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沈偉家分了家,沈小雨又確確實實看到他們一家子的生活在張玉玲的帶領下逐漸步入正軌,放出去的心思終於全部收回來了。


    就算不收回來也不行了。


    年過完沒多久就到了開學時間了。


    今年說好要送沈小雨去學校念書的。


    所以在快要開學前兩天,沈家陽就專門來跟她說了這件事,還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提了這件事,大家對此都接受良好。


    畢竟沈小雨從學習紅寶書時就展現了極強的學習能力,雖然年齡距離入學還稍微小了那麽幾個月,但公社小學那裏的話,這點差距並不是不能操作。


    人家學校不願意接收年齡太小的孩子,除了規定外,其實主要也是因為孩子太小不好管理,如果孩子本身自覺,年齡又隻差了那麽一點點,還是能通融一下的。


    等說完沈小雨要上學的事後,老爺子順勢看向唐繼安,問他,“繼安,上學的事你咋想的?開學後你要不要也去學校?”


    唐繼安毫不猶豫的應聲,“去!”


    老爺子點了點頭,欣慰道,“好,那就這樣,開學那天就讓大花她們帶你和小雨一起去報名。”


    要是這孩子真一直不去學校他才要頭疼呢!


    還好他沒有排斥上學的意思。


    沈小雨聞言側頭看了看唐繼安,雖然上學本身是好事,但她一個成年人心理的偽小孩要從小學上起心裏還是會有些複雜的,現在有一個跟她情況一樣的小哥哥,她心裏竟然有了種微妙的安慰感。


    看來她真的變壞了!


    在她懷著一種微妙的愉悅感反省自己的時候,沈大嫂也已經提到了自己的兒子,“大寶在家待了這麽久了,過完年是不是也該去學校了?初中應該已經正常上課了吧?”


    畢竟話頭剛好說到這裏,她就想把兒子上學的事也搞定。


    這事家裏當然不會有人有意見。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


    可沒想到,在大家都以為這是一件小事,並且毫無爭議的時候,當事人沈大寶同學自己猶豫過後竟然主動拒絕道,“我……我不想去學校了。”


    “什麽?”沈大嫂不可置信的看著說出這話的兒子。


    家裏其他人頓時也都齊齊看了過來。


    被眾多視線這麽盯著看,沈大寶不由有些緊張,忍不住咽了口口水,還沒來得及再說什麽,就被他親媽追著問,“你為啥不想去學校?”


    問話的沈大嫂還有些小憤怒。


    其實村裏沒上過學,或者上幾年學就回來幹活的孩子多了去了,就以沈大嫂自己的觀念來說,她潛意識裏對學習其實並不是特別看重。


    但在這個家裏,每個孩子都上學,而且上了學以後說不定就能找一份好工作,或許還能成為城裏人,這種情況下,沈大嫂的競爭意識就自動冒頭了,自然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落在後麵。


    所以聽到兒子說不去學校情緒才這麽激動。


    被當媽的這麽追著問,沈大寶反而越發吞吐起來,看的沈大嫂心急得不行,就差直接掰開他的嘴巴讓他快一點說清楚了。


    這個時候,一家之主老爺子就來控場了。


    他先是做了個手勢示意大兒媳不要急,然後看向沈大寶,神色一如往常,並沒有因為孫子說不想去學校就生氣,或者一張嘴就說教,而是以一種鼓勵的口吻說道,“有啥想法說說看!”


    老爺子說話還是很有用的。


    在爺爺的注視下,沈大寶情緒平穩了一些,終於開口道,“我隻是覺得在學校也學不到啥,就算念完書也要回家來幹活,我自己不愛念書,就不花那個錢,浪費那麽多時間了,幹脆早點回來種地,反正我覺得種地也挺好的!”


    家裏這麽多孩子都念書,其實已經算是一筆不菲的花銷了。


    沈大寶是覺得既然自己不需要,還不如把機會留給下麵的弟弟呢,他是真心實意這麽覺得,而不是為了賭氣或者別的什麽原因。


    所以在爺爺問他‘你是不想花錢所以不想念書還是單純不想念書的’的時候,沈大寶目光堅定,毫不猶豫的回道,“我就是不想念書了。”


    這話一出,飯桌上的氣氛有一瞬間的停滯。


    老爺子看著大孫子沉吟了起來,孩子不喜歡做的事,你硬逼著他去做,他也不一定能做好,最關鍵的是,大孫子有一句話說的也不算錯。


    現在就算上學,也有很大可能讀完後就繼續回鄉下幹活。


    不是說讀了書就一定能在城裏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就算是他自己也沒法跟孩子這麽保證,現在就連大學都停考了,念書到底有沒有出路,誰也說不準。


    對上孩子堅定的神色,老爺子最終歎了口氣,“你實在不願意去我也不會逼著你去,你自己想好了,以後不後悔就好!”


    畢竟沈大寶已經是快要十五歲的少年了。


    這個年齡在鄉下一點都不算小,甚至再過個兩三年都能討媳婦了。


    也已經是能承擔自己選擇的年齡了。


    這意思就是妥協了。


    “謝謝爺爺!”沈大寶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臉,比起以前,他在家裏經過一段時間的勞作,變得比以前黑了一些,這麽一笑顯得牙齒更白。


    老爺子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麽。


    沈大寶的親爸對這些其實不是那麽看重,覺得兒子已經上了幾年學,也認了字,既然不喜歡,回來幹活就回來幹活,壓根就沒意見。


    就連沈大嫂在老爺子這麽說後也隻是沒好氣的瞪了兒子一眼。


    至於更多的抱怨和不忿,看上去其實並沒有多少。


    親爸媽都同意了,老爺子也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不會有意見。


    所以這事就這麽決定了。


    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沈小雨本來有些欲言又止。


    可後來想了想,大寶就算繼續讀下去也沒有高考的機會,高考要十年後才會恢複。


    十年後光說年齡,其實大寶也不算大,到時候比他年齡還大卻參加高考的人多了去了,可這些考慮也要切合實際,按照現在的情況,十年後沈大寶可能都結婚生子了。


    她又該以什麽立場去勸呢?!


    想來想去,沈小雨也放棄了。


    算了,對現在的人來說,學習也不是必要的。


    而且就這些年的形勢來說,學習的確不是唯一的出路。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她自己覺得學習好,可對不愛學習的沈大寶來說,肯定不會這麽想。


    想著這些的沈小雨目光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下麵幾個弟弟身上。


    大寶哥形勢所迫就算了,底下幾個弟弟,她到時候肯定要盯著他們上完學。


    畢竟輪到他們的時候,高考就恢複了,最好的時機被他們趕上了,要錯過或者浪費了她才要吐血,她說什麽也不會讓他們跟大寶哥一樣,說不上就不上。


    敢在這種事上不聽話,就嚐嚐她的竹板炒肉好了!


    想的有些遠,但她嘴角卻忍不住微微勾了起來。


    話題話趕話說到了這裏,唐繼安看著自家老婆這幾個兄弟姐妹,也忍不住在心裏感歎一聲,先不說上麵幾個大的,就下麵幾個小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挺優秀的。


    從高考恢複後,她家就連續出了好幾個大學生。


    在村裏絕對是頭一份。


    就連現在放棄了讀書的沈大寶也自有一番造化,所以唐繼安對他現在放棄繼續上學也沒太大的感覺,反正他隻需要確定跟老婆之間關係沒問題就夠了。


    其他人和事,隻要不是大波折,他沒有任何插手的意思。


    到了開學這天。


    沈大花的興致一大早就高昂了起來,想著要帶著弟弟妹妹去學校報名,這種責任感讓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學校了。


    這還是她第一次這麽期待去學校呢!


    她雖然沒大寶哥那麽不愛學習,但也沒有多愛。


    所以吃完飯後她就喊人了,“小雨,繼安,你們好了沒,好了我們就走了。”


    兩人還沒應聲就先被沈家陽截了話頭,“等等,剛好順路,等一下我捎著你們。”


    “啊?”沈大花有些驚訝,“三叔你要去鎮上嗎?”


    因為隻有去鎮上才順路。


    公社小學就在公社附近,而公社管理的是周圍好幾個村子,所以位置幾乎就處在幾個村子交界點,在去鎮上的路上拐個彎再往前走那麽十幾分鍾就到了。


    “對,今天要去鎮上接知青,這次人有點多,我一會兒趕馬車去,捎你們一趟!”


    “又有知青來我們村啊?”沈大花忍不住嘟囔了一聲。


    這話也是沈小雨的心聲。


    又來?


    沈家陽笑了笑,“不僅我們村有,其他村也有,而且以後說不定還有。”


    通知也是昨天才剛發下來的,距離村裏上次分到三個知青已經過了一年半時間了,再來也不算特別意外,隻是這次卻一口氣就來了七八個,並且以後可能還有。


    反正上麵是這麽通知的。


    因為這個通知,老爺子跟村幹部商量後已經把村裏幾家連在一起沒人住的舊房子準備用來做知青所了,專門讓知青住。


    畢竟人多了以後,村裏沒那麽多地方給他們住。


    三年困難時期過去,家裏添丁進口的多了,住的地方就越發緊張了,這知青所不僅是給這次要來的新知青住,就連村裏現在分散在各家的知青,沒有結婚的也都要一起搬過去。


    房子昨天就開始收拾了,想來今天再收拾一下就能住人了。


    這些事跟他們這些小孩子又沒關係,所以在沈家陽說之前,家裏孩子還真不知道,吃完飯沈家陽就去趕牛車了,很快就將牛車趕到了家門口。


    然後衝家裏吆喝了一聲,“好了,可以走了!”


    沈小雨和唐繼安兩個人就跟著大花二花還有二寶出了門,後麵幾個小豆丁也都跟著,不過大家都沒在意,以為他們是送哥哥姐姐。


    結果小豆丁們出了門就興高采烈的跟著沈小雨一起往牛車上爬。


    沈小雨,“???”


    什麽情況?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商場穿六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呼啦圈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呼啦圈x並收藏帶著商場穿六零最新章節