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財從內閣官員手中接過這份報告時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七天時間啊,隻有七天時間,數萬華人死於非命,數萬手無寸鐵的華人慘遭屠戮,這對於一向以英主自詡的帝國皇帝來說不啻於迎頭猛擊,直把王財看得雙目通紅,幾乎要流下淚來,他萬萬想不到印尼屠殺華人的事情會讓他也遇上,而且規模有過之無不及,這讓王財心中湧起了深深的恥辱感,憤怒之下,這位已過中年的帝國皇帝破口大罵西班牙人與禽獸無異,當場就要親征海外,直被十幾位內閣大臣好說歹說才冷靜下來。
大家都知道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會怒不可遏,但是沒有想到人到中年了,皇上還是雄心不減,居然要親征海外,這當然是皇上一時氣話,但是所有內閣大臣都認為朝廷有責任保護自己的海外子民,這是關係到朝廷的臉麵,也關係到帝國政府在所有海外華人中的形象,如果不能保護自己的海外百姓,那朝廷有什麽資格讓海外華人來回報祖國呢?有好處想著拿,有責任卻不願意承擔,這哪裏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態度呢?但是皇帝要用兵復仇的決心卻並非所有人都支持,最令皇帝意外的就是劉麗川和李鴻章居然出言反對。
“皇上,臣以為此番出兵海外有三不可,其一,兵法雲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皇上於太平六年說,除非有大規模外敵入侵,否則朝廷將以發展國內工、商業為唯一目標,此刻皇上盛怒之下輕易出兵,輕者打亂朝廷原有之計劃,重者中斷數年建設之功,其二,菲律賓華人雖血統出自炎黃,但其並非帝國在籍子民,實是西班牙皇帝子民,皇上企有出兵保護西班牙人之說?其三,現在西班牙與英、法簽有密約,倘皇上輕易出兵,那英、法會有何態度?眼下南海局勢有利於皇上,若是出兵海外,不但未有必勝之把握,也將英、法與我朝之罅隙公之於天下,到時再無迴旋餘地,企非失策?皇上,臣深知皇上心中之痛,但小不忍則亂大謀,今日皇上忍一時之憤,他日必可得數倍之利,越王勾賤臥薪嚐膽乃至滅吳,漢武逐匈奴之功乃承文、景和親之辱,皇上,我朝自太平六年罷兵息戰至今不過六年,天下承平未久,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何忍再興兵禍?皇上,萬萬不可因怒而出無名之師啊!”
王財漲紅了驗,半天沒有說一句話,他滿腦子都是復仇、雪恨,什麽“主不可因怒而興師”,什麽三國密約,他根本沒有放到耳朵裏去,甚至他也沒有想過華人與國人到底有什麽不同,在王財眼中,天下凡是黑頭髮,黃皮膚,說漢語,血管裏流淌著炎黃血脈的都是他的子民,既然是自己的子民受了這等屈辱,那身為皇上怎麽可以顧慮這個顧慮那個而縮手縮腳呢?而兩位精通外交的大臣居然會找出這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來勸說自己不要復仇,那不但丟光了朝廷的臉麵,也讓好不容易振奮起的民族精神再次被拋入懸崖,這中間的輕重得失,劉麗川、李鴻章難道會看不到?
第二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民告官
王財想了想,慢慢站起身道:“你們剛才說的三條確實有些道理,主不可因怒而興師,不錯,我現在確實憤怒之極,但興師的原因並非是僅僅因為這一個怒字,自我領兵以來,十餘年從未向洋人屈服過,你們要知道,西洋人向來隻尊重強者,你越是讓步,他們越是會得寸進尺,不要以為西班牙現在屠殺的是菲律賓華人,如果我們以沉默應對,那這就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在海外的華人從此就抬不起頭,朝廷對外政策從此便處處落於下風,不錯,菲律賓華人的確不能算是帝國臣民,但是咱們不也有很多傳教士、商人罹難嗎?海外華人值此危難之標,正需要朝廷挺身而出,為他們鳴冤,如果說前次與英國人開仗是打出了帝國尊嚴,那這一仗,我就要打出民族精神,打出一個國家意識來,讓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無論他們走到哪裏,他們身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在支持他們,我要讓所有的中國人都抬起頭來作人,”說著他頓了一下又道,“至於英、法、西的三國密約,咱們不要怕,打破了瓶瓶罐罐咱們從頭再來,況且我認為這一仗規模有限,英、法受普魯士的影響,未必敢出力應戰。”
李鴻章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什麽,王財擺了擺手道:“不用說了,朕即為帝國之首,自有權決定對外戰和,伍淩心。”王財朝輿宣司看了看,伍淩心轉出人群應了應聲,王財繼續道,“輿宣司馬上調整國內輿論,將此番西人屠我數萬華人的實情向天下百姓言明,將朝廷維護對外用兵地目的向百姓言明,務要讓天下百姓知道。朝廷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每一個百姓,此外……藉機再進行一次國家意識的宣傳。總要讓老百姓明白中華帝國是所有中華百姓共同的國家!”
伍淩心欠了欠身,王財又看了看劉麗川道:“兩件事,一是要通告各國,中華帝國此番用兵,目的是懲惡伐暴,可以讓咱們各國公使聯繫各國媒體,將西班牙的暴行大大的宣傳一番。盡力阻止英、法參戰,二是和西班牙斷交,把他們駐華公使趕回去,以此表明我朝決心。”劉麗川無奈地點了點頭。
這場因為屠殺而引發的中、西大戰隨著王財一聲令下立刻爆發了。在隨後地宣戰詔書中,王財向全國百姓說道“朕聞此慘事,憤怒不能自製,海內臣民、四方豪傑,人人需存國家之權益。民族之精神,誓為逝者復仇,誓為生者雪恥!古人雲,兵者,兇器也,朕體恤百姓。本不願妄興甲兵之利,然今日菲律賓華人之仇,乃我國人之同仇,今日死者之恨,乃我國人之同恨,朕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所有帝國百姓與海外華人的合法權益,此詔天下!”宣戰詔書後,總理衙門馬上派人將西班牙駐華公使禮送出境,正式宣布與西班牙斷交。
大家都知道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會怒不可遏,但是沒有想到人到中年了,皇上還是雄心不減,居然要親征海外,這當然是皇上一時氣話,但是所有內閣大臣都認為朝廷有責任保護自己的海外子民,這是關係到朝廷的臉麵,也關係到帝國政府在所有海外華人中的形象,如果不能保護自己的海外百姓,那朝廷有什麽資格讓海外華人來回報祖國呢?有好處想著拿,有責任卻不願意承擔,這哪裏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態度呢?但是皇帝要用兵復仇的決心卻並非所有人都支持,最令皇帝意外的就是劉麗川和李鴻章居然出言反對。
“皇上,臣以為此番出兵海外有三不可,其一,兵法雲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皇上於太平六年說,除非有大規模外敵入侵,否則朝廷將以發展國內工、商業為唯一目標,此刻皇上盛怒之下輕易出兵,輕者打亂朝廷原有之計劃,重者中斷數年建設之功,其二,菲律賓華人雖血統出自炎黃,但其並非帝國在籍子民,實是西班牙皇帝子民,皇上企有出兵保護西班牙人之說?其三,現在西班牙與英、法簽有密約,倘皇上輕易出兵,那英、法會有何態度?眼下南海局勢有利於皇上,若是出兵海外,不但未有必勝之把握,也將英、法與我朝之罅隙公之於天下,到時再無迴旋餘地,企非失策?皇上,臣深知皇上心中之痛,但小不忍則亂大謀,今日皇上忍一時之憤,他日必可得數倍之利,越王勾賤臥薪嚐膽乃至滅吳,漢武逐匈奴之功乃承文、景和親之辱,皇上,我朝自太平六年罷兵息戰至今不過六年,天下承平未久,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何忍再興兵禍?皇上,萬萬不可因怒而出無名之師啊!”
王財漲紅了驗,半天沒有說一句話,他滿腦子都是復仇、雪恨,什麽“主不可因怒而興師”,什麽三國密約,他根本沒有放到耳朵裏去,甚至他也沒有想過華人與國人到底有什麽不同,在王財眼中,天下凡是黑頭髮,黃皮膚,說漢語,血管裏流淌著炎黃血脈的都是他的子民,既然是自己的子民受了這等屈辱,那身為皇上怎麽可以顧慮這個顧慮那個而縮手縮腳呢?而兩位精通外交的大臣居然會找出這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來勸說自己不要復仇,那不但丟光了朝廷的臉麵,也讓好不容易振奮起的民族精神再次被拋入懸崖,這中間的輕重得失,劉麗川、李鴻章難道會看不到?
第二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民告官
王財想了想,慢慢站起身道:“你們剛才說的三條確實有些道理,主不可因怒而興師,不錯,我現在確實憤怒之極,但興師的原因並非是僅僅因為這一個怒字,自我領兵以來,十餘年從未向洋人屈服過,你們要知道,西洋人向來隻尊重強者,你越是讓步,他們越是會得寸進尺,不要以為西班牙現在屠殺的是菲律賓華人,如果我們以沉默應對,那這就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在海外的華人從此就抬不起頭,朝廷對外政策從此便處處落於下風,不錯,菲律賓華人的確不能算是帝國臣民,但是咱們不也有很多傳教士、商人罹難嗎?海外華人值此危難之標,正需要朝廷挺身而出,為他們鳴冤,如果說前次與英國人開仗是打出了帝國尊嚴,那這一仗,我就要打出民族精神,打出一個國家意識來,讓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無論他們走到哪裏,他們身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在支持他們,我要讓所有的中國人都抬起頭來作人,”說著他頓了一下又道,“至於英、法、西的三國密約,咱們不要怕,打破了瓶瓶罐罐咱們從頭再來,況且我認為這一仗規模有限,英、法受普魯士的影響,未必敢出力應戰。”
李鴻章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什麽,王財擺了擺手道:“不用說了,朕即為帝國之首,自有權決定對外戰和,伍淩心。”王財朝輿宣司看了看,伍淩心轉出人群應了應聲,王財繼續道,“輿宣司馬上調整國內輿論,將此番西人屠我數萬華人的實情向天下百姓言明,將朝廷維護對外用兵地目的向百姓言明,務要讓天下百姓知道。朝廷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每一個百姓,此外……藉機再進行一次國家意識的宣傳。總要讓老百姓明白中華帝國是所有中華百姓共同的國家!”
伍淩心欠了欠身,王財又看了看劉麗川道:“兩件事,一是要通告各國,中華帝國此番用兵,目的是懲惡伐暴,可以讓咱們各國公使聯繫各國媒體,將西班牙的暴行大大的宣傳一番。盡力阻止英、法參戰,二是和西班牙斷交,把他們駐華公使趕回去,以此表明我朝決心。”劉麗川無奈地點了點頭。
這場因為屠殺而引發的中、西大戰隨著王財一聲令下立刻爆發了。在隨後地宣戰詔書中,王財向全國百姓說道“朕聞此慘事,憤怒不能自製,海內臣民、四方豪傑,人人需存國家之權益。民族之精神,誓為逝者復仇,誓為生者雪恥!古人雲,兵者,兇器也,朕體恤百姓。本不願妄興甲兵之利,然今日菲律賓華人之仇,乃我國人之同仇,今日死者之恨,乃我國人之同恨,朕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所有帝國百姓與海外華人的合法權益,此詔天下!”宣戰詔書後,總理衙門馬上派人將西班牙駐華公使禮送出境,正式宣布與西班牙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