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恩是第二天一大早飛羊城的。
說起來,他到中國國內的機會還挺多的,光是羊城那邊,每年至少兩次,多則三四次,四年之前,他更是長待中國,先是幫他大哥在雲南那邊經營翡翠生意,後來維恩成立後,又擔任著維恩的總裁。
直到差不多四年前,他總裁的職位被侄女林琳所取代,才轉回緬甸去發展。
因此,他絕對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
有句中國話是怎麽說的?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上了飛機之後,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個。
之所以如此想,當然是因為,他這次回坪洲,又將重新獲得維恩的掌控權,並將把它交給自己的大兒子去打理。
這是一種失而複得的感覺。
說起來,他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四年了,當他四年前在回緬甸時,他就曾暗暗發誓過:我一定會重新把它給奪回來!
現在,他算是做到了。
對此,他自然是百感交集。
而最大的感慨,則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他終於有了一種感覺,那就是他花了足足差不多三十多年,總算是從他大哥的奴役之下走了出來。
為啥這麽說?
事情還得回到三十二年前。
那時的他,才剛十六歲,就被他大哥從老家那個小山村帶到了曼德勒,開始跟他學做翡翠生意。
然後在兩年之後,當他十八歲時,又被他大哥帶到了中國,開始常駐中國國內,幫他大哥銷售從緬甸運過來的翡翠。
十八歲,就被送去了異國他鄉,剛開始的他,自然覺得有些淒涼,也好在他人比較機靈,還能說會道,很快就認識了不少的緬甸同鄉,以及中國國內的翡翠商人,並跟他們其中不少人成為了朋友。
而其中,還包括一位改變了他一生命運的人。
一個名叫嚴青的翡翠商人。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前來他那裏購買原石的嚴青時,就感覺到了他跟別的翡翠商人很是不一樣。
別的翡翠商人,滿臉的精明,滿嘴的江湖氣息,有很多話可說。
而嚴青,則戴著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看起來更像個營養不良的書呆子,皮膚黝黑,身材幹瘦。
嚴青購買翡翠還有一個跟別的翡翠商人很不一樣的特點,那就是特別不喜歡拉價。
他一旦看中某塊翡翠,先問你個價,再還一個價,你還想繼續拉價的話,那他就會把翡翠給放下,轉向另一塊。
因為這一特點,第一次,他就深深記住了他。
後來他才知道,嚴青是學地質出身的,在玩翡翠之前,是一名全中國四處找礦的地質人,因長年在野外奔波,弄得整個人又黑又瘦不說,生活還極為不穩定,因此到了三十來歲了都還沒結婚。
在那個年代,在中國國內,到三十來歲還不結婚的男人是很罕見的,除非是那種又窮又傻,根本養活不了老婆孩子的那種。
很顯然嚴青並不在此行列。
那時的嚴青,雖然人挺黑瘦,但卻很有學問,並且還是圈子內小有名氣的相玉人,據說靠賭石已經賺了不少錢,養活老婆孩子早就不成問題,可他偏偏就沒想過要結婚。
他癡迷的是石頭。
癡迷到何種程度?
一旦他看中某塊原石,並不急於出手,而是反反複複地看,短則三五天,長則十天半個月,然後才出個價,問你願不願意賣。
然後買下之後,立即就開,開了之後,覺得滿意的就留著,覺得一般的立即就轉手。
而他滿意的標準,並不是是否值錢,而是是否有特色。
也正因為如此,他很小對那些博性不大,不容易垮的原石出手,而是專挑那些博性大,看起來稀奇古怪的皮殼料玩。
在了解了他的這一特性之後,林大恩很快就投其所好,開始四處去緬甸同鄉手裏替他物色有特色的料子,以賺點白卡錢。
這一來二去,他終於得到了嚴青的認可,把他當成了朋友。
也隻有在成為了嚴青的朋友之後,他這才知道,嚴青的相玉水平到底有多牛。
那時的他,其實是不怎麽懂相玉的,僅積累了一些基本的翡翠常識,因此不管是他大哥從緬甸發過來的原石,還是他從同行手裏收的料子,他一般都不會動,隻是轉手賺點差價。
而在跟嚴青做了朋友之後,一旦他幫嚴青找到了滿意的石頭,嚴青一高興,就會指點他一兩句,說哪塊石頭可以開,具體能開出啥……
一開始他膽子小,還不怎麽信,也不怎麽敢開。
但他很快就發現,但凡被嚴青指點過的石頭,一旦被賣出去,當客人開了之後,結果果然如嚴青所說,基本上都是大漲甚至是暴漲。
於是,他終於開始了大膽的嚐試。
嚐試的結果自然是喜人的。
在嚐試之前,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他大哥給他發的工資,賣石頭的收入提成,以及幫同鄉賣石頭拿的白卡之類的,算下來其實並不算高。
而在嚐試之後,他發現,但凡被嚴青指點過的石頭,開了之後,他所能賺到的錢,至少能頂得上他半年的收入。
於是,他萌生了拜嚴青為師的念頭。
隻可惜,嚴青的性格實在是太過於古怪,跟他做關係不遠不近的朋友可以,偶爾指點他玩一兩塊石頭也行,但收他為徒的事,卻死活都不答應。
直到他邀請他去到緬甸之後。
到了緬甸之後,他使出了渾身解數,鞍前馬後,四處帶著他逛緬甸大大小小的翡翠市場,四處帶著他去翡翠場上,從翡翠礦主、場主、洞主那裏收原石。
假如他不得不回中國,他就把嚴青拜托給他大哥,讓他大哥幫忙好好照顧。
久而久之,嚴青終於被他的誠意給打動了,最終收了他為徒。
兩人在成為師徒之後,嚴青自然跟他們兄弟的關係更親近了,並且在他大哥的力邀之下,開始籌集資金,合夥投資翡翠礦藏。
在關係親近之後,嚴青也夠大方的,他們合夥拿下的第一個礦,明明主要是嚴青掏的錢,但他卻大大方方地把一半的股份給了他們兄弟。
當然,在他們兄弟當中,因為他大哥出的錢多,所以是他大哥占大頭,他和老三占小頭。
而那座由嚴青親自物色,他們合夥投資的翡翠礦,也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在長達了近兩年的愚公移山後,終於開始盈利了,並且很快還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一塊價值過億的大料被開采了出來。
由此,也有了他們林家兄弟的真正崛起之路。
他們兄弟真正的崛起,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過後。
說起來,他到中國國內的機會還挺多的,光是羊城那邊,每年至少兩次,多則三四次,四年之前,他更是長待中國,先是幫他大哥在雲南那邊經營翡翠生意,後來維恩成立後,又擔任著維恩的總裁。
直到差不多四年前,他總裁的職位被侄女林琳所取代,才轉回緬甸去發展。
因此,他絕對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
有句中國話是怎麽說的?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上了飛機之後,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個。
之所以如此想,當然是因為,他這次回坪洲,又將重新獲得維恩的掌控權,並將把它交給自己的大兒子去打理。
這是一種失而複得的感覺。
說起來,他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四年了,當他四年前在回緬甸時,他就曾暗暗發誓過:我一定會重新把它給奪回來!
現在,他算是做到了。
對此,他自然是百感交集。
而最大的感慨,則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他終於有了一種感覺,那就是他花了足足差不多三十多年,總算是從他大哥的奴役之下走了出來。
為啥這麽說?
事情還得回到三十二年前。
那時的他,才剛十六歲,就被他大哥從老家那個小山村帶到了曼德勒,開始跟他學做翡翠生意。
然後在兩年之後,當他十八歲時,又被他大哥帶到了中國,開始常駐中國國內,幫他大哥銷售從緬甸運過來的翡翠。
十八歲,就被送去了異國他鄉,剛開始的他,自然覺得有些淒涼,也好在他人比較機靈,還能說會道,很快就認識了不少的緬甸同鄉,以及中國國內的翡翠商人,並跟他們其中不少人成為了朋友。
而其中,還包括一位改變了他一生命運的人。
一個名叫嚴青的翡翠商人。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前來他那裏購買原石的嚴青時,就感覺到了他跟別的翡翠商人很是不一樣。
別的翡翠商人,滿臉的精明,滿嘴的江湖氣息,有很多話可說。
而嚴青,則戴著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看起來更像個營養不良的書呆子,皮膚黝黑,身材幹瘦。
嚴青購買翡翠還有一個跟別的翡翠商人很不一樣的特點,那就是特別不喜歡拉價。
他一旦看中某塊翡翠,先問你個價,再還一個價,你還想繼續拉價的話,那他就會把翡翠給放下,轉向另一塊。
因為這一特點,第一次,他就深深記住了他。
後來他才知道,嚴青是學地質出身的,在玩翡翠之前,是一名全中國四處找礦的地質人,因長年在野外奔波,弄得整個人又黑又瘦不說,生活還極為不穩定,因此到了三十來歲了都還沒結婚。
在那個年代,在中國國內,到三十來歲還不結婚的男人是很罕見的,除非是那種又窮又傻,根本養活不了老婆孩子的那種。
很顯然嚴青並不在此行列。
那時的嚴青,雖然人挺黑瘦,但卻很有學問,並且還是圈子內小有名氣的相玉人,據說靠賭石已經賺了不少錢,養活老婆孩子早就不成問題,可他偏偏就沒想過要結婚。
他癡迷的是石頭。
癡迷到何種程度?
一旦他看中某塊原石,並不急於出手,而是反反複複地看,短則三五天,長則十天半個月,然後才出個價,問你願不願意賣。
然後買下之後,立即就開,開了之後,覺得滿意的就留著,覺得一般的立即就轉手。
而他滿意的標準,並不是是否值錢,而是是否有特色。
也正因為如此,他很小對那些博性不大,不容易垮的原石出手,而是專挑那些博性大,看起來稀奇古怪的皮殼料玩。
在了解了他的這一特性之後,林大恩很快就投其所好,開始四處去緬甸同鄉手裏替他物色有特色的料子,以賺點白卡錢。
這一來二去,他終於得到了嚴青的認可,把他當成了朋友。
也隻有在成為了嚴青的朋友之後,他這才知道,嚴青的相玉水平到底有多牛。
那時的他,其實是不怎麽懂相玉的,僅積累了一些基本的翡翠常識,因此不管是他大哥從緬甸發過來的原石,還是他從同行手裏收的料子,他一般都不會動,隻是轉手賺點差價。
而在跟嚴青做了朋友之後,一旦他幫嚴青找到了滿意的石頭,嚴青一高興,就會指點他一兩句,說哪塊石頭可以開,具體能開出啥……
一開始他膽子小,還不怎麽信,也不怎麽敢開。
但他很快就發現,但凡被嚴青指點過的石頭,一旦被賣出去,當客人開了之後,結果果然如嚴青所說,基本上都是大漲甚至是暴漲。
於是,他終於開始了大膽的嚐試。
嚐試的結果自然是喜人的。
在嚐試之前,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他大哥給他發的工資,賣石頭的收入提成,以及幫同鄉賣石頭拿的白卡之類的,算下來其實並不算高。
而在嚐試之後,他發現,但凡被嚴青指點過的石頭,開了之後,他所能賺到的錢,至少能頂得上他半年的收入。
於是,他萌生了拜嚴青為師的念頭。
隻可惜,嚴青的性格實在是太過於古怪,跟他做關係不遠不近的朋友可以,偶爾指點他玩一兩塊石頭也行,但收他為徒的事,卻死活都不答應。
直到他邀請他去到緬甸之後。
到了緬甸之後,他使出了渾身解數,鞍前馬後,四處帶著他逛緬甸大大小小的翡翠市場,四處帶著他去翡翠場上,從翡翠礦主、場主、洞主那裏收原石。
假如他不得不回中國,他就把嚴青拜托給他大哥,讓他大哥幫忙好好照顧。
久而久之,嚴青終於被他的誠意給打動了,最終收了他為徒。
兩人在成為師徒之後,嚴青自然跟他們兄弟的關係更親近了,並且在他大哥的力邀之下,開始籌集資金,合夥投資翡翠礦藏。
在關係親近之後,嚴青也夠大方的,他們合夥拿下的第一個礦,明明主要是嚴青掏的錢,但他卻大大方方地把一半的股份給了他們兄弟。
當然,在他們兄弟當中,因為他大哥出的錢多,所以是他大哥占大頭,他和老三占小頭。
而那座由嚴青親自物色,他們合夥投資的翡翠礦,也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在長達了近兩年的愚公移山後,終於開始盈利了,並且很快還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一塊價值過億的大料被開采了出來。
由此,也有了他們林家兄弟的真正崛起之路。
他們兄弟真正的崛起,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