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麽不去搶?
這反應是在郭岱君意料中的事,畢竟就算她自己,在了解匍匐種中勞斯萊斯這一概念之前,也不覺得一條葡萄種手鐲竟然那麽值錢。
“貴嗎?不識貨的同行麻煩先去了解一下葡萄種中勞斯萊斯這一概念再決定要不要來參與。”
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她很淡定地在群裏回了這麽一句。
放料群裏頓時就安靜了。
好一陣子都沒人再吱聲。
很顯然,幾乎絕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啥是葡萄種中勞斯萊斯這一概念。
這很正常,畢竟那一概念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在那個時候,群裏的絕大部分同行根本都還沒入行,年輕一點的甚至都還沒出生,而在那之後,市麵上又再也沒有那樣的頂級葡萄種翡翠成品出現,這概念自然也就斷了。
但也不是一個知道的都沒有。
“小郭,你的意思是說,這手鐲的料子是出自四十多年前的麻灣場口?”
過了好一會,終於有人發聲了。
發聲的竟然是早已被魏陽拉入了群,但卻從未出過聲的崔傳雄。
很顯然,整個坪洲入行最早的他也知曉那條天價葡萄種手鐲的存在。
這倒是替郭岱君省了不少事,她連忙恭敬地回道:“是的,崔老。”
“你確定?”
崔傳雄卻又追問了這麽一句。
如果是別人如此質疑,郭岱君還未必搭理,但崔傳雄的質疑她肯定是不能置之不理的,於是連忙很詳細地回道:“確定加肯定,料子是魏總從雲南拉回來的,絕對是四十年前的老料子,料子的具體來源老李也可以證明。”
不僅如此,她還又加了一句:“還有,夫人也鑒定過了,料子確實是出自麻灣場口,如假包賠。”
為了打消崔傳雄的疑慮,她還不惜拉上了三個重量級人物來當人證。
這可不得了。
因為是同行放料群,因此群裏的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是以真實身份而非匿名存在,名字前麵甚至還標注有具體的身份或公司名,誰是誰一清二楚,至於郭岱君拉上的三個重量級人物,群裏的人也很清楚她指的是誰。
魏總就不必說了,肯定是指魏陽,群裏的大boss級人物。
老李也不必說,這群一建立,李木梓第一時間就進來了,盡管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在潛水,但群裏的人都知道,他既是魏陽的準嶽父,也是坪洲珠寶協會的會長,同樣是群裏的重量級人物。
至於夫人……
大家當然也知道指的是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歐陽女士。
歐陽女士其實是在她這次來坪洲,並且決定在坪洲定居之後,才被郭岱君拉進群的,但郭岱君在第一時間就在群裏告知過大家,這是業界權威歐陽女士,弄得當時就炸過一次群。
自那之後,大家就知道夫人就是特指歐陽女士。
現如今,郭岱君為了證明這塊料子是如假包換的出自四十年前的麻灣場口,不惜把群裏最為重量級的人物都推了出來當人證,這能假得了?
更可信的來了。
“老崔,這個假不了的,這塊料子,還有小郭上次拍的那些手鐲,其實都是魏陽師門前輩三十多年前在緬甸收回來的老料子,來源一清二楚。”
關鍵時刻,一直在潛水的李木梓也終於出聲了,親自來證明這塊料子的真實性,並且還順帶指出,前幾次大家拍的那些,其實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老料子。
準確的出處是魏陽的師門前輩。
這下群裏一下又炸鍋了。
老李一出聲,原本還算安靜的群裏瞬間就有很多人冒泡了,有起哄的,有套近乎的,有拍馬屁的,很多人開始在李木梓和崔傳雄麵前刷存在感。
當然,大部分人更關心的是葡萄種中勞斯萊斯的概念,既然料子的來源應該是假不了,那趕緊弄清楚這一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崔老,啥是葡萄種中勞斯萊斯,您能不能給大家好好說叨說叨?”
有跟崔傳雄關係熟一點的直接在群裏問起了他。
“是這樣的,好像是在八零年,在帕敢場區一個叫麻灣的地方新發型了一個不大的翡翠場口,這個場口所產的翡翠種水並不算特別高,但基本上都帶色,而且是那種看起來特別清新的底色,就像新剝的葡萄肉一樣……”
崔傳雄不厭其煩地在群裏講述了起來。
盡管因為年齡的關係,他輸入得很慢,但講解得卻是特別詳細。
畢竟是在這一行幹了五十多年的老人,他對麻灣場口所產葡萄種翡翠也了解得特別清楚,於是他費了好一會功夫,把麻灣場口所產葡萄種翡翠的特點、難能可貴之處都講了個通透。
其中自然沒漏掉麻灣場口僅挖掘了半年就絕礦這一關鍵點,最後更是重點提到了81年在香港拍出了200萬港幣天價的頂級葡萄種手鐲。
臨末還沒忘記加上一句:“這事當年國內的很多媒體也廣泛報道了,現在大家去網上搜一搜,說不定還能搜到相關的信息。”
群內很快又鴉雀無聲。
不用說,大家應該都是去網上搜相關新聞報道去了,畢竟八零年的兩百萬在所有人眼裏都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天價,大家都很難相信一條葡萄種手鐲竟然能賣那麽貴,自然得親自去印證一番。
隻是這信息能查到嗎?
畢竟那是上世紀八一年所發生的事,在那個時候國內連最原始的個人電腦8086都還沒幾台,真正的互聯網更是還要等到十幾年之後才會誕生,網上能有這一信息的存在?
這是不必擔心的。
盡管事情是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發生的,可新聞媒體一向都有將重要新聞歸類存檔的習慣,然後等互聯網普及之後,又會將那些過去的重要新聞搬上網以供大家查閱。
其中就包括這一條。
事實上,郭岱君自己就已經查過了,盡管不算多,但仔細找找,還是能找到好幾條的。
“我去,竟然是真的,81年的200萬港幣,擱到現在得相當於多少錢啊?”
群裏很快就有人出聲了。
顯然也查到了相關信息,然後趕緊回來炸群了。
“差不多相當於一到兩個小目標。”
“天哪,一條葡萄種手鐲竟然可以賣這麽貴!”
……
群裏確實又炸了。
這反應是在郭岱君意料中的事,畢竟就算她自己,在了解匍匐種中勞斯萊斯這一概念之前,也不覺得一條葡萄種手鐲竟然那麽值錢。
“貴嗎?不識貨的同行麻煩先去了解一下葡萄種中勞斯萊斯這一概念再決定要不要來參與。”
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她很淡定地在群裏回了這麽一句。
放料群裏頓時就安靜了。
好一陣子都沒人再吱聲。
很顯然,幾乎絕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啥是葡萄種中勞斯萊斯這一概念。
這很正常,畢竟那一概念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在那個時候,群裏的絕大部分同行根本都還沒入行,年輕一點的甚至都還沒出生,而在那之後,市麵上又再也沒有那樣的頂級葡萄種翡翠成品出現,這概念自然也就斷了。
但也不是一個知道的都沒有。
“小郭,你的意思是說,這手鐲的料子是出自四十多年前的麻灣場口?”
過了好一會,終於有人發聲了。
發聲的竟然是早已被魏陽拉入了群,但卻從未出過聲的崔傳雄。
很顯然,整個坪洲入行最早的他也知曉那條天價葡萄種手鐲的存在。
這倒是替郭岱君省了不少事,她連忙恭敬地回道:“是的,崔老。”
“你確定?”
崔傳雄卻又追問了這麽一句。
如果是別人如此質疑,郭岱君還未必搭理,但崔傳雄的質疑她肯定是不能置之不理的,於是連忙很詳細地回道:“確定加肯定,料子是魏總從雲南拉回來的,絕對是四十年前的老料子,料子的具體來源老李也可以證明。”
不僅如此,她還又加了一句:“還有,夫人也鑒定過了,料子確實是出自麻灣場口,如假包賠。”
為了打消崔傳雄的疑慮,她還不惜拉上了三個重量級人物來當人證。
這可不得了。
因為是同行放料群,因此群裏的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是以真實身份而非匿名存在,名字前麵甚至還標注有具體的身份或公司名,誰是誰一清二楚,至於郭岱君拉上的三個重量級人物,群裏的人也很清楚她指的是誰。
魏總就不必說了,肯定是指魏陽,群裏的大boss級人物。
老李也不必說,這群一建立,李木梓第一時間就進來了,盡管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在潛水,但群裏的人都知道,他既是魏陽的準嶽父,也是坪洲珠寶協會的會長,同樣是群裏的重量級人物。
至於夫人……
大家當然也知道指的是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歐陽女士。
歐陽女士其實是在她這次來坪洲,並且決定在坪洲定居之後,才被郭岱君拉進群的,但郭岱君在第一時間就在群裏告知過大家,這是業界權威歐陽女士,弄得當時就炸過一次群。
自那之後,大家就知道夫人就是特指歐陽女士。
現如今,郭岱君為了證明這塊料子是如假包換的出自四十年前的麻灣場口,不惜把群裏最為重量級的人物都推了出來當人證,這能假得了?
更可信的來了。
“老崔,這個假不了的,這塊料子,還有小郭上次拍的那些手鐲,其實都是魏陽師門前輩三十多年前在緬甸收回來的老料子,來源一清二楚。”
關鍵時刻,一直在潛水的李木梓也終於出聲了,親自來證明這塊料子的真實性,並且還順帶指出,前幾次大家拍的那些,其實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老料子。
準確的出處是魏陽的師門前輩。
這下群裏一下又炸鍋了。
老李一出聲,原本還算安靜的群裏瞬間就有很多人冒泡了,有起哄的,有套近乎的,有拍馬屁的,很多人開始在李木梓和崔傳雄麵前刷存在感。
當然,大部分人更關心的是葡萄種中勞斯萊斯的概念,既然料子的來源應該是假不了,那趕緊弄清楚這一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崔老,啥是葡萄種中勞斯萊斯,您能不能給大家好好說叨說叨?”
有跟崔傳雄關係熟一點的直接在群裏問起了他。
“是這樣的,好像是在八零年,在帕敢場區一個叫麻灣的地方新發型了一個不大的翡翠場口,這個場口所產的翡翠種水並不算特別高,但基本上都帶色,而且是那種看起來特別清新的底色,就像新剝的葡萄肉一樣……”
崔傳雄不厭其煩地在群裏講述了起來。
盡管因為年齡的關係,他輸入得很慢,但講解得卻是特別詳細。
畢竟是在這一行幹了五十多年的老人,他對麻灣場口所產葡萄種翡翠也了解得特別清楚,於是他費了好一會功夫,把麻灣場口所產葡萄種翡翠的特點、難能可貴之處都講了個通透。
其中自然沒漏掉麻灣場口僅挖掘了半年就絕礦這一關鍵點,最後更是重點提到了81年在香港拍出了200萬港幣天價的頂級葡萄種手鐲。
臨末還沒忘記加上一句:“這事當年國內的很多媒體也廣泛報道了,現在大家去網上搜一搜,說不定還能搜到相關的信息。”
群內很快又鴉雀無聲。
不用說,大家應該都是去網上搜相關新聞報道去了,畢竟八零年的兩百萬在所有人眼裏都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天價,大家都很難相信一條葡萄種手鐲竟然能賣那麽貴,自然得親自去印證一番。
隻是這信息能查到嗎?
畢竟那是上世紀八一年所發生的事,在那個時候國內連最原始的個人電腦8086都還沒幾台,真正的互聯網更是還要等到十幾年之後才會誕生,網上能有這一信息的存在?
這是不必擔心的。
盡管事情是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發生的,可新聞媒體一向都有將重要新聞歸類存檔的習慣,然後等互聯網普及之後,又會將那些過去的重要新聞搬上網以供大家查閱。
其中就包括這一條。
事實上,郭岱君自己就已經查過了,盡管不算多,但仔細找找,還是能找到好幾條的。
“我去,竟然是真的,81年的200萬港幣,擱到現在得相當於多少錢啊?”
群裏很快就有人出聲了。
顯然也查到了相關信息,然後趕緊回來炸群了。
“差不多相當於一到兩個小目標。”
“天哪,一條葡萄種手鐲竟然可以賣這麽貴!”
……
群裏確實又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