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是瀏陽河邊一座美麗的小城,知道瀏陽的人可能很大程度上源於(瀏陽河)這首優美的歌曲。其實,瀏陽還有她更值得驕傲的地方,著名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王震、楊勇、李誌民等就誕生於此。
宋任窮也是瀏陽人。作為瀏陽工農義勇隊的一員,宋任窮參加了秋收起義,在江西銅鼓被編入第三團。但起義爆發後,隊伍中卻沒有看到他的身影。
原來,還在起義爆發之前,宋任窮就奉瀏陽縣委同時也是三團黨委之命,從銅鼓出發,前往南昌找江西省委請示部隊下一步行動去了。十八歲的宋任窮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到大城市,外麵的世界在他眼裏又陌生又新奇。但他無暇細看,隨江西省委交通員在南昌城一個小巷子裏找到了省委書記江澤楷和劉士奇。
幾年以後,江澤楷追隨陳獨秀,被開除黨籍;而劉士奇後來擔任贛西特委書記,由於中央“左”傾路線所致而被免職到了上海,後又到了鄂豫皖根據地,最終被張國燾殺害。
當時,江澤楷給了宋任窮一封用藥水密寫的信,沒有告訴宋任窮內容,隻對他說:“你們在蓮花廳一帶行動,寧岡縣有我們黨的武裝,有幾十枝槍,其他的事,信上都寫了。”
宋任窮把信藏在一大堆廢紙裏,趕回銅鼓縣城時,起義隊伍已不知去向。宋任窮按照原先的約定,在蓮花縣境內的陳家坊找到了部隊。
宋任窮在此之前沒有見過毛澤東,當他離開銅鼓前往南昌時,毛澤東正在從安源去銅鼓的路上躲避民團的搜查。一到蓮花,宋任窮便將信直接交到了部隊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手中。
信的內容一直是一個謎。汪澤楷沒有說,宋任窮也不便多問,而唯一收信人毛澤東看完信後也沒有傳達。但我們可以推斷出,信中內容一定包括汪澤楷對宋任窮所講的話的內容,而且,毛澤東也從這封信中得到了某種支持。所以,接到宋任窮送的信後,毛澤東便馬上帶著部隊向著更偏僻的山溝溝裏開去。
1988年5月,宋任窮上將再次登上井岡山,我們懷著即將揭穿謎底的興奮訪問了他並詢問那封信的內容。老將軍的回答讓我們既遺憾又滿意。他說:
“當時我隻負責把信送到毛澤東同誌手中,雖然當時我還不是共產黨員,但黨的紀律我還是知道的。省委負責同誌沒有跟我說信的內容,我當然不便多問。由於我當時職務較低,也無從知道信的內容。但我從此之後就一直跟著毛澤東同誌幹革命,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第二章 兵到井岡
“三灣來了毛司令”
在井岡山區流傳的許多歌謠中,有一首這樣唱道:
三灣降了北鬥星,
滿山遍野通通明。
一九二七那一年,
三灣來了毛司令。
三灣來了毛司令,
帶來工農子弟兵。
紅旗飄飄進三灣,
九隴山溝鬧革命。
三灣,是江西永新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毛澤東接到宋任窮送來的信後,他信心百倍地帶著部隊進入了這寧靜而偏僻的小山村,對部隊進行了他思考已久的整編,軍史上稱為三灣改編。
自從起義以來,毛澤東看到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隊屢戰屢敗,特別經過蘆溪一戰,盧德銘如大樹倒地。用後來某些人回憶的說法,部隊已成“驚弓之鳥”。一些人悄悄扔下槍,不辭而別,而隊伍前前後後此起彼伏不斷傳來傷病員痛苦的呻吟,其中夾雜著軍官鞭打士兵的刺耳的皮鞭聲。
毛澤東眉頭緊蹙到9月29日的三灣,終於放開手腳,施展了一係列大動作。
首先,隻剩七八百人的隊伍幹脆改成團的建製,軍旗上的字樣改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陳浩擔任團長,在文家市會議上助了毛澤東一臂之力的宛希先擔任政治部主任。團以下隻設兩個營和特務連、衛生隊、輜重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別的軍隊從來沒有過的編製——軍官隊。
毛澤東是有他的長遠打算的。一方麵,軍官隊在以後的擴紅運動中為迅速建立一支強大的紅軍部隊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麵,一些帶有軍閥作風的!日式軍官可以很好地在這裏洗洗腦。
餘灑度終於在毛澤東麵前徹底敗下陣來。他的師長被“改”掉了,成了軍官隊中普通的一員,不過,他仍然擔任前敵委員會委員的職務。
有一篇回憶文章,講到三灣改編的情景,其觀點不為我們所取,但其中的一段描繪,仍不失其逼真並且幽默。
毛澤東先生望望四麵圍緊的高山,想想地上生不出多少東西,因此決議再行改編,遣散傷、病官兵,師長、副師長以及團長的,通通作了前敵委員會的委員。部隊編為一團,以陳浩為團長。新選的前敵委員們,尤其是今天以前的餘師長站在旁邊,麵紅耳赤地圓睜著眼,望著地下。
部隊在蘆溪時,前委跟著師長跑,因此才會有總指揮的犧牲,部隊的減員。三灣改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便是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
在此之前,黨的組織在團一級,改編以後,支部建在連上,營以上設黨委,班設黨小組,並在連以上派黨代表,全軍歸前委統一領導,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從此以後,人民軍隊的領導權牢牢地掌握在黨的手中。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有一句著名的話,道破天機:“紅軍之所以艱難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
宋任窮也是瀏陽人。作為瀏陽工農義勇隊的一員,宋任窮參加了秋收起義,在江西銅鼓被編入第三團。但起義爆發後,隊伍中卻沒有看到他的身影。
原來,還在起義爆發之前,宋任窮就奉瀏陽縣委同時也是三團黨委之命,從銅鼓出發,前往南昌找江西省委請示部隊下一步行動去了。十八歲的宋任窮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到大城市,外麵的世界在他眼裏又陌生又新奇。但他無暇細看,隨江西省委交通員在南昌城一個小巷子裏找到了省委書記江澤楷和劉士奇。
幾年以後,江澤楷追隨陳獨秀,被開除黨籍;而劉士奇後來擔任贛西特委書記,由於中央“左”傾路線所致而被免職到了上海,後又到了鄂豫皖根據地,最終被張國燾殺害。
當時,江澤楷給了宋任窮一封用藥水密寫的信,沒有告訴宋任窮內容,隻對他說:“你們在蓮花廳一帶行動,寧岡縣有我們黨的武裝,有幾十枝槍,其他的事,信上都寫了。”
宋任窮把信藏在一大堆廢紙裏,趕回銅鼓縣城時,起義隊伍已不知去向。宋任窮按照原先的約定,在蓮花縣境內的陳家坊找到了部隊。
宋任窮在此之前沒有見過毛澤東,當他離開銅鼓前往南昌時,毛澤東正在從安源去銅鼓的路上躲避民團的搜查。一到蓮花,宋任窮便將信直接交到了部隊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手中。
信的內容一直是一個謎。汪澤楷沒有說,宋任窮也不便多問,而唯一收信人毛澤東看完信後也沒有傳達。但我們可以推斷出,信中內容一定包括汪澤楷對宋任窮所講的話的內容,而且,毛澤東也從這封信中得到了某種支持。所以,接到宋任窮送的信後,毛澤東便馬上帶著部隊向著更偏僻的山溝溝裏開去。
1988年5月,宋任窮上將再次登上井岡山,我們懷著即將揭穿謎底的興奮訪問了他並詢問那封信的內容。老將軍的回答讓我們既遺憾又滿意。他說:
“當時我隻負責把信送到毛澤東同誌手中,雖然當時我還不是共產黨員,但黨的紀律我還是知道的。省委負責同誌沒有跟我說信的內容,我當然不便多問。由於我當時職務較低,也無從知道信的內容。但我從此之後就一直跟著毛澤東同誌幹革命,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第二章 兵到井岡
“三灣來了毛司令”
在井岡山區流傳的許多歌謠中,有一首這樣唱道:
三灣降了北鬥星,
滿山遍野通通明。
一九二七那一年,
三灣來了毛司令。
三灣來了毛司令,
帶來工農子弟兵。
紅旗飄飄進三灣,
九隴山溝鬧革命。
三灣,是江西永新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毛澤東接到宋任窮送來的信後,他信心百倍地帶著部隊進入了這寧靜而偏僻的小山村,對部隊進行了他思考已久的整編,軍史上稱為三灣改編。
自從起義以來,毛澤東看到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隊屢戰屢敗,特別經過蘆溪一戰,盧德銘如大樹倒地。用後來某些人回憶的說法,部隊已成“驚弓之鳥”。一些人悄悄扔下槍,不辭而別,而隊伍前前後後此起彼伏不斷傳來傷病員痛苦的呻吟,其中夾雜著軍官鞭打士兵的刺耳的皮鞭聲。
毛澤東眉頭緊蹙到9月29日的三灣,終於放開手腳,施展了一係列大動作。
首先,隻剩七八百人的隊伍幹脆改成團的建製,軍旗上的字樣改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陳浩擔任團長,在文家市會議上助了毛澤東一臂之力的宛希先擔任政治部主任。團以下隻設兩個營和特務連、衛生隊、輜重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別的軍隊從來沒有過的編製——軍官隊。
毛澤東是有他的長遠打算的。一方麵,軍官隊在以後的擴紅運動中為迅速建立一支強大的紅軍部隊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麵,一些帶有軍閥作風的!日式軍官可以很好地在這裏洗洗腦。
餘灑度終於在毛澤東麵前徹底敗下陣來。他的師長被“改”掉了,成了軍官隊中普通的一員,不過,他仍然擔任前敵委員會委員的職務。
有一篇回憶文章,講到三灣改編的情景,其觀點不為我們所取,但其中的一段描繪,仍不失其逼真並且幽默。
毛澤東先生望望四麵圍緊的高山,想想地上生不出多少東西,因此決議再行改編,遣散傷、病官兵,師長、副師長以及團長的,通通作了前敵委員會的委員。部隊編為一團,以陳浩為團長。新選的前敵委員們,尤其是今天以前的餘師長站在旁邊,麵紅耳赤地圓睜著眼,望著地下。
部隊在蘆溪時,前委跟著師長跑,因此才會有總指揮的犧牲,部隊的減員。三灣改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便是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
在此之前,黨的組織在團一級,改編以後,支部建在連上,營以上設黨委,班設黨小組,並在連以上派黨代表,全軍歸前委統一領導,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從此以後,人民軍隊的領導權牢牢地掌握在黨的手中。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有一句著名的話,道破天機:“紅軍之所以艱難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