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路是安源二團,以安源工人及礦警隊為主力,首先由煤礦工人舉行暴動,奪取礦警隊的武裝,槍決礦警隊長等反動軍官;然後進攻萍鄉、醴陵,向長沙逼進。形成包圍態勢。但無論如何,在進攻時不能放棄萍鄉和安源,以防敵人斷絕我們的退路。起義時,株洲區委要在株洲鼓動工農擾敵後方,起義部隊要會合醴陵農民暴動,使起義能順利發展。
“第二路是修水一團,以原國民政府中央警衛團和平江農軍為主力,在由修水向平江進攻的同時,鼓動平江農民在各地暴動,恢復和成立農民協會,進行土地革命。在奪取平江後,再向長沙進攻。
“第三路是銅鼓三團,以瀏陽農軍和警衛團一個營為主力,由銅鼓向瀏陽進攻,同時鼓動瀏陽農民在四鄉暴動,奪取瀏陽後,再向長沙挺進。
“三路起義部隊分別占領醴陵、平江、瀏陽後,對長沙取包圍態勢,並以長沙工農暴動為內應,最後相機攻克長沙!……”
大家聽到毛澤東這個決定和具體部署,心情無比振奮,受盡白色恐怖壓迫的人,好像在黑夜中煎熬時望見了遠方的燈火。而且,往往都急於取得革命的勝利,“攻克長沙”,這是一個多麽鼓舞人心的戰鬥口號!
9月3日,毛澤東又一次來到安源路礦第二工人夜校召開安源骨幹分子會議,向與會者分析了當前形勢,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湖南省委會議精神。
昏黃的小油燈,映照著工農骨幹們激動的臉龐,大家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革命的熱情被激發了,一個個摩拳擦掌,憋足了氣,認為是到了幹柴一點就燃的時候……
這個會議由深夜一直開到旭日東升,毛澤東已是兩天兩晚徹夜未眠。他的眼裏出現了紅絲,但臉上卻無疲憊之色。骨幹們剛走,他便立即給湖南省委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澤東對於省委的“9月9日開始破壞粵漢和株萍鐵路,11日各縣起義、16日長沙起義”的決定表示原則上贊成。因為他考慮再三,認為對16日長沙起義應作兩手準備。認為雖然唐生智的部隊有一大半在湖北、安徽一帶與蔣介石對峙,留在湖南的部隊又調往湘南防範勾結廣東軍閥的許克祥,湘東敵軍確實比較空虛,因而起義軍完全有可能奪取長沙城。但是,毛澤東強調,長沙畢竟是敵人的統治中心,如果沒有充分的軍事力量配合和支持,城市暴動是難以取勝的。因此,長沙城內暴動必須與前方的軍隊配合,待起義軍能夠逼進長沙時方能實行。
待到交通員將密封的信件取走,毛澤東仿佛舒了一口氣。他走出房門,站在台階上,眯起眼睛朝遠方眺望著什麽。這時太陽升起兩竿子高了,透過門前的樹的縫隙射過來,毛澤東揉了揉眼睛,伸展了一下腰腿,將一支煙點燃。
第六章 張家坊脫險(6)
他在安源的這幾天活動,是湘贛邊秋收起義從醞釀、發動轉入實施的關鍵,也是他獨當一麵地主持和領導中國共產黨軍事鬥爭的起點。可以說,正是在安源,毛澤東破天荒地第一次出台導演一場中國革命威武雄壯的活劇。從此,這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文人毛澤東開始帶兵打仗。雖然初期難免會遭遇到挫折,成為一個成熟的統帥還要走很長的實踐和認識之路,然而,從這時起,他畢竟邁出了第一步……
五、
在安源進行了軍事部署後,毛澤東即命令各路分頭進行準備。醴陵、萍鄉的同誌連夜趕回本縣、本區、本鄉,為迎接起義發動群眾,布置工作。同時,他還命令交通員先行到修水、銅鼓通知蘇先駿部並轉告餘灑度,要他們作好暴動準備。並告之9月9日舉事後,會攻長沙。
第二天的9月5日,毛澤東和安源行動委員會分別致信中共湖南省委,報告安源軍事會議結論,省委當日開會批準了安源軍事會議的決策。
但是,在革命處於低潮的形勢下,想再掀起革命熱潮的風起雲湧,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當時安源煤礦召開了黨員和工人骨幹會議,動員和布置武裝起義,起來響應的普通群眾並不是很多。不過在此困難環境下,仍有一些先進的工人群眾被動員起來,報名參加秋收起義,特別是其中有400多名共青團員。這些無家室拖累的青年,往往是最為無所畏懼的。
此刻,在工人俱樂部大廳裏,地上鋪滿了準備在起義時張貼的大標語。參加起義的工人們緊張地準備著槍枝、彈藥、炸藥包、鐵鎬、長矛和大刀等殺敵武器。有人還編了一首歌謠:“幹革命,心要強,沒有洋槍扛土槍。梭鏢矛子好武器,鋤頭扁擔當刀槍。軍隊武器抓到手,幸福日子萬年長。”
安源煤礦的工人中,有許多使用炸藥的能手,他們正在日夜趕製一種名叫“洋藠頭”的手榴彈。它是用布把炸藥和鐵屑捆包成一個圓球,上邊拖著一根導火索,樣子很像當地群眾食用的藠頭菜,因此大家叫它洋藠頭。這種武器曾在和地主武裝的作戰中大顯威風,打得敵人叫苦連天。說是:“洋藠頭打死人,棺材裝屍裝不贏。” 起義前夕,部隊舉行了莊嚴的授旗儀式,當戰士們接過畫著鐮刀斧頭和五角星的工農革命軍的旗幟時,都宣誓要堅定地跟著黨走,聽黨指揮。
此時在湘贛邊境的山溝裏和密林中,前一段為躲避國民黨軍隊和挨戶團捕殺而隱藏到那裏的人們,興奮地傳播和議論著嚮往已久的黨的決定,隻等起義爆發,立即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特別是在“馬日事變”後被迫離開湖南撤往江西邊界的那近兩千名瀏陽、平江農軍,此刻又燃起了打回家鄉,向土豪劣紳復仇的希望之火。
“第二路是修水一團,以原國民政府中央警衛團和平江農軍為主力,在由修水向平江進攻的同時,鼓動平江農民在各地暴動,恢復和成立農民協會,進行土地革命。在奪取平江後,再向長沙進攻。
“第三路是銅鼓三團,以瀏陽農軍和警衛團一個營為主力,由銅鼓向瀏陽進攻,同時鼓動瀏陽農民在四鄉暴動,奪取瀏陽後,再向長沙挺進。
“三路起義部隊分別占領醴陵、平江、瀏陽後,對長沙取包圍態勢,並以長沙工農暴動為內應,最後相機攻克長沙!……”
大家聽到毛澤東這個決定和具體部署,心情無比振奮,受盡白色恐怖壓迫的人,好像在黑夜中煎熬時望見了遠方的燈火。而且,往往都急於取得革命的勝利,“攻克長沙”,這是一個多麽鼓舞人心的戰鬥口號!
9月3日,毛澤東又一次來到安源路礦第二工人夜校召開安源骨幹分子會議,向與會者分析了當前形勢,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湖南省委會議精神。
昏黃的小油燈,映照著工農骨幹們激動的臉龐,大家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革命的熱情被激發了,一個個摩拳擦掌,憋足了氣,認為是到了幹柴一點就燃的時候……
這個會議由深夜一直開到旭日東升,毛澤東已是兩天兩晚徹夜未眠。他的眼裏出現了紅絲,但臉上卻無疲憊之色。骨幹們剛走,他便立即給湖南省委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澤東對於省委的“9月9日開始破壞粵漢和株萍鐵路,11日各縣起義、16日長沙起義”的決定表示原則上贊成。因為他考慮再三,認為對16日長沙起義應作兩手準備。認為雖然唐生智的部隊有一大半在湖北、安徽一帶與蔣介石對峙,留在湖南的部隊又調往湘南防範勾結廣東軍閥的許克祥,湘東敵軍確實比較空虛,因而起義軍完全有可能奪取長沙城。但是,毛澤東強調,長沙畢竟是敵人的統治中心,如果沒有充分的軍事力量配合和支持,城市暴動是難以取勝的。因此,長沙城內暴動必須與前方的軍隊配合,待起義軍能夠逼進長沙時方能實行。
待到交通員將密封的信件取走,毛澤東仿佛舒了一口氣。他走出房門,站在台階上,眯起眼睛朝遠方眺望著什麽。這時太陽升起兩竿子高了,透過門前的樹的縫隙射過來,毛澤東揉了揉眼睛,伸展了一下腰腿,將一支煙點燃。
第六章 張家坊脫險(6)
他在安源的這幾天活動,是湘贛邊秋收起義從醞釀、發動轉入實施的關鍵,也是他獨當一麵地主持和領導中國共產黨軍事鬥爭的起點。可以說,正是在安源,毛澤東破天荒地第一次出台導演一場中國革命威武雄壯的活劇。從此,這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文人毛澤東開始帶兵打仗。雖然初期難免會遭遇到挫折,成為一個成熟的統帥還要走很長的實踐和認識之路,然而,從這時起,他畢竟邁出了第一步……
五、
在安源進行了軍事部署後,毛澤東即命令各路分頭進行準備。醴陵、萍鄉的同誌連夜趕回本縣、本區、本鄉,為迎接起義發動群眾,布置工作。同時,他還命令交通員先行到修水、銅鼓通知蘇先駿部並轉告餘灑度,要他們作好暴動準備。並告之9月9日舉事後,會攻長沙。
第二天的9月5日,毛澤東和安源行動委員會分別致信中共湖南省委,報告安源軍事會議結論,省委當日開會批準了安源軍事會議的決策。
但是,在革命處於低潮的形勢下,想再掀起革命熱潮的風起雲湧,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當時安源煤礦召開了黨員和工人骨幹會議,動員和布置武裝起義,起來響應的普通群眾並不是很多。不過在此困難環境下,仍有一些先進的工人群眾被動員起來,報名參加秋收起義,特別是其中有400多名共青團員。這些無家室拖累的青年,往往是最為無所畏懼的。
此刻,在工人俱樂部大廳裏,地上鋪滿了準備在起義時張貼的大標語。參加起義的工人們緊張地準備著槍枝、彈藥、炸藥包、鐵鎬、長矛和大刀等殺敵武器。有人還編了一首歌謠:“幹革命,心要強,沒有洋槍扛土槍。梭鏢矛子好武器,鋤頭扁擔當刀槍。軍隊武器抓到手,幸福日子萬年長。”
安源煤礦的工人中,有許多使用炸藥的能手,他們正在日夜趕製一種名叫“洋藠頭”的手榴彈。它是用布把炸藥和鐵屑捆包成一個圓球,上邊拖著一根導火索,樣子很像當地群眾食用的藠頭菜,因此大家叫它洋藠頭。這種武器曾在和地主武裝的作戰中大顯威風,打得敵人叫苦連天。說是:“洋藠頭打死人,棺材裝屍裝不贏。” 起義前夕,部隊舉行了莊嚴的授旗儀式,當戰士們接過畫著鐮刀斧頭和五角星的工農革命軍的旗幟時,都宣誓要堅定地跟著黨走,聽黨指揮。
此時在湘贛邊境的山溝裏和密林中,前一段為躲避國民黨軍隊和挨戶團捕殺而隱藏到那裏的人們,興奮地傳播和議論著嚮往已久的黨的決定,隻等起義爆發,立即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特別是在“馬日事變”後被迫離開湖南撤往江西邊界的那近兩千名瀏陽、平江農軍,此刻又燃起了打回家鄉,向土豪劣紳復仇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