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九彈 人人都愛宋丞相
上官宴回顧自己這半生,始終都是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他曾是街上小乞兒,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意外被上官家收養。父親和阿爹待他視如己出,對他極好,給他衣物,給他飯吃,又教他讀書寫字,各項樂理騎射。
五年前父親逝世,他答應父親一定會承襲父親的願望,入朝為官。父親曾是上官家嫡子,但上一輩的上官家裏寵妾滅夫,身為嫡子的父親自然是被牽連,因一身才華太過耀眼,遭那二姨爹的妒眼,幾番下毒手都未成,後頭又是老一輩的家主伸手主動將嫡子的父親籠入保護圈裏,這才沒丟了性命。但那二姨爹並不死心,再後來竟是下藥將父親的阿爹藥成了個不死不活的樣子,由此攥著了性命,逼著父親發下毒誓,此生不得入朝為官。
所以此生一直到死父親都不曾踏入仕途,大限將至的時候,父親在病榻上歎息了許久,空有一身才情卻不得為官,父親至死不能釋懷。而那時他在父親床旁發誓,說自己一定會入朝為官,並且做一個造福天下的好官。父親聽了他的話之後,笑著伸手揉了揉的他頭頂,就像小時候經常揉他頭發的那樣,哪怕是病中消瘦得厲害,父親也依然像是冬雪裏的君子竹,風霜浸染,卻風骨仍在。
他跪於床前,聽著父親揉著他的頭對他說,如今朝堂之上局勢混亂,天子年幼,太後掌權,些許人隻聽太後之言,卻是不將君上放在眼裏的,這朝堂君不君,臣不臣,倘若他日後入朝為官,就是要成為那中流砥柱,去匡扶正統大義。
他回答說“是”,雖是心中悲痛,卻始終不願落了眼淚叫父親告別親人之時難過。父親說離別的時候不應見悲傷,死生由天,不過是人間輪回一遭。父親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雲淡風的人,父親死時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親眼見他高中,父親說,我知你是個好的,可我將死,而你未及弱冠,我不能見你日後朝堂上大放光彩的樣子,此事甚為遺憾,你日後家祭之時不要忘記告訴我一聲,我泉下有知,便也就安心了。
父親死後的第二年,他去應試,榜上有名,上官家主知道了之後,來找他談過一次話。此事說來可笑,這一任上官家主寵妾滅夫,但一直到這個歲數,卻是除了父親之外,再無第二個孩子了,也是報應。上官家主曾也是來找過父親說事的,具體談論了什麽上官宴並不知曉,但上官家主每次都是頹然離去。這一回上官家主來找他談話,是個悔痛的模樣,可是他悔痛的對象全都已經離世了,未留一人,也不知這悔痛之詞該寄往何方。
上官家主對他說:“你不是我們上官家的人,可是阿軻很喜歡你,他一直待你如同自己的親生孩子。我知我曾經做錯許多事情,我想悔過,但沒有這個機會,我想補償,可阿軻從來不要。我補償不了他,但我想至少我能將那些補償給你一些,他一直想入朝為官,你是繼承了他的遺願,這朝堂之上有我上官家的資源,到如今雖不及當年輝煌,卻也多少能助你一臂之力,叫你少走些歪路。”
上官宴聽了這一席話,默然不語,這一些父親都沒要,他如何會受,所以自然是拒絕了。但盡管是拒絕了,可他也是知道的,自他中榜之後那一路官途調順,是多虧了上官家主的暗中相助。他自幼生得容貌出眾,貫來容易惹麻煩之事,這從官一路也依舊未能免去了這麻煩,也虧得他行事小心,再加上又有上官這個姓氏作為庇佑,是以在這江南一地,倒也不曾出了什麽糟粕事來。
從官三年,也不知是不是上官家主的手筆,總之上頭一紙調令,倒是將他調去京城了。路上他救了一個武林人士,不想就此就惹上麻煩。但君子坦蕩,他做事隻求問心無愧,況且他想救的這個人也算是個俠義之士,自然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
這上京路上一路都是風波,卻也總算在臨近京城的時候,將全部的事情都解決了。被救的那個人說是要留在他身旁做貼身護衛,來報答救命之恩。他多有拒絕,但對方言辭誠懇得有理有據,加上又出了些狀況——倒也和先前的事情無關了,是旁的官員調戲他狀況。
那俠士便在此時出手相助,但這相助不顯魯莽,是應對得非常得體的,因是毫無錯處可挑,對方也隻能悻悻然離開。然後俠士跟他說,你看我在某些方麵,也還是稍微有些用處的。
他看著對方半晌,心中略有一動,是從前從未有過,恰如春風吹皺湖水麵,風是微醺。他看著對方的眼睛,對方的眼神很溫柔,正看著他,最後他自己先一步移開了視線,是說了答允的意思。
這一番波折並不細論,這八月的時候,上官宴終於是來到北地京城。立於城前,這城門巍峨,他想著自己的畢生的政治抱負便也就都在這裏了,一時覺得滿腔熱血奔湧著,隻求一個宣泄口。可是……不過……但是……上官宴自進了京城之後……他總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對勁……
是的。
有哪裏不對。
周圍這些他是第一次接觸的人,在知曉他的名字之後,普遍反應都很有些微妙。
譬如前兒頭進城門的時候,那守在城門口的人檢查著名錄的時候,才瞧見了他的名字,就驀然變了表情,脫口一句說道:“上官宴?!”緊跟著邊上另一個人聞言也是暫停了手頭的活,一臉驚訝地過來:“哪個?上官宴來了?哪個是上官宴?”隨後這兩個人望過來,目光實在是直白得有些失禮了,就那麽將他從頭到尾地,用一種簡直要扒了他的衣服將他看到骨頭裏的目光,將他從頭到尾打量了個遍。
可這與往常碰到的那種非禮性的目光又不同,很是坦蕩蕩,但是這種赤條條,跟審查犯人似的審視,很容易讓人有種被冒犯的不快,他被看得莫名。
很多事情,是因為未知,才叫人心裏無法安定,偏偏入京一事,是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因為看得太重,所以心思會對外界發生事情的感知更加敏感,總歸是不安寧,偏偏那兩人看了許久,在他開口問話的時候,便是掩飾性地笑了一下,最後說的卻是個意義不明的話:“沒什麽,就是,呃——原來你就是上官宴啊。”
什麽叫你就是上官宴?
偏偏再繼續追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基本上一路到所需的報到點,上官宴就是一直頂著這樣的目光過來的,可每回當他問那些人是什麽緣故的時候,那些人全都跟鋸了嘴的葫蘆一樣,什麽都不說,隻笑笑不答話。
上官宴被看到後來也是整個人都有些麻木了,待他辦完了這些差事,倒是遇到了於京中任職的上官家的一位旁支。
這一位是挺熱情的,上官宴於京中一點都不熟悉,此人的確是幫助了他甚多。等到事情差不多都是告一段落了,這一位上官家的旁支左右看了一圈,然後靠過來了點。
因這行為太過鬼祟,上官宴有些警惕地後退了一步。
旁支公子見狀愣了一下,然後露出了個尷尬的笑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又跟進上前一步說道:“這個,我並沒別的意思……我那個,其實隻是想問你一個問題來著……”
上官宴是因為以前吃過各種各樣的虧,長了記性,所以他並不為這一位旁支的話所動,依然往後退了一大步,隻說:“你要說,便在這個距離說就是了。”
旁支公子撓了撓頭,想起現在他這是在自家院落——啊,雖然這一整套屋子如今都是給了這位上官嫡係的小公子了的——但話說回來,他在這裏議事,又沒有旁人在,其實還是挺安全的啊,完全不需那麽小心謹慎的來著。不過自己這未打一聲招呼就上來附耳說話的行為的確是唐突了點,無怪宴公子反應這麽疏離。但疏離歸疏離,這一點疏離如何也不可能叫他就這麽輕易退縮的!雖然問題失禮,但他此刻心中懷著的八卦之情,如大火熊熊燃燒,輕易不能澆滅,有些八卦消息他真的好想好想知道!尤其!跟前這個人!還是近日那傳得愈來愈烈的消息正主當事人之一!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怎麽可能錯過!!!
旁支公子越想越激動得不能自已,腦子一熱了也顧不上什麽婉轉套話,直接上來就是一句:“宴公子,我其實,是想問你同宋丞相……”
臥槽,是不是直白過頭了!
等等!
旁支公子一句話出口就想著槽糕,這種問法,宴公子還有沒有可能回答自己的問題啊!
上官宴聞言皺了皺眉。
旁支公子見狀立刻硬生生地卷住了舌頭,吞了那原本衝動無比的話語,連帶著原本有些被八卦之火燒昏了的腦子,也稍微冷靜了一點點,他噎了半晌,方才繼續說道:“我,我這個,是想問那個來著……宴公子同宋丞相,原本可是……舊識……嗎?”
這一句話說得吞吞吐吐,上官宴心中湧起不妙之感,他怎麽就同宋丞相扯到一起了?
他抬目看向旁支公子,眉頭依舊皺著,因為事出突然,簡直莫名,讓他不得不再次去確認一遍:“你說的可是宋家那位二公子?”
旁支公子忙應道:“正是。”
說起來,他這一路進城,好像所有事情都奇奇怪怪的莫名其妙的,難道這一切源頭都是因為這宋丞相了?
上官宴聞言眉頭鎖得更緊:“你怎麽會認為我同宋二公子是舊識?可是有誰這麽說過?”
旁支公子精神一振,抬眼仔仔細細地看著宴公子的表情變化,不願錯過了分毫,他略一斟酌,說道:“宴公子,事情是這個樣子。近來京中盛傳宋二公子同宴公子你之間……也許是以前認識,是故交好友。宴公子你大概不知道,你沒來之前,堆放名錄的地方走水了,燒了大半的名錄,丞相為此發了好大的火——宋丞相平日裏脾氣很好,以前從來沒這樣發火過,卻不想這一回發火,據說將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了。
“後來虧得管事的人裏頭有一個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記著了被燒毀的書卷的全部內容,所以那人將名單全部都重默了一遍,宋丞相本來那時候還是在生氣著的,卻在那時候見著了宴公子你的名字被墨寫出來,當時就念了宴公子你的名字,還將那張紙抽走了,甚至也不生氣了,還笑了。當時在場所有人都瞧見,他們說……丞相這一笑,十裏春風……也不過如此……”
這旁支公子說到此處,停頓了好幾下,臉上隱約顯出幾分恍惚的花癡表情來,不過這花癡表情很快消褪了下去,旁支公子仿佛從未花癡過地恢複了正經臉,說道:“這件事大概便是這樣,最近城裏傳得沸沸揚揚,所以我,咳,所以大家都在猜測,宴公子是不是這個,同丞相大人他,是以前認識的,因為丞相大人以前也去江南辦過好幾次差事,興許就是這時候結識了宴公子你呢?”
上官宴聽完這一長串話,表情微凝,一時心中翻騰過許多陰謀論,偏偏什麽頭緒都抓不到。上官宴依然沉默了半晌,再抬眼的時候,目光都已是變了,旁支公子隻覺得宴公子那原本溫和的目光,都跟淬煉過的刀子似的,幾乎能把人刮得骨疼,他聽到宴公子冷冷地開口說道:“我從來不認識宋二公子,也無心結交於他。他隨太後做事,是太後黨羽之一。這幾年,君上做事處處受製於太後,君上於這權利鬥爭裏過得甚為辛苦,而使得君上過得這麽辛苦的,最大阻礙就是這位隻聽從太後做事的宋二公子。他宋二公子少年得誌,官至丞相,丞相乃百官之首,是為百官表態,替君上分憂,可他?算哪門子丞相?
“沽名釣譽之徒,急於人聞。你叫他丞相大人,他如何擔得起‘丞相’一職,又如何配得起‘大人’一稱?此人做事不擇手段,心不在天下,棄大統於不顧,不過一個佞臣,是蠅狗之輩,我光是想想自己要與他站在一處朝堂之上,便覺得髒汙。我不知如何京中為何為生出我與他之間的流言,但我上官宴話在此處,我此生和這等人,絕無相交的可能。”
旁支公子聞言張了嘴,那模樣看著有些傻。
上官宴說的這些話,另一廂的宋觀是一丁半點都不知道,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無所謂,不過當日名錄走水一事他一時失態,倒是叫京城裏頭鬧出了流言一則,如今傳得沸沸揚揚,對於此事宋觀還是很在意的。
尼瑪能不在意嗎!主角受還沒進城呢!就被他搞得同他鬧出這種男色緋聞!他如何對得起主角受清風白月的人物設定!
再加上如果這個樣子,過分提前地暴露了自己,主角受絕對會對非常警惕的好嗎,那之後,他可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在楚館喝花酒的時候,將主角受灌醉,然後再做這樣那樣的事情?真是……
偏偏這種事情是越解釋越黑,最好的辦法的就是做出“你們想多了”的坦蕩模樣,找一個還解釋得過去的理由,說一遍就過,然後隨大家愛怎麽想就怎麽樣,等時間一長,或者再出個別的事情,這件事風頭就過了。
本來宋觀還打算,偷偷摸摸跑去看一下,這主角受長什麽模樣的,因為這樣了,也好心裏有一個底。但誰能想到呢,結果出了這麽一件事,宋觀心想為什麽大家的八卦興致普遍這麽高漲,這怎麽能好。
在這眾人默默圍觀坐等事態發展,甚至連太後都有所耳聞的情況下,宋觀因此,也隻得將見一麵主角受的計劃暫時擱淺。實在是不敢輕舉妄動好嗎。總歸,被大綱重點標記出來的“花燈節調戲”事件,距離如今倒是隔得挺遠的,那是發生在次年四月的時候的事情,所以還是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的,也就不用太急。
不過也因為那一段時間事務太多,這見一麵主角受的想法,倒是一擱置,就擱置了將近大半年。宋觀身為丞相,太後交予他的事情是很多的,且這五年來,皇上年紀漸長,逐漸有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太後和皇上之間的矛盾激化,事情也就因兩方爭鬥而變得更多了。
但是對於太後和皇上之間的這暗潮湧動,宋觀倒是完全沒什麽想法的,他早就明確了自己立場,還因此同皇上撕破過一回臉,總歸是跟著太後的步伐走就好,別的他自然都不在意。宋觀一直都是這樣的想法:那兩人之間博弈最後會是個什麽終局,同他都沒什麽幹係,塵埃落定之前,他就已經先死了,所以這事他實在無需摻和多想。
比較意外的是,這一年新春佳節過年,大哥居然是允了同他一起過年了。
說起來這一麵,竟也是隔了這麽多年來的第一回 重新見麵了。
這些年大哥一直生病得斷斷續續,幾乎整年裏,都是纏病在榻上的。
這一回宋觀見著大哥的時候,大哥正披著墨色的狐裘坐在椅上,一側燈光挑染,大抵這些年都生病的緣故,所以甚少見到陽光,這一次相見竟比記憶裏還蒼白了兩分。大哥一張臉是不見光照的那種白,偶爾掩著袖子咳嗽的時候,居然也有幾分病弱的感覺——當然,這是在大哥不拿眼睛看人的時候。
盡管這麽多年不見,大哥眼神依舊挺犀利的,宋觀借口跟著三弟出屋外玩了好半天,大哥自然是沒跟出來的,因為身體不大好,吹了風興許就又得生病了,所以大哥在屋內隔著窗子看著。
三弟一會兒要宋觀抱抱,一會兒又要堆雪人,隔個半晌又要放鞭炮,沒一刻是停的,玩得不亦樂乎,到後來夜深了,守歲的時候,三弟眼睛都睜不開,直接窩在宋觀懷裏睡著了。
大哥的房間裏焚著佛手香,那熏香叫人安定,三弟睡得很沉,呼吸綿長,大哥垂著眼摸了摸三弟的腦袋,叫下人將三弟抱去睡覺了,房裏獨留了宋觀和大哥兩人,三弟還在的時候倒是沒什麽,這麽個一會兒三弟被抱走了,宋觀倒是覺得有些尷尬的不自在。
大哥卻似未覺,他飲了一點溫水,看著窗外黑夜裏石浮圖燃著燭火幽明,三瓣覆蓮的蓮花座上鏤空塔室,這個時候天上開始落雪了,石浮圖上堆了雪。大哥靜靜看了一會兒,視線未挪動裏,突然問宋觀這些年過得怎麽樣。
這個問題太過寬泛,越是寬泛的問題其實越不好回答,可以說的東西有很多,宋觀遲疑了一下,然後說自己這些年還不錯,然後就見著對方望過來,是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的眼神。
於是宋觀隻好張口繼續說,東南西北地亂扯一頓,其主旨之混亂,連他自己說到後來,都混亂都想自嘲,不過大哥聽了沒說什麽,隻是談話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說的正是上官宴,大哥問他:“你同上官宴是怎麽回事?”
宋觀倒是沒想到大哥居然會問這個,且中間都過去這麽多個月了,他這幾個月忙得腳不沾地,都沒怎麽想上官宴的事情,所以被這麽一問倒是愣了一下。
宋觀隨即便解釋了這件事,也不知大哥對此是個什麽看法,因為大哥沒有對此進行什麽評價,也不知是信還是不信。
宋觀總有點惴惴的,大哥以前出了點事就要打他的時候,他挺怕的,大哥現在不打他,他也挺怕的,因為不知道大哥不打他了之後,會做出別的什麽反應來。其實這事可以這樣說,這件事的重點,主要的不是大哥是什麽反應,主要的大哥給宋觀的印象比較可怕。
佛手香氣氤氳裏,外頭落雪無聲,宋觀在旁看著大哥坐在椅子上合了眼,兩人隔了五年之後才見麵,明明同在京城這一地,也是挺醉的,宋觀不知道大哥這一回是個什麽打算,但他想著,反正隻要不是扯到他死之前同上官宴之間的事情,其實怎樣都無所謂。
這一次春節過後,四月裏花燈節之前,在宋觀自己刻意去尋主角受之前,他同主角受上官宴之間,倒是有過一次意外的獨處見麵的。
那是在京城之外的靈岩寺,三月初,山上梨花開遍,瑞雪一樣堆積枝頭,太後年前曾在此地求過一支簽,如今解簽倒是由著他來取了。宋觀向來是對太後吩咐下來的事,不曾有過多問的,說定了時日,便一大早就前去準備領那已經解好了的簽。
那日晨光熹微,這個時候靈岩寺並沒什麽人來,雜草從石縫裏冷冷生出,而通往靈岩寺的青石台階上,宋觀無意間撿著了一枚玉佩,他再往上走,就見著一個人似乎正尋找著什麽,那人低著頭是個有些焦急的表情。
宋觀想到了自己剛撿到玉佩,猜想這一位,大概就是那玉佩的主人了,所以走近了的時候,宋觀停下問道:“這位公子可是丟了一枚玉佩?”
那人正背對著他,聞言急於轉身,倒是踩到了石階外頭,身形一個踉蹌之間,竟是踩到了一個水坑裏濺了泥,不過那人並沒在意這些,隻是在將自己陷進泥坑裏的腳拔出來的時候,有些急切的說道:“在下的確是丟了一枚玉佩,是用黑繩係著的,末端墜了一顆綠色的珠子,公子你可是見著了?這枚玉佩對我很重要……”
宋觀見對方險些摔跤,也就順手搭扶了一把,再聽對方形容的玉佩,跟自己剛撿著的一般模樣,也就順手一並塞到對方手裏了。
對方低頭一看,便鬆了一口氣,抬頭道:“這位公子,真是多謝你了,若是丟了這塊玉佩,我也是……”
言語未盡,上官宴抬頭見著扶著自己之人的模樣便是一怔,彼時遠方浮雲萬重,那原本正隱在雲後的朝陽,正恰好跳將出來,於是光線頓時洶湧而下。青石階兩旁都是梨樹,純白色的梨花,一朵一朵堆疊著,密密如錦織,它們於春寒料峭的風中,擁簇在枝頭,經風一吹,竟似迎袖風雪,梨花淺香逐風而來,天地都靜了。而梨樹之下那人待他站穩了便收回了手,他聽見對方說:“既然是要緊之物,公子可要小心收好的了。”
上官宴立在那裏半晌,梨花花瓣細雪一樣紛紛揚揚,他終於回過神:“我……記下了,”頓了一頓,他輕聲道,“這一回多謝閣下相助,卻不知閣下姓名?這玉佩真的對在下很重要,能得閣下尋回,在下感激不盡,所以想求問閣下姓名,屆時在下也好……也好登門相謝。”
宋觀道:“不過舉手之勞,哪裏值得公子登門相謝,”說完了覺得自己似乎回絕地也太幹脆生硬,隨即便又補了一句,“公子這般模樣,倒是折煞我了。”
第131章 第九彈 人人都愛宋丞相
青岩寺裏同上官宴的這一場撞見,宋觀畢竟是沒太在意,主要這在他看來實在也就隻是一場萍水相逢,根本不知道對方就是上官宴,他拿了太後要的解簽便進了皇宮。宋觀從青岩寺返還時,身上猶自沾著些微梨花的香氣,混著原本身上的檀香,一個也不知該怎麽形容的味道。太後對著那簽看了半晌,表情甚是和緩,末了還笑著對他誇了一句他做得很好。
反正這一件事是被宋觀迅速拋在了腦後,等他再見著主角受時,已是四月裏花燈節前一點的時候。
先前主角受剛來京城時,宋觀特別心急的想要見主角受一麵,不過當時礙於流言,不敢稍加動作,這心思便也就暫且擱置了。後來等到流言過去,宋觀想見主角受的想法就跟溫水煮了青蛙似的,所有迫切被慢慢地消耗掉。當然也有這一段時間他的確都很忙的緣故在裏頭,可時間嘛,擠擠總還是會有的。不過宋觀卻是一直到了花燈節前夕,才尋了一個合理且不突兀的理由去見了上官宴一眼,假裝是應工作所需。這由頭找得合情合理,時機又是一切風波過去許久之後,所以倒是沒人瞧出這是宋觀暗搓搓的私心來著。
翰林院裏宋觀站在書閣二樓,望著樓底下的上官宴。
院裏一地翻開的往昔宗卷,院子正中,一棵老樹紮根於此。那枝椏繁盛裏青葉茂密地重疊著,也就織成了一片森綠的濃蔭。隻見最低的枝椏上吊著一盆重瓣鈴蘭,一捧花枝不知被何人從他處剪了,然後攏成一把裝在了墨綠的景觀花盆裏。瑩白的鈴蘭花瓣豐潤得好似飽食甘露,一串一串飽滿得仿佛用手輕輕一撫就會散落下來。
上官宴手裏握著一本冊子,他核對著地上的宗卷,正垂首寫著字。老樹底下,鈴蘭花枝正自垂在年輕公子肩側上方一點的位置,仿佛經風再略吹得略低一低頭,就能碰見了人的肩膀。
宋觀一點都沒有將眼前的人跟青岩寺的事情給聯係起來,他是完全沒將主角受認出的,所以這於他的記憶來說,確乎是兩人徹徹底底的第一次相見。不過他見著了上官宴心情倒是挺好的,因為這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主角受嘛,大綱裏說上官宴美得一塌糊塗,宋觀瞅著樓下開得荼蘼重瓣鈴蘭,還有那立在鈴蘭花旁的上官宴,心裏想著,嗯,不愧是要美得一塌糊塗的主角受,現在這麽個瞧著,果然是有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苗頭架勢的種子選手啊。
翰林院這邊看完了主角受,又不著痕跡地打聽了不少和主角受相關的事情,宋觀對此行的收獲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他心中有了專門調戲針對主角受的大致想法。回到府後,他照例先去的地方是自己的書房,此時的室內不曾熏香,但依著時令,書桌上格瓷的荷葉盞裏,擺放著三兩支新摘的小葉梔子。
那花朵盈盈孤姿,未有其他顏色,綠萼白瓣素到了極點,偏偏幽馥香氣充盈一室,宋觀拿了張紙提筆在上麵寫了很多,然後又塗成一團黑,末了叫了小餅進來,他說的是花燈節一些相關東西的置辦事項:“你替我買一個花燈節要用的麵具,然後再替我買一個看起來花一點的衣服吧。”宋觀平日衣服都是素淨款式,這節日當頭的出門去調戲主角受,要想畫風不突兀,果然是得穿得喜慶一點。他想了想,又補充道,“路邊店裏能隨便買到的就好,不要專門去做。”
小餅是那種就算心裏很多疑問想法,也不會向宋觀多問的人,他隻會在事情完成之後,再把此事報給遠在道觀宋大公子聽。宋觀對此心知肚明,不過他的感覺是一直是挺無所謂的,畢竟他又不是原主,所以他一直很把自己當外人,而且,反正他除了要啪啪啪了主角受的事情之外,其他也都沒什麽是不能說,所以對於小餅上報一事,自然也就無可無不可了。
到了花燈節那天,宋觀拿出新買的衣服和麵具,心中想著調戲方案,真是萬事俱備隻欠主角受的節奏,就等著晚上花燈節上前去調戲人了。隻是當他表示自己想一個人出門的時候,小餅難得明確發表聲明表示堅決不同意。宋觀抗議了幾句,但見小餅態度這麽堅定,想想對方這麽堅持,大約也是怕自己出了事不好向大哥交代,隻好帶著小餅出門,心中暗暗盤算著,能不能同行一段路後,在半路把人甩掉去幹正事,等完事後再把人找回來。
結果沒想到小餅跟得那麽緊,哪怕他都已經暫時把人甩掉了,可沒多久後小餅還會找過來。在這般人多到有大天朝春運架勢的街上,也不知小餅是通過怎樣的辦法才做到。宋觀跟小餅相處了那麽久的時間,以前都不知道小餅有這樣特殊能力,然而今天發現的這個新技能讓他很頭疼。
眼見小餅跟那麽緊,把人甩掉的計劃行不通,看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肯定要被小餅目擊到,宋觀隻好提前給對方打個預防針,他指了指前麵人群裏的主角受,還有主角受旁邊一直跟著的人,說:“你看到那兩位了?”小餅點點頭說看到了,宋觀繼續道,“一會兒不管發什麽,你都不要管我與那位錦袍公子之間的事情。”頓了頓了,將手中剛剛隨手買的一碗熱氣騰騰的粥放到小餅手裏,宋觀繼續補充道,“至於旁邊黑衣服的那位……倘若他一會兒是有什麽異動,你千萬替我攔一攔。”
這一日花燈節主角受出門在外,身旁一直跟著個人,宋觀不認識,但看對方模樣應該是個習武之人,想必就是大綱裏說的那位武林盟主了。眼見那二人在一個擺賣花燈的攤子前停下,不知說了些什麽,攤主回身彎腰在地上找尋了一會兒,笑著提了一個兔子燈籠遞給主角受瞧。
上官宴接過花燈,低頭查看。
上官宴回顧自己這半生,始終都是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他曾是街上小乞兒,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意外被上官家收養。父親和阿爹待他視如己出,對他極好,給他衣物,給他飯吃,又教他讀書寫字,各項樂理騎射。
五年前父親逝世,他答應父親一定會承襲父親的願望,入朝為官。父親曾是上官家嫡子,但上一輩的上官家裏寵妾滅夫,身為嫡子的父親自然是被牽連,因一身才華太過耀眼,遭那二姨爹的妒眼,幾番下毒手都未成,後頭又是老一輩的家主伸手主動將嫡子的父親籠入保護圈裏,這才沒丟了性命。但那二姨爹並不死心,再後來竟是下藥將父親的阿爹藥成了個不死不活的樣子,由此攥著了性命,逼著父親發下毒誓,此生不得入朝為官。
所以此生一直到死父親都不曾踏入仕途,大限將至的時候,父親在病榻上歎息了許久,空有一身才情卻不得為官,父親至死不能釋懷。而那時他在父親床旁發誓,說自己一定會入朝為官,並且做一個造福天下的好官。父親聽了他的話之後,笑著伸手揉了揉的他頭頂,就像小時候經常揉他頭發的那樣,哪怕是病中消瘦得厲害,父親也依然像是冬雪裏的君子竹,風霜浸染,卻風骨仍在。
他跪於床前,聽著父親揉著他的頭對他說,如今朝堂之上局勢混亂,天子年幼,太後掌權,些許人隻聽太後之言,卻是不將君上放在眼裏的,這朝堂君不君,臣不臣,倘若他日後入朝為官,就是要成為那中流砥柱,去匡扶正統大義。
他回答說“是”,雖是心中悲痛,卻始終不願落了眼淚叫父親告別親人之時難過。父親說離別的時候不應見悲傷,死生由天,不過是人間輪回一遭。父親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雲淡風的人,父親死時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親眼見他高中,父親說,我知你是個好的,可我將死,而你未及弱冠,我不能見你日後朝堂上大放光彩的樣子,此事甚為遺憾,你日後家祭之時不要忘記告訴我一聲,我泉下有知,便也就安心了。
父親死後的第二年,他去應試,榜上有名,上官家主知道了之後,來找他談過一次話。此事說來可笑,這一任上官家主寵妾滅夫,但一直到這個歲數,卻是除了父親之外,再無第二個孩子了,也是報應。上官家主曾也是來找過父親說事的,具體談論了什麽上官宴並不知曉,但上官家主每次都是頹然離去。這一回上官家主來找他談話,是個悔痛的模樣,可是他悔痛的對象全都已經離世了,未留一人,也不知這悔痛之詞該寄往何方。
上官家主對他說:“你不是我們上官家的人,可是阿軻很喜歡你,他一直待你如同自己的親生孩子。我知我曾經做錯許多事情,我想悔過,但沒有這個機會,我想補償,可阿軻從來不要。我補償不了他,但我想至少我能將那些補償給你一些,他一直想入朝為官,你是繼承了他的遺願,這朝堂之上有我上官家的資源,到如今雖不及當年輝煌,卻也多少能助你一臂之力,叫你少走些歪路。”
上官宴聽了這一席話,默然不語,這一些父親都沒要,他如何會受,所以自然是拒絕了。但盡管是拒絕了,可他也是知道的,自他中榜之後那一路官途調順,是多虧了上官家主的暗中相助。他自幼生得容貌出眾,貫來容易惹麻煩之事,這從官一路也依舊未能免去了這麻煩,也虧得他行事小心,再加上又有上官這個姓氏作為庇佑,是以在這江南一地,倒也不曾出了什麽糟粕事來。
從官三年,也不知是不是上官家主的手筆,總之上頭一紙調令,倒是將他調去京城了。路上他救了一個武林人士,不想就此就惹上麻煩。但君子坦蕩,他做事隻求問心無愧,況且他想救的這個人也算是個俠義之士,自然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
這上京路上一路都是風波,卻也總算在臨近京城的時候,將全部的事情都解決了。被救的那個人說是要留在他身旁做貼身護衛,來報答救命之恩。他多有拒絕,但對方言辭誠懇得有理有據,加上又出了些狀況——倒也和先前的事情無關了,是旁的官員調戲他狀況。
那俠士便在此時出手相助,但這相助不顯魯莽,是應對得非常得體的,因是毫無錯處可挑,對方也隻能悻悻然離開。然後俠士跟他說,你看我在某些方麵,也還是稍微有些用處的。
他看著對方半晌,心中略有一動,是從前從未有過,恰如春風吹皺湖水麵,風是微醺。他看著對方的眼睛,對方的眼神很溫柔,正看著他,最後他自己先一步移開了視線,是說了答允的意思。
這一番波折並不細論,這八月的時候,上官宴終於是來到北地京城。立於城前,這城門巍峨,他想著自己的畢生的政治抱負便也就都在這裏了,一時覺得滿腔熱血奔湧著,隻求一個宣泄口。可是……不過……但是……上官宴自進了京城之後……他總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對勁……
是的。
有哪裏不對。
周圍這些他是第一次接觸的人,在知曉他的名字之後,普遍反應都很有些微妙。
譬如前兒頭進城門的時候,那守在城門口的人檢查著名錄的時候,才瞧見了他的名字,就驀然變了表情,脫口一句說道:“上官宴?!”緊跟著邊上另一個人聞言也是暫停了手頭的活,一臉驚訝地過來:“哪個?上官宴來了?哪個是上官宴?”隨後這兩個人望過來,目光實在是直白得有些失禮了,就那麽將他從頭到尾地,用一種簡直要扒了他的衣服將他看到骨頭裏的目光,將他從頭到尾打量了個遍。
可這與往常碰到的那種非禮性的目光又不同,很是坦蕩蕩,但是這種赤條條,跟審查犯人似的審視,很容易讓人有種被冒犯的不快,他被看得莫名。
很多事情,是因為未知,才叫人心裏無法安定,偏偏入京一事,是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因為看得太重,所以心思會對外界發生事情的感知更加敏感,總歸是不安寧,偏偏那兩人看了許久,在他開口問話的時候,便是掩飾性地笑了一下,最後說的卻是個意義不明的話:“沒什麽,就是,呃——原來你就是上官宴啊。”
什麽叫你就是上官宴?
偏偏再繼續追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基本上一路到所需的報到點,上官宴就是一直頂著這樣的目光過來的,可每回當他問那些人是什麽緣故的時候,那些人全都跟鋸了嘴的葫蘆一樣,什麽都不說,隻笑笑不答話。
上官宴被看到後來也是整個人都有些麻木了,待他辦完了這些差事,倒是遇到了於京中任職的上官家的一位旁支。
這一位是挺熱情的,上官宴於京中一點都不熟悉,此人的確是幫助了他甚多。等到事情差不多都是告一段落了,這一位上官家的旁支左右看了一圈,然後靠過來了點。
因這行為太過鬼祟,上官宴有些警惕地後退了一步。
旁支公子見狀愣了一下,然後露出了個尷尬的笑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又跟進上前一步說道:“這個,我並沒別的意思……我那個,其實隻是想問你一個問題來著……”
上官宴是因為以前吃過各種各樣的虧,長了記性,所以他並不為這一位旁支的話所動,依然往後退了一大步,隻說:“你要說,便在這個距離說就是了。”
旁支公子撓了撓頭,想起現在他這是在自家院落——啊,雖然這一整套屋子如今都是給了這位上官嫡係的小公子了的——但話說回來,他在這裏議事,又沒有旁人在,其實還是挺安全的啊,完全不需那麽小心謹慎的來著。不過自己這未打一聲招呼就上來附耳說話的行為的確是唐突了點,無怪宴公子反應這麽疏離。但疏離歸疏離,這一點疏離如何也不可能叫他就這麽輕易退縮的!雖然問題失禮,但他此刻心中懷著的八卦之情,如大火熊熊燃燒,輕易不能澆滅,有些八卦消息他真的好想好想知道!尤其!跟前這個人!還是近日那傳得愈來愈烈的消息正主當事人之一!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怎麽可能錯過!!!
旁支公子越想越激動得不能自已,腦子一熱了也顧不上什麽婉轉套話,直接上來就是一句:“宴公子,我其實,是想問你同宋丞相……”
臥槽,是不是直白過頭了!
等等!
旁支公子一句話出口就想著槽糕,這種問法,宴公子還有沒有可能回答自己的問題啊!
上官宴聞言皺了皺眉。
旁支公子見狀立刻硬生生地卷住了舌頭,吞了那原本衝動無比的話語,連帶著原本有些被八卦之火燒昏了的腦子,也稍微冷靜了一點點,他噎了半晌,方才繼續說道:“我,我這個,是想問那個來著……宴公子同宋丞相,原本可是……舊識……嗎?”
這一句話說得吞吞吐吐,上官宴心中湧起不妙之感,他怎麽就同宋丞相扯到一起了?
他抬目看向旁支公子,眉頭依舊皺著,因為事出突然,簡直莫名,讓他不得不再次去確認一遍:“你說的可是宋家那位二公子?”
旁支公子忙應道:“正是。”
說起來,他這一路進城,好像所有事情都奇奇怪怪的莫名其妙的,難道這一切源頭都是因為這宋丞相了?
上官宴聞言眉頭鎖得更緊:“你怎麽會認為我同宋二公子是舊識?可是有誰這麽說過?”
旁支公子精神一振,抬眼仔仔細細地看著宴公子的表情變化,不願錯過了分毫,他略一斟酌,說道:“宴公子,事情是這個樣子。近來京中盛傳宋二公子同宴公子你之間……也許是以前認識,是故交好友。宴公子你大概不知道,你沒來之前,堆放名錄的地方走水了,燒了大半的名錄,丞相為此發了好大的火——宋丞相平日裏脾氣很好,以前從來沒這樣發火過,卻不想這一回發火,據說將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了。
“後來虧得管事的人裏頭有一個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記著了被燒毀的書卷的全部內容,所以那人將名單全部都重默了一遍,宋丞相本來那時候還是在生氣著的,卻在那時候見著了宴公子你的名字被墨寫出來,當時就念了宴公子你的名字,還將那張紙抽走了,甚至也不生氣了,還笑了。當時在場所有人都瞧見,他們說……丞相這一笑,十裏春風……也不過如此……”
這旁支公子說到此處,停頓了好幾下,臉上隱約顯出幾分恍惚的花癡表情來,不過這花癡表情很快消褪了下去,旁支公子仿佛從未花癡過地恢複了正經臉,說道:“這件事大概便是這樣,最近城裏傳得沸沸揚揚,所以我,咳,所以大家都在猜測,宴公子是不是這個,同丞相大人他,是以前認識的,因為丞相大人以前也去江南辦過好幾次差事,興許就是這時候結識了宴公子你呢?”
上官宴聽完這一長串話,表情微凝,一時心中翻騰過許多陰謀論,偏偏什麽頭緒都抓不到。上官宴依然沉默了半晌,再抬眼的時候,目光都已是變了,旁支公子隻覺得宴公子那原本溫和的目光,都跟淬煉過的刀子似的,幾乎能把人刮得骨疼,他聽到宴公子冷冷地開口說道:“我從來不認識宋二公子,也無心結交於他。他隨太後做事,是太後黨羽之一。這幾年,君上做事處處受製於太後,君上於這權利鬥爭裏過得甚為辛苦,而使得君上過得這麽辛苦的,最大阻礙就是這位隻聽從太後做事的宋二公子。他宋二公子少年得誌,官至丞相,丞相乃百官之首,是為百官表態,替君上分憂,可他?算哪門子丞相?
“沽名釣譽之徒,急於人聞。你叫他丞相大人,他如何擔得起‘丞相’一職,又如何配得起‘大人’一稱?此人做事不擇手段,心不在天下,棄大統於不顧,不過一個佞臣,是蠅狗之輩,我光是想想自己要與他站在一處朝堂之上,便覺得髒汙。我不知如何京中為何為生出我與他之間的流言,但我上官宴話在此處,我此生和這等人,絕無相交的可能。”
旁支公子聞言張了嘴,那模樣看著有些傻。
上官宴說的這些話,另一廂的宋觀是一丁半點都不知道,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無所謂,不過當日名錄走水一事他一時失態,倒是叫京城裏頭鬧出了流言一則,如今傳得沸沸揚揚,對於此事宋觀還是很在意的。
尼瑪能不在意嗎!主角受還沒進城呢!就被他搞得同他鬧出這種男色緋聞!他如何對得起主角受清風白月的人物設定!
再加上如果這個樣子,過分提前地暴露了自己,主角受絕對會對非常警惕的好嗎,那之後,他可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在楚館喝花酒的時候,將主角受灌醉,然後再做這樣那樣的事情?真是……
偏偏這種事情是越解釋越黑,最好的辦法的就是做出“你們想多了”的坦蕩模樣,找一個還解釋得過去的理由,說一遍就過,然後隨大家愛怎麽想就怎麽樣,等時間一長,或者再出個別的事情,這件事風頭就過了。
本來宋觀還打算,偷偷摸摸跑去看一下,這主角受長什麽模樣的,因為這樣了,也好心裏有一個底。但誰能想到呢,結果出了這麽一件事,宋觀心想為什麽大家的八卦興致普遍這麽高漲,這怎麽能好。
在這眾人默默圍觀坐等事態發展,甚至連太後都有所耳聞的情況下,宋觀因此,也隻得將見一麵主角受的計劃暫時擱淺。實在是不敢輕舉妄動好嗎。總歸,被大綱重點標記出來的“花燈節調戲”事件,距離如今倒是隔得挺遠的,那是發生在次年四月的時候的事情,所以還是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的,也就不用太急。
不過也因為那一段時間事務太多,這見一麵主角受的想法,倒是一擱置,就擱置了將近大半年。宋觀身為丞相,太後交予他的事情是很多的,且這五年來,皇上年紀漸長,逐漸有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太後和皇上之間的矛盾激化,事情也就因兩方爭鬥而變得更多了。
但是對於太後和皇上之間的這暗潮湧動,宋觀倒是完全沒什麽想法的,他早就明確了自己立場,還因此同皇上撕破過一回臉,總歸是跟著太後的步伐走就好,別的他自然都不在意。宋觀一直都是這樣的想法:那兩人之間博弈最後會是個什麽終局,同他都沒什麽幹係,塵埃落定之前,他就已經先死了,所以這事他實在無需摻和多想。
比較意外的是,這一年新春佳節過年,大哥居然是允了同他一起過年了。
說起來這一麵,竟也是隔了這麽多年來的第一回 重新見麵了。
這些年大哥一直生病得斷斷續續,幾乎整年裏,都是纏病在榻上的。
這一回宋觀見著大哥的時候,大哥正披著墨色的狐裘坐在椅上,一側燈光挑染,大抵這些年都生病的緣故,所以甚少見到陽光,這一次相見竟比記憶裏還蒼白了兩分。大哥一張臉是不見光照的那種白,偶爾掩著袖子咳嗽的時候,居然也有幾分病弱的感覺——當然,這是在大哥不拿眼睛看人的時候。
盡管這麽多年不見,大哥眼神依舊挺犀利的,宋觀借口跟著三弟出屋外玩了好半天,大哥自然是沒跟出來的,因為身體不大好,吹了風興許就又得生病了,所以大哥在屋內隔著窗子看著。
三弟一會兒要宋觀抱抱,一會兒又要堆雪人,隔個半晌又要放鞭炮,沒一刻是停的,玩得不亦樂乎,到後來夜深了,守歲的時候,三弟眼睛都睜不開,直接窩在宋觀懷裏睡著了。
大哥的房間裏焚著佛手香,那熏香叫人安定,三弟睡得很沉,呼吸綿長,大哥垂著眼摸了摸三弟的腦袋,叫下人將三弟抱去睡覺了,房裏獨留了宋觀和大哥兩人,三弟還在的時候倒是沒什麽,這麽個一會兒三弟被抱走了,宋觀倒是覺得有些尷尬的不自在。
大哥卻似未覺,他飲了一點溫水,看著窗外黑夜裏石浮圖燃著燭火幽明,三瓣覆蓮的蓮花座上鏤空塔室,這個時候天上開始落雪了,石浮圖上堆了雪。大哥靜靜看了一會兒,視線未挪動裏,突然問宋觀這些年過得怎麽樣。
這個問題太過寬泛,越是寬泛的問題其實越不好回答,可以說的東西有很多,宋觀遲疑了一下,然後說自己這些年還不錯,然後就見著對方望過來,是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的眼神。
於是宋觀隻好張口繼續說,東南西北地亂扯一頓,其主旨之混亂,連他自己說到後來,都混亂都想自嘲,不過大哥聽了沒說什麽,隻是談話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說的正是上官宴,大哥問他:“你同上官宴是怎麽回事?”
宋觀倒是沒想到大哥居然會問這個,且中間都過去這麽多個月了,他這幾個月忙得腳不沾地,都沒怎麽想上官宴的事情,所以被這麽一問倒是愣了一下。
宋觀隨即便解釋了這件事,也不知大哥對此是個什麽看法,因為大哥沒有對此進行什麽評價,也不知是信還是不信。
宋觀總有點惴惴的,大哥以前出了點事就要打他的時候,他挺怕的,大哥現在不打他,他也挺怕的,因為不知道大哥不打他了之後,會做出別的什麽反應來。其實這事可以這樣說,這件事的重點,主要的不是大哥是什麽反應,主要的大哥給宋觀的印象比較可怕。
佛手香氣氤氳裏,外頭落雪無聲,宋觀在旁看著大哥坐在椅子上合了眼,兩人隔了五年之後才見麵,明明同在京城這一地,也是挺醉的,宋觀不知道大哥這一回是個什麽打算,但他想著,反正隻要不是扯到他死之前同上官宴之間的事情,其實怎樣都無所謂。
這一次春節過後,四月裏花燈節之前,在宋觀自己刻意去尋主角受之前,他同主角受上官宴之間,倒是有過一次意外的獨處見麵的。
那是在京城之外的靈岩寺,三月初,山上梨花開遍,瑞雪一樣堆積枝頭,太後年前曾在此地求過一支簽,如今解簽倒是由著他來取了。宋觀向來是對太後吩咐下來的事,不曾有過多問的,說定了時日,便一大早就前去準備領那已經解好了的簽。
那日晨光熹微,這個時候靈岩寺並沒什麽人來,雜草從石縫裏冷冷生出,而通往靈岩寺的青石台階上,宋觀無意間撿著了一枚玉佩,他再往上走,就見著一個人似乎正尋找著什麽,那人低著頭是個有些焦急的表情。
宋觀想到了自己剛撿到玉佩,猜想這一位,大概就是那玉佩的主人了,所以走近了的時候,宋觀停下問道:“這位公子可是丟了一枚玉佩?”
那人正背對著他,聞言急於轉身,倒是踩到了石階外頭,身形一個踉蹌之間,竟是踩到了一個水坑裏濺了泥,不過那人並沒在意這些,隻是在將自己陷進泥坑裏的腳拔出來的時候,有些急切的說道:“在下的確是丟了一枚玉佩,是用黑繩係著的,末端墜了一顆綠色的珠子,公子你可是見著了?這枚玉佩對我很重要……”
宋觀見對方險些摔跤,也就順手搭扶了一把,再聽對方形容的玉佩,跟自己剛撿著的一般模樣,也就順手一並塞到對方手裏了。
對方低頭一看,便鬆了一口氣,抬頭道:“這位公子,真是多謝你了,若是丟了這塊玉佩,我也是……”
言語未盡,上官宴抬頭見著扶著自己之人的模樣便是一怔,彼時遠方浮雲萬重,那原本正隱在雲後的朝陽,正恰好跳將出來,於是光線頓時洶湧而下。青石階兩旁都是梨樹,純白色的梨花,一朵一朵堆疊著,密密如錦織,它們於春寒料峭的風中,擁簇在枝頭,經風一吹,竟似迎袖風雪,梨花淺香逐風而來,天地都靜了。而梨樹之下那人待他站穩了便收回了手,他聽見對方說:“既然是要緊之物,公子可要小心收好的了。”
上官宴立在那裏半晌,梨花花瓣細雪一樣紛紛揚揚,他終於回過神:“我……記下了,”頓了一頓,他輕聲道,“這一回多謝閣下相助,卻不知閣下姓名?這玉佩真的對在下很重要,能得閣下尋回,在下感激不盡,所以想求問閣下姓名,屆時在下也好……也好登門相謝。”
宋觀道:“不過舉手之勞,哪裏值得公子登門相謝,”說完了覺得自己似乎回絕地也太幹脆生硬,隨即便又補了一句,“公子這般模樣,倒是折煞我了。”
第131章 第九彈 人人都愛宋丞相
青岩寺裏同上官宴的這一場撞見,宋觀畢竟是沒太在意,主要這在他看來實在也就隻是一場萍水相逢,根本不知道對方就是上官宴,他拿了太後要的解簽便進了皇宮。宋觀從青岩寺返還時,身上猶自沾著些微梨花的香氣,混著原本身上的檀香,一個也不知該怎麽形容的味道。太後對著那簽看了半晌,表情甚是和緩,末了還笑著對他誇了一句他做得很好。
反正這一件事是被宋觀迅速拋在了腦後,等他再見著主角受時,已是四月裏花燈節前一點的時候。
先前主角受剛來京城時,宋觀特別心急的想要見主角受一麵,不過當時礙於流言,不敢稍加動作,這心思便也就暫且擱置了。後來等到流言過去,宋觀想見主角受的想法就跟溫水煮了青蛙似的,所有迫切被慢慢地消耗掉。當然也有這一段時間他的確都很忙的緣故在裏頭,可時間嘛,擠擠總還是會有的。不過宋觀卻是一直到了花燈節前夕,才尋了一個合理且不突兀的理由去見了上官宴一眼,假裝是應工作所需。這由頭找得合情合理,時機又是一切風波過去許久之後,所以倒是沒人瞧出這是宋觀暗搓搓的私心來著。
翰林院裏宋觀站在書閣二樓,望著樓底下的上官宴。
院裏一地翻開的往昔宗卷,院子正中,一棵老樹紮根於此。那枝椏繁盛裏青葉茂密地重疊著,也就織成了一片森綠的濃蔭。隻見最低的枝椏上吊著一盆重瓣鈴蘭,一捧花枝不知被何人從他處剪了,然後攏成一把裝在了墨綠的景觀花盆裏。瑩白的鈴蘭花瓣豐潤得好似飽食甘露,一串一串飽滿得仿佛用手輕輕一撫就會散落下來。
上官宴手裏握著一本冊子,他核對著地上的宗卷,正垂首寫著字。老樹底下,鈴蘭花枝正自垂在年輕公子肩側上方一點的位置,仿佛經風再略吹得略低一低頭,就能碰見了人的肩膀。
宋觀一點都沒有將眼前的人跟青岩寺的事情給聯係起來,他是完全沒將主角受認出的,所以這於他的記憶來說,確乎是兩人徹徹底底的第一次相見。不過他見著了上官宴心情倒是挺好的,因為這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主角受嘛,大綱裏說上官宴美得一塌糊塗,宋觀瞅著樓下開得荼蘼重瓣鈴蘭,還有那立在鈴蘭花旁的上官宴,心裏想著,嗯,不愧是要美得一塌糊塗的主角受,現在這麽個瞧著,果然是有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苗頭架勢的種子選手啊。
翰林院這邊看完了主角受,又不著痕跡地打聽了不少和主角受相關的事情,宋觀對此行的收獲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他心中有了專門調戲針對主角受的大致想法。回到府後,他照例先去的地方是自己的書房,此時的室內不曾熏香,但依著時令,書桌上格瓷的荷葉盞裏,擺放著三兩支新摘的小葉梔子。
那花朵盈盈孤姿,未有其他顏色,綠萼白瓣素到了極點,偏偏幽馥香氣充盈一室,宋觀拿了張紙提筆在上麵寫了很多,然後又塗成一團黑,末了叫了小餅進來,他說的是花燈節一些相關東西的置辦事項:“你替我買一個花燈節要用的麵具,然後再替我買一個看起來花一點的衣服吧。”宋觀平日衣服都是素淨款式,這節日當頭的出門去調戲主角受,要想畫風不突兀,果然是得穿得喜慶一點。他想了想,又補充道,“路邊店裏能隨便買到的就好,不要專門去做。”
小餅是那種就算心裏很多疑問想法,也不會向宋觀多問的人,他隻會在事情完成之後,再把此事報給遠在道觀宋大公子聽。宋觀對此心知肚明,不過他的感覺是一直是挺無所謂的,畢竟他又不是原主,所以他一直很把自己當外人,而且,反正他除了要啪啪啪了主角受的事情之外,其他也都沒什麽是不能說,所以對於小餅上報一事,自然也就無可無不可了。
到了花燈節那天,宋觀拿出新買的衣服和麵具,心中想著調戲方案,真是萬事俱備隻欠主角受的節奏,就等著晚上花燈節上前去調戲人了。隻是當他表示自己想一個人出門的時候,小餅難得明確發表聲明表示堅決不同意。宋觀抗議了幾句,但見小餅態度這麽堅定,想想對方這麽堅持,大約也是怕自己出了事不好向大哥交代,隻好帶著小餅出門,心中暗暗盤算著,能不能同行一段路後,在半路把人甩掉去幹正事,等完事後再把人找回來。
結果沒想到小餅跟得那麽緊,哪怕他都已經暫時把人甩掉了,可沒多久後小餅還會找過來。在這般人多到有大天朝春運架勢的街上,也不知小餅是通過怎樣的辦法才做到。宋觀跟小餅相處了那麽久的時間,以前都不知道小餅有這樣特殊能力,然而今天發現的這個新技能讓他很頭疼。
眼見小餅跟那麽緊,把人甩掉的計劃行不通,看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肯定要被小餅目擊到,宋觀隻好提前給對方打個預防針,他指了指前麵人群裏的主角受,還有主角受旁邊一直跟著的人,說:“你看到那兩位了?”小餅點點頭說看到了,宋觀繼續道,“一會兒不管發什麽,你都不要管我與那位錦袍公子之間的事情。”頓了頓了,將手中剛剛隨手買的一碗熱氣騰騰的粥放到小餅手裏,宋觀繼續補充道,“至於旁邊黑衣服的那位……倘若他一會兒是有什麽異動,你千萬替我攔一攔。”
這一日花燈節主角受出門在外,身旁一直跟著個人,宋觀不認識,但看對方模樣應該是個習武之人,想必就是大綱裏說的那位武林盟主了。眼見那二人在一個擺賣花燈的攤子前停下,不知說了些什麽,攤主回身彎腰在地上找尋了一會兒,笑著提了一個兔子燈籠遞給主角受瞧。
上官宴接過花燈,低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