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次戰役,劉伯承作了精彩的總結:“(一)本戰役是在蔣匪新戰法‘大的使我吃不消,小的使我吃不著’,與放棄次要據點抓緊主要補給要點及實行盯梢等情況下進行的。我們採用優勢兵力突然襲擊敵縱深薄弱分散1南陽古稱。


    的宛西四縣的上蔣而不打南陽,避免了敵人向心集中增援,而我保障兵團強大,迫使敵人援兵不敢輕進,使主作戰兵團取得了從容時間,圓滿達成任務。


    (二)本戰役主要敵人是土蔣,其在宛西有相當的反動社會基礎與統治經驗,情報靈通,人地熟悉,且在‘小的使我吃不著’的作戰指導方針下,一經發現我主力和企圖即會逃竄。我們採取了隱蔽秘密行動,由遠距離突然奔襲包圍即發起戰鬥,對潰散之敵實行猛追、窮追、搜剿等辦法,以求得徹底消滅之。”由阜陽撤圍到宛西突襲,典型地體現了“分遣與集結相結合,分遣以撕破敵人的合擊陣勢,集結以圍殲可以殲滅之敵”的運動戰原則。中共中央軍委曾多次提到宛西戰役,表彰為運動戰的模範戰例。


    5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加強中原局的領導,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陳毅為第二書記,鄧子恢為第三書記,以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鄧子恢、李先念、粟裕等12人為委員;並決定再建中原軍區,任命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陳毅為第一副司令員、李先念為第二副司令員,鄧子恢為副政治委員、張際春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為參謀長。中原軍區下轄鄂豫、皖西、豫皖蘇、豫西、桐柏、江漢、陝南等7個軍區。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改名為中原野戰軍,下轄第一、二、三、四、六、九、十一等7個縱隊。


    中原局的加強和中原軍區的重建,以及華東野戰軍與中原野戰軍的聯合行動,標誌著中原逐鹿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宛西戰役勝利結束後,豫陝鄂中心根據地得到穩固,中原局和中原軍區領導機關有了一個比較可靠的後方。中共中央軍委為了加強中原部隊的力量,決定華東野戰軍粟裕兵團改變挺進江南的計劃,南渡黃河,加入中原逐鹿的行列。因此,令中原野戰軍鉗製位於臨潁地區的敵胡璉兵團,使其不能東顧,以利於粟裕兵團南下。


    劉伯承、鄧小平認為鉗製胡璉的關鍵,在於使其有南顧之憂,不敢放膽東開。於是決定發起宛東戰役。首先佯攻確山,吸引、抑留胡璉兵團於漯河以南地區。同時吸引張軫兵團由南陽東援確山,在其運動於社旗鎮、唐河以東地區時予以殲滅。戰役的部署,以陳錫聯指揮第一、三、六縱隊組成東集團,佯攻確山;並以陳賡指揮中原野戰軍第二、四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以及桐柏、豫西軍區武裝組成西集團,阻擊從南陽來援的張軫兵團,並在適當時機協同東集團予以合擊殲滅。


    5月25日戰役發起,東集團以浩大的聲勢進占駐馬店,包圍確山。蔣介石顧慮平漢線南段被解放軍切斷,急令胡璉兵團從臨潁地區南下增援,白崇禧也令張軫率所部3個整編師由南陽東援。劉伯承在宛東準備了戰場,布置軍區武裝破壞了唐河、泌陽一線的公路,故意保留由南陽經社旗鎮至駐馬店這一通道。張軫以3師之眾,成密集隊形,直奔社旗鎮。劉伯承見敵人行動一如所料,即將戰役中心移向張軫兵團。28日,改令華東野戰軍第三、八縱隊和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阻擊胡璉兵團,而以東西兩集團全力對進,決心在社旗鎮地區圍殲張軫兵團。當夜,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在社旗鎮以南的埠口以突然動作扭住了張軫兵團,引起了張軫的警覺。他一麵令部隊迅速向心集結,向社旗鎮以南的解放軍陣地作試探性的攻擊;一麵親自用日語與信陽第五綏靖區司令部進行電話聯繫。當信陽司令部向他報告東線解放軍主力西移,有參與合圍的趨向,勸他不要繼續東進,而應西退南陽時,他判明解放軍的意圖是“圍點打援”,決心西退南陽,但卻故意在電話中嚴詞拒絕信陽司令部的建議,聲言以5萬精兵,完全可以衝過解放軍的防線。並於第二天,以一部向東佯動。


    劉伯承得到上述情報後,估計張軫有西竄的可能,於30日令西集團主力由南、北、兩三個方向投入戰鬥,將敵主力向東壓迫,以使東集團於野戰中予以殲滅。並告誡西集團應嚴防敵西逃退入南陽。如敵仍在原地困守,則於6月1日由西向東投入戰鬥。他還特地鼓勵部屬:“此次作戰關係整個中原戰局,且敵已現慌亂情緒,我全體指戰員,應以高度的堅決動作,不惜任何代價勇猛戰鬥,爭取全殲張軫兵團,並防其在飛機掩護下突圍。”為了及時掌握戰場的演變,保證部署的正確執行,他於31日趕赴社旗鎮以北的券橋,開設前方指揮所。


    張軫向東攻擊的行動迷惑了西集團指揮員,他們誤認為敵人己入彀中,竟過早地率部東移,放鬆了西麵的堵擊。張軫見有機可乘,於31日拂曉突然率部掉頭西退。及至西集團發現後再行追擊與堵截,不免遲了一步,張軫主力大部遁去。在西集團勇猛衝擊下,僅將後衛整編第五十八師師部及第一八三旅包圍於南陽以東馬劉營地區。退回南陽的敵前隊雖在空軍配合和大炮掩護下,全力回援,但遭到西集團第四縱隊的堅決阻擊,被殲一部。至6月3日,馬劉營之敵遭到全殲,宛東戰役宣告結束,前後殲敵萬餘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伯承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多人並收藏劉伯承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