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狐人”的開化程度太低了,以至於基本的語言係統還沒有完全建立。他們隻知道一些非常簡單的單字,雖然這樣讓人更加的難以理解他們的意思,不過有個好處就是他們的語言對於能夠短期內處理超大數據量的“靜靜”來說就不再那麽難學習了。
而且這種及其初級的語言係統其成句結構一般都比較單一。這就像是一個剛剛學習英語的華人隻知道說“thisis……”、“thatis……”,以及“weare……”、“wedo……”等等,雖然聽起來非常的拗口,不過理解起來倒不是那麽難。
畢竟由於智力開化程度的限製,他們還不懂得如何使用定語、補語之類的詞法,更不要說更加複雜的各種複句等等了。在這種情況下,“靜靜”到時很快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也很快就通過自己的電子發音器官模擬出了他們的語音。
顯然,在“靜靜”那超大的處理速度的支撐下,人類,不,確切地說應該是人類創造的高級人工智慧首次和其它星球上的智慧生命進行了對話。這次對話雖然沒有見證人在場,就連趙一飛和張元兩個人也隻能是躲在洞穴之中,忍受著地下風蟲的腥味在那裏偷偷地聽著“靜靜”和“狐人”們在那裏大呼小叫,不過這次對話卻開創了人類與其它星係高級生命交流的先河,它表明了差異非常大的生命之間也是可以進行溝通和交流的。
在電子大腦不斷地修正著“狐人”獵手中首腦的意思之後,“靜靜”終於在半個小時後基本掌握了他們的語言,雖然不能夠保證所有的單字都可以知道什麽意思,畢竟短短半個小時的談話還是圍繞著主題進行的,不可能有太多的東拉西扯。不過現在的“靜靜”已經可以和他們進行很好的對話了。在完全掌握了他們的語言規律後,“靜靜”唯一的感覺完全不是新鮮和好玩,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囉嗦”!
本來在漢語中完全可以用一句來說明的內容,到了“狐人”的語言中至少要用3—4句話才能說清楚。比如說一句簡單的“我希望邀請你參加我們”,用漢語來說就這麽簡單的一句話,總共也就整整10個字而已,不過到了“狐人”的嘴裏,卻成了“我們活動”、“你活動”、“你和我們組成群體”三句話,足足用了15個單字,這還不包括中間停頓浪費的時間。
原來剛才這些“狐人”在發現趙一飛三個人掉下去之後對地下風蟲的獵殺居然變得容易多了,它們簡單地思考之下,便決定讓“靜靜”加入他們。至於另外兩個人的死活,那不再他們簡單的思考範圍之內,隻要這個能夠答應,那麽以後獵捕地下風蟲的時候都可以讓“她”下到地下風蟲的洞穴中去,然後再把這些龐然大物趕上來,到時候“狐人”們根本不會有什麽傷亡,就可以獵殺到地下風蟲了。
如果能夠解決食物問題,那麽自己的生存自然也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至於“靜靜”下去後是不是會死掉,那也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他們還沒有那麽複雜的思維,能夠較為全麵地衡量對自己和他人最為合理的合作方式。
對於任何一個物種來說,雖然其都有著對群體的忠誠度,這種忠誠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群體在環境中的總體生存能力。不過對於群體外的生物來說,並非所有的智慧生物都知道最好的合作方式是雙贏或者多贏,那往往都是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才會在大腦中建立起這種聯繫,並漸漸地形成思維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春秋時期的老子能夠寫出《道德經》來和《易經》等等的出現都是人類思維有了巨大飛躍的一種表現。
不幸的是,顯然“狐人”還沒有發生過這種思維的飛躍。他們還停留在為了生存而奮鬥不息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麽他們考慮不到“靜靜”的處境,而隻是簡單地提出讓“靜靜”這個外來生命體送死的合作方式。
不過對於“靜靜”來說,與他們合作不合作都是次要的,那不是她想要去考慮的範圍。在“靜靜”看來,這次考察隊來到“女媧2號”行星的根本目的在於考察該星球是否也和地球一樣發生了地磁突變。所以“靜靜”在和他們的“談判”之中更注重的是如何從這名首腦人物的語言之中“套”出他們的環境情況。
顯然,沒有較為高級智慧的“狐人”首腦很快就上當了。在“靜靜”拐彎抹角的問訊之下,他的注意力已經成功地被“靜靜”轉移到了“女媧2號”上的環境上。不過可惜的是,雖然作為原始種族對自然變化非常的敏感,但由於沒有很好的文化和知識傳承體係的存在,在“靜靜”聽起來,這名“狐人”首腦的話裏麵充滿了種種矛盾。
一會兒是環境曾經發生過較大的變化,但到底發生了什麽變化又成了“伏地樹”草原下的生態動盪;一會兒是沒有大的變化,這裏的動物還是那麽狡猾,地下風蟲還是那樣的不好對付,每次狩獵的時候受傷總是難免的,而受重傷的同伴唯一的下場就是死亡。
盡管這些內容聽起來沒什麽用處,也無法和趙一飛等人來這裏的目的能夠掛上鉤。不過“靜靜”還是發現了一個可能非常有意義的線索,那就是“狐人”提到了一種更加聰明的種族存在於這個星球之上。不過和他們不同的是,他們並不在這裏出現,而是要繼續深入到“伏地樹”草原的深處,那裏不知道為什麽有的時候會發生奇怪的可以晃動的“光”。而這種所謂的能“晃動的光”,根據“靜靜”的推測就應該是“火”。
而且這種及其初級的語言係統其成句結構一般都比較單一。這就像是一個剛剛學習英語的華人隻知道說“thisis……”、“thatis……”,以及“weare……”、“wedo……”等等,雖然聽起來非常的拗口,不過理解起來倒不是那麽難。
畢竟由於智力開化程度的限製,他們還不懂得如何使用定語、補語之類的詞法,更不要說更加複雜的各種複句等等了。在這種情況下,“靜靜”到時很快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也很快就通過自己的電子發音器官模擬出了他們的語音。
顯然,在“靜靜”那超大的處理速度的支撐下,人類,不,確切地說應該是人類創造的高級人工智慧首次和其它星球上的智慧生命進行了對話。這次對話雖然沒有見證人在場,就連趙一飛和張元兩個人也隻能是躲在洞穴之中,忍受著地下風蟲的腥味在那裏偷偷地聽著“靜靜”和“狐人”們在那裏大呼小叫,不過這次對話卻開創了人類與其它星係高級生命交流的先河,它表明了差異非常大的生命之間也是可以進行溝通和交流的。
在電子大腦不斷地修正著“狐人”獵手中首腦的意思之後,“靜靜”終於在半個小時後基本掌握了他們的語言,雖然不能夠保證所有的單字都可以知道什麽意思,畢竟短短半個小時的談話還是圍繞著主題進行的,不可能有太多的東拉西扯。不過現在的“靜靜”已經可以和他們進行很好的對話了。在完全掌握了他們的語言規律後,“靜靜”唯一的感覺完全不是新鮮和好玩,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囉嗦”!
本來在漢語中完全可以用一句來說明的內容,到了“狐人”的語言中至少要用3—4句話才能說清楚。比如說一句簡單的“我希望邀請你參加我們”,用漢語來說就這麽簡單的一句話,總共也就整整10個字而已,不過到了“狐人”的嘴裏,卻成了“我們活動”、“你活動”、“你和我們組成群體”三句話,足足用了15個單字,這還不包括中間停頓浪費的時間。
原來剛才這些“狐人”在發現趙一飛三個人掉下去之後對地下風蟲的獵殺居然變得容易多了,它們簡單地思考之下,便決定讓“靜靜”加入他們。至於另外兩個人的死活,那不再他們簡單的思考範圍之內,隻要這個能夠答應,那麽以後獵捕地下風蟲的時候都可以讓“她”下到地下風蟲的洞穴中去,然後再把這些龐然大物趕上來,到時候“狐人”們根本不會有什麽傷亡,就可以獵殺到地下風蟲了。
如果能夠解決食物問題,那麽自己的生存自然也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至於“靜靜”下去後是不是會死掉,那也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他們還沒有那麽複雜的思維,能夠較為全麵地衡量對自己和他人最為合理的合作方式。
對於任何一個物種來說,雖然其都有著對群體的忠誠度,這種忠誠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群體在環境中的總體生存能力。不過對於群體外的生物來說,並非所有的智慧生物都知道最好的合作方式是雙贏或者多贏,那往往都是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才會在大腦中建立起這種聯繫,並漸漸地形成思維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春秋時期的老子能夠寫出《道德經》來和《易經》等等的出現都是人類思維有了巨大飛躍的一種表現。
不幸的是,顯然“狐人”還沒有發生過這種思維的飛躍。他們還停留在為了生存而奮鬥不息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麽他們考慮不到“靜靜”的處境,而隻是簡單地提出讓“靜靜”這個外來生命體送死的合作方式。
不過對於“靜靜”來說,與他們合作不合作都是次要的,那不是她想要去考慮的範圍。在“靜靜”看來,這次考察隊來到“女媧2號”行星的根本目的在於考察該星球是否也和地球一樣發生了地磁突變。所以“靜靜”在和他們的“談判”之中更注重的是如何從這名首腦人物的語言之中“套”出他們的環境情況。
顯然,沒有較為高級智慧的“狐人”首腦很快就上當了。在“靜靜”拐彎抹角的問訊之下,他的注意力已經成功地被“靜靜”轉移到了“女媧2號”上的環境上。不過可惜的是,雖然作為原始種族對自然變化非常的敏感,但由於沒有很好的文化和知識傳承體係的存在,在“靜靜”聽起來,這名“狐人”首腦的話裏麵充滿了種種矛盾。
一會兒是環境曾經發生過較大的變化,但到底發生了什麽變化又成了“伏地樹”草原下的生態動盪;一會兒是沒有大的變化,這裏的動物還是那麽狡猾,地下風蟲還是那樣的不好對付,每次狩獵的時候受傷總是難免的,而受重傷的同伴唯一的下場就是死亡。
盡管這些內容聽起來沒什麽用處,也無法和趙一飛等人來這裏的目的能夠掛上鉤。不過“靜靜”還是發現了一個可能非常有意義的線索,那就是“狐人”提到了一種更加聰明的種族存在於這個星球之上。不過和他們不同的是,他們並不在這裏出現,而是要繼續深入到“伏地樹”草原的深處,那裏不知道為什麽有的時候會發生奇怪的可以晃動的“光”。而這種所謂的能“晃動的光”,根據“靜靜”的推測就應該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