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袁文才的母親見官兵散去,便回到家裏看個究竟,與重新回來的官兵相遇,官兵不問三七二十一,當場打死了袁母。
袁文才大哭一場,掩埋了母親,帶著正在懷孕的妻子謝梅香和那個不滿七歲的女兒正式投靠到胡亞春門下,擔任了二頭領,成了胡亞春的師爺。
歷史往往會有它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袁文才比作西漢時的大將韓信,那麽,龍超清就是當之無愧的“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歷史悲劇在20世紀20~30年代,在偏僻的井岡山再一次隆重上演,正是龍超清把袁文才引上革命道路,而後來袁文才慘死永新城,又與龍超清有著微妙的關係。不過,問題的癥結所在,源於毛澤東所說的那種邊界特殊的矛盾——土客籍矛盾。
那個年代,有許多的富家子弟投身到革命陣營中,龍超清也是其中之一,並且,據說,他還是趙醒依的學生,他在南昌求學時,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回到寧岡後,龍超清沒有公開他的身份,他與同學劉輝霄組織了一個“文明社”,由於他的出身,他在寧岡是一個很“吃得開”的人物。
正當寧岡縣縣長沈清源為井岡山的土匪大傷腦筋的時候,龍超清看準時機,與他的另一個好友,時任七連連長的王文德自告奮勇去井岡山勸降。
那個時候,為了表示誠意,人們往往赤膊上陣。作為讀書人的龍超清雖然沒有這樣做,但軍人出身的王文德在1922年7月22日這天,確實是打著赤膊與龍超清去與胡亞春、袁文才等人商談條件,並且幾個人結為生死之交。
殺富濟貧的綠林往往善惡不分,但他們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講義氣,而為了保證雙方講義氣,喝血酒,結為生死之交,是最為有效的辦法。所以,龍超清也採取了這個辦法。
一身書卷氣的袁文才受過的愚弄和災難實在太多了,所以,在與縣長沈清源談判時,他提出了條件:馬刀隊受編但不繳槍,並且由政府發給糧餉。
沈清源猶豫不決,龍超清卻全部答應。
但袁文才還不放心,他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他出主意叫胡亞春帶一夥人攜七枝槍留在了井岡山上。
1924年袁文才當上了寧岡縣保衛團長,帶著三十餘人住進了寧岡礱市。
當沈清源為境內土匪招安,太平無事而彈冠相慶時,他沒有想到,後院起火了。
1925年,龍超清與袁文才秘密策劃了起義,將沈清源趕出了寧岡縣境,成立了人民委員會,龍超清為主席,袁文才是負責軍事的常務委員之一。
1927年,全國血雨腥風之時,袁文才和王新亞、王佐等率領各自的農民自衛軍攻進永新縣城,成立了贛西農民自衛軍,袁文才為副總指揮,帶著本部人馬和從永新救出的幾個共產黨人——王懷。劉真、賀子珍等人回到了寧岡。
接下來,袁文才一直蟄伏在寧岡。
裁縫出身的王佐是真正的“座山虎”
說到袁文才就不能不說到王佐,袁文才和王位就如同一個人的左臂和右臂,缺了任何一邊,這個人便成了殘疾。
在井岡山,袁文才和王佐往往以“袁王”並列出現。
筆者第一次接觸到井岡山這段歷史時,聽到“袁王”往往會誤以為“閻王”。而實際上,袁王也確實有點像井岡山上下的閻王爺。在他們的地盤之內,他們基本掌握著生殺大權。
像袁文才一樣,王佐也是當地客籍人的代表人物,他的出身雖不能說是苦大仇深,可也算得上是遭遇坎坷。
王佐幼年喪父,上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兄弟姐妹六人從小寄人籬下,看盡世人的白眼。他曾經與弟弟王鬥嬌隨母親範辰妹流落到井岡山下的一個小鎮——下七,範辰妹雖嫁給了一位當地人,但在涉及到王佐兄弟的歸宿時,當地人堅決不同意將王佐兄弟的名字寫進他們的祖譜之中,認為他們是外來的野種。範辰妹無奈,將兄弟二人帶回,寄放到井岡山羅浮一個小山村小龍坑她的哥哥家中。這一次,是王光妹、王南鬥(王佐乳名)、王鬥嬌三人相依為命。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三人感情特別深,王佐待姐姐王光妹如同待自己的母親,而對王鬥嬌,則完全承擔起了一個兄長應盡的一切責任。王佐出道不久,王鬥嬌在隨他與另一股綠林武裝的火併中不幸送命,王佐用盡一切辦法,終於吞併仇人的武裝並使仇人身首異處,最後用仇人的頭祭奠了弟弟。而這個仇人正是王佐的妻子羅夏英的親哥哥羅冬生,王佐對弟弟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十六歲那年,王佐走上拜師學裁縫的道路——這也是聽從姐姐王光妹的建議。王佐是個聰明的人,幾年之後便成為當地聞名的裁縫。一把剪刀、一把戒尺伴隨他走遍了湘贛邊界一帶的山山水水。
井岡山獨特的地形使它成為遠近散兵遊勇和土匪嚮往的藏身之地。其中井岡山村的朱孔陽(又稱朱聾子,毛澤東從他的作戰經驗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是當時最大的一支隊伍,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孔陽看中王佐手藝人浪跡天涯的特點,邀請他當水客(即偵探),為他搜集附近土豪的有關情況,王佐欣然從命。
也許是從小生長在土匪常年出沒的井岡山的緣故,也許是從小受盡欺侮、太想出人頭地的緣故,但是,不管什麽原因,反正王佐內心深處確實很羨慕綠林那種殺富濟貧、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把分錢的既豪爽又快活的日子。
袁文才大哭一場,掩埋了母親,帶著正在懷孕的妻子謝梅香和那個不滿七歲的女兒正式投靠到胡亞春門下,擔任了二頭領,成了胡亞春的師爺。
歷史往往會有它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袁文才比作西漢時的大將韓信,那麽,龍超清就是當之無愧的“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歷史悲劇在20世紀20~30年代,在偏僻的井岡山再一次隆重上演,正是龍超清把袁文才引上革命道路,而後來袁文才慘死永新城,又與龍超清有著微妙的關係。不過,問題的癥結所在,源於毛澤東所說的那種邊界特殊的矛盾——土客籍矛盾。
那個年代,有許多的富家子弟投身到革命陣營中,龍超清也是其中之一,並且,據說,他還是趙醒依的學生,他在南昌求學時,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回到寧岡後,龍超清沒有公開他的身份,他與同學劉輝霄組織了一個“文明社”,由於他的出身,他在寧岡是一個很“吃得開”的人物。
正當寧岡縣縣長沈清源為井岡山的土匪大傷腦筋的時候,龍超清看準時機,與他的另一個好友,時任七連連長的王文德自告奮勇去井岡山勸降。
那個時候,為了表示誠意,人們往往赤膊上陣。作為讀書人的龍超清雖然沒有這樣做,但軍人出身的王文德在1922年7月22日這天,確實是打著赤膊與龍超清去與胡亞春、袁文才等人商談條件,並且幾個人結為生死之交。
殺富濟貧的綠林往往善惡不分,但他們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講義氣,而為了保證雙方講義氣,喝血酒,結為生死之交,是最為有效的辦法。所以,龍超清也採取了這個辦法。
一身書卷氣的袁文才受過的愚弄和災難實在太多了,所以,在與縣長沈清源談判時,他提出了條件:馬刀隊受編但不繳槍,並且由政府發給糧餉。
沈清源猶豫不決,龍超清卻全部答應。
但袁文才還不放心,他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他出主意叫胡亞春帶一夥人攜七枝槍留在了井岡山上。
1924年袁文才當上了寧岡縣保衛團長,帶著三十餘人住進了寧岡礱市。
當沈清源為境內土匪招安,太平無事而彈冠相慶時,他沒有想到,後院起火了。
1925年,龍超清與袁文才秘密策劃了起義,將沈清源趕出了寧岡縣境,成立了人民委員會,龍超清為主席,袁文才是負責軍事的常務委員之一。
1927年,全國血雨腥風之時,袁文才和王新亞、王佐等率領各自的農民自衛軍攻進永新縣城,成立了贛西農民自衛軍,袁文才為副總指揮,帶著本部人馬和從永新救出的幾個共產黨人——王懷。劉真、賀子珍等人回到了寧岡。
接下來,袁文才一直蟄伏在寧岡。
裁縫出身的王佐是真正的“座山虎”
說到袁文才就不能不說到王佐,袁文才和王位就如同一個人的左臂和右臂,缺了任何一邊,這個人便成了殘疾。
在井岡山,袁文才和王佐往往以“袁王”並列出現。
筆者第一次接觸到井岡山這段歷史時,聽到“袁王”往往會誤以為“閻王”。而實際上,袁王也確實有點像井岡山上下的閻王爺。在他們的地盤之內,他們基本掌握著生殺大權。
像袁文才一樣,王佐也是當地客籍人的代表人物,他的出身雖不能說是苦大仇深,可也算得上是遭遇坎坷。
王佐幼年喪父,上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兄弟姐妹六人從小寄人籬下,看盡世人的白眼。他曾經與弟弟王鬥嬌隨母親範辰妹流落到井岡山下的一個小鎮——下七,範辰妹雖嫁給了一位當地人,但在涉及到王佐兄弟的歸宿時,當地人堅決不同意將王佐兄弟的名字寫進他們的祖譜之中,認為他們是外來的野種。範辰妹無奈,將兄弟二人帶回,寄放到井岡山羅浮一個小山村小龍坑她的哥哥家中。這一次,是王光妹、王南鬥(王佐乳名)、王鬥嬌三人相依為命。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三人感情特別深,王佐待姐姐王光妹如同待自己的母親,而對王鬥嬌,則完全承擔起了一個兄長應盡的一切責任。王佐出道不久,王鬥嬌在隨他與另一股綠林武裝的火併中不幸送命,王佐用盡一切辦法,終於吞併仇人的武裝並使仇人身首異處,最後用仇人的頭祭奠了弟弟。而這個仇人正是王佐的妻子羅夏英的親哥哥羅冬生,王佐對弟弟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十六歲那年,王佐走上拜師學裁縫的道路——這也是聽從姐姐王光妹的建議。王佐是個聰明的人,幾年之後便成為當地聞名的裁縫。一把剪刀、一把戒尺伴隨他走遍了湘贛邊界一帶的山山水水。
井岡山獨特的地形使它成為遠近散兵遊勇和土匪嚮往的藏身之地。其中井岡山村的朱孔陽(又稱朱聾子,毛澤東從他的作戰經驗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是當時最大的一支隊伍,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孔陽看中王佐手藝人浪跡天涯的特點,邀請他當水客(即偵探),為他搜集附近土豪的有關情況,王佐欣然從命。
也許是從小生長在土匪常年出沒的井岡山的緣故,也許是從小受盡欺侮、太想出人頭地的緣故,但是,不管什麽原因,反正王佐內心深處確實很羨慕綠林那種殺富濟貧、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把分錢的既豪爽又快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