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遵義會議上再次力排眾議


    當時黨內最重要的領導工作是指揮軍事鬥爭,實際結果證明了毛澤東確實在指揮上高於他人一籌。二渡赤水後紅軍重占遵義獲勝,許多領導人又過高估計自身力量。1935年3月10日至11日,中央在遵義縣楓香鎮一個叫苟壩的偏僻小山村開會,討論是否攻打打鼓新場、下一步的戰略方針和改組軍事領導等問題。多數人摩拳擦掌贊成出擊,隻有毛澤東認為急於進攻將有覆滅的危險。據當事者回憶,毛澤東甚至說:“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總指揮了。”


    結果在民主表決中,會議仍然做出進攻打鼓新場的決定。周恩來擬好作戰命令後,夜不能寐的毛澤東又提著馬燈跋涉五裏多路,走來再三勸說。這時,負責無線電偵察的二局又發來敵軍已有增援的急電,周恩來馬上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


    鑑於毛澤東的意見正確,軍事行動需要集中指揮而不能事事開會表決,中央便決定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指揮小組。在毛澤東為首的三人小組指揮下,中央紅軍靈活機動地甩掉了追兵。


    徹夜工作,白天在擔架上能睡一會兒


    毛澤東長期在艱險的戰爭中思考問題,總被失眠困擾。據當事者回憶,每到宿營地,他馬上查閱電報和地圖,一麵抓衣服上的虱子一麵思考下一步的行動,徹夜工作。早上部隊出發後,他在擔架上能斷斷續續睡一會兒。為減輕擔架員負擔,下午通常又騎馬行軍,邊走還邊同身邊的領導人研討問題。


    征途如此艱難,毛澤東仍在戎馬倥傯之際,以吟詩賦詞抒發胸臆。如同他後來所說,許多詩作是在馬背上哼成。邁步雄險的婁山關之悲涼,三軍過後盡開顏之愜意,放眼陝北千裏冰封之豪情……詩人風采,躍然紙上。“萬水千山隻等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指戰員去戰勝艱難險阻。


    妻子、警衛員和窮人讓他流淚


    毛澤東有著鋼鐵般的性格,也有著深深的同情和摯愛。紅軍進入貴州後,他發現窮人血汗已被榨得一幹二淨,被稱為“幹人”,每逢見到這些人求乞都感到心酸。寒冬中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毛澤東看到一位穿破爛單衣的老婆婆帶著小孫子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他當即脫下毛線衣,並叫警衛員拿了兩袋幹糧,一起送給老人。身邊的同誌還看到,這時的毛澤東流下了熱淚。


    長徵到達盤縣時,賀子珍在敵機轟炸時為保護傷員被炸傷了17處,醒來後要求把自己寄放在村裏的老鄉家,不拖累部隊,並得到單位領導同意。毛澤東趕到後,見到滿身鮮血的妻子不禁抽泣起來,又命令用自己僅有的一副擔架把她抬走。後來賀子珍感慨,此舉救了自己一命,否則就是不遇到敵人,農村也沒有治療條件,躺著也隻有等死。


    中央紅軍到達西康的甘竹山時,毛澤東又遇敵機轟炸,身邊的胡昌保中彈犧牲。看到這位從江西蘇區就跟隨著他的警衛班長,毛澤東又一次流下熱淚,並和其他同誌一起動手掩埋了他。後來接受美國記者斯諾採訪時,毛澤東還回憶起這個警衛。


    【點評】在實踐中樹立崇高威信


    長征以前,毛澤東的軍事領導主要在中央根據地局部範圍內起作用,一度還遭排斥。在黨中央居於統治地位的,仍是照搬外國經驗的軍事路線。無情的事實證明,那種唯“國際指示”是從的教條主義,隻能把革命引入絕境。毛澤東擔任最高領導後,才真正解決了當時黨和紅軍要解決的兩個根本問題:一是如何求生存,二是如何求發展。他的崇高威信,正是經過成功與失敗兩個方麵的鬥爭實踐而樹立起來,最後得到黨內軍內共同擁戴。


    當年陳毅曾說,我們都是遊擊隊長,誰聽誰的?實踐證明,毛澤東比我們強,所以我就放棄了過去的看法。我心服口服,心悅誠服支持毛澤東。歷史事實說明,是毛澤東和他的軍事思想挽救了中國革命,他被擁戴為全黨的領袖才扭轉了危局,不僅勝利結束了長征,還從此使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第二章 事無巨細(1)


    ——周恩來長征之謎


    中央紅軍萬裏長征一開始,周恩來就成為全軍的“總管家”。每到宿營地後,油燈大都徹夜不熄,各種重要事務大都要親自處理。他自己從中央蘇區出發時所帶的個人行李隻有兩條毯子、一床被單,做枕頭用的包袱裏有幾件替換衣服和一件灰色絨衣……


    自己認為不適合當一把手


    20世紀20年代初留學法國並在那裏投身於共產主義事業的周恩來,從參加革命起便顯示了非凡的組織和領導才能。他回國時年僅26歲,很快就因才華過人,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被眾多年紀相仿的學員尊為永久的師表。


    在共產黨內,周恩來一向以品德高尚、才智過人、不求名利而享譽全黨,並在國際共運中有很高威信。1930年周恩來前往周恩來莫斯科時,史達林對他倍加讚賞,並希望他能擔任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袖。周恩來卻認為,自己不適合當一把手,而應輔助他人,主要負責大政方針確定後的具體落實工作。


    1931年秋,周恩來從上海到中央蘇區擔任中央局書記,他很尊重有實際鬥爭經驗的毛澤東。臨時中央遷至瑞金後,周恩來身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軍委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卻沒有最後決策權,而隻是負責處理具體事務。長征出發前,準備工作由以博古、李德、周恩來所主持的最高“三人團”決定,其中博古負責政治,李德負責軍事,周恩來負責督促軍事計劃的實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解長征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焰/馬祥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焰/馬祥林並收藏重解長征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