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文華殿讀書讀的怎麽樣,王闓運精通帝王之術,是個經世偉材,讓孩子們跟著他學我放心,等將來他們長大了,我還要送他們出國去留學,學貫中西才是帝國皇子應該具備的。”


    “是呀,皇上,將來皇上的天下總是要傳給皇子的,培養一個精明睿智的皇子對國家是好事,皇上出身貧家,臣妾以為除了讓皇子們多讀聖賢道理之外,也應該讓皇子們多了解百姓疾苦,這樣將來他們才能夠在製訂國策的時候多想到百姓,多考慮百姓的苦處。”


    王上想了想問道:“你們覺得將來皇帝真的要參與到國策的決策中嗎?你們不覺得這樣弊處甚多嗎?”


    “為何皇上有此一說呢?自古以來國家的朝政對策都是由皇上決策的,除了皇上,誰有這麽大的權力?”傅善祥輕輕拉了一下正在說話的周秀英,疑惑的問道。


    王財猶豫著是不是應該把心中決斷不下的事情和兩位夫人說說,左右思量了一下,這些事情不和夫人說又去問誰呢,最終還是把疑問說了出來。


    聽完王財的一番話,傅善祥與周秀英也是愣在那裏,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事情,經過王財這麽一分析到還頗為在理,特別是如果內閣的權力繼續擴大,那麽將來很有可能會出現皇權與相權的針鋒相對,僅在西漢初年到漢武帝時的一百年間,因相權過大而被殺的宰相多達三十餘人,如果帝國走上這條老路,那王財憑藉著在國內的威望當然可以壓製在位首輔,但是繼任的皇子呢?他們是否能夠有同樣的膽略與心機,可以對相權進行壓製?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一個不小心那丟掉的不僅僅是王氏天下,更有可能像王財所說的那樣,慘遭滅族之禍。


    “那皇上就不要放權了,幹嘛沒由來的要把權力放給內閣?皇上一個人說了算不好嗎?這天下終究是皇上的天下,皇上不做主,反到讓內閣做臣子的做主,這……這可不是反了嗎?”周秀英緊張的說道,她實在不明白自己的丈夫為什麽要把手中的權力給分散開來。


    “妹妹,皇上說的對,為了我帝國千秋萬代的基業,過分集中的皇權是不妥的,英主必有盛世,而庸主必亂天下,誰能保證將來的皇子們一個個都是英明過人的?皇上這考慮的是五代,十代之後的事情,當真是心懷天下。”傅善祥癡癡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心中盪起一陣溫柔。


    “對,不僅僅如此,現在皇子年幼還看不出來,等將來他們年長了,都會有各自的老師,謀臣和親隨,這些人都效忠各自的皇子,如果皇帝權力過重,難免相互之間不會爭權奪利,我看隻有削弱皇權,讓皇帝超然於權力之外,注意,我說的是超然於權力之外,而不是置身於權力之外。”王財點了點頭道。


    “可是皇上自己削弱自己的權力,這真是聞所未聞的事情,難道皇上不怕削弱權力之後,皇位受到威脅嗎?”周秀英頓了一下補充道,“這天下畢竟是姓王的啊。”


    “所以我說超然於權力鬥爭之外,”王財點了點頭道,“可我想不通的地方也正在這裏,如何能保證皇室的威信,但又不讓皇帝直接走到風口浪尖呢?”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五章 :民主之路


    “皇上何不如此?既然皇上要超然於權力鬥爭之外,妾以為皇上可以將政務做一個調整,行政各部提出的政務方案可交由內閣審議,審議後送交民選議會,議會通過後再呈送皇帝最後批準,如果內閣與議會意見相同,那麽也算是代表了天下百姓的意願,皇上順水做個人情,批了就是,若是內閣與議會意見相左,那兩方都需要得到皇上的支持,皇權反而在事實上得到加強了。”傅善祥想了想說道。


    王財眼睛一亮,默不做聲的琢磨了半天才哈哈大笑的敲了敲桌子:“還是夫人聰明,我怎麽沒有想到,好辦法啊,讓內閣和議會去吵,總要辯出個對錯來,而皇上冷眼傍觀,坐收漁人之利,到時候隻怕無論是內閣還是議會都要巴結皇上,而皇上周旋於朝政左右,遊刃乎有餘。”


    “正是如此,這樣一來皇上可算放心了吧?”傅善祥看了看眉開眼笑的皇帝忍不住微笑道,“其實皇上英明怎麽會想不到這點,隻是皇上太過憂心妻子(古文中妻子是指老婆和孩子,不是今天專指老婆),有些執著了,因此才給了臣妾一個胡說八道的機會,臣妾其實還是順著皇上的心思來的。”


    “不錯,不錯,夫人所說的是正理,”王財興奮的晃了晃腦袋,琢磨了一下又問道,“那麽夫人,我心中還有一個問題委決不下。你幫我參謀參謀?”


    “皇上請說,妾等正該為皇上分憂啊!”周秀英眼看著傅善祥占了上風,也想來個搶答題。


    王財略一沉思便問道:“其實這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同出一源,古人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家若要長治久安,就得讓老百姓支持政府。百姓若是有怨恨,他們就會起來反抗。歷代皇朝被農民起義推翻的並不多,但是被農民起義而打得搖搖欲墜地卻是非常多,因此絕對不能讓百姓走到政府的對立麵去,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就得讓國家的大政方針始終在正確,始終與民意息息相關,始終代表了老百姓的心思,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設立議會的原因。”王財頓了一下,看了看聽得入神的兩位夫人繼續說道,“其實這個議會在西洋各國都有,按理說仿照西洋各國地辦法來做也未嚐不可,但是我朝與西洋國情多有不同,一味仿照必然漏洞百出,所以我想結合我朝施行已久的鄉官製度,可問題又來了。其一是我朝立國於亂世之中,各地豪強地主無一不是稱霸一方,其二是舉國百姓識字者不多,心憂國事地仁人誌士更是少之又少,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是古人筆下佳句。卻並非我國實情,老百姓並沒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與國命聯繫到一起,如此兩條,實在成為民選議會的最大障礙,不知道兩位夫人有何良策教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新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鋤並收藏太平新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