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記,全國下的是一盤棋啊!”
毛澤東十分關心敵人對大別山的圍攻,發來指示說:“大別山根據地的確立和鞏固,是中原根據地能否最後確立和鞏固的關鍵,足以影響整個戰局的發展。因此,南線三軍必須內外線緊密配合。由大別山的劉鄧野戰軍主力堅持現地鬥爭,由華東野戰軍和陳謝兵團向平漢、隴海線展開大規模的破擊作戰,尋機殲敵,調動和分散圍攻大別山的敵人,直到徹底粉碎敵人的圍攻為止。”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晉冀魯豫根據地及時增調了第十、十二兩個縱隊到大別山來,還派第十一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護送來一批新戰士和傷愈病痊歸隊的指戰員,帶來大批彈藥、藥品和銀元,對粉碎國民黨軍的圍攻,起了重大作用。11月27日,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李先念率第十二縱隊到達大別山,與劉伯承、鄧小平等會合。大家戰地相逢,分外高興。31日,王宏坤率第十縱隊也來到了大別山。
12月上旬,劉伯承、鄧小平決定採取內線與外線配合的作戰方針,迅速實施戰略再展開,在大別山立足生根。以第十、十二縱隊西越平漢路,分別向桐柏、江漢兩地區展開。由劉伯承和張際春率野戰軍司令部後方指揮部、中原局和第一縱隊北渡淮河,向淮西一線展開,擴大根據地,發展遊擊戰爭,擔負外線作戰任務。鄧小平和李先念、李達則率野戰軍司令部前方指揮部和第二、三、六縱隊留在大別山堅持內線作戰。這個分工經過了一番爭論,結果是鄧小平的意見被採納,主要理由是劉伯承年紀比他大一輪,身體又不太好,需要稍好一點的環境。
分手的那天,鄧小平冒著雨雪寒風給劉伯承送行。他們都不上馬,並肩步行,一坡又一坡,一程又一程。盡管他們把分兵後可能遇到的問題都研究過,但都象有一肚子話要說。劉伯承擔心,一旦敵人發現有部隊轉到外線去,鄧小平身邊的鬥爭形勢會更加險惡,於是又一次提出堅決把警衛團給他留下,並叮囑李達特別注意政委的安全。鄧小平則要劉伯承保護“心靈的窗戶”.晚上少用眼睛,並再三囑咐管理處,無論如何要給劉伯承準備一盞美孚煤油燈。
直到夜幕降臨,兩人才互相道別。劉伯承翻身上馬,一麵走,一麵吩咐身邊的隨員們說:“如果我們北上受阻,不幸被敵人衝散,大家就原路向南集中,到文殊寺去找鄧政委。”並特別囑咐電台,要按時和鄧政委聯絡。從此以後,他增加了每天早晨向警衛員問話的內容,第一句話必定是:“政委在什麽位置?幾時取得的聯繫?他周圍的敵情如何?我軍的位置有什麽變化?”
劉伯承分兵北去,白崇禧摸不清虛實。為了阻止劉鄧部隊在淮北得到補充和發展,也為了乘機擴充他自己的地盤和勢力,他採取圍攻和追剿並舉的方針,令整編第十一、十、八十五師向淮河跟追。
12月13日,野司後方指揮部按照預定的行軍路線,趕往光山縣西南北向店宿營。
這晚,天黑得如墨似漆,伸手難見五指。劉伯承到達北向店附近的何小寨時,已經是後半夜,村子內一片寂靜。他詢問了警戒布置和叮囑盡快與第一縱隊取得聯繫後,就放心地歇息下來。拂曉,突然接到報告,旁邊村莊發現駐有敵人。參謀和警衛部隊的領導頓時緊張起來,他們十分擔心劉伯承和指揮部的安全。劉伯承問明敵人並未發現自己部隊,讓大家不要慌,有秩序地進行轉移,並命令警衛員速去通知中原局機關和野戰軍司令部直屬隊。在劉伯承沉著的指揮下,指揮部等安全脫離了敵人,很快到達第一縱隊第二十旅駐地。
等到敵人發覺,已晚了一步。劉伯承命令第一縱隊第一、二旅堅決阻擊敵整編第十一師,第二十旅負責掩護指揮部等。激戰一天,終於打退了國民黨軍的進攻。一場不預期的遭遇戰順利地結束了。
事後,劉伯承詼諧地說:“我帶著野戰軍直屬隊、中原局機關一大攤子轉移,真好比是李逵背娘,這一回我差一點當了李逵,讓老虎把娘吃掉。可要記取教訓啊!”
16日,劉伯承率指揮部和第一縱隊冒雪渡過淮河。21日.劉伯承率指揮部移駐楊埠附近的韓老家,並下令在此休整一星期。司令部有位幹部擔心這裏處於沙河與洪河、汝河之間,活動不便,不可久留。他找到劉伯承說:你一再強調背水作戰,兵家所忌,這次為什麽不怕背水了呢?劉伯承笑著告訴他,軍事原則不能死套。我們現在已到淮北,這邊的敵人是另一個係統的,我們住在敵人兩不管的地方,很安全。
留置大別山的主力,在鄧小平、李先念等的領導下,結合軍區部隊和人民武裝,採取敵向內,我向外,敵向外,我亦向外,將敵牽到外線,以小部牽製大敵,以大部消滅小敵的方針,適時地集中或分遣兵力,內外線密切配合,粉碎了白崇禧的殘酷圍攻。經過一個多月的作戰,共殲敵1.1萬多人,收復了太湖、英山、立煌、廣濟、潛山、嶽西、黃梅、禮山等10餘座縣城。
與此同時,第十、十二縱隊乘敵主力被吸引於大別山的有利時機,迅速向桐柏、江漢地區展開,橫掃敵人保甲係統和土頑武裝,占領廣大鄉村,建立起各級人民政權。至12月底,共殲敵4000餘人,解放桐柏、棗陽、泌陽、唐河、新野、京山、鍾祥、天門、潛江等縣城。這一勝利,威脅到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和大巴山防線,迫使他們不得不急忙從大別山抽調部隊回援,從而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在大別山的反圍攻鬥爭。
毛澤東十分關心敵人對大別山的圍攻,發來指示說:“大別山根據地的確立和鞏固,是中原根據地能否最後確立和鞏固的關鍵,足以影響整個戰局的發展。因此,南線三軍必須內外線緊密配合。由大別山的劉鄧野戰軍主力堅持現地鬥爭,由華東野戰軍和陳謝兵團向平漢、隴海線展開大規模的破擊作戰,尋機殲敵,調動和分散圍攻大別山的敵人,直到徹底粉碎敵人的圍攻為止。”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晉冀魯豫根據地及時增調了第十、十二兩個縱隊到大別山來,還派第十一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護送來一批新戰士和傷愈病痊歸隊的指戰員,帶來大批彈藥、藥品和銀元,對粉碎國民黨軍的圍攻,起了重大作用。11月27日,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李先念率第十二縱隊到達大別山,與劉伯承、鄧小平等會合。大家戰地相逢,分外高興。31日,王宏坤率第十縱隊也來到了大別山。
12月上旬,劉伯承、鄧小平決定採取內線與外線配合的作戰方針,迅速實施戰略再展開,在大別山立足生根。以第十、十二縱隊西越平漢路,分別向桐柏、江漢兩地區展開。由劉伯承和張際春率野戰軍司令部後方指揮部、中原局和第一縱隊北渡淮河,向淮西一線展開,擴大根據地,發展遊擊戰爭,擔負外線作戰任務。鄧小平和李先念、李達則率野戰軍司令部前方指揮部和第二、三、六縱隊留在大別山堅持內線作戰。這個分工經過了一番爭論,結果是鄧小平的意見被採納,主要理由是劉伯承年紀比他大一輪,身體又不太好,需要稍好一點的環境。
分手的那天,鄧小平冒著雨雪寒風給劉伯承送行。他們都不上馬,並肩步行,一坡又一坡,一程又一程。盡管他們把分兵後可能遇到的問題都研究過,但都象有一肚子話要說。劉伯承擔心,一旦敵人發現有部隊轉到外線去,鄧小平身邊的鬥爭形勢會更加險惡,於是又一次提出堅決把警衛團給他留下,並叮囑李達特別注意政委的安全。鄧小平則要劉伯承保護“心靈的窗戶”.晚上少用眼睛,並再三囑咐管理處,無論如何要給劉伯承準備一盞美孚煤油燈。
直到夜幕降臨,兩人才互相道別。劉伯承翻身上馬,一麵走,一麵吩咐身邊的隨員們說:“如果我們北上受阻,不幸被敵人衝散,大家就原路向南集中,到文殊寺去找鄧政委。”並特別囑咐電台,要按時和鄧政委聯絡。從此以後,他增加了每天早晨向警衛員問話的內容,第一句話必定是:“政委在什麽位置?幾時取得的聯繫?他周圍的敵情如何?我軍的位置有什麽變化?”
劉伯承分兵北去,白崇禧摸不清虛實。為了阻止劉鄧部隊在淮北得到補充和發展,也為了乘機擴充他自己的地盤和勢力,他採取圍攻和追剿並舉的方針,令整編第十一、十、八十五師向淮河跟追。
12月13日,野司後方指揮部按照預定的行軍路線,趕往光山縣西南北向店宿營。
這晚,天黑得如墨似漆,伸手難見五指。劉伯承到達北向店附近的何小寨時,已經是後半夜,村子內一片寂靜。他詢問了警戒布置和叮囑盡快與第一縱隊取得聯繫後,就放心地歇息下來。拂曉,突然接到報告,旁邊村莊發現駐有敵人。參謀和警衛部隊的領導頓時緊張起來,他們十分擔心劉伯承和指揮部的安全。劉伯承問明敵人並未發現自己部隊,讓大家不要慌,有秩序地進行轉移,並命令警衛員速去通知中原局機關和野戰軍司令部直屬隊。在劉伯承沉著的指揮下,指揮部等安全脫離了敵人,很快到達第一縱隊第二十旅駐地。
等到敵人發覺,已晚了一步。劉伯承命令第一縱隊第一、二旅堅決阻擊敵整編第十一師,第二十旅負責掩護指揮部等。激戰一天,終於打退了國民黨軍的進攻。一場不預期的遭遇戰順利地結束了。
事後,劉伯承詼諧地說:“我帶著野戰軍直屬隊、中原局機關一大攤子轉移,真好比是李逵背娘,這一回我差一點當了李逵,讓老虎把娘吃掉。可要記取教訓啊!”
16日,劉伯承率指揮部和第一縱隊冒雪渡過淮河。21日.劉伯承率指揮部移駐楊埠附近的韓老家,並下令在此休整一星期。司令部有位幹部擔心這裏處於沙河與洪河、汝河之間,活動不便,不可久留。他找到劉伯承說:你一再強調背水作戰,兵家所忌,這次為什麽不怕背水了呢?劉伯承笑著告訴他,軍事原則不能死套。我們現在已到淮北,這邊的敵人是另一個係統的,我們住在敵人兩不管的地方,很安全。
留置大別山的主力,在鄧小平、李先念等的領導下,結合軍區部隊和人民武裝,採取敵向內,我向外,敵向外,我亦向外,將敵牽到外線,以小部牽製大敵,以大部消滅小敵的方針,適時地集中或分遣兵力,內外線密切配合,粉碎了白崇禧的殘酷圍攻。經過一個多月的作戰,共殲敵1.1萬多人,收復了太湖、英山、立煌、廣濟、潛山、嶽西、黃梅、禮山等10餘座縣城。
與此同時,第十、十二縱隊乘敵主力被吸引於大別山的有利時機,迅速向桐柏、江漢地區展開,橫掃敵人保甲係統和土頑武裝,占領廣大鄉村,建立起各級人民政權。至12月底,共殲敵4000餘人,解放桐柏、棗陽、泌陽、唐河、新野、京山、鍾祥、天門、潛江等縣城。這一勝利,威脅到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和大巴山防線,迫使他們不得不急忙從大別山抽調部隊回援,從而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在大別山的反圍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