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廢墟的真相(考古紀實係列報導之二) 作者:[美]呂貝克·斯特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賓格哈姆描述了這些在陡坡上用石頭砌成的一塊塊小小的平地,認為這些就是印加
人修建的梯田,賓格哈姆一直走到了這個山脊的頂端。他事後寫到:“驀然問,我發現
自己正站在印加人修建的具有極好質量的石頭建築房屋廢墟的牆壁前麵。這些牆壁已經
很不容易看見了,因為,這些廢墟的大部分都被幾個世紀以來所生長的樹木和苔蘚所掩
蓋,它們隱藏於竹林灌木叢和纏繞著蔓藤所形成的陰影之中,不時隱約可見斷牆殘
壁……。這一切景象微妙地結合在一起”。在兩個陡峭山峰的鞍地裏都有著石頭構成的
廢墟遺址,諸如:集市和可能是寺廟的一些大建築物,以及許多房舍。賓格哈姆已經來
到了當今稱為馬丘·比丘的印加遺址了。
激動不已的賓格哈姆急忙趕下山去,喚起了在營地的人們。翌日他們一道出發去這
個地區尋找其他遺址,沿烏拉巴姆河而行,在距馬丘·比丘以北約60哩(1哩=1.609公
裏)一個被當地居民稱為埃斯皮瑞圖·帕梅拍(意為鬼魂平原)的地方,賓格哈姆的考
古探險隊在叢林低窪處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印加城市的遺址。賓格哈姆確認這第二個被發
現的遺址就是消逝了很久的印加首都——維爾卡巴姆巴。
1912年賓格哈姆再次回到馬丘·比丘,對山頂的遺址進行考察研究。1914至1915年
間他又再次來此,在馬丘·比丘新一輪考察之後,賓格哈姆推翻了他自己早期的論點,
確認馬丘·比丘才是古代印加的首都——維爾卡巴姆巴,而位於低地的那個城市遺址並
不是印加首都。然而,近代的印加歷史研究者們得出的結論卻認為賓格哈姆最初的第一
個觀點才是正確的,即位於低地的那個城市遺址應是維爾卡巴姆巴,兼作當時禮儀慶典
活動的中心。
馬丘·比丘被浪漫地稱為“消逝在雲霧之中的城市”,賓格哈姆也因發現了這個城
市而聞名於世,然而正如很多古代遺址曾被稱之為消逝了的城市那樣,馬丘·比丘實際
上並沒有真正消逝,盡管它已被一些植物大部掩蓋著,但畢竟還能窺見它,它並未像特
洛伊或克羅索斯那樣被泥土掩沒而成為一些土堆,居住在這山區周圍的人們都知道有這
麽一個遺址存在,一些當地農民甚至從古印加人殘留的梯地上清除掉灌木和荒草,用以
種植如玉米、土豆和胡椒等類農作物。馬丘·比丘也曾來過一些遠道客人,其中不乏有
人在那白色殘壁上信手胡寫亂劃。但是卻隻有賓格哈姆第一個告訴世人有關這個遺址的
大量事實,同時組織了對遺址的科學考察:1918年他從積極的考古工作上退休下來,但
他仍繼續堅持作對馬丘·比丘的考古工作,撰寫出了有關自己旅行方麵的幾本書並繼續
為美國參議院工作。他於1956年去世。
一些被發現的古城遺址,重現了古時全部歷史文化,這些事實從未曾被懷疑過。譬
如亨瑞琪·斯裏曼發掘了特洛伊和邁塞勒遺址,這一工作給曾對愛琴海文化屬支配地位
的邁塞勒文化帶來了新的見解。在查可坎曲對印弟安人材莊的發掘成果,產生了把美洲
西南部的阿納薩斯收集於歷史文獻之中的成果。
然而馬丘·比丘和維爾卡巴姆巴卻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當歐洲人征服了印加帝國並
將其變成他們的一個殖民地時,與賓格哈姆同年代的歷史學家們已從西班牙人入侵及其
隨後的數十年的西班牙編年史中了解到了許多有關印加帝國的事。而更多的近代研究更
讓我們對這個山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公元1200年前後,印加人升華了一種存在於庫斯科(秘魯的城市)流域的早期文化。
印加人在他們的國土安居到1438年,直到一位名叫尤潘琪的國王統治結束時為止。尤潘
琪自命為佩查叩提,其寓意為“地球震憾者”。的確,那時他真正地震憾了印加人。佩
查叩提的統治確實證實了他不僅是一個征服者,而且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統治者。他建
立了一個特有的政府體製,居然把紛雜散居的人們團結在一起,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在潘查叩提國王之後的100年中,大約在西班牙人到達時,印加帝國由貴族們統治
著這個他們自稱塔奐蘇亭優(意為四季之鄉)的地域。這個帝國從現代哥倫比亞國的北
部沿著安第斯山脈向南延伸2500哩,抵達聖地亞哥(智利首都):向東抵達巴西地勢低
窪的熱帶大雨林地區;向西則以沿南美洲西海岸直至阿塔卡馬沙漠一線為界。印加帝國
共有900萬國民,分屬100個不同的民族。
佩查叩提建立的政府體係統一了這個地域遼闊的帝國。帝國的統治者把被他們征服
了的國民中發生的動亂降低到了最小程序。雖然地方官員必須隻受命於印加帝國當局,
但同時也容許地區人民保留他們的統治者和神。但是各地國民都必須將對印加太陽神的
人修建的梯田,賓格哈姆一直走到了這個山脊的頂端。他事後寫到:“驀然問,我發現
自己正站在印加人修建的具有極好質量的石頭建築房屋廢墟的牆壁前麵。這些牆壁已經
很不容易看見了,因為,這些廢墟的大部分都被幾個世紀以來所生長的樹木和苔蘚所掩
蓋,它們隱藏於竹林灌木叢和纏繞著蔓藤所形成的陰影之中,不時隱約可見斷牆殘
壁……。這一切景象微妙地結合在一起”。在兩個陡峭山峰的鞍地裏都有著石頭構成的
廢墟遺址,諸如:集市和可能是寺廟的一些大建築物,以及許多房舍。賓格哈姆已經來
到了當今稱為馬丘·比丘的印加遺址了。
激動不已的賓格哈姆急忙趕下山去,喚起了在營地的人們。翌日他們一道出發去這
個地區尋找其他遺址,沿烏拉巴姆河而行,在距馬丘·比丘以北約60哩(1哩=1.609公
裏)一個被當地居民稱為埃斯皮瑞圖·帕梅拍(意為鬼魂平原)的地方,賓格哈姆的考
古探險隊在叢林低窪處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印加城市的遺址。賓格哈姆確認這第二個被發
現的遺址就是消逝了很久的印加首都——維爾卡巴姆巴。
1912年賓格哈姆再次回到馬丘·比丘,對山頂的遺址進行考察研究。1914至1915年
間他又再次來此,在馬丘·比丘新一輪考察之後,賓格哈姆推翻了他自己早期的論點,
確認馬丘·比丘才是古代印加的首都——維爾卡巴姆巴,而位於低地的那個城市遺址並
不是印加首都。然而,近代的印加歷史研究者們得出的結論卻認為賓格哈姆最初的第一
個觀點才是正確的,即位於低地的那個城市遺址應是維爾卡巴姆巴,兼作當時禮儀慶典
活動的中心。
馬丘·比丘被浪漫地稱為“消逝在雲霧之中的城市”,賓格哈姆也因發現了這個城
市而聞名於世,然而正如很多古代遺址曾被稱之為消逝了的城市那樣,馬丘·比丘實際
上並沒有真正消逝,盡管它已被一些植物大部掩蓋著,但畢竟還能窺見它,它並未像特
洛伊或克羅索斯那樣被泥土掩沒而成為一些土堆,居住在這山區周圍的人們都知道有這
麽一個遺址存在,一些當地農民甚至從古印加人殘留的梯地上清除掉灌木和荒草,用以
種植如玉米、土豆和胡椒等類農作物。馬丘·比丘也曾來過一些遠道客人,其中不乏有
人在那白色殘壁上信手胡寫亂劃。但是卻隻有賓格哈姆第一個告訴世人有關這個遺址的
大量事實,同時組織了對遺址的科學考察:1918年他從積極的考古工作上退休下來,但
他仍繼續堅持作對馬丘·比丘的考古工作,撰寫出了有關自己旅行方麵的幾本書並繼續
為美國參議院工作。他於1956年去世。
一些被發現的古城遺址,重現了古時全部歷史文化,這些事實從未曾被懷疑過。譬
如亨瑞琪·斯裏曼發掘了特洛伊和邁塞勒遺址,這一工作給曾對愛琴海文化屬支配地位
的邁塞勒文化帶來了新的見解。在查可坎曲對印弟安人材莊的發掘成果,產生了把美洲
西南部的阿納薩斯收集於歷史文獻之中的成果。
然而馬丘·比丘和維爾卡巴姆巴卻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當歐洲人征服了印加帝國並
將其變成他們的一個殖民地時,與賓格哈姆同年代的歷史學家們已從西班牙人入侵及其
隨後的數十年的西班牙編年史中了解到了許多有關印加帝國的事。而更多的近代研究更
讓我們對這個山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公元1200年前後,印加人升華了一種存在於庫斯科(秘魯的城市)流域的早期文化。
印加人在他們的國土安居到1438年,直到一位名叫尤潘琪的國王統治結束時為止。尤潘
琪自命為佩查叩提,其寓意為“地球震憾者”。的確,那時他真正地震憾了印加人。佩
查叩提的統治確實證實了他不僅是一個征服者,而且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統治者。他建
立了一個特有的政府體製,居然把紛雜散居的人們團結在一起,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在潘查叩提國王之後的100年中,大約在西班牙人到達時,印加帝國由貴族們統治
著這個他們自稱塔奐蘇亭優(意為四季之鄉)的地域。這個帝國從現代哥倫比亞國的北
部沿著安第斯山脈向南延伸2500哩,抵達聖地亞哥(智利首都):向東抵達巴西地勢低
窪的熱帶大雨林地區;向西則以沿南美洲西海岸直至阿塔卡馬沙漠一線為界。印加帝國
共有900萬國民,分屬100個不同的民族。
佩查叩提建立的政府體係統一了這個地域遼闊的帝國。帝國的統治者把被他們征服
了的國民中發生的動亂降低到了最小程序。雖然地方官員必須隻受命於印加帝國當局,
但同時也容許地區人民保留他們的統治者和神。但是各地國民都必須將對印加太陽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