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欲不除,如蛾撲火,焚身乃止,貪無了,如腥嗜酒,鞭血方休,都是一個欲字啊……”周世民搖了搖頭,“不過讀書人是斷不會為此事的。”


    “胡說!行此事的都是你們讀書人!”王財從椅子上跳起來,“你看看那些清妖官長,日日紙醉金迷,鶯歌燕舞,非生猛不食,非走獸不啖,取民脂民膏為一己私慾,這些人不都是讀書人入仕的嗎?”說到著王財頓了一下,“現今你們在這裏痛斥時弊,但如果你們自己為一方父母,難道比他們強多少嗎?”


    “大人,怎可一言而責天下?”於海洋憤憤不平的反駁道。


    “我聽說幹隆朝江蘇巡撫閔鶚崧初為官時布衣蔬食,廉潔自重,到後來呢,苞苴日進,動逾千萬這又是為何?”王財見於海洋又要反駁,擺了擺手,“你不要說這是個例,我能舉出一大堆來,河南巡撫何裕誠,浙江巡撫福崧等等這些還都是你們自吹盛世的幹隆朝,時至今日更不必說了,這難道還是個例嗎?你們原都有功名在身,與清妖官府當有來往,其中關節不必我詳說了吧。我方才聽各位談及時弊,似乎都認為是官員自身的問題,好像換了個清官上任就能保天下太平了,我不這麽認為,在我看來,無論誰去做官都難逃**的命運,為什麽呢?這是因為製度!”王財一拍桌子,大聲道,“如果製度出了問題,那處於這個製度下的個體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這個製度環境的影響,初時也許尚可自律,久了必為所動。再說,世人皆醉你獨醒又有什麽用呢?隻有改變這個製度才是唯一的出路!”


    王財一席話,讓幾位書生沉默了半響,也許是從來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一時間都在慢慢的品味。


    “那大人認為何種製度才能保證官員清廉自律呢?”一個叫閔文浩的儒生問道。


    “我是一個粗人,但我聽說儒家強調雖困厄窮迫,怨恨失意,猶需知禮守義,不懼不懾,樂道而不失其操守,我認為這是不對的,知禮守義固然是重要,但是如果用禮義綱常來束縛自己的手腳去探索真理,就不對了,相比之下,《詩經》有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我覺得更有道理一點,就算是在黑暗動亂的年代,君子也應該堅持操守為理想而鬥爭,堅持操守在你們看來是前提,在我看來追求一個造福天下人的真理才更重要!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總是想著中華上國,天下之主的觀點,放開眼睛去看看世界,西學固有其粗鄙的一麵,但是也有其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麵,師夷長技不能隻看到別人的軍械精良,而要想想造就這些精良軍械的社會。”王財想了一下,緩緩道,“自古以來,儒以文亂政,武以俠犯禁,各位,你們都是這次科舉的優秀者,但是我不希望你們空談救國而不力行,做‘國寶’,而不要做‘國妖’!”


    幾個儒生走出衙門的時候都在竅竅私語,他們根本不相信之前人說王財是個文盲的說法,看他談古論今的至少也是個半文盲。


    “周兄,你看將軍真的不通文墨嗎?”閔文浩皺著眉頭問道。


    “我看不像,你聽他最後說道國寶、國妖,這可是《荀子大略》裏的東西,若不是飽讀詩書的人,哪裏會知道這些?”周世民搖了搖頭。


    “不過我聽說大人確實不會寫字,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我覺得大人所說的確有一些道理,如今官場情形我等都有耳聞,自從太平軍打到蘇南之後,我總覺得氣象為之一新,就說我家鄉吧,他們搞那一套鄉官製度起初確實讓我不理解,我還帶著一群士子去鬧過,但是現在看來,這些由最底層的百姓選出來的鄉官確實很少聽說有**不法的,不滿你們說,我那裏的鄉官以前就是一個鐵匠,按你我的想法,這等市井小民不知禮義廉恥,當上官了還不要胡來?但這小子現在天天樂嗬嗬的一幅為民請命的樣子,”說到這,於海洋低聲道,“聽說這次還為了修路的事情,把王大人告到天京去了,差點讓大人掉了腦袋!”


    幾個人都是一驚,王財在天京的事情早就在蘇南傳開了,沒想到竟是由一個鐵匠引起的。


    “現在王大人回來了,這小子怕是要倒黴了吧?”閔文浩低聲說。


    “不然!昨天我還在街上遇見他了,聽他說王財請了好幾個民軍帥商量鐵路的事情,給他也發了帖子,看樣子不像是要為難他的。”於海洋頓了一下,“這樣的官倒也難得。”


    1、太平天國的禮拜:書寫到現在都沒有給大家介紹過太平天國的禮拜,這次仔細說一下。禮拜的前一日,有人一手荷著一麵旗幟,一手敲鑼周行市上,口裏高呼明天禮拜。到了半夜三更時分,即開始禮拜,燃點桌上油燈及懸掛的彩燈。並在天主桌上供設清茶三杯,飯三盂,餚三盤,嗚鑼聚眾,頭目先生各坐正中,餘皆環坐,齊誦讚美,然後先生跪誦章表,寫著全館(即全營)中的人名,誦畢焚化,這又好像道教中的建蘸形式。此後或講道理,或誦經文天條,最後以所供肴饌分享眾人,是日皆可向廚司領得豐盛食品,休息快樂。這是七日禮拜的大概情形,各館中都是如此舉行,平日亦有兩次禮拜,在朝餐與晚餐時舉行的,也是嗚鑼召集,像禮拜日一樣,不過略為簡單一些,禮拜既畢,方始就食。即在軍事勿忙的時候,亦不能廢。這樣儀式,後來漸成為一種具文,那些禮拜的人,往往覺得討厭,暗暗咒罵,但因為法令森嚴,無法規避。如果有無病貪睡,聞鑼不到,必杖責數百板,三次無故不到,便要斬首。所以心裏雖不願禮拜,卻不敢不到,如有人犯了過失,便要在此當眾責打,即天王亦不能免。各王宮中也有這樣的禮拜場所,陳設較為侈麗,凡遇禮拜,得向天廚中領取海菜及點心之類,為敬天之用,實則藉此多領食物,為宮中人享樂。遇有喜慶,亦行此種禮節,盛饌取樂。無論何事,都以禮拜為準。即出兵打仗之前,或打仗回來。無論勝敗,皆要召集大眾禮拜並講道理。如遇敗仗,要歸罪到一二人身上,說他們犯了天條,致於天父之怒,把那人當眾處死。或者別的時候,要治一個人的錯過。也是用講道理的方法辦理,或打或殺,說皆本之天意。講道理是一樁極普遍的事,無論遇到什麽事體,都要召集大眾講道理,亦若現在的當眾演說。所講的道理,大都是說到如何敬拜天父,如何練習天情,如何熟悉天條,有時講到天父七日創造天地的故事,或說天父的慈愛,如何照顧我們,萬事都要由天父安排,切勿懼怕!在一個限定的期間,必須把天條儀文背熟,逾期若不能背出,也要處罰,甚至處死。因此,太平軍的紀律很嚴明,都能服從命令,勇氣百倍。但是在小說中這些東西並不詳細說明,因為時不時的描寫這些東西占去大量字數不講,也讓大家看著無趣,因此本書中就略過這些場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新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鋤並收藏太平新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