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蘇聯大力實現工業化,紅軍獲得了大批新式裝備和高水平的技術人員。俄國人很快就掌握了新式武器,而且事實證明,他們很善於使用複雜的技術裝備作戰。他們把精心挑選的技術人員分配到士兵中間去,教他們使用最複雜的武器和裝備。他們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在掌握通信設備方麵。戰爭拖的時間越長,俄軍掌握電台的能力就越強,他們在無線電竊聽、幹擾和欺騙等方麵的水平就越高 [ 註:經查閱美國對俄國的軍援材料,俄國人曾從美國人那裏獲得大量的通信設備。到一九四四年四月三十日,給他們提供了245000個電話機和768000英裏電話線。到大戰結束時,這些數字大為增加。 ] 。


    在某種程度上,俄國人的良好軍事素質,被思想僵化和天生的懶惰所抵銷。但是,在戰爭期間,他們一直在提高自己,高級指揮官和司令機關,從德國人那裏和自己的經驗中學得了許多東西,他們變得適應性很強,精力旺盛而堅決果斷。俄國擁有象朱可夫、科涅夫、瓦杜丁和華西列夫斯基這樣高水平的集團軍和方麵軍指揮官。初級軍官和許多中級軍官仍然是笨拙的,還不善於定下決心,因為有嚴厲的軍紀,他們都怕擔負責任。單純、刻板的訓練強使這些低級指揮官去順從條令和教範,剝奪了他們對於運用戰術至關重要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士兵中間,群居的本性是很濃厚的,單兵總離不開“同夥”。俄軍士兵和低級指揮官本能地認識到,如果他們離開集體,他們就會被遺棄。根據這樣的群居本性,就可以找出他們失群就驚慌的根源,也可以明白他們那種非凡的英雄主義和自我犧牲精神是從哪裏來的。


    然而,盡管有這些缺點,俄國人能夠訓練出色的士兵,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些士兵在卓越的指揮官掌握之下,是我們非常危險的敵人。即使他們還不很適應由現代軍隊打的現代戰爭,但低估他們將是嚴重的錯誤。西方軍人士兵的力量,決定於他們個人的素養,他們高度智力和精神境界,他們的獨立行動能力以及他們豐富的文化知識。要求一個俄國士兵有獨立活動的能力,這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但是,俄國人的行為舉止是充滿矛盾的,也可能他們有一種潛在的能力未得發揮,如果不去考慮他們這些素質,也是錯誤的。自從一九一七年以來,共產主義的巧妙而能堅持下去的方法已經使俄國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變化。毫無疑問,俄國人已經變得更加清醒了,他們的教養在穩定地提高。完全有可能,經過長期的和平時期的訓練,俄國人也會發揮出主動精神。


    軍事當局對這樣的進步必然會十分重視,使其進一步得到發展。俄軍最高統帥部當然最了解自己軍隊的情況,他們深知紅軍的弱點,他們要盡一切努力克服這些弱點。據說,他們的訓練方法目前是針對提高單兵的個人戰術動作和鼓勵低級軍官能機斷行事。對共產主義製度來說,提高個人動作和發展自由思想,被認為是真正的危險;因此,這種傾向同他們那種要無條件執行的紀律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如果有一個較長的和平時期,紅軍就會找出一種妥協的解決辦法。


    俄軍的戰術


    俄軍作戰,特別是進攻,特點是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俄軍可以毫不猶豫地把大量兵力兵器投入戰鬥。而且還往往取得一定戰果。俄國人常把生死問題置之度外,共產主義製度正好利用了這個特性。俄軍集中兵力的衝擊,目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見效。已經發起了兩次衝擊,還要不顧損失地發起第三、第四次衝擊,而且第三和第四次,還跟第一或第二次一樣,呆頭呆腦,不顧一切地向前沖。這種方法是非常殘酷無情的,同時也是消耗最大的作戰方法。


    直到大戰結束,俄軍都沒有放棄他們的波浪式進攻的方法,他們一直讓士兵們幾乎是肩並肩地去衝擊。由於他們群居的本能,再加上下級指揮官不會機斷行事,隻得採取密集隊形實施衝擊。多虧他們占有數量優勢,因此也能取得多次的勝利。但是,經驗表明,如果防禦一方的軍隊訓練有素,擁有大量的武器,而且指揮官也果斷,那麽,這種密集隊形的進攻,是完全可以摧垮的。


    俄軍編製人數很多的師,常常在狹窄的正麵上實施進攻。防者陣地的前麵,很快就會出現黑壓壓的俄軍,他們象是從地裏鑽出來一樣,形如潮湧,勢不可擋,我們用炮火打開的大缺口,剎時間就封閉住了。他們後浪推前浪地前進,直到兵力接濟不上為止。或許也有退潮現象。但是,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是不後退的,而是以不可抑製的銳勢沖向前去。要想擊退這種進攻,不光是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的作用。隻有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兵才能克服緊扣心弦的恐懼心理;隻有意識到本身職責和有自信心的士兵,那些善於掌握自己行動的士兵,才能抵擋得住俄軍密集隊形進攻的勢頭。有時,俄軍的突擊部隊領到一些伏特加酒,在進攻的前夜,常常聽到他們陣地上野獸般地一片吼叫。


    一九四一年以後,俄軍給集群的士兵增添了集群的坦克。這樣的進攻就越發難以對付了,麵對這種進攻,也越發使人精神緊張。


    雖然,俄軍並不善於隨時整編部隊,但是他們懂得應經常掌握有新部隊,以便能及時替換那些在戰鬥中被擊潰或消耗殆盡的部隊。他們常以驚人的速度替換已經消耗差不多了的部隊。但是他們的作法是殘酷無情的,典型地反映了俄國人的思想。有時,俄軍竟然徵召整個街區或整個城鎮的男性居民參軍,不管他們的年齡、民族或職業。隻經過幾天的訓練或全然不訓練,就把他們投入戰鬥。這些人沒有軍裝,有時甚至都沒有武器。他們學習在戰鬥中需要的一切,他們在戰場上撿起倒下去的戰友的槍。俄軍的軍官們也深知,這些人的軍事價值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他們可以用於堵口子,這樣也就算達到了使用他們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坦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馮·梅林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馮·梅林津並收藏坦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