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湖南省委委員何長工正在警衛團隊伍裏。


    何長工是中共早期黨員之一,他在二十年代就參加旅法勤工儉學,“馬日事變”發生後,因為躲避反動派的屠殺,他避在武昌的國府警衛團。開始隻擔任個班長,不過團裏很快知道了他過去的經歷,於是遇事總請他當參謀。這次遇到紅槍會在路上找麻煩,何長工認為對付那些會道門光靠喊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大的衝突隨時都可能發生。於是,他找到盧德銘說:


    “要有個徹底的解決辦法才行。路途遙遠,到處是紅槍會,眼下隻能找到他們的頭頭交涉。請團長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明天我帶兩個偵察員上山去,找他們接頭,同他們談判,申明大義,曉以利害,達到使這些組織可以不幫助我們,起碼也不反對我們,允許我們順利通過就行。”


    盧德銘立即同意了何長工的建議。命令部隊暫時停止前進,退出這一道峽穀。


    第二天天剛麻麻亮,何長工就帶領兩名偵察員在附近找到了紅槍會頭人居住的屋場。


    這是很講究的一排青磚大瓦房。房前青竹掩映,階梯曲徑,門前一對石獅,好不氣派。房門口站著幾個彪形大漢,手拿大刀片,鳥銃和梭鏢,頭上圍著青布包頭巾,十分森嚴。


    第二章 尋找港灣(3)


    當他們看到三個正規部隊的軍人上來,神情顯得緊張又充滿敵意。一個黑臉短鬍子的大漢舉起大刀,高聲喊叫:“你們是幹什麽的?”


    另一個拿鳥銃的漢子隨著說:“再往前走就踏入禁區了,知道厲害嗎?”


    何長工站住,禮貌而不失威嚴地回答:“我們是革命軍的代表,是來找你們頭人談判的,不是來找岔子的!”


    彪形大漢們相互對視了一眼,那個握大刀的黑胖子向另一個大漢使了一個眼色,眾人便分開一條過道來。


    一個佩劍的白臉瘦個子說:“既然是來談事的,那就請進吧!”


    他們將一行人引到堂屋以後,仍懷有疑懼地圍住,有一個甚至端起短槍,黑胖子指派了一個年紀很小的漢子去請他們的頭人。圍著的人便撤到廳堂的兩側。


    不一會兒,紅槍會的頭人果真來了。


    頭人大約五十來歲,粗短身材,留著淺鬍子,但看上去一點兇相都沒有。如果不是挎著一支短槍,會以為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


    頭人一看隻有三個人,而且長槍斜背在肩,短槍在腰,一副毫無戒備的態度,立刻麵帶笑容,謙和地說:


    “不知貴軍到此有何公幹,昨日會眾不明貴軍企圖,故誤放冷槍驚擾,實在抱歉得很,請多加諒解。”


    何長工說:“我們是一支革命隊伍,隻是借路東進,去討伐反動軍閥,我們的目的是消滅戰爭,安邦定國,為老百姓贏來和平安寧的生活,我們對付的敵人是反動軍閥,沿途我們的隊伍秋毫無犯,這是百姓有目共睹的……”


    頭人的臉上出現了和藹的笑容,看來他的顧慮是基本打消了。旁邊那些紅槍會成員,也不像剛才那樣殺氣騰騰、疑慮重重了。


    “噢,原來是這樣。隻怕是誤會了啊!貴客快快請坐,請坐。來人呀,上茶!”頭人立即吩咐。


    紅槍會的人抬來一張四方桌子,搬來椅子。大家落座,開始了正兒八經的談判。


    頭人說:“我想仔細聽聽你們的具體意見,你們給仔細說說吧!”


    何長工一看談判進展順利,便闡述了談判的具體內容。他一字一句,語氣平和地說:


    “第一,我們借路而行,所經之處,秋毫無犯。不拉夫,不借房,不徵稅,沿途所用糧秣,均以價付款;第二,從談判條款生效之日起,紅槍會應離開我軍一公裏,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摩擦;第三,請貴會派出得力之人作嚮導,和我們同行,以防萬一,我們保證嚮導安全並付一定酬勞。”


    由於紅槍會看到部隊人多勢眾,且又是一支全副武裝的正規軍,既然對他們無傷害之意,也就樂得順水推舟。


    “我看行,你們的條件我們都能接受。就照你的辦!”頭人一看並不威脅到他們的利益,再說和正規軍弄僵了並非好事,回答得很痛快。


    談判成功後,紅槍會果然實現了許諾。


    在相處的過程裏,紅槍會的會員和頭人看到這支部隊果然不同凡響,他們買賣公平,辦事認真,贏得了紅槍會的信任。他們不但保證了部隊過境的安全,還幫助籌辦糧秣,後來居然主動幫助收容了30多名受傷的士兵。


    盧德銘看到由於部隊行軍迅速,且道路會越來越坎坷,再說,行軍途中會免不了戰事發生。由武漢出發時,隨隊而行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要跟上部隊就倍感困難。經研究決定,又同紅槍會達成協議,請他們提供方便,幫助將女生們分別遣散回鄉。對此,他們也滿口答應,而且果然照辦……


    但是,隨著行軍越來越艱苦,追趕南昌起義部隊的可能性也越來越渺茫……


    三、


    在這種形勢嚴峻,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一般的軍事指揮員,會命令部隊立即開拔,加急行軍。但盧德銘毫不猶豫地命令部隊停止前進,進行休整。


    原來,警衛團在黃顙港時,隻對部隊講另有任務東進,並沒有宣布起義,起義的事隻有黨員知道。大家雖然知道警衛團已脫離了張發奎的領導,去追趕起義部隊是一條正路,然而此時的警衛團成分還比較複雜,雖然共產黨人和傾向革命的人占了多數,卻有不少純悴是僱傭來的舊軍人、兵痞。另外,大革命順利時入伍的一些人,見到如此艱苦的環境和暗淡的前景,也表現了灰心喪氣的情緒。為此,團裏黨支部進行了緊張的鞏固部隊的工作,把槍掌握在可靠人的手裏,並盡量防止開小差和其它意外發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秋烈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喻詠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喻詠槐並收藏金秋烈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