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大家實力的時刻到了。
隨著要拍的第一片料子抬上小舞台中央,李玉珺的聲音也又一次響起:“這第一片要拍的料子,上麵一共可以出三十二條正圈口的冰種金絲綠手鐲,其中近乎完美品質的貨頭手鐲十一條,品質中等的貨中手鐲十四條,品質一般的貨尾手鐲七條……”
她開始給大家介紹整片料子的具體品質。
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
像這種高品質手鐲片料的打價,主要就看料子所能出的貨頭、貨中、貨尾手鐲的多少,以及各品質手鐲所對應的大致價位,然後一乘,再加上邊角料的價格,基本上整塊料子的報價就出來了。
當然,同一條手鐲,在不同人眼裏,價值也會有所區別,比如說這塊料子的貨頭手鐲,市場價大概在兩百萬左右一條,但有人能看到220萬,還有人卻隻能看到180萬,這很正常。
勝負,也就取決於投拍者的膽量,假如別人都隻能看到200萬,你卻能看到210萬,那你拍到手的機會就更大。
當然,越是稀有的手鐲,市場價的標準就越是不統一,同一條手鐲,看到170萬的是它,看到230萬的還是它,對於沒有賣過這種手鐲的商家來說,這一打價標準是很難把握的。
那咋辦?
別急。
有參照物的。
當李玉珺介紹完畢即將開拍的這片料子之後,舞台背後的大屏幕畫麵瞬間切換,顯示出了被送上公盤的那片同料片料,上麵還清晰地標著它的最終成交價:4980萬。
公盤拍出去的料子具不具備參考價值?
那肯定有。
畢竟不管是誰拍到它,都是要賺錢的,因此,就算在大家心目中,公盤拍出去的這種明料,價格基本上已經到頂了,但也還是具備很大的參考價值。
因為具備參考價值,那大家需要做的,是對比兩片料子上各種品質的手鐲的多少,正在拍的這片料子的投拍價基本上就能呼之欲出。
事實上,正在拍的這片料子,跟公盤上標出去的那片,是很有相似性的,不管是大小還是品質,都極為接近,唯一的區別,就在於這塊片料上所能出的貨尾手鐲少一條。
那投多少合適?
當李玉珺宣布投標正式開始後,大家開始緊急考慮起這一問題。
包括決定在第一片就猛衝一把的八鈅,也在用手機計算著自己該報多少價合適。
她這邊的思路倒是很清晰。
公盤那片不是拍了4980萬嗎?
既然別人都能給出這樣的高價,那她也按這個標準來就好了,於是,她也將這片料子的價值定在5000萬左右。
畢竟這片料子,跟公盤標出去的那片,也就差一條價值七八十萬左右的貨尾手鐲。
而且,為了確保自己能搶到這第一片料子,她還一咬牙,又在5000萬的基礎上另外又加了500萬。
5500萬!
她算了一下,假如最終按照九折來結算,那她最終為這片料子所付出的代價是4950萬,跟公盤那片基本接近。
一旦拿下,絕對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這個價格,應該可以拿下了吧!
在按下5500這個數字後,她自信地將手機扣在了麵前的長條桌上,耐心地等待其他人報價以及開標。
隻不過她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上次拍賣時,她跟光頭文、何老板是待在一起的,三人在出價之前還有商有量,誰第一個衝,誰搶下一片。
而這一次,三人卻分開了,在各報各的。
意外也由此產生。
上一次,因為沒有搶第一片,何老板跟光頭文可是吃了個大虧,結果弄得各自花了比預想的報價還要高出不少的代價,才勉強搶下了一片。
因此,這一次,他們也在想著搶這頭啖湯。
那報多少合適?
光頭文的想法相對較簡單,那就是以五千萬的價格拿下這一片就好了,因此,他直接在手機上按下了5600這一數字。
算下來,最終成交價是5040萬。
而何老板則想得跟多。
作為行業的老資格,也作為公盤的老常客,他當然清楚,其實公盤拍出的料子,未必是價格最高的,高的反而是這種事實公布結果的私拍。
而且越往後,價格就會越瘋狂。
因此,他直接在手機上按下了5800這一數字。
最終算下來,他為此需要付出的代價,是5220萬。
足足超出公盤那塊兩百多萬。
但對於家大業大的他來說,並不在意這一點點小錢,畢竟像這種稀有的料子,是可以長期存放坐等升值的。
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小家子氣,而錯失擁有它的機會。
就這樣,同樣擁有九折優惠資格的三人,因為缺少商量和默契,竟然不約而同地對第一片料子發起了衝擊,這就導致了,最終的結果對八鈅跟光頭文來說,絕對是個大大的意外。
因為優化了拍賣程序,因此這一次的拍賣,跟上次的春帶彩料子拍賣相比,效率確實要高上了很多。
從拍賣的片料抬上舞台介紹開始,到大家報價完畢,總共也就過去了七八分鍾左右。
三分鍾的報價倒計時一結束,站在舞台上的李玉珺立即就出聲了:“好,第一片料子的報價截止。”
而隨著她的這一聲,站在三排長條桌前的張揚等人,開始一一翻看起了倒扣在桌子上的手機,從中尋找每一排中的最高報價。
“第一排最高出價,是76號的5500萬。”
“第二排最高出價,是177號的5600萬。”
“第三排最高出價,是261號的5800萬。”
巧合的是,擁有結算打折權的三人,正好是各站一排,而三人也恰恰是每一排的最高出價者。
隻不過當最終的報價出來之後,三人的心情卻是大不相同。
尤其是對第一片料子誌在必得的八鈅,在這短短的幾秒鍾裏,心情快速坐了一趟過山車。
當她自己成為第一排的最高報價者時,她心裏還喜滋滋。
可是當她聽到第二排、第三排的報價出來之後,頓時就懵了。
我去,這光頭文跟何老板,恐怕是瘋了吧!
隨著要拍的第一片料子抬上小舞台中央,李玉珺的聲音也又一次響起:“這第一片要拍的料子,上麵一共可以出三十二條正圈口的冰種金絲綠手鐲,其中近乎完美品質的貨頭手鐲十一條,品質中等的貨中手鐲十四條,品質一般的貨尾手鐲七條……”
她開始給大家介紹整片料子的具體品質。
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
像這種高品質手鐲片料的打價,主要就看料子所能出的貨頭、貨中、貨尾手鐲的多少,以及各品質手鐲所對應的大致價位,然後一乘,再加上邊角料的價格,基本上整塊料子的報價就出來了。
當然,同一條手鐲,在不同人眼裏,價值也會有所區別,比如說這塊料子的貨頭手鐲,市場價大概在兩百萬左右一條,但有人能看到220萬,還有人卻隻能看到180萬,這很正常。
勝負,也就取決於投拍者的膽量,假如別人都隻能看到200萬,你卻能看到210萬,那你拍到手的機會就更大。
當然,越是稀有的手鐲,市場價的標準就越是不統一,同一條手鐲,看到170萬的是它,看到230萬的還是它,對於沒有賣過這種手鐲的商家來說,這一打價標準是很難把握的。
那咋辦?
別急。
有參照物的。
當李玉珺介紹完畢即將開拍的這片料子之後,舞台背後的大屏幕畫麵瞬間切換,顯示出了被送上公盤的那片同料片料,上麵還清晰地標著它的最終成交價:4980萬。
公盤拍出去的料子具不具備參考價值?
那肯定有。
畢竟不管是誰拍到它,都是要賺錢的,因此,就算在大家心目中,公盤拍出去的這種明料,價格基本上已經到頂了,但也還是具備很大的參考價值。
因為具備參考價值,那大家需要做的,是對比兩片料子上各種品質的手鐲的多少,正在拍的這片料子的投拍價基本上就能呼之欲出。
事實上,正在拍的這片料子,跟公盤上標出去的那片,是很有相似性的,不管是大小還是品質,都極為接近,唯一的區別,就在於這塊片料上所能出的貨尾手鐲少一條。
那投多少合適?
當李玉珺宣布投標正式開始後,大家開始緊急考慮起這一問題。
包括決定在第一片就猛衝一把的八鈅,也在用手機計算著自己該報多少價合適。
她這邊的思路倒是很清晰。
公盤那片不是拍了4980萬嗎?
既然別人都能給出這樣的高價,那她也按這個標準來就好了,於是,她也將這片料子的價值定在5000萬左右。
畢竟這片料子,跟公盤標出去的那片,也就差一條價值七八十萬左右的貨尾手鐲。
而且,為了確保自己能搶到這第一片料子,她還一咬牙,又在5000萬的基礎上另外又加了500萬。
5500萬!
她算了一下,假如最終按照九折來結算,那她最終為這片料子所付出的代價是4950萬,跟公盤那片基本接近。
一旦拿下,絕對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這個價格,應該可以拿下了吧!
在按下5500這個數字後,她自信地將手機扣在了麵前的長條桌上,耐心地等待其他人報價以及開標。
隻不過她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上次拍賣時,她跟光頭文、何老板是待在一起的,三人在出價之前還有商有量,誰第一個衝,誰搶下一片。
而這一次,三人卻分開了,在各報各的。
意外也由此產生。
上一次,因為沒有搶第一片,何老板跟光頭文可是吃了個大虧,結果弄得各自花了比預想的報價還要高出不少的代價,才勉強搶下了一片。
因此,這一次,他們也在想著搶這頭啖湯。
那報多少合適?
光頭文的想法相對較簡單,那就是以五千萬的價格拿下這一片就好了,因此,他直接在手機上按下了5600這一數字。
算下來,最終成交價是5040萬。
而何老板則想得跟多。
作為行業的老資格,也作為公盤的老常客,他當然清楚,其實公盤拍出的料子,未必是價格最高的,高的反而是這種事實公布結果的私拍。
而且越往後,價格就會越瘋狂。
因此,他直接在手機上按下了5800這一數字。
最終算下來,他為此需要付出的代價,是5220萬。
足足超出公盤那塊兩百多萬。
但對於家大業大的他來說,並不在意這一點點小錢,畢竟像這種稀有的料子,是可以長期存放坐等升值的。
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小家子氣,而錯失擁有它的機會。
就這樣,同樣擁有九折優惠資格的三人,因為缺少商量和默契,竟然不約而同地對第一片料子發起了衝擊,這就導致了,最終的結果對八鈅跟光頭文來說,絕對是個大大的意外。
因為優化了拍賣程序,因此這一次的拍賣,跟上次的春帶彩料子拍賣相比,效率確實要高上了很多。
從拍賣的片料抬上舞台介紹開始,到大家報價完畢,總共也就過去了七八分鍾左右。
三分鍾的報價倒計時一結束,站在舞台上的李玉珺立即就出聲了:“好,第一片料子的報價截止。”
而隨著她的這一聲,站在三排長條桌前的張揚等人,開始一一翻看起了倒扣在桌子上的手機,從中尋找每一排中的最高報價。
“第一排最高出價,是76號的5500萬。”
“第二排最高出價,是177號的5600萬。”
“第三排最高出價,是261號的5800萬。”
巧合的是,擁有結算打折權的三人,正好是各站一排,而三人也恰恰是每一排的最高出價者。
隻不過當最終的報價出來之後,三人的心情卻是大不相同。
尤其是對第一片料子誌在必得的八鈅,在這短短的幾秒鍾裏,心情快速坐了一趟過山車。
當她自己成為第一排的最高報價者時,她心裏還喜滋滋。
可是當她聽到第二排、第三排的報價出來之後,頓時就懵了。
我去,這光頭文跟何老板,恐怕是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