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在整個的晉楚爭霸裏,大多數情況下,晉國都是處於守勢,楚國處於攻勢。這4場戰爭的共同劇本,都是楚國北進攻略中原各國,晉國出兵迎戰,從而發動大戰。即使是經過了3場戰爭的失敗,楚國卻越戰越強,勢力並沒有因此而削弱,相反晉國一旦遭到失敗,就會多年來一蹶不振。從戰爭的潛力上來說,楚國遠遠勝於晉國,他們有國土和人口的優勢,經濟能力也不弱於晉國,即使在單個的戰鬥中遭到重創,他的恢復能力也是驚人的,很快就能從戰敗中恢復實力。但晉國也有自己的優勢,他的優勢就是自身的王族地位,以及在中原諸侯國中的人脈關係。每次晉楚交鋒,晉國都能夠獲得大多數中原國家的支持,形成聯軍的姿態來對付楚國,雙拳難敵四手的楚國,也往往因此在關鍵戰役中屢屢功虧一簣。就這樣,楚國有兵,有土地,有戰爭潛力,晉國有盟友,有地位,有人脈,經濟實力雙方更差不多,多年以來,晉楚南北爭霸的均勢,就一直這麽維持著。晉楚兩個國家,仿佛是長江南北在扳手腕的兩個巨人,幾十年來,或許可以各自占有一點優勢,卻誰也無法將對方徹底扳動。
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中期,兩個巨人都扳不下去了。
晉國扳不下去的原因,主要因為其內政問題,晉國從春秋早期,就是國君實力衰微的時期,後來經過晉獻公、晉文公的兩代改革,通過抬高士大夫的權力和地位,來鞏固國君地位,但晉襄公英年早逝,導致晉國進入了權臣趙盾專權的時期,此後趙盾雖死,但是晉國國君權力的衰弱已經無可避免。不斷發動對外戰爭的結果,就是在晉國世襲掌握大權的士大夫家族,可以不斷地憑藉戰爭擴大自己的威權,最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個過程很簡單,國君要稱霸,就要打仗,打贏了仗,就要封賞手下人,仗打得越多,封賞也就越來越多,到了最後,下麵的大家族實力強大,甚至國君本身都無法控製,整個國家的統治,也就因此出現了“最高權力被架空”的局麵。所以停止戰爭對於晉國,不是一個和平問題,而是一個國家誰說了算的政治問題。公元前6世紀的晉國,其國家權力已經轉移到了智、韓、趙、魏等士大夫的手裏,國家已經沒有能力整合成統一的力量,進行如重耳時期那樣的全麵戰爭了。
晉國扳不下去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自身對楚國的“人脈”優勢也早已動搖。多年以來晉國對楚國的戰爭,都是拉攏其他中原諸侯國做盟友的,其中最重要的盟友就是東部的齊國和西部的秦國,決定晉國霸業的城濮之戰,就是在這兩個國家的幫助下打贏的。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紀,晉國與這兩個盟友之間的傳統友好關係早已不復存在,早在晉襄公時期,秦晉之好就成了一紙空文,雖然晉國通過歷次戰爭,堵住了秦國東進的道路,將秦國死死地摁在了關中平原,但多線作戰,也使晉國的國家實力大打折扣,在邲之戰後,力圖恢復晉國霸業的晉景公,偏偏又和齊國發生了戰爭,晉國雖然得勝,但是此時他左右兩邊的鄰國,不再是共同進退的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樣的局麵下,想憑藉晉國本國的力量就和楚國扳手腕,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晉國快要歇菜了,楚國的局麵卻也好不到哪裏去。多年以來,楚國和晉國相比,最大的優勢和劣勢,就是他並非周王室早期的分封國,更沒有崇高的地位。這種局麵的劣勢是,楚國無力在中原建立他的人脈關係,所謂的晉楚爭霸,更多的時候,是楚國以一國之力,來對抗整個中原諸侯國的聯軍。優勢是,因為楚國不是早期的周國分封國,他的國家建製,受傳統的西周宗法製影響較少,國內的卿大夫勢力比較弱,雖然在楚莊王時期,也發生了若傲氏專權的事件,但很快就被楚莊王所平息。楚國的國家大權,也就因此大部分時間集中在國君的手中,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時期,王權的衰弱也不可避免。楚國本國貴族的興起,對王權的掣肘,也使內政問題凸顯出來。與此同時,楚國的後院也起了火,江南地區吳國的興起,日益成為楚國的大敵,這樣的局麵下,再北上爭霸,顯然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兩個大國都不想打,但是不想打就不打,是不可能的,戰爭的殘酷性在於,一旦開始了就很難停止,沒有一個讓雙方都下的台階,輕易停止戰爭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這個台階很快來了:宋國大夫向戎。
向戎這個人,在歷史上記錄不多。現在知道的是宋國的世代功卿,在宋國地位高貴,他本人也是一個舌辯之士,口才卓越,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國的士大夫。
【二】
在晉楚之間的漫長爭霸戰爭裏,受害最深的就是宋國。宋國很不幸,它正好夾在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間,一南一北,都是不能得罪的“超級大國”,所以多年以來,宋國奉行的就是兩頭不得罪的政策,楚國來了,倒向楚國,晉國來了,又倒向晉國。這個政策想得很好,但執行起來,卻是兩頭全得罪。作為晉楚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多年以來宋國飽受了戰火的威脅,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100多年裏,宋國至少有7次遭到過晉國的圍困,8次遭到過楚國的圍困,國家在歷次的戰爭中,曾多次險些成為廢墟。比如在楚莊王圍困宋國的戰爭裏,9個月的圍城戰,宋國的青壯年有9成死於戰火之中,國內的糧食吃光了,老百姓甚至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為食,所謂“易子而食”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春秋爭霸戰爭,從後人眼光看,是“促進了國家統一”,但在當時,卻是不折不扣的災難。
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中期,兩個巨人都扳不下去了。
晉國扳不下去的原因,主要因為其內政問題,晉國從春秋早期,就是國君實力衰微的時期,後來經過晉獻公、晉文公的兩代改革,通過抬高士大夫的權力和地位,來鞏固國君地位,但晉襄公英年早逝,導致晉國進入了權臣趙盾專權的時期,此後趙盾雖死,但是晉國國君權力的衰弱已經無可避免。不斷發動對外戰爭的結果,就是在晉國世襲掌握大權的士大夫家族,可以不斷地憑藉戰爭擴大自己的威權,最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個過程很簡單,國君要稱霸,就要打仗,打贏了仗,就要封賞手下人,仗打得越多,封賞也就越來越多,到了最後,下麵的大家族實力強大,甚至國君本身都無法控製,整個國家的統治,也就因此出現了“最高權力被架空”的局麵。所以停止戰爭對於晉國,不是一個和平問題,而是一個國家誰說了算的政治問題。公元前6世紀的晉國,其國家權力已經轉移到了智、韓、趙、魏等士大夫的手裏,國家已經沒有能力整合成統一的力量,進行如重耳時期那樣的全麵戰爭了。
晉國扳不下去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自身對楚國的“人脈”優勢也早已動搖。多年以來晉國對楚國的戰爭,都是拉攏其他中原諸侯國做盟友的,其中最重要的盟友就是東部的齊國和西部的秦國,決定晉國霸業的城濮之戰,就是在這兩個國家的幫助下打贏的。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紀,晉國與這兩個盟友之間的傳統友好關係早已不復存在,早在晉襄公時期,秦晉之好就成了一紙空文,雖然晉國通過歷次戰爭,堵住了秦國東進的道路,將秦國死死地摁在了關中平原,但多線作戰,也使晉國的國家實力大打折扣,在邲之戰後,力圖恢復晉國霸業的晉景公,偏偏又和齊國發生了戰爭,晉國雖然得勝,但是此時他左右兩邊的鄰國,不再是共同進退的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樣的局麵下,想憑藉晉國本國的力量就和楚國扳手腕,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晉國快要歇菜了,楚國的局麵卻也好不到哪裏去。多年以來,楚國和晉國相比,最大的優勢和劣勢,就是他並非周王室早期的分封國,更沒有崇高的地位。這種局麵的劣勢是,楚國無力在中原建立他的人脈關係,所謂的晉楚爭霸,更多的時候,是楚國以一國之力,來對抗整個中原諸侯國的聯軍。優勢是,因為楚國不是早期的周國分封國,他的國家建製,受傳統的西周宗法製影響較少,國內的卿大夫勢力比較弱,雖然在楚莊王時期,也發生了若傲氏專權的事件,但很快就被楚莊王所平息。楚國的國家大權,也就因此大部分時間集中在國君的手中,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時期,王權的衰弱也不可避免。楚國本國貴族的興起,對王權的掣肘,也使內政問題凸顯出來。與此同時,楚國的後院也起了火,江南地區吳國的興起,日益成為楚國的大敵,這樣的局麵下,再北上爭霸,顯然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兩個大國都不想打,但是不想打就不打,是不可能的,戰爭的殘酷性在於,一旦開始了就很難停止,沒有一個讓雙方都下的台階,輕易停止戰爭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這個台階很快來了:宋國大夫向戎。
向戎這個人,在歷史上記錄不多。現在知道的是宋國的世代功卿,在宋國地位高貴,他本人也是一個舌辯之士,口才卓越,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國的士大夫。
【二】
在晉楚之間的漫長爭霸戰爭裏,受害最深的就是宋國。宋國很不幸,它正好夾在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間,一南一北,都是不能得罪的“超級大國”,所以多年以來,宋國奉行的就是兩頭不得罪的政策,楚國來了,倒向楚國,晉國來了,又倒向晉國。這個政策想得很好,但執行起來,卻是兩頭全得罪。作為晉楚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多年以來宋國飽受了戰火的威脅,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100多年裏,宋國至少有7次遭到過晉國的圍困,8次遭到過楚國的圍困,國家在歷次的戰爭中,曾多次險些成為廢墟。比如在楚莊王圍困宋國的戰爭裏,9個月的圍城戰,宋國的青壯年有9成死於戰火之中,國內的糧食吃光了,老百姓甚至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為食,所謂“易子而食”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春秋爭霸戰爭,從後人眼光看,是“促進了國家統一”,但在當時,卻是不折不扣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