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的估價,這第四片合理的報價是多少?
郭岱君之前的估計是80-85萬之間,差不多也就是手鐲的同行價,至於鐲心等邊角料,因為已經不帶色,就被她當成了利潤空間留給了同行。
可現在,光是這第一輪報價,最高的出價就已經到了88萬!
出價者正是對全部料子都誌在必得的光頭文。
你說這夠瘋狂不?
反正魏陽是被這種瘋狂給震驚到了,這讓他有一種預感,恐怕今晚的最終收獲可能還會超出郭姐第三次估出的八百萬。
正當他震驚中,已見慣了這種場麵的郭岱君又出聲了:“第一輪的最高報價是88萬整。”
她先是宣布了第一輪的最高報價,接著又說道:“接下來,將給大家五分鍾時間,有意向繼續出價的請做好準備。”
這也是暗拍的規矩。
第一輪出價完成之後,主拍者會報出第一輪的最高報價,但卻不會泄露最高出價者是誰,然後在第二輪出價之前,會再給大家一個緩衝的時間。
之所以如此,當然是因為出價者,未必一定是真正的買主,必須給他們跟買主溝通的機會。
圍在老板台之前的人群又短暫地散去。
部分人出了辦公室,去跟真正的買主進行下一步的溝通,而用不著跟客戶去溝通的人,則三三兩兩地在隨意地交談。
看似隨意,實則各懷心思。
別以為這種同行之間的小型拍賣就一定簡單,事實上,論激烈程度,其比正規拍賣中最為常見的明拍有過之而無不及,毫不誇張地說,這絕對是一場因為利益而導致的鬥智鬥勇的精彩博弈。
就以光頭文為例。
對於這第一塊拍的料子,盡管這隻是貨尾,但並不意味著他在市麵上不受歡迎。
要知道,像這種品質的冰種漂亮,在同行之間的拿貨價大概在八十萬左右,可一旦到了客戶那個層麵,就得九十近百萬。
而且,越是價格高的手鐲,需求麵就越小,因此,若是論暢銷程度,這片料子比其它幾片更好出手。
既然如此,他就沒理由放過。
怎樣才能讓其他競爭對手知難而退?
當然是在第一輪就給出一個接近於極限的高價。
作為一個混跡圈內十幾年的資深人士,他的眼光是很毒辣的,他很清楚,剛拍的這片料子,手鐲的同行價大家能看到的,也就在八十左右,然後給價方式,基本上都是按手鐲的價格給,賺的就是鐲心等邊角材料的錢。
那他就給比手鐲的正常估價還高一點點。
誰還敢給更高?
你們不怕虧嗎?
因此,當郭岱君宣布,第一輪最高出價就是他的88萬之後,他稍稍有些得意,一邊跟其他買家打哈哈,一邊靜等第二輪的到來。
“第二輪出價開始,還有意繼續出價的請過來。”
五分鍾之後,郭岱君又宣布第二輪出價開始。
也正如光頭文所料,幾乎大部分的買家都沒動了,包括被他視為重要競爭對手的八鈅,此時也安靜地坐在茶台邊一邊喝茶,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在跟林琳聊天。
隻不過意外還是有的。
正當他得意時,先後有兩位買家去到了郭岱君身邊,又給了新的報價。
竟然還真有勇士?
這下光頭文沒法繼續淡定了,在郭岱君宣布第二輪競價結束之前,他又給出了自己新的報價:92.8萬。
一口氣又加了四萬八。
精通博弈的他很清楚,在他第一輪報出了一個高價之後,第二輪就算還有人咬牙再上,也不會超過他第一輪的報價太高,在這種情況下,他隻需要將自己的第二輪報價跟第一輪稍稍拉開一點距離,拿下的可能性就很大。
在出完第二輪價之後,他警惕地看向了最為強力的競爭對手八鈅。
隻見八鈅還穩坐茶台邊,並沒有再次出價的跡象。
這讓光頭文徹底鬆了一口氣。
這下穩了!
他靜等郭岱君宣布最終的結果。
“還有要出價的嗎?沒有的話,我就正式公布第一片料子的最終歸屬了。”
郭岱君又出聲了。
並沒有人再次上前出價。
“第一片料子第二輪的最終出價,最高者是大河珠寶的何總,最終出價是94萬,恭喜。”
最終結果也隨之而來。
結果卻是稍稍出乎光頭文的意料。
啥?
姓何的這死老頭,怎麽今天膽子也變這麽大了?就這片料子你就膽敢出94萬,你還想不想賺錢?
光頭文忍不住鬱悶地想道。
可實際上,這隻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想法,因為他很清楚,像這種品質的料子,其實價格空間的彈性是非常大的,94萬拿下後,盡管賺的空間會小了一點,但絕不可能虧。
如此看來,這第二片的出價還得更大膽一點才行啊!
吃了一次虧的他暗暗想道。
精彩的博弈還在繼續。
“咱接下來的第二片,直接上重頭戲,也就是這塊料子的第二片,貨頭。”
負責主拍的郭岱君又出聲了。
別以為博弈隻存在於買家之間,事實上,賣家的安排也是博弈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就以拍賣順序為例。
按道理說,這種拍賣順序應該像正規的拍賣會那樣,先拍不重要的暖場,把最具價值的放最後來壓軸。
可是在郭岱君看來,那樣未必是利益最大化的安排。
為啥?
打個比方說,她現在很清楚,光頭文最強力的競爭對手八鈅,就是衝著貨頭這一片來的,但為了保險起見,她肯定還會將第三片當成備選。
那麽問題來了。
假如先拍第三片,而八鈅最終又拿下了它的話,那她還會跟光頭文去爭第二片貨頭嗎?
顯然不會。
這樣就會導致,最為值錢的貨頭反而拍不出高價。
於是,在拉著魏陽短暫商量過後,她改變了原有的競拍順序。
很自然地,她的這一改變,出乎了包括八鈅和光頭文在內的所有買家的意料。
第二片就上貨頭?
郭姐真猛!
大部分買家是這麽想的。
郭姐真好!
八鈅則是如此想的。
很顯然,對她來說,先拍貨頭是最為有利的,因為一旦她拿下了貨頭,那就不用在第三片上再費勁了。
至於光頭文……
第二片就上貨頭啊?
如此看來,這次必須得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望而卻步的高價才行啊!
第一片意外失利的他如此想道。
郭岱君之前的估計是80-85萬之間,差不多也就是手鐲的同行價,至於鐲心等邊角料,因為已經不帶色,就被她當成了利潤空間留給了同行。
可現在,光是這第一輪報價,最高的出價就已經到了88萬!
出價者正是對全部料子都誌在必得的光頭文。
你說這夠瘋狂不?
反正魏陽是被這種瘋狂給震驚到了,這讓他有一種預感,恐怕今晚的最終收獲可能還會超出郭姐第三次估出的八百萬。
正當他震驚中,已見慣了這種場麵的郭岱君又出聲了:“第一輪的最高報價是88萬整。”
她先是宣布了第一輪的最高報價,接著又說道:“接下來,將給大家五分鍾時間,有意向繼續出價的請做好準備。”
這也是暗拍的規矩。
第一輪出價完成之後,主拍者會報出第一輪的最高報價,但卻不會泄露最高出價者是誰,然後在第二輪出價之前,會再給大家一個緩衝的時間。
之所以如此,當然是因為出價者,未必一定是真正的買主,必須給他們跟買主溝通的機會。
圍在老板台之前的人群又短暫地散去。
部分人出了辦公室,去跟真正的買主進行下一步的溝通,而用不著跟客戶去溝通的人,則三三兩兩地在隨意地交談。
看似隨意,實則各懷心思。
別以為這種同行之間的小型拍賣就一定簡單,事實上,論激烈程度,其比正規拍賣中最為常見的明拍有過之而無不及,毫不誇張地說,這絕對是一場因為利益而導致的鬥智鬥勇的精彩博弈。
就以光頭文為例。
對於這第一塊拍的料子,盡管這隻是貨尾,但並不意味著他在市麵上不受歡迎。
要知道,像這種品質的冰種漂亮,在同行之間的拿貨價大概在八十萬左右,可一旦到了客戶那個層麵,就得九十近百萬。
而且,越是價格高的手鐲,需求麵就越小,因此,若是論暢銷程度,這片料子比其它幾片更好出手。
既然如此,他就沒理由放過。
怎樣才能讓其他競爭對手知難而退?
當然是在第一輪就給出一個接近於極限的高價。
作為一個混跡圈內十幾年的資深人士,他的眼光是很毒辣的,他很清楚,剛拍的這片料子,手鐲的同行價大家能看到的,也就在八十左右,然後給價方式,基本上都是按手鐲的價格給,賺的就是鐲心等邊角材料的錢。
那他就給比手鐲的正常估價還高一點點。
誰還敢給更高?
你們不怕虧嗎?
因此,當郭岱君宣布,第一輪最高出價就是他的88萬之後,他稍稍有些得意,一邊跟其他買家打哈哈,一邊靜等第二輪的到來。
“第二輪出價開始,還有意繼續出價的請過來。”
五分鍾之後,郭岱君又宣布第二輪出價開始。
也正如光頭文所料,幾乎大部分的買家都沒動了,包括被他視為重要競爭對手的八鈅,此時也安靜地坐在茶台邊一邊喝茶,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在跟林琳聊天。
隻不過意外還是有的。
正當他得意時,先後有兩位買家去到了郭岱君身邊,又給了新的報價。
竟然還真有勇士?
這下光頭文沒法繼續淡定了,在郭岱君宣布第二輪競價結束之前,他又給出了自己新的報價:92.8萬。
一口氣又加了四萬八。
精通博弈的他很清楚,在他第一輪報出了一個高價之後,第二輪就算還有人咬牙再上,也不會超過他第一輪的報價太高,在這種情況下,他隻需要將自己的第二輪報價跟第一輪稍稍拉開一點距離,拿下的可能性就很大。
在出完第二輪價之後,他警惕地看向了最為強力的競爭對手八鈅。
隻見八鈅還穩坐茶台邊,並沒有再次出價的跡象。
這讓光頭文徹底鬆了一口氣。
這下穩了!
他靜等郭岱君宣布最終的結果。
“還有要出價的嗎?沒有的話,我就正式公布第一片料子的最終歸屬了。”
郭岱君又出聲了。
並沒有人再次上前出價。
“第一片料子第二輪的最終出價,最高者是大河珠寶的何總,最終出價是94萬,恭喜。”
最終結果也隨之而來。
結果卻是稍稍出乎光頭文的意料。
啥?
姓何的這死老頭,怎麽今天膽子也變這麽大了?就這片料子你就膽敢出94萬,你還想不想賺錢?
光頭文忍不住鬱悶地想道。
可實際上,這隻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想法,因為他很清楚,像這種品質的料子,其實價格空間的彈性是非常大的,94萬拿下後,盡管賺的空間會小了一點,但絕不可能虧。
如此看來,這第二片的出價還得更大膽一點才行啊!
吃了一次虧的他暗暗想道。
精彩的博弈還在繼續。
“咱接下來的第二片,直接上重頭戲,也就是這塊料子的第二片,貨頭。”
負責主拍的郭岱君又出聲了。
別以為博弈隻存在於買家之間,事實上,賣家的安排也是博弈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就以拍賣順序為例。
按道理說,這種拍賣順序應該像正規的拍賣會那樣,先拍不重要的暖場,把最具價值的放最後來壓軸。
可是在郭岱君看來,那樣未必是利益最大化的安排。
為啥?
打個比方說,她現在很清楚,光頭文最強力的競爭對手八鈅,就是衝著貨頭這一片來的,但為了保險起見,她肯定還會將第三片當成備選。
那麽問題來了。
假如先拍第三片,而八鈅最終又拿下了它的話,那她還會跟光頭文去爭第二片貨頭嗎?
顯然不會。
這樣就會導致,最為值錢的貨頭反而拍不出高價。
於是,在拉著魏陽短暫商量過後,她改變了原有的競拍順序。
很自然地,她的這一改變,出乎了包括八鈅和光頭文在內的所有買家的意料。
第二片就上貨頭?
郭姐真猛!
大部分買家是這麽想的。
郭姐真好!
八鈅則是如此想的。
很顯然,對她來說,先拍貨頭是最為有利的,因為一旦她拿下了貨頭,那就不用在第三片上再費勁了。
至於光頭文……
第二片就上貨頭啊?
如此看來,這次必須得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望而卻步的高價才行啊!
第一片意外失利的他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