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這種議論,其要旨也非提倡大漢“沙文主義”。國家主義種族主義和沙文主義之成為一種堅定和普及的信仰,是現代社會的現象。英法的百年戰爭初起時,純係一種朝代國家間的衝突,直到戰事末期,民族國家的情緒才開始抬頭;德意兩國則遲至十九世紀才成為現代的國家。中國人之不重視國家主義更是由來有素。《孟子》一書中提到舜是“東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為參加科舉考試的學者所必讀。傳統的作史者有如《魏書》的執筆者,更指出“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處分荒服。”也就是利用一種傳奇式的根據,去強調中外一家,間接支持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合理與合法。而《魏書》也是廿四史之一。
在這種傳統之下,今日中國之所謂漢人,本身已是一種歷史上的混成體,除了與少數民族對比,能夠借著他們的特殊性格而顯示其不同外,不能說是自始至終即已保持其血緣上的獨特性。也等於今日之英國人為最先拓殖之土著與義大利人、丹麥人、德國人、法國人的混血民族。
而且中國過去一千年的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發展,則是漢多數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在華北長期的武裝衝突。這種衝突並非等閑,對很多人講這不僅是生死存亡之所係,也是成仁取義與放棄節操的分歧點,其中也產生了文天祥和史可法等等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們的奮鬥,絕非由於一時感情衝動,不容後人一筆勾消。隻是站在今日的立場,我們卻不能完全保持過去多數民族的觀點,抹殺小數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迄今哈爾濱還有一個中國民族史學會和中國遼金契丹女真研究會)。這原因很簡單,中國境內各民族普遍的通婚由來以久,即本文作者及絕大多數讀者也無從有把握的證實自己在血緣上講,其為漢人實係公元二世紀以前之漢,或稱唐人為九世紀以前之唐。其為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混成的繼承人,則難於辯駁。
根據以上的立場,我們認為中國國家主義的思想,確定於鴉片戰爭之後。直到外強不把中國當作一個國家看待,中國人才感覺到有組織一個現代國家的必要。我們寫歷史,也要基於這種著想。
這篇文字開始所說及的長期中歷史的合理性,則在農業社會與遊牧社會的衝突的時候,初期遊牧民族容易占優勢,大概由於他們的部落組織與軍事動員接近。可是他們戰勝多數民族之後,就容易被漢人同化。因為他們不能以一個流動的組織,去經常管製一個固定的社會。所以契丹之遼與女真之金,每一克服中國的國都之後即掠取圖籍、曆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法物鎧仗以及宮嬪宦官北去,也就是存心模仿以頒布曆日統籌農業生產,以各種儀禮維持官僚集團的體係,以宮廷的富麗繁華去支持一種都市文化。也就是有意與無意之中自動“漢化”。同時在同一麵積之下,農業的精密工作能支持大量的人口,非遊牧的生產方式可比。今日黑龍江有三十四個少數民族,其人口總數卻隻有一百二十五萬,也是由於這種自然趨勢的發展之所至。
本書以時間上的連續進展為線索,提到北宋,迎頭就有“澶淵之盟”的一個題目。我寫的既為“大歷史”,而刻下截前斷後的局勢既已明朗,又何必提出一般讀者很少聽見的一個名辭?在這裏我也要指出:以長時間遠距離的姿態重新檢討歷史,並不是完全忽視歷史中的細微末節。有時這些細微末節間的層次與程序,可以影響到以後的發展至大,不過要經過細密的選擇與斟酌。蔣復璁曾說及宋遼澶淵之盟“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中國整個歷史”。我們這一代在抗戰前後受教育,當日國運如絲最怕中途退讓,有“言和即是漢奸”的說法,對於歷史上的和談也一味支吾規避。在這種情形之下,更使我們不能忘記,直到西方勢力東漸,中國歷史的主題是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間的衝突。因動員即影響雙方的財政與稅收,因此又影響到國家體製與社會狀態。凡此也都可以自澶淵之盟談起。
澶淵在今日河南省濮陽縣附近,在北宋時和今日距黃河北岸都隻有一日行程,去宋都開封,也不過二百多裏。北宋的第三個皇帝真宗趙桓於公元1004年在此與契丹之遼議和。結果遼兵北撤,恢復戰前狀態。北宋則承認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其名義則是“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雙方又交換“誓書”,彼此以平等的地位相待,並且約同“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這條約也永久有效,所以共同聲明“質於天地神祗,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書中兩方都稱趙桓為“大宋皇帝”,遼主耶律隆緒則為“大契丹皇帝”,不稱遼。一般歷史家均盛傳盟時兩方約為兄弟,宋主稱遼太後為叔母,但此種稱呼不見諸誓書。
澶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有些讀史的人認為宋朝不能在開國之初,一鼓作氣先攻下契丹,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隻有使局麵江河日下。強調澶淵之盟的得計者則指出,當日兵已攻澶淵(州)城,去開封僅在咫尺,有些朝臣已建議遷都,勸真宗或征金陵,或奔成都,隻有主張強硬政策的寇準得到籌劃中樞的畢世安的支持,簇擁皇帝親臨澶淵,才能訂下這一段和約,茲後宋遼不加兵者一百二十年。況且以絹銀與契丹打交道是宋太祖趙匡胤歷來的政策,1004年和約未訂之前,真宗已打算承擔歲幣百萬之數,後來能以三十萬了事,出於意料之外。而盟約最重要的一段收穫則是沒有割地。石敬瑭於公元936年割“幽燕十六州”與契丹,內中也包括瀛莫兩州,轄今日之河間任邱等地,趙匡胤之前身周世宗北伐時已收復這塊地區,歷經趙宋保持,契丹稱之為“關南”,在和談時曾一度索還,被宋朝拒絕。因之後來真宗的歲幣每年向雄州交付,是為兩國國界,如此在和約的交涉中,南朝並不是毫無所得。
在這種傳統之下,今日中國之所謂漢人,本身已是一種歷史上的混成體,除了與少數民族對比,能夠借著他們的特殊性格而顯示其不同外,不能說是自始至終即已保持其血緣上的獨特性。也等於今日之英國人為最先拓殖之土著與義大利人、丹麥人、德國人、法國人的混血民族。
而且中國過去一千年的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發展,則是漢多數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在華北長期的武裝衝突。這種衝突並非等閑,對很多人講這不僅是生死存亡之所係,也是成仁取義與放棄節操的分歧點,其中也產生了文天祥和史可法等等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們的奮鬥,絕非由於一時感情衝動,不容後人一筆勾消。隻是站在今日的立場,我們卻不能完全保持過去多數民族的觀點,抹殺小數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迄今哈爾濱還有一個中國民族史學會和中國遼金契丹女真研究會)。這原因很簡單,中國境內各民族普遍的通婚由來以久,即本文作者及絕大多數讀者也無從有把握的證實自己在血緣上講,其為漢人實係公元二世紀以前之漢,或稱唐人為九世紀以前之唐。其為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混成的繼承人,則難於辯駁。
根據以上的立場,我們認為中國國家主義的思想,確定於鴉片戰爭之後。直到外強不把中國當作一個國家看待,中國人才感覺到有組織一個現代國家的必要。我們寫歷史,也要基於這種著想。
這篇文字開始所說及的長期中歷史的合理性,則在農業社會與遊牧社會的衝突的時候,初期遊牧民族容易占優勢,大概由於他們的部落組織與軍事動員接近。可是他們戰勝多數民族之後,就容易被漢人同化。因為他們不能以一個流動的組織,去經常管製一個固定的社會。所以契丹之遼與女真之金,每一克服中國的國都之後即掠取圖籍、曆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法物鎧仗以及宮嬪宦官北去,也就是存心模仿以頒布曆日統籌農業生產,以各種儀禮維持官僚集團的體係,以宮廷的富麗繁華去支持一種都市文化。也就是有意與無意之中自動“漢化”。同時在同一麵積之下,農業的精密工作能支持大量的人口,非遊牧的生產方式可比。今日黑龍江有三十四個少數民族,其人口總數卻隻有一百二十五萬,也是由於這種自然趨勢的發展之所至。
本書以時間上的連續進展為線索,提到北宋,迎頭就有“澶淵之盟”的一個題目。我寫的既為“大歷史”,而刻下截前斷後的局勢既已明朗,又何必提出一般讀者很少聽見的一個名辭?在這裏我也要指出:以長時間遠距離的姿態重新檢討歷史,並不是完全忽視歷史中的細微末節。有時這些細微末節間的層次與程序,可以影響到以後的發展至大,不過要經過細密的選擇與斟酌。蔣復璁曾說及宋遼澶淵之盟“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中國整個歷史”。我們這一代在抗戰前後受教育,當日國運如絲最怕中途退讓,有“言和即是漢奸”的說法,對於歷史上的和談也一味支吾規避。在這種情形之下,更使我們不能忘記,直到西方勢力東漸,中國歷史的主題是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間的衝突。因動員即影響雙方的財政與稅收,因此又影響到國家體製與社會狀態。凡此也都可以自澶淵之盟談起。
澶淵在今日河南省濮陽縣附近,在北宋時和今日距黃河北岸都隻有一日行程,去宋都開封,也不過二百多裏。北宋的第三個皇帝真宗趙桓於公元1004年在此與契丹之遼議和。結果遼兵北撤,恢復戰前狀態。北宋則承認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其名義則是“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雙方又交換“誓書”,彼此以平等的地位相待,並且約同“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這條約也永久有效,所以共同聲明“質於天地神祗,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書中兩方都稱趙桓為“大宋皇帝”,遼主耶律隆緒則為“大契丹皇帝”,不稱遼。一般歷史家均盛傳盟時兩方約為兄弟,宋主稱遼太後為叔母,但此種稱呼不見諸誓書。
澶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有些讀史的人認為宋朝不能在開國之初,一鼓作氣先攻下契丹,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隻有使局麵江河日下。強調澶淵之盟的得計者則指出,當日兵已攻澶淵(州)城,去開封僅在咫尺,有些朝臣已建議遷都,勸真宗或征金陵,或奔成都,隻有主張強硬政策的寇準得到籌劃中樞的畢世安的支持,簇擁皇帝親臨澶淵,才能訂下這一段和約,茲後宋遼不加兵者一百二十年。況且以絹銀與契丹打交道是宋太祖趙匡胤歷來的政策,1004年和約未訂之前,真宗已打算承擔歲幣百萬之數,後來能以三十萬了事,出於意料之外。而盟約最重要的一段收穫則是沒有割地。石敬瑭於公元936年割“幽燕十六州”與契丹,內中也包括瀛莫兩州,轄今日之河間任邱等地,趙匡胤之前身周世宗北伐時已收復這塊地區,歷經趙宋保持,契丹稱之為“關南”,在和談時曾一度索還,被宋朝拒絕。因之後來真宗的歲幣每年向雄州交付,是為兩國國界,如此在和約的交涉中,南朝並不是毫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