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南方”集團軍和“a”集團軍群在一九四四年開頭的幾個月沒有被殲滅,那也要歸功於德軍的官兵,他們並沒有驚慌失措,而從毫無出路的處境中找出了一條出路。哪知,這一局勢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古德裏安將軍寫道:“在艱苦的冬季作戰中所遭受的嚴重損失,早已使陸軍總部大驚失色。” [ 註:見《坦克指揮官》。 ] 他指出,這些損失將對在西線組織兵力以對抗英美軍隊入侵的計劃造成嚴重破壞,而眾所周知,美英軍於一九四四年上半年就開始入侵了。


    春天解凍時期的到來,使東線的戰事暫告停息,但是我們仍然心神不定地等待著未來的戰鬥。大勢已去,從施裏芬時代的德國戰略家們就害怕的兩線作戰的戰爭,已經到了最後的、決定命運的階段。


    第十八章 防守波蘭


    概況--科涅夫的突破--巴拉奴夫登陸場


    概況


    一九四四年春天和初夏,德軍已在準備抗擊由東、西兩麵實施的兵力懸殊的突擊。福埃 [ 譯者註:福埃(1775-1825)是法國將軍,政治活動家,在拿破崙麾下參加了滑鐵盧會戰。 ] 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說,拿破崙的隊伍在向滑鐵盧進軍時,是“既無畏懼,又無指望”,這種情緒恰好表達了大多數德國軍官在一九四四年頭幾個月的感情。士兵們倒樂觀一些,因為從戰術方麵看,德軍對任何敵手仍擁有優勢,士兵們對軍官和武器的信心尚未動搖。當時還流傳說,我們發明了一種新式武器,可以打敗我們的所有敵人。這也是穩定軍心的一個因素,另外,那時希特勒的威望還是很高的,他飛黃騰達地上了台,在一九三三到一九四一年間又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這使人們產生一種願望,似乎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可以拯救德國。但是,認真研究戰爭的人們想到英美軍壓倒優勢的空軍力量,以及他們取之不盡的資源,還有蘇聯的難以對付的巨大力量,就會覺得這場鬥爭隻會以我們的失敗而告終。


    我們唯一的指望,是蘇聯和英美之間的分裂。因為事情十分明顯,德國滅亡就會破壞歐洲力量的均衡。羅斯福跟希特勒一樣,都是不改變自己決心的人,他為了使史達林就範,準備放一條長線。至於他的策略的政治後果,這裏不想加以贅述。但是,給俄國提供的軍援,對東線作戰行動產生的影響,直到現在也沒有充分的估價。


    一九四一年,甚至到一九四二年,英美運給俄國的軍需品,是不算多的,還不能說它對戰爭產生了什麽實質性的影響。然而,到了一九四三年,大批的武器和裝備源源流入俄國,在戰爭的最後十二個月內,軍需物資簡直象洪水一樣流入俄國。根據美國政府於一九四五年公布的材料,運給蘇聯的軍需物資如下:


    飛機:13300架


    坦克:6800輛


    炸藥:312000噸


    各種汽車:406000輛(包括吉普車50000輛)


    火車機車:1500台


    貨車廂:9800節


    鐵軌:540000噸


    電話線:1050000英裏


    (還有大量的食物、被服、鋼、汽油和高級工具機設備等)


    這些軍需品約有一半是戰爭最後一年運去的。然而,還不應忘掉英國和加拿大的援助,包括5480輛坦克,3282架飛機和103500噸橡膠。


    對俄國人來說,這些項目中間最重要的是飛機和各種汽車。這使紅軍的突擊力大為提高,並使戰役進程加快。一九四四年六、七月間,俄軍由第聶伯河向維斯瓦河迅速推進,以及隨後突入匈牙利和波蘭,都是跟英美的援助分不開的。這是羅斯福提供了條件,要使史達林成為中歐的主人。


    一九四四年四月中旬,我來到設在提爾諾波爾以西的第48坦克軍指揮所,向巴爾克將軍報到。這時南線已趨於穩定,在北部,蘇聯在列寧格勒地域的進攻已停止在波羅的海國家國境一線。盡管俄軍不斷進攻,“中央”集團軍群仍占有白俄羅斯的一大部分土地,包括維帖布斯克和重要鐵路樞紐奧爾沙 [ 註:在該地區擊退俄軍的連續進攻,主要是由於第4集團軍司令官海茵裏希上將的卓越指揮。 ] 。東線拉得很長,不利於組織有效的防禦。因此,如果我們能撤出愛沙尼亞和白俄羅斯,退到裏加、利沃夫至德涅斯特河河口一線,就會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有希特勒坐陣,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當我回來的時候,第48坦克軍已由前線撤下來,正展開緊張的戰鬥訓練。全線都很平靜。春季解凍使大規模的行動停止下來,況且,就是俄軍在一九四三年冬天也是損失很大的。這時,第48坦克軍隸屬於第1坦克集團軍,軍編有第1和第8裝甲師。


    巴爾克將軍充分地利用了這段間歇時間,以提高兩個裝甲師的戰鬥力。我們同第1坦克集團軍的關係是很融洽的。勞斯上將是集團軍司令官,參謀長維根尼爾少將是我的老朋友。和平時期,他曾在西裏西亞的一個騎兵團服役,這個騎兵團就在我們團駐地附近。他是一個挺好的騎士,我們常常一起去打獵,他告訴我,第1坦克集團軍三月份被圍在斯卡拉-波道爾斯卡亞以後都發生了什麽情況。我們還仔細地分析了烏克蘭地區最近作戰的情況。自然,我們兩人都很關心曼斯坦元帥的去職,這是唯一能以他的戰略天才挫敗俄軍的人。這時,“南方”集團軍群改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這個名稱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我們在烏克蘭已無立錐之地),由莫德爾元帥接替指揮。他是一個機智、精幹、性情暴躁、身材矮小的人,永遠也離不開他的單片眼鏡。雖然他是一個很有魄力,很有才幹的人,但是很難說,他能否趕得上曼斯坦。特別是,莫德爾很喜歡過問具體的事,他要告訴他的軍長和集團軍司令官,應該把部隊配置在什麽地方。巴爾克將軍為此很不痛快 [ 註:傳說莫德爾出身低微,而且說他與納粹黨有密切關係,這是不真實的。雖然他的工作方法不怎麽正規,但他畢竟在總參謀部工作過,是一個有膽略、有能力,而且工作很賣力氣的人。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坦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馮·梅林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馮·梅林津並收藏坦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