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屋子的高品質大料到底價值幾何?
在把幾乎所有的料子都看了個遍之後,李木梓商人本色萌發,忍不住悄咪咪地估起值來。
保守估計十五億起步!
這還是按原石來計算的價格。
假如把它們切成片料,甚至壓成手鐲一點一點往外放的話,那價值不知還要增加多少。
可惜了,這麽多好料子,竟然要落入魏陽師爺之手,要是能到魏陽手裏該有多少啊?
他忍不住替魏陽惋惜了起來。
而在他看料子時,劉老三已經抽空出去了一趟,並且很快就拿著兩個陳舊的本子進來,來到了魏陽麵前,詢問道:“魏總,要不咱們先把這些大料子核對一下?”
“也行。”
魏陽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劉老三立馬就翻開了其中的一個本子。
這是那種八九十年代最為典型的硬皮薄筆記本,隨著劉老三的翻閱,能明顯看到,大半個筆記本都記滿了文字、數字和符號,甚至還有塗抹之類的,看起來稍稍有點淩亂。
劉老三徑直把它翻到了記有數字和符號的最後幾頁,指著其中一頁的開頭說:“您看,這是您……前輩最後一次回來時留給我的底單,其中大部分料子都已經賣掉了。
“賣掉了的料子在這個本子上我已經劃掉了,具體的售價我登記在另一個本子上,您核對一下。”
很明顯,他還是有些難以在嚴老師和魏陽兩個身份之間進行無縫切換,也好在事情交代得還算清楚。
魏陽則抑製住好奇心接過了本子。
他其實是沒什麽心思細細核對的,畢竟料子是老爺子的不說,並且還過去那麽多年了,核對來核對去,就算出現了差錯,少了料子之類的他又能拿劉老三怎麽著?
因此在他看來,這一核對過程其實是沒太大意義的,更何況從劉老三的表現來看,明顯是問心無愧?
隻不過既然他現在是老爺子和魏陽的結合體,那就象征性地走個流程,來替劉老三證明他的清白吧。
於是他裝模作樣地看了起來。
但很快他卻被本子上的記錄給吸引住了。
記錄並不複雜,每一行記錄對應的應該是一塊料子,內容包括編號、料子名、場口、重量、底價等,部分記錄還有少量文字備注。
讓魏陽感興趣的是其中的標價及被劃掉的那些記錄。
比如說,其中一條記錄標記的是一塊重量為346公斤的木那場口冰種高品質墨翠,它的底價竟然隻定了35萬。
這是啥概念?
對應編號,他能確定,這是在場三塊墨翠裏品質最高的那塊,種水實際上局部達到了高冰種,黑度、透度、底妝都相當好,相當部分位置都能直接磨戒麵的那種。
這塊料子假如放到現在來賣,光是賣料子就至少價值1.5個億。
而在那時,僅僅隻賣35萬,並且還沒人要。
天哪,那時的墨翠那麽不值錢嗎?
他差點被這一低價給驚呆了。
而類似的低價記錄還有很多,再比如說那塊高冰種的茅台白料子,記錄上的重量為296公斤,標記是冰種無色高品質翡翠,底價僅為40萬。
放到現在,這塊料子至少能賣兩個億。
如此巨大的價差簡直毀三觀。
當然,也有差距沒那麽大的。
比如說本子上劃掉的一條記錄,是一塊重量為153公斤的糯化種蘋果綠滿色料子,它的底價卻高達128萬,放到現在,估計也就能賣個三四千萬,扣除物價指數,並沒有升值太多,甚至還有可能要虧一點。
看來那個年代確實還是色料更值錢也更吃香!
他忍不住感慨道。
也確實如此,從本子上來看,被賣掉的料子還是挺多的,其中以色料居多,至於不帶色的,基本上都是因為品質不夠高的原因被低價賤賣。
“您看……數量能對得上嗎?要不要一一核對一下?”
正當他看得正入神時,劉老三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出聲詢問道。
數量應該是對得上的。
畢竟這屋子裏總共也就三十多份大料子,魏陽稍稍翻閱一下筆記本,就能大致心中有數。
既然數量能對得上,那自然就沒必要一一核對了,畢竟劉老三看管了那麽多年,現在看起來有坦蕩,那他就沒道理在這方麵出差錯,於是他直接擺了擺手:“不必了。”
“那您看看那些賣掉的料子的賬目,大部分的價格都還賣得不錯,錢我也全部在第一時間就打到您……前輩賬上去了,您核對一下。”
劉老三卻把手中另外一個硬皮筆記本往他麵前一遞。
很明顯,他很急於在他麵前證明自己的清白,以免他一世誠信的英名被毀於一旦。
對此,魏陽當然是更加不情願了。
這麽多料子,真要一塊一塊去核對清點的話,那得清點核對到猴年馬月去?
這間倒還好。
畢竟這屋子裏的全部是大料子,數量有限,清點起來倒是簡單。
可是別忘了,另外還有三間沒看,而且據魏陽推測,另外三間十有八九是重量不過百的中小料子,數量估計不少,真要一一清點的話,估計沒個兩三天是清點不完的。
至於賬目,就更是沒有核對的必要了。
那個年代的料子價格那麽低,就算出錯了,他能替老爺子從劉老三手裏要回來不成?就算要回來,那又能值幾個錢?
“賬目我就懶得看了。”
他又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這不耐煩不是裝的。
畢竟對他來說,老爺子的這些藏料雖然價值不菲,但畢竟是當年老爺子就準備賣的通貨料子,對他來說同樣也不具備太高的收藏價值,因此,看這些料子其實就是在走過場。
而他真正惦記的,則是老爺子那些當年都不舍得賣的頂級藏貨,因此他恨不得這過程走得越快越好。
畢竟料子將是他的,底單也還在,以後等料子落入他之手後,他有足夠的時間去看。
隻可惜,無論他再怎麽不耐煩,這過場還是得走完,很快,他就在劉老三小心翼翼的陪同之下,去到了下一間屋子。
在把幾乎所有的料子都看了個遍之後,李木梓商人本色萌發,忍不住悄咪咪地估起值來。
保守估計十五億起步!
這還是按原石來計算的價格。
假如把它們切成片料,甚至壓成手鐲一點一點往外放的話,那價值不知還要增加多少。
可惜了,這麽多好料子,竟然要落入魏陽師爺之手,要是能到魏陽手裏該有多少啊?
他忍不住替魏陽惋惜了起來。
而在他看料子時,劉老三已經抽空出去了一趟,並且很快就拿著兩個陳舊的本子進來,來到了魏陽麵前,詢問道:“魏總,要不咱們先把這些大料子核對一下?”
“也行。”
魏陽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劉老三立馬就翻開了其中的一個本子。
這是那種八九十年代最為典型的硬皮薄筆記本,隨著劉老三的翻閱,能明顯看到,大半個筆記本都記滿了文字、數字和符號,甚至還有塗抹之類的,看起來稍稍有點淩亂。
劉老三徑直把它翻到了記有數字和符號的最後幾頁,指著其中一頁的開頭說:“您看,這是您……前輩最後一次回來時留給我的底單,其中大部分料子都已經賣掉了。
“賣掉了的料子在這個本子上我已經劃掉了,具體的售價我登記在另一個本子上,您核對一下。”
很明顯,他還是有些難以在嚴老師和魏陽兩個身份之間進行無縫切換,也好在事情交代得還算清楚。
魏陽則抑製住好奇心接過了本子。
他其實是沒什麽心思細細核對的,畢竟料子是老爺子的不說,並且還過去那麽多年了,核對來核對去,就算出現了差錯,少了料子之類的他又能拿劉老三怎麽著?
因此在他看來,這一核對過程其實是沒太大意義的,更何況從劉老三的表現來看,明顯是問心無愧?
隻不過既然他現在是老爺子和魏陽的結合體,那就象征性地走個流程,來替劉老三證明他的清白吧。
於是他裝模作樣地看了起來。
但很快他卻被本子上的記錄給吸引住了。
記錄並不複雜,每一行記錄對應的應該是一塊料子,內容包括編號、料子名、場口、重量、底價等,部分記錄還有少量文字備注。
讓魏陽感興趣的是其中的標價及被劃掉的那些記錄。
比如說,其中一條記錄標記的是一塊重量為346公斤的木那場口冰種高品質墨翠,它的底價竟然隻定了35萬。
這是啥概念?
對應編號,他能確定,這是在場三塊墨翠裏品質最高的那塊,種水實際上局部達到了高冰種,黑度、透度、底妝都相當好,相當部分位置都能直接磨戒麵的那種。
這塊料子假如放到現在來賣,光是賣料子就至少價值1.5個億。
而在那時,僅僅隻賣35萬,並且還沒人要。
天哪,那時的墨翠那麽不值錢嗎?
他差點被這一低價給驚呆了。
而類似的低價記錄還有很多,再比如說那塊高冰種的茅台白料子,記錄上的重量為296公斤,標記是冰種無色高品質翡翠,底價僅為40萬。
放到現在,這塊料子至少能賣兩個億。
如此巨大的價差簡直毀三觀。
當然,也有差距沒那麽大的。
比如說本子上劃掉的一條記錄,是一塊重量為153公斤的糯化種蘋果綠滿色料子,它的底價卻高達128萬,放到現在,估計也就能賣個三四千萬,扣除物價指數,並沒有升值太多,甚至還有可能要虧一點。
看來那個年代確實還是色料更值錢也更吃香!
他忍不住感慨道。
也確實如此,從本子上來看,被賣掉的料子還是挺多的,其中以色料居多,至於不帶色的,基本上都是因為品質不夠高的原因被低價賤賣。
“您看……數量能對得上嗎?要不要一一核對一下?”
正當他看得正入神時,劉老三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出聲詢問道。
數量應該是對得上的。
畢竟這屋子裏總共也就三十多份大料子,魏陽稍稍翻閱一下筆記本,就能大致心中有數。
既然數量能對得上,那自然就沒必要一一核對了,畢竟劉老三看管了那麽多年,現在看起來有坦蕩,那他就沒道理在這方麵出差錯,於是他直接擺了擺手:“不必了。”
“那您看看那些賣掉的料子的賬目,大部分的價格都還賣得不錯,錢我也全部在第一時間就打到您……前輩賬上去了,您核對一下。”
劉老三卻把手中另外一個硬皮筆記本往他麵前一遞。
很明顯,他很急於在他麵前證明自己的清白,以免他一世誠信的英名被毀於一旦。
對此,魏陽當然是更加不情願了。
這麽多料子,真要一塊一塊去核對清點的話,那得清點核對到猴年馬月去?
這間倒還好。
畢竟這屋子裏的全部是大料子,數量有限,清點起來倒是簡單。
可是別忘了,另外還有三間沒看,而且據魏陽推測,另外三間十有八九是重量不過百的中小料子,數量估計不少,真要一一清點的話,估計沒個兩三天是清點不完的。
至於賬目,就更是沒有核對的必要了。
那個年代的料子價格那麽低,就算出錯了,他能替老爺子從劉老三手裏要回來不成?就算要回來,那又能值幾個錢?
“賬目我就懶得看了。”
他又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這不耐煩不是裝的。
畢竟對他來說,老爺子的這些藏料雖然價值不菲,但畢竟是當年老爺子就準備賣的通貨料子,對他來說同樣也不具備太高的收藏價值,因此,看這些料子其實就是在走過場。
而他真正惦記的,則是老爺子那些當年都不舍得賣的頂級藏貨,因此他恨不得這過程走得越快越好。
畢竟料子將是他的,底單也還在,以後等料子落入他之手後,他有足夠的時間去看。
隻可惜,無論他再怎麽不耐煩,這過場還是得走完,很快,他就在劉老三小心翼翼的陪同之下,去到了下一間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