軍隊,其軍隊的重要特點,就是配備了大量戰車。戰車的作用,一是行軍中作為營地,二就是在戰鬥中擺成防禦工事。衛青的戰車主要是弩車,即配備精良弓弩的戰車,其弩箭的射程與殺傷力,遠遠強於匈奴人使用的馬弓。比起李廣單純以硬碰硬、以騎兵對沖的作戰方式,衛青的戰法往往比較複雜。在野戰遭遇敵人時,首先採取戰車固陣,用密集的弩箭阻遏匈奴騎兵的進攻,並且在戰鬥中,戰車作為移動的堡壘,有時候更能起到合圍匈奴人,斷絕匈奴人退路的作用。比如在漠南之戰中,衛青就是以戰車斷絕右賢王逃路,射殺大量匈奴騎兵,迫使匈奴殘部投降,一舉俘虜1萬5千多匈奴人。而衛青的另一個貢獻,就是輕重騎兵的配合作戰。衛青的騎兵部署裏,有專門用作衝鋒的重裝騎兵,也有作為掩護和側翼包抄的輕騎兵,戰鬥之中,輕重騎兵相互配合,先以輕騎兵射殺,重騎兵中央突破,戰局相持時,又以輕騎兵包抄,切斷匈奴騎兵隊形。這種輕重騎兵加戰車協同作戰的戰法,成為驕橫的匈奴騎兵的噩夢。也正是從這時期開始,麵對人數相等甚至人數占成倍優勢的匈奴騎兵,漢軍不但不再躲避,相反可以勇敢亮劍,甚至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