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所預料不到的。


    當時人們的抗日情緒達到了沸騰點,延安自然也不例外。毛澤東等利用這種興奮的情緒,


    大聲疾呼——在全國範圍內,抗日不分黨派,隻要抗日,便是一家人。在中共和紅軍內,毛


    澤東同樣號召抗日高於一切,並說明現在我們對國民黨和蔣介石都講團結,中共內部更應不


    分彼此,忘記過去的黨內鬥爭,一致團結為抗日而努力。這些號召,不僅激勵士氣,而且這


    頂抗日的大帽子,可以掩護一切。主要是使野心家,能在這頂大帽子之下,實現自私的勾當。


    有識之士,對抗日前途當時都不敢過分樂觀。他們強調,中國不得不抗日,與其不抵抗


    而亡國,不如起而抵抗,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他們希望中國能夠及時得到友邦的援助,不願


    142/166


    ----------------------- page 479-----------------------


    《我的回憶》第三冊


    在日本軍事壓力之下,中途與日本妥協。他們不希望親日派或對日妥協分子,乘機抬頭,並


    相信抗日勢力的團結能夠壓抑投降論者的言論。這些善良的希望往往集中到一點,即是抗日


    無論如何艱巨,最重要的是全國抗日政府的體係,能夠始終維持不墜。即使中國受盡折磨,


    隻要統一的抗日政府存在,將來總有翻身之一日。


    這種憂時憂國的論調,在延安也有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慎重提出過。但毛澤東等不予重


    視,中共的要人們,也和普通群眾一樣,高呼抗日必勝,抗戰到底,反對唯武器論,反對抗


    日缺乏信心等等。他們口中所喊的,與他們心中所想的並不一致,這是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


    的。


    當時國共關係,相當微妙。這兩個由敵而友的新夥伴,一麵高唱共赴國難,競相表演好


    的姿態,另一麵是同床異夢,互相猜疑。這些勇於內爭的角色,在民族大義麵前,似都缺乏


    應有的氣魄。


    盧溝橋戰爭發生之處,毛澤東等很耽心南京不能堅持抗戰,因此在為南京政府堅持抗日


    打氣。當年八月初,中日戰爭正在華北大規模進行,於是毛澤東等放心了。他公開表示:“蔣


    介石這股禍水終於撞向日本那邊去了。”張聞天也很得意的說:“抗戰終於爆發了,蔣介石已


    無力危害我們。”這些話不僅反應出國共間多年的怨仇,而且暴露出對內仍重於對外的想法。


    七七事變以前,南京政府,大體上沒有幹預延安的事。抗戰爆發後,雙發接觸頻繁,大


    概南京政府也想知道一些延安的內情,陝西省政府委任一個延安縣長,徑來延安就職,國民


    黨陝西省黨部,也派人到延安,設立縣黨部。南京政府曾屢次催促,中共軍隊從速改編,開


    赴山西前線,並準備派聯絡參謀到延安來。這些事曾引起毛澤東等的極大反感,認為是滲透


    搗亂行為,不利於中共。毛澤東、張聞天等開始誇大其詞的說:“蔣介石對外雖然抗戰,但對


    內依然是像以往那樣反動。”因此他們斷言,國民黨抗戰不會有好結果,不是在戰爭中一敗塗


    地,便會中途妥協。他們開始揚言,中共所領導的軍隊,不會受到國民黨政府的平等待遇了;


    如果聽任國民黨將領們的指揮,那麽,紅軍可能被送到前線去充當日軍炮火的犧牲品。如果


    中共所領導的軍事力量被犧牲了,國民黨便會乘勢壓迫喪失了軍事本錢的中共。這些想法,


    就是毛澤東和張聞天等,後來在洛川會議所提出的中共抗日政策的出發點。


    七七事變後,我這個住在延安城外山上的人,仍然沒有參加中共中央的會議,也不願預


    聞中共中央的事,但常被邀到延安城內去參加時局的討論。我回想中共這多年來,搞蘇維埃


    和土地革命,現在回過頭來,國共第二次合作,反對日本侵略,奮鬥目標,仍然是民族主義,


    換句話說,就是不使中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對此我曾感慨萬端,深深覺得,中共一向都為


    左傾空談所誤,現在如果還不老老實實做些抗日工作,很有可能成為民族的罪人。


    從這些思想出發,我曾向毛澤、張聞天等,先後表示過我對抗戰的基本看法。我們談到


    國民黨問題的時候,我曾說到國民黨能這樣堅決抗戰,已屬難能可貴,而且可能在對內政策


    上有若幹改善。談到國共關係時,我也表示,國共第一次合作,是兩黨完全混在一塊,因此


    吵鬧不休,現在國共兩黨的界限分得很清楚,適宜於互相競賽,可以避免彼此間的許多衝突。


    說到抗日前途時,我主張中共應採取積極政策,團結抗日勢力,促進國民黨政府的進步,務


    使日本侵略不易得逞。這些初步性質的談話,當時還未引起辯論和爭執。


    抗戰初期,到處一片熱烈氣氛,人們都為抗日熱情所鼓舞。南京西安等地的使者,上海


    等地的新聞記者,不斷的訪問延安。其中最重要的,是南京派來的一個軍政視察團,由十餘


    高級軍政官吏所組成,其使命又與國共合作大有關係。我被邀請和毛澤東、朱德、劉伯承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回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國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國燾並收藏我的回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