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中原諸侯國來,秦國也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秦國的劣勢是身份太低,比起各路諸侯王來,可謂是百分百的草根,他們所居住的渭水地區,在當時也是鳥不生蛋的窮地方,發展起來非常困難。秦國的優勢在於,他們有西北山脈的地理屏障,足夠抵禦中原諸侯的入侵。長期以來和蠻族的交戰,也讓秦國形成了尚武的性格,生存環境的險惡,使秦國的軍隊更加吃苦耐勞,英勇善戰。而當時真正製約秦國爭霸的問題,也是中原其他諸侯所沒有遇到過的,秦國因為長期和蠻族雜居,在生活習俗和禮法傳統上,受到蠻族的影響也比較深。好的方麵是,他們沒有西周時期的宗法製度和等級製度,在人才的選拔上更加平等。但壞的方麵卻是,他們的各種習俗,都帶有很濃厚的蠻族習氣,比如在王位的繼承上,他們沒有明確的子承父業的傳承製度,導致貴族之間爭奪王位的戰爭時常發生,甚至蠻族部落野蠻的殉葬習俗,秦國也保留了下來。更致命的是,比起中原諸侯傳統的農業定居的生活方式,秦國在春秋早期,還是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國家,一部分秦人採取農耕生活,但也有秦人保持著遊牧的習俗,這樣的經濟狀態,積累強大的經濟實力幾乎無從談起。如此種種,都成為秦國崛起的絞索,而解開這些絞索的人,卻已經呼之欲出了,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登基。
在秦穆公登基之前,他的先祖們已經為他留下了非常豐厚的家產。秦穆公之前,秦國經過東征西討,已經成功占有了關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區,版圖推進到了關中平原的東端。但也正因如此,秦國與早期的晉國也不斷發生軍事衝突,秦穆公的哥哥秦成公時期,曾經和晉國發生了大規模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到了秦穆公登基之後,他主動對晉國採取了通好政策,與之進行聯姻,秦晉之好的關係就此形成。此後,秦穆公轉而向西,繼續吞併西北的各個蠻族,擴張自身的勢力。在早期的起家過程裏,秦國和楚國走的是相同的道路,都是在嚐試進入中原受阻後,轉而調轉矛頭,對周邊的遊牧蠻族進行吞併,一步步擴張力量,蓄勢待發。但楚國的條件顯然比秦國更便利,楚國學習中原文化比較早,其經濟的轉型也比較早,當秦國還是半遊牧經濟狀態時,楚國已經擁有了富庶的經濟與發達的農業。而秦國勝於楚國的,一是他們的地理優勢,有關中屏障的秦國,在國土安全上比楚國更好,而秦國麵臨的蠻族敵人,也比楚國麵臨的蠻族強大得多,秦軍從中得到的錘鍊,更遠非中原諸國可比。
而對於秦穆公來說,他麵臨的最重要問題不是擴張,而是要解除係在秦國身上的這些絞索。要做到這一條,似乎比開疆拓土更加困難,因為任何一條改動,都要麵對國內強大的守舊派壓力,而遊牧起家的秦人,國君的威權是不如中原諸侯國的,彪悍尚武的性格,更使得政變的發生如家常便飯,這樣的局麵下,不動點腦筋是不可能的。
秦穆公找到了最正確的辦法——他用了一個人,一個用五張羊皮換來的人——百裏奚。
就像齊桓公有管仲,楚莊王有孫叔敖一樣,秦穆公的成功,在於他有百裏奚。
百裏奚是虞國人,這個虞國,就是被晉國以“假道伐虢”的計謀滅掉的虞國。百裏奚年輕的時候很窮,一直到中年時期才出外謀生,但是因他出身低微,雖然周遊列國卻不被重用。後來經過朋友舉薦,總算當上了虞國的大夫,可剛當官沒多久,就趕上晉國實行“假道伐虢”之計,百裏奚看穿了這個計謀,但是他的看法卻不被國君接受,隻能眼睜睜看著祖國滅亡。虞國滅亡後,百裏奚作為戰俘,被帶到了晉國。晉國此時在位的君主就是晉獻公,晉獻公對這位不起眼的俘虜並不待見。這時候正是秦晉兩國通好聯姻的時候,晉獻公的大女兒被許配給了秦穆公,百裏奚作為“陪嫁”也跟了過去。但他不願意做嫁妝,幹脆在路上逃跑了,這一跑就跑到了楚國,被楚國人抓了做奴隸,負責養牛看馬。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百裏奚很可能就要以奴隸的身份終老於楚國,但是“意外”偏偏發生了。秦穆公是個很仔細的人,仔細的方式就是數數,連晉國送來多少個奴隸,也要仔細地數清楚,這一數就發現了問題——少了一個。這本來不是什麽大事,但秦穆公又偏偏多嘴,問了一句少了誰?得到的答案是百裏奚。這時候的百裏奚並不出名,可是隨行的晉國官員,卻有知道他底細的人,把他的底細一說,秦穆公當場大驚:人才啊!找!
找來找去,挖地三尺,就挖到了楚國,可楚國人也不是傻瓜,你這麽大張旗鼓地找個奴隸,傳出去人家肯定懷疑。秦國幹脆就假裝追捕百裏奚,跟楚國交涉說:“我們有一個叫百裏奚的奴隸逃到了你們這裏,我們要把他贖回去接受懲罰。”事情辦得很順利,秦國以5張羊皮的價格,從楚國人手中贖回了百裏奚。這在楚國人看來,不過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結果,卻成了一件影響秦國歷史的大事。
百裏奚到達秦國後,立刻得到了秦穆公的禮遇。當然秦穆公也不是一個能隨便聽人忽悠的人,百裏奚到來後,先拉著他談了三天三夜,最後終於確信,這是一個人才!確認完了就辦事,百裏奚被任命為秦國丞相,官職很有意思,叫五羊大夫,也就是用5張羊皮換回來的大夫。後來的事實證明,用5張羊皮換回百裏奚,秦國賺大了。
在秦穆公登基之前,他的先祖們已經為他留下了非常豐厚的家產。秦穆公之前,秦國經過東征西討,已經成功占有了關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區,版圖推進到了關中平原的東端。但也正因如此,秦國與早期的晉國也不斷發生軍事衝突,秦穆公的哥哥秦成公時期,曾經和晉國發生了大規模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到了秦穆公登基之後,他主動對晉國採取了通好政策,與之進行聯姻,秦晉之好的關係就此形成。此後,秦穆公轉而向西,繼續吞併西北的各個蠻族,擴張自身的勢力。在早期的起家過程裏,秦國和楚國走的是相同的道路,都是在嚐試進入中原受阻後,轉而調轉矛頭,對周邊的遊牧蠻族進行吞併,一步步擴張力量,蓄勢待發。但楚國的條件顯然比秦國更便利,楚國學習中原文化比較早,其經濟的轉型也比較早,當秦國還是半遊牧經濟狀態時,楚國已經擁有了富庶的經濟與發達的農業。而秦國勝於楚國的,一是他們的地理優勢,有關中屏障的秦國,在國土安全上比楚國更好,而秦國麵臨的蠻族敵人,也比楚國麵臨的蠻族強大得多,秦軍從中得到的錘鍊,更遠非中原諸國可比。
而對於秦穆公來說,他麵臨的最重要問題不是擴張,而是要解除係在秦國身上的這些絞索。要做到這一條,似乎比開疆拓土更加困難,因為任何一條改動,都要麵對國內強大的守舊派壓力,而遊牧起家的秦人,國君的威權是不如中原諸侯國的,彪悍尚武的性格,更使得政變的發生如家常便飯,這樣的局麵下,不動點腦筋是不可能的。
秦穆公找到了最正確的辦法——他用了一個人,一個用五張羊皮換來的人——百裏奚。
就像齊桓公有管仲,楚莊王有孫叔敖一樣,秦穆公的成功,在於他有百裏奚。
百裏奚是虞國人,這個虞國,就是被晉國以“假道伐虢”的計謀滅掉的虞國。百裏奚年輕的時候很窮,一直到中年時期才出外謀生,但是因他出身低微,雖然周遊列國卻不被重用。後來經過朋友舉薦,總算當上了虞國的大夫,可剛當官沒多久,就趕上晉國實行“假道伐虢”之計,百裏奚看穿了這個計謀,但是他的看法卻不被國君接受,隻能眼睜睜看著祖國滅亡。虞國滅亡後,百裏奚作為戰俘,被帶到了晉國。晉國此時在位的君主就是晉獻公,晉獻公對這位不起眼的俘虜並不待見。這時候正是秦晉兩國通好聯姻的時候,晉獻公的大女兒被許配給了秦穆公,百裏奚作為“陪嫁”也跟了過去。但他不願意做嫁妝,幹脆在路上逃跑了,這一跑就跑到了楚國,被楚國人抓了做奴隸,負責養牛看馬。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百裏奚很可能就要以奴隸的身份終老於楚國,但是“意外”偏偏發生了。秦穆公是個很仔細的人,仔細的方式就是數數,連晉國送來多少個奴隸,也要仔細地數清楚,這一數就發現了問題——少了一個。這本來不是什麽大事,但秦穆公又偏偏多嘴,問了一句少了誰?得到的答案是百裏奚。這時候的百裏奚並不出名,可是隨行的晉國官員,卻有知道他底細的人,把他的底細一說,秦穆公當場大驚:人才啊!找!
找來找去,挖地三尺,就挖到了楚國,可楚國人也不是傻瓜,你這麽大張旗鼓地找個奴隸,傳出去人家肯定懷疑。秦國幹脆就假裝追捕百裏奚,跟楚國交涉說:“我們有一個叫百裏奚的奴隸逃到了你們這裏,我們要把他贖回去接受懲罰。”事情辦得很順利,秦國以5張羊皮的價格,從楚國人手中贖回了百裏奚。這在楚國人看來,不過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結果,卻成了一件影響秦國歷史的大事。
百裏奚到達秦國後,立刻得到了秦穆公的禮遇。當然秦穆公也不是一個能隨便聽人忽悠的人,百裏奚到來後,先拉著他談了三天三夜,最後終於確信,這是一個人才!確認完了就辦事,百裏奚被任命為秦國丞相,官職很有意思,叫五羊大夫,也就是用5張羊皮換回來的大夫。後來的事實證明,用5張羊皮換回百裏奚,秦國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