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各縣紛紛傳來求錢求糧的文書,孫堅忙的是焦頭爛額,會集群臣商議,道“公瑾,依你之言,許多內政都無法正常運行,不知你有何良策?”


    周瑜收起摺扇,揖首道“伯父,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錢財乃次要的。”


    孫堅憂道“這個道理我明白,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你先前不是說有計策弄到錢嗎?還不快快說來”


    周瑜上前一步跪倒大聲道“士農工商四個階級,權和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農民雖人數最多,但最苦最窮的永遠是農民。吾死諫放棄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滿足大部人的需求,那麽人心可用,吾的計策就是大額徵收商業稅。”


    群臣先是怔了一下,接著一片大嘩,言討責罵不斷,一人道“主公不可,當初周公瑾提出取消農業稅,吾等就諫不可,現在毫不先例地徵收商業稅,必將引起富商豪強恐慌,甚至導致反叛。”其餘人紛紛點頭稱是,這些達官顯貴哪個不是薄有資產,背後的家族牽扯的利益更是錯綜複雜,損害到自己的利益當然要極力反對。


    周瑜不理會眾人的責難,揚聲笑道“吾周家願領頭交納商業稅,還望伯父體諒百姓。”


    眾人聞言依然不依不撓,連黃蓋,程普等武將也覺不妥,大聲反對,周瑜明白今天是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苦笑不已。“吾贊成公瑾的建議。”這個聲音出來,眾人都沉默不語,說話的是孫策。周郎雖然善名威名極響,但他僅是一個長史,孫策是孫堅的兒子,他的話是不是代表了孫堅的意思呢?眾人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孫堅,孫堅同樣很震驚,周瑜私下曾說過會給他一個驚喜,但沒告訴他具體內容,驚是挺驚的,喜倒沒有。孫堅幹咳一聲道“公瑾,此事牽扯甚眾,應該慢慢研究。”這事是周瑜提出來的,要是別人提出來的,早已命令亂棒打出了,說的明白一點孫家也隻是個官商相併的大族。


    周瑜的目光中閃耀出堅定的光芒,毅聲道“伯父,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當斷則斷,今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小侄願以人頭擔保此項改革定能把江東的實力推至頂峰,並且用吾周家軍鎮壓一切不服勢力。”周瑜這話的意思就不一樣了,他說的是江東而不是一郡,並且一切的舉動都是他個人所為,孫堅以後可以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周瑜頭上。


    這個提議對於孫堅這個當權者來說,有利也有弊。雖然這項措施會令他的賢名遠播,大得人心,但是受到的影響也不小,不談江東內部的矛盾,以後攻城掠地時那些豪強肯定會頑強抵抗。不過孫堅明白了周瑜真的是很忠心,這項提議周瑜等於是得罪了天下權貴。憑此子的才能家世完全可以參與到群雄爭霸之中,但他去卻願意輔助吾兒,此吾兒之大幸也,想到此處孫堅大笑而去“公瑾盡管放手去做吧!”


    在群臣憎恨的眼神中周瑜與孫策大笑而去。


    194年,孫堅下令徵收商業稅,天下震驚,遭到了強烈反抗,不過如過眼雲煙般消散,還有些猶豫不決的人老老實實的交納了錢財。周瑜有信心打敗這些官僚地主還是來自於現代的理論,工農階級才是基礎,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其實方法很簡單,他發動了許多農民,組織民兵,就像遊擊隊一樣隻要哪家造反了,你們可以自由解決,他們的財產和土地有你們平分。這些農民的積極性很高,巴不得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們造反。長沙和廬江兩郡不僅財政收入提高了不少,並且民風更為彪悍,此次改革天下盡知美周郎賢名,大量百姓遷往江東,一時江東極其繁榮。


    就在周瑜為民服務的同時他接二連三的收到了消息,馬騰舉義失敗,曹操興兵打徐州,周瑜喃喃道“徐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嗬嗬,我也去看看熱鬧,方便的話,順便把曹操和劉備都殺了。”


    第十章 周公瑾大戰典韋(改了很多)


    大家罵我我很高興,謝謝大家,我知道有人看就好了,我寫的慢我知道,你們說在看舊好,我一天真的就寫這點字呀!我好委屈的,大家說話了,我一定認真寫,這章有點變態呀!


    且說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掘墳墓。陶謙在徐州,聞曹操起軍報仇,殺戮百姓,仰天慟哭:“我獲罪於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急聚眾官商議。曹豹道:“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某願助使君破之。”-


    陶謙隻得引兵出迎,遠望操軍如鋪霜湧雪,中軍豎起白旗二麵,大書報仇雪恨四字。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陶謙亦出馬於門旗下,欠身施禮:“謙本欲結好明公,故托張闓護送。不想賊心不改,致有此事。實不幹陶謙之故。望明公察之。”-


    曹操怒罵道:“老匹夫!殺吾父,尚敢亂言!誰知不是受你指使,吾將誰可生擒老賊?”-


    夏侯惇應聲而出,陶謙慌走入陣。夏侯惇趕來,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兩馬相交,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煙塵滾滾,兩軍皆亂,各自收兵。-


    陶謙入城,與眾計議:“曹兵勢大難敵,吾當自縛往操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言未絕,一人進前言道“府君久鎮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雖眾,未能即破我城。府君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願施小策,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眾視獻計之人,乃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足,廣捨家財,濟貧拔苦。後陶謙聘為別駕從事。獻計道:“某願親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若二處軍馬齊來,操必退兵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遙想公瑾當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周瑜我怕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周瑜我怕誰並收藏遙想公瑾當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