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種堪稱極品的頂級紅黃翡竟然隻有在老爺子這裏大量存在!
在確定了這一消息之後,魏陽的心情反而變得沉重了起來。
無它,這批極品紅黃翡雖然因為稀有而愈發珍貴,但卻是用人命換來的,絕對稱得上是真正的血色翡翠,作為一個還算有同情心的人,他當然不可能因此反而沾沾自喜。
不過還好,作為業內人士,他當然清楚,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翡翠采礦向來就不是一件安全的事,哪怕到了已普遍采用機械化開采的現在,還是會因為塌方、水淹等因素而事故頻發,每年都會吞噬不少的人命。
說句不好聽一點的,珍貴無比的翡翠就是拿大把大把的人命換來的。
因此,在稍稍同情過後,他的思維開始跳躍。
以後有機會,要不要把那些還深埋於地下的極品紅黃翡給開采出來?
一個新的念頭也從他心底冒了出來。
這很正常,畢竟要不了多久,他就將赴緬甸跟林大恩協商合作開礦的事,盡管此去是為了替老爺子複仇,可一旦複仇完成之後,他還是希望能把礦繼續開下去的。
畢竟他就是做翡翠的,掌握真正的源頭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從開礦的角度來說,開采一處注定能盛產大量優質翡翠的礦藏,原本開采十處品質一般的礦藏要劃算得多。
成本也不是問題。
在過去,在現代機械化尚未大量普及的年代,想要把深埋於地底下兩三百米的翡翠開采出來確實困難,成本也不劃算。
可是在連山都能移的現在,在確保投入能有回報的前提下,把地表覆蓋層挖走也是沒太大問題的,並且還不必再擔心必須得用人命去填。
位置也是現成的。
他清楚地記得,在老爺子繪製的緬甸翡翠礦藏分布圖上,就清晰地標記了緬甸霧露河從古到今的變化和走向。
其中在達馬坎礦區那一片,古河道明顯就在現有的達馬坎礦區之外的邊緣處,離現有的河道相隔相當於,二者之間是一個地勢相對平坦的小衝積平原。
從河道走勢來看,古河道是又彎又急,現河道卻相對平緩,由此說明,在古河道和現河道之間的一大片衝積平原其實都有翡翠礦藏的存在,隻不過越靠近古河道就埋得越深。
這也就意味著,隻要地買得足夠大,就不必擔心翡翠的產量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可以分攤成本的。
這絕對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結論出來了。
但魏陽也意識到,這題跑得實在是有點遠,於是立即收攏思緒,重新把關注點放回眼前的藏料上麵來。
既然已經把老爺子喚醒了,那他得充分利用這一機會,跟老爺子一起把麵前的這些藏料全都過一遍,把某些料子的來曆問個清楚,以及把不懂的問題問個明白。
“這世上還有沒有比這更好的紅黃翡存在?”
他又問出了一個貪婪的問題。
很顯然,他覺得高冰的紅黃翡還不算真正的頂級。
“這你就死心吧,二次成礦的話,能到高冰已經到了極致,想要到玻璃的話基本不可能。”
老爺子卻無情地回道。
其實魏陽這個問題確實問得有些過於貪婪了,不貪心的話,他隻需細細想一想就有答案。
之前老爺子就跟他跟他講過,決定一塊翡翠原石最終品質的有兩大因素,分別是原生礦及二次成礦。
如果原生礦的品質不夠高,分子間距不夠致密的話,在漫長的二次成礦過程中,因為低溫高壓的原因,分子間距是可以被適當壓縮的。
還有,外來元素的滲入,也是可以填充分子間的空隙,從而使原石的種水得以提升的,比如說鐵離子的滲入就形成種水更高的紅黃翡,而其它元素則可能形成種水更高的卯水、老油青等。
但有一點,假如原生礦品質足夠高,因分子間距已足夠緊密的話,分子間距很難再被壓縮了不說,其它元素也很難滲入,從而使翡翠原石很難通過二次成礦過程對它有質的提升。
也就是說,想要通過二次成礦過程獲得玻璃種翡翠原石基本上不可能。
確實貪心了!
魏陽嗬嗬一笑,開始把注意力轉向下一個小櫃子。
接下來的原石倒是沒怎麽顛覆他的認知了。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些原石不夠極品或珍貴,相反,它們反而比前麵那些料子更為值錢。
真正的色料來了。
前麵出現的是紫翡。
後麵出現的是綠翠。
不管是紫翡,還是綠翠,種水基本都是高冰起步,並且玻璃種所占比例更大。
高冰的話,顏色相對更為濃鬱,因此在市場價值上未必輸給同色標的玻璃種色料。
至於顏色,當然又是包羅萬象,紫色從淡紫到藍紫再到妖紫,以及粉紫、紅紫都一應俱全,同樣,綠色也是從豆綠到陽綠無所不有,個別甚至局部到了帝王綠。
毫不誇張地說,這其中隨便一塊放到市麵上都價值不菲,單價至少千萬起步甚至過億。
隻不過魏陽對高品質的色料已經習以為常了,並且又不是市麵上已經絕跡的貨,因此他勉強能做到波瀾不驚。
色料過後則是多彩料子。
開始是黃加綠,接著是福祿壽三彩,再接著是福祿壽喜,到最後的福祿壽喜財……
一塊塊種水至少是冰種打底,高冰也不罕見,個別局部甚至到了玻璃。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料子隨便漏一塊出去,都能讓雕刻師們趨之若鶩,連李春江那樣的頂級大師都不能免俗。
對魏陽來說,多彩料子也是他藏品裏較為稀缺的一種,但畢竟沒有超出他的認知範圍,因此他還是波瀾不驚地很快就把它們過了一遍。
隻剩下最後兩個小櫃子了。
激動人心的時刻也終於到了。
在打開這兩個小櫃子前,魏陽終於按捺不住地問道:“被你點過名的那些料子全都藏在這兩個小櫃子裏麵?”
“你說呢?”
老爺子卻拽拽地回了這麽一句。
在確定了這一消息之後,魏陽的心情反而變得沉重了起來。
無它,這批極品紅黃翡雖然因為稀有而愈發珍貴,但卻是用人命換來的,絕對稱得上是真正的血色翡翠,作為一個還算有同情心的人,他當然不可能因此反而沾沾自喜。
不過還好,作為業內人士,他當然清楚,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翡翠采礦向來就不是一件安全的事,哪怕到了已普遍采用機械化開采的現在,還是會因為塌方、水淹等因素而事故頻發,每年都會吞噬不少的人命。
說句不好聽一點的,珍貴無比的翡翠就是拿大把大把的人命換來的。
因此,在稍稍同情過後,他的思維開始跳躍。
以後有機會,要不要把那些還深埋於地下的極品紅黃翡給開采出來?
一個新的念頭也從他心底冒了出來。
這很正常,畢竟要不了多久,他就將赴緬甸跟林大恩協商合作開礦的事,盡管此去是為了替老爺子複仇,可一旦複仇完成之後,他還是希望能把礦繼續開下去的。
畢竟他就是做翡翠的,掌握真正的源頭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從開礦的角度來說,開采一處注定能盛產大量優質翡翠的礦藏,原本開采十處品質一般的礦藏要劃算得多。
成本也不是問題。
在過去,在現代機械化尚未大量普及的年代,想要把深埋於地底下兩三百米的翡翠開采出來確實困難,成本也不劃算。
可是在連山都能移的現在,在確保投入能有回報的前提下,把地表覆蓋層挖走也是沒太大問題的,並且還不必再擔心必須得用人命去填。
位置也是現成的。
他清楚地記得,在老爺子繪製的緬甸翡翠礦藏分布圖上,就清晰地標記了緬甸霧露河從古到今的變化和走向。
其中在達馬坎礦區那一片,古河道明顯就在現有的達馬坎礦區之外的邊緣處,離現有的河道相隔相當於,二者之間是一個地勢相對平坦的小衝積平原。
從河道走勢來看,古河道是又彎又急,現河道卻相對平緩,由此說明,在古河道和現河道之間的一大片衝積平原其實都有翡翠礦藏的存在,隻不過越靠近古河道就埋得越深。
這也就意味著,隻要地買得足夠大,就不必擔心翡翠的產量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可以分攤成本的。
這絕對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結論出來了。
但魏陽也意識到,這題跑得實在是有點遠,於是立即收攏思緒,重新把關注點放回眼前的藏料上麵來。
既然已經把老爺子喚醒了,那他得充分利用這一機會,跟老爺子一起把麵前的這些藏料全都過一遍,把某些料子的來曆問個清楚,以及把不懂的問題問個明白。
“這世上還有沒有比這更好的紅黃翡存在?”
他又問出了一個貪婪的問題。
很顯然,他覺得高冰的紅黃翡還不算真正的頂級。
“這你就死心吧,二次成礦的話,能到高冰已經到了極致,想要到玻璃的話基本不可能。”
老爺子卻無情地回道。
其實魏陽這個問題確實問得有些過於貪婪了,不貪心的話,他隻需細細想一想就有答案。
之前老爺子就跟他跟他講過,決定一塊翡翠原石最終品質的有兩大因素,分別是原生礦及二次成礦。
如果原生礦的品質不夠高,分子間距不夠致密的話,在漫長的二次成礦過程中,因為低溫高壓的原因,分子間距是可以被適當壓縮的。
還有,外來元素的滲入,也是可以填充分子間的空隙,從而使原石的種水得以提升的,比如說鐵離子的滲入就形成種水更高的紅黃翡,而其它元素則可能形成種水更高的卯水、老油青等。
但有一點,假如原生礦品質足夠高,因分子間距已足夠緊密的話,分子間距很難再被壓縮了不說,其它元素也很難滲入,從而使翡翠原石很難通過二次成礦過程對它有質的提升。
也就是說,想要通過二次成礦過程獲得玻璃種翡翠原石基本上不可能。
確實貪心了!
魏陽嗬嗬一笑,開始把注意力轉向下一個小櫃子。
接下來的原石倒是沒怎麽顛覆他的認知了。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些原石不夠極品或珍貴,相反,它們反而比前麵那些料子更為值錢。
真正的色料來了。
前麵出現的是紫翡。
後麵出現的是綠翠。
不管是紫翡,還是綠翠,種水基本都是高冰起步,並且玻璃種所占比例更大。
高冰的話,顏色相對更為濃鬱,因此在市場價值上未必輸給同色標的玻璃種色料。
至於顏色,當然又是包羅萬象,紫色從淡紫到藍紫再到妖紫,以及粉紫、紅紫都一應俱全,同樣,綠色也是從豆綠到陽綠無所不有,個別甚至局部到了帝王綠。
毫不誇張地說,這其中隨便一塊放到市麵上都價值不菲,單價至少千萬起步甚至過億。
隻不過魏陽對高品質的色料已經習以為常了,並且又不是市麵上已經絕跡的貨,因此他勉強能做到波瀾不驚。
色料過後則是多彩料子。
開始是黃加綠,接著是福祿壽三彩,再接著是福祿壽喜,到最後的福祿壽喜財……
一塊塊種水至少是冰種打底,高冰也不罕見,個別局部甚至到了玻璃。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料子隨便漏一塊出去,都能讓雕刻師們趨之若鶩,連李春江那樣的頂級大師都不能免俗。
對魏陽來說,多彩料子也是他藏品裏較為稀缺的一種,但畢竟沒有超出他的認知範圍,因此他還是波瀾不驚地很快就把它們過了一遍。
隻剩下最後兩個小櫃子了。
激動人心的時刻也終於到了。
在打開這兩個小櫃子前,魏陽終於按捺不住地問道:“被你點過名的那些料子全都藏在這兩個小櫃子裏麵?”
“你說呢?”
老爺子卻拽拽地回了這麽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